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生活無非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教孩子學會做飯,就是最接地氣的生活教育。

——虎媽


作者 | 李核桃

來源 | 男孩派(洞見旗下賬號)


有人說,疫情過後,廚師要失業了。

常年不下廚的人,窩在家學會了拌涼皮、油炸貓耳朵、電飯煲蒸蛋糕……

連孩子做起飯來都有模有樣了。

這不,刷朋友圈時看到同學家一雙兒女在包包子。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擀皮,一手擀一手轉,雖然動作慢,但擀好的皮厚薄均勻,標準的正圓。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包餡兒,一手託一手捏,包好的包子大小均勻,排列整齊。

同學說,兩個孩子像上癮了一樣學做飯,連和麵都是兒子親自下手,她想幫忙都被拒絕了。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長假在家,誰說孩子只會作妖、禍禍爸媽?

他們穿著圍裙認真做飯的樣子,真的太暖了。

事實上,讓孩子早早學做飯,不僅暖,還有更深刻的教育意義。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很多發達國家都重視“廚房教育”。

在日本,電視臺開設了專為兒童學習的烹飪節目“一個人也行”,一些民營機構還開辦起兒童烹飪學校。

在英國,提倡讓“讓孩子走進廚房”,全社會都為孩子做飯提供便利條件。

在芬蘭,則將廚藝當作評判孩子綜合素質的考核標準,學生到校第一件事不是學習,而是親自動手準備午餐。

在美國,孩子的很多作業都需要動手操作,在廚房動手只是其中一項。

這些國家為什麼如此重視“廚房教育”?

讓孩子早早熟悉廚房,好處真的太多了。

1. 鍛鍊孩子的自立能力

曾有一個轟動一時的新聞: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媽媽都得癌症了,22歲的孩子最發愁的竟然是誰給她做飯!

還有一個刷屏視頻,講述了一箇中國留學生想做一盤西紅柿炒雞蛋,自己不會做,只好深更半夜把睡夢中的媽媽叫起來指導。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那個看似冷血的孩子,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有能力照顧父母?

教孩子學做飯,就是教他最簡單的生活技能,最頑強的生存本領。

學會了做飯,無論他身處何地,都能填飽肚子,照顧好自己。

2. 讓孩子有機會心疼大人

西安7歲男孩趙澤華,3秒就能擀一張包子皮,一上午能擀出500張!

他父母開了一家包子店,爸爸說,孩子最初只是無聊,拿著擀麵杖玩麵糰。懂事後,他目睹了大人起早貪黑的辛苦,就開始主動幫忙了。

趙澤華說:“爸爸累得很,媽媽身體不好,給爸爸媽媽幫點忙是應該的,我只是讓爸爸媽媽輕鬆一些。”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哪個瞬間,讓你覺得生兒育女真好?

大概就是孩子用實際行動愛我們的時候吧!

早早接受了廚房教育的孩子,早早就學會愛人。

3.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繫,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

而做飯,無疑是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的最好方法。

看看廚房裡的勞作:摘菜、剝蒜、洗菜、切菜、翻炒、打散蛋液、揉麵……

每個流程都用到了手部的精細動作。

孩子在握、捏、捻、屈、握、旋轉、按壓等動作中,鍛鍊了手、眼、腦的協調能力,全方位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曾形象地詮釋了做飯對孩子的益處:

“動手做飯跟做實驗一樣,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很難想象那些只會唸書連煎蛋、煮蛋都不會的孩子,會懂得怎麼做實驗。”

做飯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吃飯,更在於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自覺就剝奪了孩子接受廚房教育的機會。

杭州12歲男孩小胖,從三年級開始痴迷做飯。

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鑽進廚房做飯。

節假日期間,有空就研究菜譜。一有零花錢就買食材,實驗做菜品。

媽媽對此不但不開心,反而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受影響。

成績>做飯,這的確是很多家長的心聲。

可不會做飯的孩子,再優秀,也有窮於應付的時候。

表弟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留在武漢,工作體面,收入不菲。

新冠病毒爆發時,他沒來得及趕在封城前回老家,被困在武漢。

疫情期間,叫外賣不方便,可他從小受到的教育是“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不會做飯。

一開始只能吃泡麵,吃了不到三天就膩了,開始學做飯。

想吃包子,可他不知道要用發麵,死麵蒸出來的包子賣相不佳,吃了總覺得消化不良。

想吃肉絲麵,不會打滷,練了好多次做出來的面,吃起來總有點反胃。

想吃蓋澆飯,蒸米飯容易炒菜難,炒鍋就是最大的“車禍現場”。

他媽不止一次在視頻上罵他:“聽說過笨死的,沒聽說過餓死的……”

好在現在網絡發達,在全民學做飯的長假,他跟著各種做菜視頻反覆學、反覆練,終於填飽了肚子。

年輕人不會做飯,表弟絕非個例。

天津某機構曾做過一個調查,51.58%的年輕夫妻不會做飯,74.46%的人下班後選擇到父母家蹭飯,10%人選擇叫外賣或出去吃。

有人說,外賣毀了現在的年輕人。

如果孩子會做飯,又何至於被外賣毀掉呢?

蔡少芬說過:“做飯是最簡單的鍛鍊,但其實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和修行。”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孩子的未來,不僅需要琴棋書畫詩酒花,還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

成績好固然令人欣慰,但成績和生活兩不耽誤豈不更妙?

廚房教育,孩子學會的不止是美食,還有享受生活品質。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去年暑假,武漢10歲男孩孫博涵只用了一個小時,就完成四道熱菜和一道涼菜。

看看他們的餐桌,素菜是爸爸愛吃的,腰花是媽媽愛吃的,西紅柿炒蛋是妹妹愛吃的,有葷有素,營養均衡,色香味齊全。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這些食材是孫博涵趕早市買的,兼顧了全家的口味,真的太貼心了。

媽媽說,孫博涵學做飯源於她一次生病,當時爸爸在忙工作,孩子便自告奮勇做了一個家鄉菜——白菜炒饊子。

媽媽說:“當他把這個菜端到床前給我時,我眼淚都差點流出來了,心裡暖得不得了。”

從此,孫博涵一到週末就主動下廚,讓父母好好放鬆。

假期業餘時間多,他更是主動包攬了全家的伙食。

這樣溫暖有愛的孩子,生活上讓父母放心,學習上也從不讓父母操心。

期末考試,他數學99分,英語92分,在班上名列前茅,班主任誇他“奮發向上”。

這次疫情過後:不會做飯的孩子,成績再好也沒用

會做飯的孩子,帶給我們的,除了美食,還有踏實的幸福感。

孩子端來熱氣騰騰飯菜,暖洋洋地下肚,這一刻,所有為生活打拼的委屈都會被治癒。

廚房教育,其實是一場愛的教育: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能辜負。

孩子越早理解煙火,就越早理解人生。

趕快把孩子帶進廚房吧!

他也許會把廚房弄得亂七八糟,也許做出來的食物色不美、菜不香、味不好。

但只要給他歷練的機會,好好鼓勵,假以時日,他一定會越來越熟練,屆時:

你給他一個雞蛋,他還你一個荷包蛋。

你給他一塊豆腐,他還你一盤麻婆豆腐。

你給他一條草魚,他還你一鍋水煮魚。

你給他幾個水果,他還你一個愛心拼盤。

你給他食物,他還你美宴。

廚房教育,會使你給孩子的美好,成倍地放大。

所以現在,趕緊準備好食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