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疫情防控,关键在治,基础在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许许多多的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志愿者冲锋在前

以日以继夜的坚守、耐心细致的疏导、温暖贴心的服务

把一个个社区和街道打造成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效防线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西秀区彩虹社区:

点对点对接 心贴心服务

3月11日,是西秀区彩虹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新安办事处驻彩虹社区第一书记张忠斌和彩虹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吴兵等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连续工作的第44天,他们敲开了杨武乡屯寨村移民搬迁户陈海梅的家门。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我们是社区工作人员,请问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先登记,随后跟据你的意愿给你找岗位。”“我家有2个小孩子需要照顾,离家近、中午允许我回来做饭的就行,如果有保洁岗位,我愿意做。”“我们扶贫车间有个手工艺品厂,过两天就开工了,到时候介绍你去那儿,还可以把一些手上活儿带回家做。”彩虹社区服务中心面对居民的不同就业需求,采取点对点对接,心贴心服务,让每一位贫困户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

彩虹社区是西秀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住着10余个乡镇1295户6000余位贫困群众。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忠斌、吴兵、陈应伟、班奇等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了节假日,大年初四回到工作岗位成立了工作专班,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基层网底。

针对社区内45栋楼房,107个单元,除45位楼栋长负责外,还安排了16人进行网格包保,平均一人包保七八十户。社区人员每天上门摸排,测量体温,提醒戴口罩,勤洗手,对外地回来的人员要求自我隔离观察14天,派医务人员上门体检,做到人盯人服务。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说到社区对居民的贴心服务,从旧州镇文星村移民搬迁到26幢1单元的张光友老人很感动,“我们在家足不出户,社区给我们送来山药、白菜、西兰花等蔬菜,政府想得太周到了。”据了解,2月6日起绿野芳田、溪桥公司免费送了3批1万余斤蔬菜到彩虹社区,实现了每家每户送蔬菜全覆盖。

关岭同康社区:

群众身边阻绝病毒的“守门人”

占地219亩、58栋安置楼、173个单元、2048套安置房、1788户8432人搬迁群众、14名社区干部,这是全市最大、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的数据。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地方大、人口多、流动性强,并且大部分年轻的搬迁群众都在外务工,防疫工作之艰巨不言而喻。在疫情形势严峻的那段时期,这14名社区干部成为了安置点的“守门人”和“主心骨”。

“我们社区疫情防控卡点就需设置20个,仅靠社区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居委会主任唐丹告诉记者,防疫工作刻不容缓,为了弥补“战力”的不足,社区干部动员社区党员、楼栋长、小组长、群众志愿者参与到防疫工作中来,在社区干部的努力下,涌现出数百名志愿者参与防疫卡点的值守。

为了实现疫情防控全覆盖,1名社区干部与2名楼栋长或小组长组成摸排工作小组,进行“地毯式”逐户排查,从哪儿返乡、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返乡、路经哪些城市……每到一户都要问的详尽。截止3月11日,共排查1456名外出返乡人员。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每天入户检测体温、购买生活物资、清理生活垃圾……对于居家隔离人员,社区干部们在医护用品欠缺的情况下,不计得失地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

背着大型喷桶在公共区域进行消毒的身影;手握小喇叭在社区四处游走的身影;挨家挨户发放防疫宣传资料的身影;日夜坚守在防疫卡点的身影……每一道身影在疫情防控最为关键的时候,筑起了社区的“防疫墙”,成为群众身边阻绝病毒的“守门人”。

经开区星光社区:

疫情防控一线的“排头兵”

经开区星光社区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从1月24日便主动放弃休息日,奋斗在抗“疫”第一线,和志愿者们共同坚守、全力应对,坚持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疫情防控以来,星光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明确了各组防控职责,并建立防控工作指挥群,出台网格包保方案,层层落实包保措施和责任,确保各项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网格党员干部、公安干警、教师队伍、城管队员和居民、爱心义工社、大学生志愿者等200余人从大年初一启动地毯式、拉网式入户,一边走访排查,一边发放、张贴疫情防控宣传资料,从清晨到凌晨持续奋战,做到不漏一人。

联防小分队24小时值班,严守20多个关键卡口,设立疫情防控检测点,对外来车辆和人员严密排查、详细登记、逐人测量体温,做好检测台账。同时,全覆盖做好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及政策宣传,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用迅速、透明、准确的信息彻底消除群众的恐慌情绪,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应对、有序防范。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10万张“爱心便民卡”成为星光社区与辖区群众的连心卡,小卡片上印有居民信息、“星光发布”“贵州健康码”二维码标识和社区所有村居的服务电话。“持卡进出小区比以前排队挨个登记方便多了,一人一卡,实用又贴心。”居民们纷纷点赞。

“王大姐,您拿好,这是市农业农村局捐赠的蔬菜、鹌鹑蛋和洗手液。”疫情期间出行不便,生活物资方面采购受到影响,社区志愿者为部分困难群众和居家医学隔离观察者送物资上门、保障生活,这只是星光社区用心关爱辖区近8万居民的一个缩影。

星光社区居民纷纷表示,服务送上门,细致又暖心,温暖人心的举措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念。

普定县玉秀街道潮阳三期:

筑牢社区战“疫”防线

普定县玉秀街道潮阳三期作为普定县委宣传部的包保小区,每天都由该部人员24小时轮岗在卡点上驻守,一起驻守的还有小区内的物业管理人员。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3月11日,在小区门口的卡点上,工作人员杨金彪、陈晓雯正在对过往的人员进行检查,持有通行证的人员在出示证件后进入,没有通行证的人员须登记事由、扫描 “贵州省健康码”,显示为“正常”后才可进入。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虽然从一级降至三级,但社区工作依然不能放松。我们卡点上的工作主要还是紧盯‘重点人群’不放松,织牢防控网络。” 杨金彪告诉记者,我们宣传部制定小区卡点值守排班表,工作人员是通过轮岗方式进行卡点驻守的,每天分成三个班次24小时对卡点上的人员进行检查,防止重点人员进入小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疫情期间,普定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防控组织体系,实行网格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县700多个各类卡点应运而生,有临时建起的隔离不隔情的“一线红墙”,有12平米帐篷的,有自创车辆人通行的“硬核”卡点......

普定县各单位的在职职工、镇村干部、离退休人员、19000余名自愿者迅速响应,积极投身到保小家保大家为国家的防疫抗疫行动中。

紫云城东社区:

疫情未退防控不松

“你好!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请测一下体温、登记一下、扫一扫贵州健康码!”3月11日,紫云自治县城东社区B区24栋至40栋疫情防控点值班人员对进出人员说道。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同样,在城东社区A区1至25栋疫情防控点,小喇叭用苗语、布依语、汉语反复播放提醒居民疫情还未退去,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上街买办东西要戴口罩,勤洗手,讲卫生等,播放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政策引导举措。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城东社区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安排部署,通过小喇叭定点定时宣传,楼长责任制宣传防控宣传,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应新冠肺炎疫情,并组织20多名志愿者服务团队参与疫情防控。

“为了社区2114户8149名居民的健康安全,城东社区设置了3个疫情防控点,每个防控点两名值班人员,值班时间从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12点。”城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江福说, 随着春耕生产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社区居民进出频率增加,疫情防控一点都大意不得,疫情不退,宣传不停,防控不停。

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担当守住防疫一线!


---end---

来源@安顺日报全媒体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