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役早期的苏27战机是否能够转卖他国?

hczsh6050


中国采购苏-27战机实在1990年左右,也就是苏联解体之前。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问我国的时候,根据国际形式的变化,再加上跟我国的关系缓和,提出恢复中苏军售。但是,苏联对我国战机出口是米格-29战机,再加上我国之前的改进型战机都是以米格-21为蓝本进行改进研制。

但是,我国在充分考虑米格-29战机和苏-27战机之后,最终选择苏-27战机。事后证明,苏-27战机不愧为苏俄研制的一代名机。而苏联只愿意出售米格-29,最终在经济拮据的庞大压力,答应出售苏-27战机给我国。

最终,第一批24架苏-27SK与苏-27UBK战机出口最终签署。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依然延续苏联解体之前签署的协议,继续出售苏-27战机交付中国。其实,中俄两国在交付苏-27战机之前就签署协议,为保持俄罗斯战机军火市场,我国的苏-27战机和后续授权许可生产的苏-27战机即歼-11战机早期型号不能出口。虽然,最早期的苏-27战机在我国空军服役超过快30年,其中一些战机已经退役,充当教学使用和培训歼-11战机和苏-35战机,歼-16战机的飞行员用。但是,这些战机虽然退居二线也不可能出口。

苏-27战机是我国第一次接触的第三代高性能军用发动机,也是敲开我国空军现代化的大门,歼-27战机空重达17吨,可载弹6吨,作战半径在1000公里以上,超过我国当时装备任何战机,例如歼8,歼7战机,无论在载弹量和作战半径,甚至在美国和欧洲国家都承认,苏-27战机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

苏-27战机让我国空军距离世界上最先进战机缩短20年时间,优异的性能,直接被我国空军作为现代化战机负责最复杂的环境中的王牌。而我国歼-11战机为基础,生产出的国产版歼-16战机和歼-11D战机逐渐在我国挑起大梁。因此,苏-27战机在我国空军厥功甚伟。但是,这批战机就算退役也不能出口,毕竟俄罗斯为保持军火生意,也会限制我国苏-27战机出口,这也是俄罗斯的一贯作风。


沐风谈兵论道


答案是唯一的:中国退役的苏-27战机绝不可能卖给他国。

1990年引进的苏-27战机,使用时间已经达到30年了,俄制战机的总寿命也就30年。我们平常使用的汽车也有总寿命,15年强制报废,这是跟飞机学的。飞机到达总寿后,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如战争或没有其它战机接替(如伊朗的F-14战机),它面临就是退役报废处理。

其次,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品,的确没什么用途了。给你一个八十年底的彩色电视机,你要它何用。再说了,咱们也不缺卖废品的那点钱。在引进苏-27时,双方也有约束协议,不得转卖战机或者泄露战机技术,合同还是要好好遵守的,力争做一个诚信的买家。当年,我们自主研发出歼-11A时,俄方意见就很大了,好在我们提供了不是完全复制的充分证据——歼-11A比苏-27短了几厘米,俄方也是一脸懵逼。

苏-27最好的归属有两个,一是给院校,陪解开,作为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标本,见证者中国空军逐步强大的功勋战机苏-27,一定能给莘莘学子们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二是给主题公园,进行国防教育。现在国内还没有一家国防教育基地有苏-27战机,它的加入一定会引起军迷小朋友的热捧,算是苏-27发挥最后的余热吧。


红龙军团长


Su-27SK/UBK即便在中国退役也不可能卖给他国,就算中国敢卖也没人敢卖,更何况中国也不敢卖。其实中国并没有把所有的Su-27都完全退役,目前只是把1992年到货的24架退役,因为那24架实在是出的力太多了。1992年他们到来的时候中国还处于二代机的时代,在东亚地区排名并不靠前,可以说这批Su-27在90年代初中期撑起了中国的天空,基本是在疯狂的使用,这么快就到寿命退役也不是什么意外。最后一批交货的是Su-27UBK,交货时间是在2002年,到目前还有不少的寿命,顶多就是转入二线而不是退役。

