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艾草

艾草,也叫做五月艾、灸草、白叶蒿……叫法很多。艾草是好食材,也是医病良药。艾草的多种功能中国人早知道,“艾”的丰富内涵超乎人们的想象!最古早的中国诗篇中,就有采艾的歌谣,显然,在中国利用艾草的文化承传久远。

艾草是好食材,加入艾草做成的艾草粽。

五月的艾草

诗经中有诗传史,《诗‧国风‧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由此来看,艾草在古代很可能是一种重要的食蔬来源呢,在史书《春秋谷梁传》中就以“艾”表示作物的收获:“一年不艾而百姓饥。”(庄公二十八年)

艾 文化内涵丰富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叶子呈现羽状分裂形状。“艾”的内涵非常丰富,矮小的艾草在中国文化中却树立了伟岸的身影,平凡中展现卓然的不凡。从“艾”的字义中也可以探寻到中国文化的多元趣味。

“艾”有“老”、人生半百的意义。“艾人”具有人生的历练,所以达到了这个门槛,才可以把政治要务托付给他呀,《礼记‧曲礼》就这么说:“五十曰艾,服官政。”

“艾”本具有老、历的意思(《尔雅》);长者人生阅历丰富,古来,东齐、鲁、卫一带,都尊老谓之“艾人”(《扬子‧方言》)。

古人说“色如艾”,就是说头发苍白的意思。然而,艾又具有“相”、“美好”的意思,例如《孟子》以“少艾”表示姿容美好:“知好色则慕少艾”。

五月的艾草

艾草 端午节的五瑞之一

端午节时,家门口放置艾草、菖蒲……等等“天中午瑞”可驱除毒害瘟疫。

黄历五月五日是端午,古人称“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端午节又叫“天中节”。此时溽暑湿热驱动了毒虫。古人智慧地利用纯天然又经济环保的“天中五瑞”以克制天中“五毒”毒虫──蜈蚣、蛇、蝎、蟾蜍、蜘蛛或壁虎。“天中五瑞”中就有艾草这一株西安起名公司宋晓涛。

“天中五瑞”包括艾草、菖蒲、石榴、蒜头和龙船花等五种植物,具有浓烈的“香气”或药效,可以驱除溽暑毒害。端午节采用艾草、菖蒲,有地方再加蒜头,扎成束悬挂于大门口或挂于屋檐下,祓除毒害瘟疫。用干艾草泡水熏蒸可以消毒止痒。

南北朝时代已经有悬挂艾草驱虫害邪毒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记载民间的端午习俗,“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当时,最爱的是人形的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就是这样的表现。

五月的艾草

端午节时,老街老宅插着驱邪避凶的艾草、菖蒲。

唐代时,也以端午节为采艾草的最好时辰,李商隐诗《为安平公赴兖海在道进贺端午马状》中就有“伏以浴兰令节,采艾嘉辰”的叙述。

艾草保健治病良方

在中国使用艾草作为治病、保健良方也有将近二千年的历史了。艾引申有“治”、有“止”的意思。《本草纲目‧草之四》:医家用(艾)灸百病,故曰灸草。《康熙字典》引《急就篇注》:艾,一名医草。

中国传统医学的针灸之灸,就是指灸治法,又称灸灼法,所用的艾粒、艾条,就是以艾草为原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