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朗:遍地都是吃貨,但懂吃的人了越來越少了

汪朗:汪曾祺之子,家學淵源,既會做飯也會寫美食文章,著有《食之白話》《衣食大義》。

過去的很多餐館不僅飯菜水準高,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也比現在強。現在人們不知道高標準是什麼樣,所以也就不知道怎麼去要求。

我是繼父親(汪曾祺)之後在家裡掌大勺的。儘管口味上有沒有遺傳很難講,但是在負責為家人做飯這一點上,算是遺傳。在我們家,母親很少做飯,起初是父親做飯,父親上歲數以後,做飯的任務就很自然地落到了我身上。這是職責所在,既然幹了這個活兒,就不能湊合,得讓大家滿意。

汪朗:遍地都是吃貨,但懂吃的人了越來越少了

汪曾祺自己動手做飯

我自己對美食沒有固定的標準,口味也很雜,中餐、西餐都吃。家裡吃飯一直都很雜。父親南南北北的菜都吃,我也難免會受些影響。祖籍在南方,但我在北京長大,十幾歲“上山下鄉”在山西待了十年,因此在飲食上沒有特別的偏好。平時做飯,也就是家常飯,不時變變花樣,嚐嚐新鮮,家裡人別老批評就行。

但要是朋友想來家裡一飽口福,張羅這樣一頓飯,一般要花上一個星期。先到市場裡轉轉,看看都有些什麼東西,回到家設計一下做什麼,然後再去採買。

在家裡做菜,要發揮自身優勢,做點大家在飯館裡吃不著的東西。一般不做炒菜,因為跟飯館比,家裡的火也不行,油也下不了那麼多,刀工也沒人家好;會多做蒸菜、燉菜。飯館裡不大做蒸菜、燉菜,因為一個菜蒸三個鐘頭,賣三五十塊錢,不合算,即使做了,時間上也花不到位。

做涼菜,自己醃、滷,要花不少工夫;如果再做三四個蒸菜,花的時間就海了去了。所以,這頓飯做完了,可能還要歇一個星期。

汪朗:遍地都是吃貨,但懂吃的人了越來越少了

1996年8月,汪曾祺全家福。

我家裡吃飯一直都很雜,中餐、西餐都吃。現在那麼多人講究“正宗”,其實是一種功利心態的表現。傳統菜系能夠流傳下來,這麼多年長盛不衰,都有它的道理,先要弄清它的內在合理性,要去保留它。

但飲食一直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只有不斷地吸收外來的精華才行。你不能說做這個菜你就是天下第一,哪有這回事兒?要說正宗,宗在哪兒?按現在的標準,山頂洞人打只兔子回來,在火上烤烤就吃,那最正宗了。

汪朗:遍地都是吃貨,但懂吃的人了越來越少了

從宋朝至今,江南一直流行著“拼死吃河豚”。
從全民的角度看,現在對飲食的評判能力整體不高,懂吃的人基本斷檔了。因為中國是從飢餓年代過來的,現在吃上飯已經不是問題,這是個很大進步,而對於菜好吃不好吃,大家都是大概有個判斷,要到鑑賞層面就不行了。所以現在的餐館,只要菜做得說得過去,都能混一陣子。

過去的很多餐館不僅飯菜水準高,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也比現在強。現在人們不知道高標準是什麼樣,所以也就不知道怎麼去要求。那時很多餐館裡都有“敬菜”,店裡送客人吃的,基本是皮凍、炒豆芽之類的小菜,量都很小,每人兩筷子,吃完了,再給你做,因為豆芽時間長了就不脆了。以前餐館上菜,也不會嘩嘩啦啦一桌子菜全上來,很多菜還沒吃就涼了。

按古人的說法,三代為宦,方知穿衣吃飯,得慢慢來。我建議讓飲食習慣自由發展,一些標準可以提倡,但不需要強求。有批評才有進步,飲食水平的提高是消費者和餐飲行業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對傳統飲食狀況的瞭解,多是讀書所得,現在有了網絡,大家的瞭解和批評都更方便了。

汪朗:遍地都是吃貨,但懂吃的人了越來越少了

汪老是頗有情趣之人。在家裡燒水煮麵條,等水開時,即會畫上一幅小品。

因為父親的名氣大,家鄉高郵興起了“汪氏家宴”。其實,就是把老頭兒(汪曾祺)對家鄉飲食的回憶文章裡提到的東西劃拉到一塊兒,總共就沒有幾道菜。很多菜老家本來就有,很多飯館做得也肯定比老頭兒好。他還寫了很多其他地方的經歷,那些地方的菜就沒有列進去,比如雲南的、內蒙古的,因為當地沒有原材料。

所謂“汪氏家宴”,主要是做給外地來的人吃的,文學愛好者可能比較感興趣。當地不少餐館烹調的水平本來就相當高,不打這個牌子的未必就比打了牌子的做得差。我也不反對“汪氏家宴”的叫法,不就是借一個名嗎?借就借,就當給家鄉間接做點貢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