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奠边府战役击碎法国复兴帝国之梦

文┃倬琰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奠边府战役击碎法国复兴帝国之梦

促成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终结法国殖民统治的关键一役,如今成为那场更加闻名遐迩的"越战"的背景资料。这场被遗忘的战役,终结了一个试图复兴老帝国辉煌的梦。奠边府战役是西方大国在亚洲殖民地的最彻底失败,二战以来自信心一直受到打击的法国,因此跌下世界强国的地位。



┃殖民与独立对抗

1945年秋,法军重返东南亚,当他们再次接管越南的南半部和北半部的时候,发现他们面对的是胡志明和当地的越南民族主义者们所建立的"越盟"。

越盟全称越南独立同盟会,为了越南民族的独立,同卷土重来的法军展开谈判。但一心想要重建殖民统治的法国,使得双方的谈判最终无疾而终。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奠边府战役击碎法国复兴帝国之梦

【奠边府战役地图】


1946年谈判破裂的法、越(越盟)双方开始了冲突,这场史称"法越战争"的战争迅速席卷整个越南,尤其是越盟占主导地位的北越地区。

事实上,胡志明并不是一开始就想与法国决一死战,甚至曾经答应北越将作为"自由国家"留在法兰西联邦,以放弃彻底独立而换取和平的局面。

只可惜越盟是勉强妥协,法国是更加不甘,在法军炮击海防港后,这场战争最终不可避免地彻底展开。

一开始,这是一场由专业的法国军队发动的战争,只不过巴黎政府拒绝向越南派遣应征入伍的士兵,参加这场战争的主要以法国各殖民地和越南当地的武装以及著名的法国外籍兵团为主。

这不仅是法国这个老牌帝国殖民心态作祟,更是因为这是一场到最后连法国国民都不再支持的战争,骑虎难下的法军只能依靠已有的法军和外籍军团同越盟战斗。

不过,在对抗伊始,拥有巨大装备优势的法军还是取得了相当的胜利。法军依靠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迫使越盟军队不得不从海防港和河内相继撤离,没有现代战争经验的越盟遭受挫折,被迫改为使用游击战术。

1952年底法军用空降部队攻占越盟后方那商,越盟在武元甲指挥下集中兵力围攻该地,没有攻坚经验的越盟军损失惨重却毫无所获,被迫撤离。法军损失微不足道,随后安全地撤离了该营地。此役称为那商战役。

出师不利的越盟没有受到过大的打击,没有上过一天军事学院,但却在军事上天纵奇才的越盟将领武元甲明白了各自所长,决定发挥优势从取得农村地区控制权入手。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奠边府战役击碎法国复兴帝国之梦

【武元甲大将】


越盟在农村地区的控制范围也越来越大,而法军则占据了适合军队部署的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朝鲜战争的爆发短暂地影响了法越战争的局势,原本由于不满法国是为了谋求殖民统治而不愿出手的美国,因为朝鲜战争转而开始向法军提供援助。

但由于武元甲明白了战争的局势,双方开始陷入僵局,并慢慢向对越盟有利的方向发展。由于越盟撤入并控制了越来越多的丛林地区,法军对越盟的进攻就像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所以虽然法国仍然占据着主要城市,但是武元甲的军队逐渐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的控制。这场没有国内支持的战争,时间成为了越盟的盟友,拖得越长,却更加有利。



┃拿破仑打败法国

无法再拖下去的法国为这场战争任命了一个新指挥官,他叫做亨利·纳瓦尔。这位战斗经验丰富的上将从一战开始参与对德西线作战,二战时又在进攻德国的战争中指挥过一个团。

这位上过前线,又在情报和参谋部工作过的老将,成为这场让法国甚为头疼的战争的最后救星。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奠边府战役击碎法国复兴帝国之梦

【遭到炮击的奠边府机场】


远离法国千里之外作战,法军只能尽力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而本土作战的越盟却没有这个束缚,反而有绝对的自由在任何合适的时间发动攻击。

为了消灭越盟武装、永久巩固印度支那半岛殖民地,纳瓦尔决定在被越盟控制的奠边府,用空降部队建立一个据点,派遣约1万多部队驻守,并迅速修筑牢固的工事。

当时越盟避实就虚,不断袭击法国在老挝的据点。而在那商战役战胜越盟的法军,认为越盟缺乏重装备,对有强大火力和严密保护的工事据点不计损失,盲目进攻。法军相信今后可以用类似的战术做诱饵,大量消耗越盟实力,为将来彻底摧毁越盟武装力量,在越南牢固建立殖民地打下基础。

于是,不知名的奠边府成为法军的选择。这个坐落于越南西北密林中一座8公里宽盆地中的区域,邻近老挝边境。由于越盟从老挝获取补给,法军认为只要守住奠边府周边的制高点,便可以通过空运方式长期补给驻军,从而在越盟身后打下一个楔子。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奠边府战役击碎法国复兴帝国之梦

【法军在奠边府堡垒区分布图】


法军选中奠边府,是因为他们认为,和越南东北部的其他峡谷相比,该地区的峡谷足够宽阔,驻军能够攻击越盟的大后方。事实上,奠边府四周群山环绕、连绵起伏,反而成为越盟炮兵阵地的最佳观察地,但是法国相信自己能够控制整个炮战。

奠边府是法军心中的"理想"阵地,但同时也使其成为武元甲眼中一个极有吸引力的目标,因为法军必须从河内通过空中途径对守军提供远距离支援。而这个距离影响了轰炸机和战斗机对守军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的效果。

