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花木兰”火线抢运防疫物资6万件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徐 峰

3月3日,一辆装载着多种防疫药品的货车,正在华润泰安医药有限公司卸货。总经理姜英已记不清这是运来的第几批战“疫”物资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各大医院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瞬间告急,从1月24日起,她的手机突然变成了“热线”,频频处于占线状态。

那段时间,姜英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打电话联系货源。40天,她联系了近千家供应商,抢运防疫物资6万件。

没日没夜的工作,姜英双眼熬得通红,但她总说,“一线医护人员更不容易,他们既要承担医疗救护的任务,又要冒着较大感染的风险,与他们相比,我们这点苦累不算什么。”

2月4日早上6点,姜英早早站在了一家医疗器械生产厂的大门口。已在这儿连续蹲守六天的业务员董家勇和赵朋,兴奋不已。

当听说两人已经整整六天没吃过蔬菜时,姜英顾不上白天工作的疲惫,下厨炒了几盘热菜,连夜奔波四个小时,赶到这里,保温杯打开时,菜还冒着热气。

姜英此行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防护物资。来之前,她曾多次与厂家进行电话沟通,但都遭到婉拒。

但姜英始终没有放弃,为给自己争取面谈时间,她在厂家门口苦苦等候一个小时。最终厂方被其诚意打动,同意为她匀出80套防护服、200个N95口罩。

“让共产党员全部到一线去。”这是姜英在应对疫情防控会上最常说的话。

被称为泰安“花木兰”的她向全体党员发出“党员带头、班子冲锋、同心同行、共抗疫情”的号召,成立党员突击队并亲任队长。

为增强抗疫药械物资使用的针对性,姜英先后到全市22家医院现场调研药械物资供应和使用情况,并派党员业务骨干分赴全市各大医院,进行蹲点服务,随时了解医院需求,及时沟通协调配货。其间,他们针对医院大宗应急物资供应不足情况,立即组建四支货源购买小分队,三天时间将2万余件药械物资充备到一线。

从1月23日至3月3日,华润泰安医药有限公司从河南、天津、北京、青岛、枣庄等地调购大批药械物资,并第一时间配送到泰安的定点医院、隔离点,解了抗疫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

看着源源不断抢购的物资分发到一线,姜英很感动,一次,她在视频工作会议中动情地说,“我们就是要用这种登山不畏难,重担不压肩的泰山‘挑山工’精神,来诠释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坚韧品质。”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温暖送给他人。”姜英曾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这样写道。2005年,姜英刚到公司时,主管业务销售工作,手底下只有两个业务员。为了尽快熟悉公司业务,她深入基层,走业务一线,了解公司经营品种的优劣势,了解医院药品需求,把业务环节的方方面面掌握于心。

在与医院的对接中,姜英了解到一名居家腹透患者每月所需的腹透液要五六百斤重。患者家人既要照顾病人,还要每月搬着这么重的药液回家,甚至有时候患者还要亲自搬运,实在是不方便。

“我们作为央企配送企业,就一定要承担这个社会责任。”姜英说,在她的提议下,华润泰安医药开始了“爱让您美丽”——腹膜透析液公益直送活动。病人一旦有需要,公司就会以最快速度把几百斤重的透析液免费送达。

截至目前,他们已免费送药上门2万余件,行程80多万公里,服务肾病患者800余人。公益已成为华润泰安医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多年来,姜英十分重视企业职工的道德培育。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她都会带领大家举行集体升国旗仪式,通过以德育人,打造道德阵地,开办“道德大讲堂”,先后培树各级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13名,共有11名职工先后被评为全国、省、市、区的先进模范。2019年共选出身边的榜样421人次。姜英本人则被推选为“山东好人”、“泰安好人”,荣获“泰安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疫情期间,姜英率先捐出一个月工资,公司员工积极响应,共募集30万元爱心善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