先说下客观原因吧,这种高技术战机的军售都是有很多政治协议的。中国引进的Su-27SK/UBK、Su-30MKK/MK2在谈判之初就明确规定不能出售,即便是退役了也不能出售。这个条件其实也可以理解,二手战机在国际市场上还是蛮受欢迎的,如果中国单方面出售这些俄罗斯原装进口的战机一方面是会挤占俄罗斯的国际军火市场,另一方面是买家可能会对俄罗斯造成军事上的威胁。所以客观上讲中国即便是把这些Su-27拉进博物馆甚至是当靶机打掉也不会单方面出售,一旦出售就是双方关系恶化的时候,中国不可能为了这几亿美元的“小便宜”坏了大局。

再就是一些主观原因,也就是技术上的问题。上面我们也说到最初的24架出力太多,当时中国空军一直处于二代机的状态,靠的是上千架歼6、歼7和少量的歼8在苦苦支撑。而当时的东亚地区,日本空中自卫队已经装备了多达百架的三代F-15J,韩国空军也装备了三代F-16并引进了生产线,即便是对面也开始引进F-16和幻影2000。在这种情况下,最早到来的24架Su-27SK/UBK为了保证我们的空中优势就玩命的升空,为了之后到货的另一批Su-27又在玩命的训练,可以说在90年代中期最紧张的那段时间Su-27SK/UBK几乎是超高强度使用。

而Su-27本身在苏联那种“消耗品”的思想下寿命本来就不高,他的机体寿命只有3000小时左右,虽然经过多次大修,但是到退役时基本就是达到寿命极限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把这种机体寿命已经“榨干”的战机出售根本没有人会买,花了上千万美元买回家的东西都不敢飞只能当个花瓶用。如果中国对这批战机进行延寿,大量零部件甚至结构都要再制造,这个价格跟造一架新战机差不多,人家为什么不直接去买新而是买你这二手货呢?

再就是最早这批Su-27SK/UBK的技术是在是太老了,很难适应现代化战争。特别是电子方面,毫不客气的说即便是轻型的FC-1“枭龙”战机的雷达技术水平也比Su-27强很多。早期Su-27使用的是N001型倒卡雷达的全重达到550公斤,加上散热和电源则达到980公斤,电子扫描的相控阵装有3000个铁氧体移相器,天线直径1.1米,非常巨大。而他的对战斗机探测距离上视只有90公里,下视只有69公里,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而美国更早的AN/AWG-9直径0.91米,对战斗机探测距离可以达到200公里,同时跟踪24个目标。只能说早期Su-27的电子配备符合当时苏军防空作战体系中它应有的最低要求,放到现在根本不入流。中国的而中国当时自产的歼-11A因为用的俄罗斯进口部件,也存在个问题,之后我们改进歼-11B的时候雷达是改进的重中之重。早期Su-27和歼-11A在于泰国技术交流的时候曾经被JAS-39轻型战斗机在超视距作战中被击败。

所以一个机体寿命几乎被榨干、电子系统大幅度落后于现在的战斗机没有人会去买,即便他是二手机,但好歹是重型战斗机,再连带其他的培训、弹药等开价也不会低于2000万美元。谁会去花2000万美元买一个可能自己在天上解体的飞机呢?有这个价钱可以试着在别的国家谈一下美国的二手F-16,至少寿命上没有问题。


雏菊西瓜Peterpan


崤山小虎第474条回答。

时至今日,我国当初买的苏27并没有退役,依然在为我国广袤的领土守卫着一片蓝天!

再者按照军火售卖协议,原则上是不允许卖给其他国家的。当然从我国的国防实际上来讲,也是不会卖给其他国家的。

一、俄罗斯不允许卖给其他国家。

作为有诚信、有实力的大国,中国当年能够买到苏27真得多谢“国运”,苏联面临分崩离析,美国又深陷海湾战争!


既然与大国做生意,又是尖端的高科技武器,苏联(俄罗斯)肯定不允许中国转卖,(你要是转手做起了人人车,卖给美国可不就扯淡了吗)甚至不允许中国仿制,因为当初他们原本就不想卖你苏27,好不容易卖给你,你要是还转卖、还仿制,至苏联的国威、军威与何地?

再后来,苏联解体,俄罗斯成国,也是一个字“穷”,所以才有了后来沈飞的流水线,我们终于可以自产歼11了。但此时歼11仍然是只能自用,不能买卖的。


时至今日,中国生产的歼11改、苏30改等仍然是只能自用,不能买卖。这就是诚信和尊重!

