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绝处逢生”与“五洋捉鳖”?

近阶段以来,全球近80个国家首次发现新冠肺炎疫情,除中国以外国家(地区)确认感染病例总人数已经超过1.7万人,而且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病毒”)存在进一步变异的风险,在中国以外地区爆发的可能性不断提高。汇易网注意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贸交往与民众生活、投资情绪带来负面影响,就连持续强势上行的美股市场以及原油等大宗商品交易几乎全部“中招”,然而,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同为风险资产的原油、黄金阶段性表现迥异,前者持续破位下行、惊天崩盘,后者如期兑现红利!

Part1:“同类不同命”,原油与黄金波段走势背离彰显特殊背景

来自【JCI大数据中心-标签库】资料显示,通常而言,黄金在全球面临持续通胀的趋势之下成为投资者追捧的保值硬通货,而石油价格周期性的上涨则意味着通胀风险接踵而至,可能造成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存在不确定性。相对而言,黄金保值避险的作用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不过,长期来看,黄金与原油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原油价格的上升预示着黄金价格也将大概率上升,而原油价格下跌预示着黄金价格具备回调空间。

原油“绝处逢生”与“五洋捉鳖”?

不过,2020年以来这个市场规律似乎失效,一方面,COMEX黄金期货价格屡屡上探近七年来的最高点,主要因为疫情冲击市场信心而令投资者倾向于黄金等贵金属类的风险资产。另一方面,对于NYMEX原油期货市场而言,新冠肺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在欧洲、美洲等地区才刚刚爆发,由于80个国家遭遇疫情冲击,全球经贸往来让位于防疫需求(隔离、阻断物流运输),令国际原油价格成为风险资产市场当中表现最弱的品种。

Part2:“开始的开始”,新冠疫情令全球资本市场“同呼吸共命运”

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大宗商品定价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依据成熟期货市场上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作为大宗商品现货贸易的价格基准;二是大宗商品价格主要由供需双方通过谈判来确定,在这种方式下,供需双方的市场结构、实力大小,甚至是谈判技巧都会影响到大宗商品价格。目前,对于我国贵金属、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交易而言,定价权长期旁落于外,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长期占据世界能源期货期权交易的中心地位。2018年3月26日,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上期所(SHFE)正式上市交易,不过与沪金期货、沪金期权的先后推出不同,我国能源市场呼唤石油期权能够尽快上市,补齐中国企业在采购、生产与销售等环节的“短板”。

原油“绝处逢生”与“五洋捉鳖”?

“OPEC+”谈判无果而终,国际原油遭疯狂抛售。上周五(3月6日)WTI 4月原油期货收跌4.62美元,跌幅10.07%,为2014年11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报41.28美元/桶。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跌4.72美元,跌幅9.44%,创2008年1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报45.27美元/桶。参见上图清晰可知,以NYMEX原油主力2004期货合约为例,2020年1月8日主力合约最高触及65.65美元/桶,本周最低跌至41.05美元/桶,大盘累计降幅达到-37.74%,成为同期表现最差的大宗商品期货,与黄金价格走势(+11.67%)明显背离。本周一(3月9日),国际原油市场正在创造暴跌之历史。亚洲凌晨,率先开盘的全球商品现货市场出现暴动,布伦特原油大跌31%,WTI原油跌幅超过27%。现货黄金则一举突破1700美元/盎司。

JCI视角解读:能源与金属表现的分歧,正是反映新冠肺炎全球性蔓延对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影响的差异化,一方面人们生产生活、企业生产经营与国际物流贸易的全面降温,造成能源及化工产品的消费坠落低谷,另一方面黄金的保值避免价值显露无疑,也持续印证着之前本网的风险资产投资策略。

【相关讯息】——

1、疫情全球化:海外网3月6日电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扩散,目前除南极洲外六大洲均有确诊病例。世卫组织3月5日发布的数据,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5日23时,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98067例,死亡3281例。中国境外共78个国家累计确诊17637例。

2、疫情复杂性:医学专家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太“完美”了,业内称其为“流氓病毒”。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粪口传播、血液传播,现在还有无症状感染,一天之内可从重症到危重症,攻击患者的心、肝、肾脏。与新冠肺炎的惨烈程度相比,SARS算小巫见大巫。

来源:中国汇易网;作者:XXX;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