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

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紅樓夢》裡,黛玉第一次進賈府,賈母率領邢夫人、王夫人兩個媳婦親自出迎,可以說是給了黛玉這個外甥女很大的面子。

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

但美中不足的是,榮國府的管家婆王熙鳳,卻並未及時出來,而是待到黛玉參見完賈母以及兩個舅媽之後,王熙鳳才姍姍來遲。

而且,王熙鳳儘管來得晚,但並沒有顯示什麼歉意,甚至還是一貫張揚的作風。所謂“人未至、聲先到”:


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

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

我們都知道,封建禮法的傳統,對於女子的行事準則是“笑不露齒、語不高聲”,而王熙鳳這個出場,完全可以說是反其道而行之。乃至黛玉心中也有了“放誕無禮”的疑惑。

那麼,王熙鳳為何會姍姍來遲呢?

我們都知道,王熙鳳是榮國府實際管事的人,黛玉進府這麼大的事件,說王熙鳳不知道是說不通的。

當然,作為管理榮國府這麼大一個家族的王熙鳳,心多事多確實是實情。但也不至於放手去處理其它瑣事,在賈母和邢夫人王夫人都出席的情況下,王熙鳳再囂張也不至於託大如斯。

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

而王熙鳳來遲卻又是不容爭議的事實。所以,在我看來,王熙鳳這回遲到,必然是另有內情的。

首先,根據王熙鳳一貫的作風,有賈母出席的場次,王熙鳳必然會盡心盡力妥善安排。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即使這一回遲到了,所有的安排,王熙鳳其實都已經早就安排妥當。

要知道,王熙鳳之所以成為榮國府的實權派,主要就是討得了賈母的歡心,再加上王夫人的暗中助力。這其間,固然和王熙鳳精明幹練的“本事”分不開,但起決定性作用的,必然是賈母的認同與首肯。

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

而這一回黛玉進府,名義上,是因為賈敏這個姑媽早逝。為了照顧好這個唯一的外甥女,賈母才不遠千里將黛玉接了過來。但從榮國府的實情來看,賈母這個舉動,必然有其深刻的內涵——無非就是寶玉的婚事。

涉及到寶玉的婚事,必然又離不開王夫人這個親媽。那麼,賈母的安排,和王夫人這個姑媽嬸孃的決定,兩者之間有什麼分歧嗎?

我認為,王熙鳳應該是有所顧忌的,甚至可以說是有所瞭解的。

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

一直以來,王熙鳳都是以賈母的馬首是瞻,其次就是王夫人這個姑媽。當賈母和王夫人之間出現分歧時,即使精明如王熙鳳,也有左右為難、無所適從的時候。

而黛玉第一次進府,一切內情都還不是非常明朗。如果王熙鳳一同出現,那麼就需要在賈母王夫人之前表示出足夠的姿態。如果表現出來的姿態既迎合了賈母的內心,又不違背王夫人的意願,固然是兩全其美、四角俱全。

可是,萬一這個姿態和其中之一有所衝突呢?屆時的王熙鳳,必然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

​因此,正是因為王熙鳳的精明,才故意拉後一步姍姍來遲。實際上,她完全應該就在不遠處暗中觀察。

當賈母見到黛玉的那一刻,摟著這個外孫女心肝寶貝地叫喚。

這一切,足以讓王熙鳳徹底把握到賈母的內心,在賈母心理,黛玉的分量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即使王夫人有所不滿,兩害相權取其輕,王熙鳳首先要做的就是站隊、旗幟鮮明地站到賈母的隊伍中去。

也正是這看似“無禮”、卻有四兩撥千斤之妙的遲到,讓王熙鳳有了充分迴旋的餘地。此時露面,正是如魚得水。也就有了人未到、聲先到的一幕。

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

那麼,王熙鳳這種大聲喧譁的做法,真的是黛玉心裡所想的“無禮”嗎?

在我看來,黛玉這麼想,還真的有點冤枉王熙鳳了。

因為遲到,必然有表面上的尷尬,想要免除這份尷尬,用一種自嘲般的做法,應該是最自然、最容易成功了。這種方式,也更符合王熙鳳一貫的作風。

甚至可以說,王熙鳳這種“大聲喧譁”,或許也是故意而為之。

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

黛玉作為林家唯一的小姐,書香世家的門第出生,父親林如海更是當朝探花,母親賈敏又是榮國府最金貴的大小姐,此時見到黛玉的容貌,即使王熙鳳來自金陵王家,潛意識裡,應該也有“自愧不如”的感覺。

於是便高聲喧譁,甚至可以說有“壯膽”的成分在裡面。辯證地看這個問題,或許可以說是王熙鳳給黛玉示好的一種暗示。

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為何姍姍來遲,真的是“無禮”嗎?

​​因此,黛玉第一次進府,王熙鳳姍姍來遲,裡面的原因還是非常複雜的,牽涉到榮國府老少三代人的心思,更涉及到榮國府未來的少主人。但和“無禮”卻還真關係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