二、时至今日苏27并没有退役。

大家都知道的“雾都雄鹰”确实移交苏27飞机,同时新闻上还说“雾都雄鹰”也列装了新型国产战机(是什么大家都清楚的),但是移交的苏27给谁了呢?

估计眼尖的网友早已经发现了,“贺兰飞狮”,这就说明苏27并没有退役,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再者部队改编,移交装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三、苏27也不能退役。

今天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依然有大量的歼7、歼8等二代机在服役,而作为三代机的苏27,自然性能各方面都比二代机占优。


我们自己还用不过来呢,你觉得卖给他人合适吗?而且这是守土卫疆的利剑,能卖吗?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普京大帝讲的《手表和匕首》的故事。


所以,你觉得这样的“利器”我们能卖吗?

四、售后呢?

即使在若干年后,苏27对我们已经毫无价值,俄罗斯也不愿意管这档子事了,也有其他小国家愿意来买苏27,我们也不会愿意卖的。

苏27在我们国家已经属于延寿的状态了,卖给他国,肯定问题频频,售后都会把你烦死!如果不售后,基本和废铁一样,谁愿意买呢?

再者,这是战斗机,不是一把AK步枪之类的,你买回家,枪栓一拉就能突突突,谁来教他们飞行?飞机维护保养?有这经力和时间还不如让他们买其他新式飞机呢!



题外话:我是哨兵小虎,欢迎各位老兵的关注和点赞!作为一名老兵,小虎需要你的支持!


哨兵小虎


这个,比较难了。

其实很简单,我国现役还有500来架2代机,如果类似苏27这样的早期3代机还能够服役,为什么要退役呢?为什么不退役这些2代机呢?——所以,它们之所以退役,是因为,机体寿命已经没了。

根据俄罗斯方面的资料,苏27SK的机体寿命为2500小时,但我国专家测试后发现,实际有效寿命也就是2000小时——如果我们按照每年150小时/架的训练时间,13年多就要退役了。

幸好,战机是可以延寿的。经过我国延寿后,苏27SK的寿命可以延长到3000-3500小时。也就是说,可以使用23年多。

如果我们再采用逐渐更换部队的做法,也就是逐渐换装到战备等级没那么高、训练时间没那么长,甚至只是保编Z的部队,那么,其服役时间还可以继续延长到30年左右。

所以,我们看到,尽管第2批苏27SK/UBK是1995年开始交付的,离现在已经24年了,但是基本还在服役。而一旦它们退役,也是寿命到了的时候,已经不适合再卖给其他国家了。

但是,苏27不能,不代表其他机型不能。比如我们的歼7战机,现役还有300多架,大部分机龄还是比较新的。而且,2代机的训练时间,普遍比3代机要低不少(因为功能少,想训练时间多也难)。并且,它们的机体寿命比苏27SK还长,达到了3000小时左右,甚至更多。如果再延寿一下的话。。

这样的话,如果任由它们服役,信不信它们能够服役到2035年左右?所以,这些战机可以提前退役下来,然后如果有哪些小国感兴趣,我们就可以修吧修吧,稍微升升级,再卖给他们。

歼10战机的话,基础寿命达到了4000小时左右,延寿后可以达到6000小时左右。不过由于我国一线3代机部队训练时间比较长,等歼10退役后还能够剩余一些寿命就比较难说了,这里就不做判断了。

如果是歼10B、歼10C的话,机会就比较高了。歼10B/C的基础寿命进一步提高,接近了6000小时;如果再延寿的话,就可以达到9000小时左右——这个就比较厉害了。而且,其性能也比较好。等后面我们有新战机替代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延寿一下,升升级,然后卖给巴基斯坦啊,孟加拉国啊等一些国家。

届时,我国战机也可以体验一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晨曦谈兵


绝对没可能,别说毛子不同意,哪怕同意了也没人敢买,苏27本来就机体强度差出了名,这些年在中国东奔西跑的也累的个够呛,机体早就不达标了,不然中国也不会放着j7 不退役把它给退了


孤淚4


苏-27真的退役的话,转卖第三国基本没可能!

