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实拍了12件,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每一件珍宝都价值连城


您知道吗?1948年从大陆运往台湾的文物总计为五千四百九十六箱,而且这些文物,都是自古以来最珍贵和最有特色的稀世珍宝。目前藏在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的文物约七十余万件。我有幸三次参观台北故宫,唯独2019年5月这次,竟然被允许和鼓励拍照,这样我才有了机会用图片和视频将它们陆续分享给大家。#文史之旅#

这就是图一中大家围观的“清·光绪,绿地鱼龙图花式瓶”。这个大绿瓶子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的个头很大,而且成八瓣花形。我们走近看它才会感受到它表面清亮的黄绿色彩釉特别的温润,视觉感受极为舒适。瓶上浮雕是五爪龙遨游彩云间,下面是鲤鱼跃龙门,这些都蕴含着出人头地的美好愿望。

台北故宫藏有玉器5万多件,其中就有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等。这款翠玉白菜原本放在北京紫禁城的永和宫里,后人猜测它是瑾妃的嫁妆,即寓意多子多孙,又象征瑾妃的洁白纯洁。为什么说寓意多子多孙?因为白菜上的两只昆虫,螽斯和蝗虫,它们在清朝就是寓意皇族子孙满堂的吉祥物呢。


这一次有幸见到了这款“清·雍正,画珐琅黄地花卉纹乌木把壶”,这件文物显然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执壶有明显不同之处,这把壶的壶盖与把手以转轴相连,压下按钮即可开启,这件宝贝曾经漂洋过海于1998年参加了巴黎"帝国的回忆"展,除了彰显其高贵的气质及雍正王朝画珐琅的时代特色以外,也再次诠释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这款“清·康熙,五彩镂空香薰”模样特别招人喜欢,它是集装饰性和功能性并存的清康熙宫廷用品,相当珍贵。我前两次到访并没有见到它,所以能看到它格外地高兴。这款器皿无论是三段叠合的形式,还是诸如底部三兽足、以及釉彩装饰都极为考究,不失为清康熙年间的文物珍品。

我在台北故宫里耽搁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这个象牙球的展柜。它就是“清,镂雕象牙云龙纹套球”,它的直径才12厘米,竟然被雕刻了24层,每一层都可以灵活转动,这着实太令人震惊了。据说即使最优秀的古代能工巧匠,要完美地雕刻这样一个象牙球,也许要花去他一生的时间,这也太过于触目惊心了,所以才令我一直矗立在那里,惊叹不已。


这款“清,珊瑚魁星点斗盆景”是李莲英送给慈禧太后的生日礼物。珊瑚魁星点斗中的魁星是用一整块的红珊瑚雕琢而成,他手举北斗七星,脚踏龙王九子鳌鱼,寓意为“独占鳌头”,“魁星高照”之意。它是清朝宫廷中非常喜欢的吉祥摆件,是价值连城的文物珍品。

这款“清·雍正,画珐琅黄地牡丹纹蟠龙瓶”跟前文那款“画珐琅黄地花卉纹乌木把壶”属于一个系列的珐琅类文物,它高21.3公分,足径8.8公分,这款画珐琅蟠龙瓶表面以中国吉祥花卉牡丹花为素材,瓶肩两侧镶嵌鎏金蟠龙,故名为牡丹纹蟠龙瓶,它可是皇帝御用器皿。

这组“清·乾隆,金胎内填画珐琅,西洋仕女执壶、杯、盘”特别耐看,这组壶、杯、盘,无论是它们的盖、颈、肩、腹及足部都装饰有各种形状的开光,开光处都绘有不同的花卉或是西洋的房屋,还有母子图等都极为生动。这组器皿有乾隆年制的双方框双行楷书字款,它也堪称清乾隆年间的珐琅精品。


这款“清·乾隆,粉彩镂空云龙纹转心冠架”,不仅可以搁置官帽,还可香薰、转动赏玩,是一款有趣的宫廷器物。吉祥龙纹饰自古以来就是宫廷最为喜爱的,这款冠架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它也蕴含着富贵满盈、吉祥如意之美好的寓意。

这款“清·乾隆,粉彩黄地八卦如意转心套瓶”跟前文的冠架属于一个系列的文物珍品。这个瓶子可不一般了,整体结构非常地复杂,集镂雕及锦地纹于一身,且是可以拆开的套瓶,我即使是近距离观赏,也没有搞懂它是如何拆解和转动的。大家仔细看如意云纹,看似分开实则又是彼此相连,寓意为上下交通、国泰民安。

据传,清嘉庆年间的瓷器沿袭了乾隆年间的旧制,所以这款“清·嘉庆,粉彩番莲纹包袱式瓶”无论造型、釉彩、纹饰都饱含着乾隆年间的遗风。因其腹部装饰锦地包袱纹故被称为包袱式瓶。它堪称嘉庆年间粉彩器皿的上佳之作。


最后分享一个看似最喜庆的物件吧,它就是“唐,灰陶加彩仕女俑”,我看到它内心就特别地喜悦,总觉得她不仅美丽,更是可爱至极。她体态丰腴,樱桃小嘴、眼睛细长,是唐代美女的典型代表。只可惜这款仕女甬属于陪葬品,并非宫廷中的摆件,大家一定要晓得。图文原创:文艺蜀黍看世界,欢迎关注!#文史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