但纳瓦尔还是投下了大赌注——甘冒孤军作战之险。1953年11月20日,第一批600名伞兵在此空降。数十架道格拉斯DC-3飞机每天运来新的战士和物资。指挥官认为奠边府固若金汤,然而这座"固若金汤的"丛林堡垒却成了法军的死亡陷阱。

这个传说流传至今:获悉法国人在奠边府落脚时,武元甲露出了微笑。这位前历史教师将在这片谷地书写历史。他下令将重炮拆卸成零件,派数万越盟士兵和平民用手推车将拆散的重炮经丛林小径运到奠边府,据说越盟士兵的手推车能承载几百公斤的重物。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奠边府战役击碎法国复兴帝国之梦

【法军伞兵增援部队正在降落】


而在法军这边,为了建立火力带,同时也是为了柴火之需,驻防的士兵们很快就清除掉了阵地上的大部分植被。奠边府变得极易受到攻击,法军也没有对阵地进行伪装。结果是,当越盟3月发动攻击的时候,他们能清楚地观察到山谷里发生的一切,而本应保护阵地的防御工事完全没有发挥作用。

事实上到越盟3月发动进攻之前,双方军力对比已经到了对法军非常不利的局面。在那个时候,越盟已设法储备了大量的炮弹。武元甲的部队穿越丛林,将火炮运输到了山上,然后在环绕奠边府四周的群山上开挖山洞将武器藏于其中。他们能轻松地将武器推出,同时又能在法军回击前迅速将武器拖回山洞。

正如自己的榜样拿破仑那样,武元甲也擅长奇袭。2月3日武元甲下令在奠边府附近佯攻,以分散法军注意力。当越盟藏在山洞里的武器全都准备好后,法军却在攻击假阵地的战斗中误以为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了。

结果当法军寄望于战斗机和轰炸机给越盟带去惨重损失时,奠边府恶劣的天气状况,以及距离河内的遥远距离,使法军最初期待的依靠空中力量获胜的愿望根本无法实现。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奠边府战役击碎法国复兴帝国之梦

【越军攻陷法国司令部】


不到一个月时间,越盟已经占领了于盖特要塞的大部分和机场的北部。法军可用的伞兵和外籍兵团数量更少了,反攻的效果越来越差。数以千计的士兵在战斗中阵亡。

当然,越盟同样损失惨重,但是,越盟能承受这些损失,而法军却不能。毕竟二者对于这场战争的心态,可以说截然不同甚至相反。而很快,五月的第一个星期,法军宣布投降,东方的拿破仑武元甲打败了拿破仑的后人。



┃被遗忘了的战役

这场战役结束地很快,从3月十三日越盟向奠边府的法军进攻,到5月七日法军投降,总共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战役双方均大量伤亡,甚至越方的伤亡人数更甚于法军。越盟在此战役伤亡高达2.3万人。法军从数量上来看,"只"伤亡9千人,但是这对于离本土万里之外殖民地薄弱的军力是致命的打击,法军这次试图瓦解越盟的战役,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最重要的是,奠边府战役的失败,使得整个法军全都退出了亚洲战场,时任法国政府甚至因此倒台,不过由于战争始终不受法国国内支持,这样的结果也是可以预料。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奠边府战役击碎法国复兴帝国之梦

【法属西非殖民地】


奠边府战役失利最终导致法国被迫放弃在整个印度支那的殖民帝国,使得越南、柬埔寨和老挝赢得独立,使得法国在二战后希望继续维持战前殖民帝国的梦想全盘破灭。

奠边府战役的结果造成法国国内对征服殖民地产生了厌战情绪。同时也鼓舞了法国在非洲殖民地的反抗决心,动摇了法国的殖民统治,最终迫使法国放弃北非殖民统治。

当奠边府战役结束后不久,北非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爆发,尽管法军再次竭力试图通过武力击败殖民地独立运动,为奠边府失利"挽回面子",但最终仍然以法国失败告终,法属北非殖民地也最终独立。

除了这场战争让西方大国在亚洲殖民地受到完全失败而被羞于记录这一点之外,这场战役成为被遗忘的战役,还因为这场战役导致了一个更加严重同时众人皆知的"后果",那就是"越战"的发生。

那场将不可一世的美国拖入战争泥沼二十年的越战,掀起了自反法西斯战争之后,又一场席卷世界的反战浪潮。

在奠边府战役结束后紧接进行的日内瓦谈判中,在国际调停下,法国承认印度支那殖民地国家独立,承诺最终退出越南,同意暂时将越南以纬度17度划分为南北越两部。

尽管从最初的结果看,奠边府战役以及法越战争的胜利,并非完全的成功。南北越大分治最终导致战争,并引发了二战后影响最深远的越战。

越战的泥沼,在广义上,不只是影响了西方在东方的战争格局,它也标志着新的冲突、新的战争模式和新的力量平衡的兴起,其影响力一直延伸到了21世纪。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奠边府战役击碎法国复兴帝国之梦

【越战】


法国曾将政府的最高机密、奠边府战役失败的分析报告发给美国,但美国与曾经的法国一样,从未相信自己会失败。于是,美国最终重复了法军在越南犯下的每一个错误。



一场快被人遗忘的奠边府战役,不仅击碎了一个老牌殖民帝国复兴的美梦,甚至影响了此后几十年东西方的格局。这场战役不仅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殖民与反殖民对抗史上的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