1990年12月,中苏达成首批购买24架苏-27战斗机,以及后续引进24架苏-27战斗机意向的双边协议,第一批战斗机包括单座型苏-27SK和双座型苏-27UBK。从首批入役起算,苏-27系列已经在我国服役近30年,而且是高强度使用。

首先,大家没记错的话,当年苏-27引进正是台海局势动荡、周边压力剧增之时。做为当时最先进的主力机型,承担的巡逻、拦截等备战任务压力山大,在各类环境高强度使用之后,机体寿命已所剩无几。苏-27设计飞行时间不超过3000小时,而西方如F-15则可以达到8000小时。

其次,在航电系统方面苏联本就落后于西方,反映在苏-27战斗机上面就是雷达系统的巨大体积。苏-27的N001雷达,采用双倒置卡塞格伦天线,这种雷达天线是二代机标配。采用更大的发射功率、更大的天线尺寸,才能获得接近早期F-15雷达性能。

由于庞大的体积,需要更强的冷却系统和电源供应系统,雷达自重550公斤,加上配套系统全重接近980公斤。一吨的数据就是这么来的,占空间不说,性能也一般,和现在国际热卖的战机相比(枭龙、米格-29、幻影、鹰狮),落后不是一点点,完全没有吸引力。

再次,苏-27老归老,但是在我国还有大量歼-7等二代机存在的情况下,完全退役是不现实的。更多的是会退居二线,发挥余热。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中俄协议苏-27及衍生系列产品不能用于出口,歼-11起的改型系列自用就好,没有知识产权的纠纷。因此,对于目前已基本退居二线的苏-27战斗机而言,最理想的日子就是过好余生,直到退役。


河东三叔


俄罗斯本身也是一个军火出口大国,所以他们卖给别国的武器都有一条规定,严禁转卖。

两国达成的保护知识产权协议,如果中国将俄制武器转卖会让俄罗斯企业承受了巨大损失,因为对于俄罗斯来说,卖给不同的国家,就需要搭配不同的武器跟价格。

而且中国卖给第三方国家以后,有可能会让敌对国家了解到中国的武器装备的秘密参数等等,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所以中国也不可能为了这点小利益,来得罪俄罗斯,同时让自己的国防安全受到威胁。


sljinlin


答案:不会,我军的苏二七战机不是真正的退役,根据报道来说,只是退出一线作战部队,没有真正的被淘汰掉了,只是转入二线训练部队继续使用,这仅仅是用途的变更,并不意味着这款战机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

这款战机转卖给他国也不存在这种可能,我们怎么可能把还具备可以使用价值的战机出售掉呢?中国空军目前的装备更新压力非常大,尚有不少二代机在役,歼七的数量尚有数百架之多,目前还没有可以奢侈到把象苏二七这样的战机轻易淘汰掉,能够让它们真正退役的原因只有一个:完全失去使用价值了,那样的战机是没有任何国家会接手的,因为接手之后也无法使用,只能够做报废处理。

也不单单是我们愿意出售就行的,现在几乎没有国家会考虑引进二手的苏二七战机,这款战机实际的服役时间已经太长了,不可能再继续使用,而且这款战机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二手交易的记录,许多国家不适合这款重型战机的使用。


麦田军事观察


根据最初中国同俄方签订的相关协议,以及现有的苏27机体状况等因素,我军退役的苏27战机依然是不能向其他国家出售的。 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和苏联就军购开始接触的,后来几经波折苏联最终同意出售苏27,后来又继续下了一系列订单,不过履行方已经从苏联变成了俄罗斯。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中国所购买的苏27战机,只能用于自己使用,不能向任何第三国出售,毕竟这会严重影响苏27的对外出口。

到了后来,中国获得了苏27的仿制生产权,但是这些仿制而来的歼11同样只能用于自行使用,而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向任何第三国出售。所以说在苏27引进之初,就已经决定了这些战机永远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出售,即使是退役也只能以作为展品走进博物馆等方式度过余生。 同时,中国引进的苏27最早是苏27SK,由于早些年较大的空防压力,这些在当时极为先进的战机冲上了第一线,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机体状况已经不太理想,即使转卖也没有太大的价值了。
最后就是市场问题。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空军还停留在二代机水平,也没有资金购买三代机,因此市场主要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但是这些国家中很多是装备欧美战机的,已经构成了作战体系,并不会轻易接受一款俄式战机,因此仅剩少量国家有能力并且有意愿接受这些退役的苏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