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下葬後,工匠該怎麼從墓裡出來?

鼓坊萬達分部周老師


各朝各代帝王下葬過程並不一樣

比如蒙古鐵木真

他們那時候實行秘葬制度。所謂秘葬,就是對於埋葬地點,不做標記、不做記錄、也不公佈。1277年鐵木真死後,據說其子孫部下人就在草原某地挖個坑安置,葬禮結束,重新附上草皮,蒙古騎兵萬馬縱橫,毀滅了一切資料。當前的成吉思汗陵,只是後來為便於祭祀,搭建的衣冠冢陵……

商周時期實行人殉

古代殯葬制度很殘忍,為了防止陵內秘密洩露,參與築造的工匠一般都被殉葬。那段時期,別說工匠了,陵寢挖好之後,還會運進去大量人口陪葬,邊殺邊埋,最後在葬道上放下斷龍石,覆蓋大量土方。據現代考古發現,那個時候一些大的貴族寢陵,都有數千人殉葬,帝王類的寢陵,估計得數萬人……

人殉畢竟是陋習,有些帝王不願意那麼幹

帝王陵寢一般都在帝王登基之初就開始興建,挖個幾年十幾年,和築城池一樣,裡面有各種通道,只不過一個在地面,一個在地下罷了,估計沒地圖,跟迷宮差不多。廢除殉葬制度後,掌控機密的工匠,估計還是要殺上一些的,但最終送葬過程中,那些抬棺以及司儀們,能走出來……最後出來的人隨手關門唄

最終封閉之前,這墓室門可以打開,畢竟皇后和皇帝一起死的幾率太小,先來後到嘛,總要有人先進去等一等的

一家之言,畢竟也沒參加過,說錯莫怪


靈石蘊珠寶


慈禧太后陵墓被孫殿英盜竊,就是因為有一個工匠從陵墓中逃了出來,當了孫殿英盜墓大隊的領路人。

這個工匠姓姜,是修建晚清慈禧太后陵墓的一名石匠,也不幸成為了最後封閉陵墓口的81名匠人之一。據姜石匠描述,當時建工對他們說封閉完洞口還有一出口,讓大家出去,誰都知道這是哄騙小孩的把戲,所以大家當時特別沮喪,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姜石匠也不例外,當時他才40歲左右,妻子剛生了孩子,自己第一面還沒有見到,想到這姜石匠不免傷心走神。就在這時,一塊石頭掉下來正好砸在姜石匠的頭上,把他砸暈過去了。

陵墓未修建好死人是不吉祥的,因禍得福,監工以為姜石匠死了,怕他玷汙了皇陵,便把他抬出去扔在了山崗上。姜石匠醒來後,發現自己在陵墓外邊,欣喜不已,撿回了一條命,真是大難不死呀!也是因為姜石匠沒有死,所以後來成為了孫殿英的引路人。

古人能活到老真的不容易,戰爭時候抓壯丁參軍,和平時候抓壯丁修陵墓都是常有的事情,這些都是有去無回的行當。

當然也有仁慈的皇帝,後周太祖皇帝郭威就是這樣的。他下令自己的陵墓一切從簡,不許打擾百姓,也不許放大量的金銀財寶。

修建陵墓是大工程,要想把工匠全部殺死並非易事,也會招惹民怨,所以更多的皇帝只是把封閉洞口的工人殺死或者圈養起來,只有極少數如秦二世和成吉思汗那般殘暴。

關注歷史,更關注被歷史忽略的角落!


尬聊歷史


古代帝王陵墓的修建,規模都很大,動則幾十年,耗費金銀無數,拿秦始皇陵來說,動用了70多萬人修建才成。

古代陵墓是皇帝死後的歸宿,他們很在意,所以他們不希望後人來打擾,於是設置了無數的防護機關,例如秦始皇陵的墓裡就有無數水銀,形成山河湖泊,讓人望而生畏,不敢盜掘。


一般皇帝陵墓的最後封存辦法,都是採取的內封,也就是在墳墓內進行關閉最後的出口,這樣比門外封鎖的好處是門外很難打開。

但是內封的話,最後封門的人就無法出來,怎麼做到的呢?

第一,心甘情願的死士。

皇帝身邊總少不了有幾個心腹之人,他們隨時願意為皇家主子效死。

秦始皇找到這樣一個人自然不是難事,就算是困難,找一個絕症的人,作為最後封門人,給他家人照顧好,留下一杯毒酒即可。

這樣以死士內封門,是最合理的情況,這樣做既可以做到內封堅固,又能避免活人冤死墓中。

也就是說,工匠直接放出,只犧牲一人。

第二,機關內封。

最廣為人知的機關內封法莫過於“自來石內封法”。


這種內封的方式類似於咱們農村在房門內用棍子頂住的形式,在墓葬門口,做一個凹槽,裡面立一根石頭柱,同時在墓葬門上做一個橫檔,在人出去後,石頭柱向門外方向傾倒,最終將門在內關死,同時抵住門橫檔,使門在外無法打開,同時可以不用人在內封門。

但是這種情況,儘管工匠門不用在內死亡了,但是出來的工匠們也沒什麼好下場,他們會被集體殺掉,因為他們製作的機關他們很瞭解,萬一他們帶人進入墓葬,那就壞了,所以皇室會殘忍的殺害他們,以保墓葬萬全。


不過他們殺工匠的做法顯然沒啥用,例如慈禧的墓葬,孫殿英直接用大炮開轟,根本不管什麼機關。

有一種說法,是讓工匠們陪葬,就是說直接採取外封門的模式,將所有工匠封死在墓室中,活活餓死他們。

其實這種說法漏洞很明顯,如果工匠真的被封在墓室裡,那麼他們知道自己必死,死之前你覺得他們會幹嘛?難道就不會把皇帝的屍體碎屍萬段嗎?

所以工匠在墓內陪葬不現實,放出來殺掉還是比較可信,活人陪葬,那就是給皇帝的遺體找虐。

所以,工匠們是從正門出去的,只是留好了機關,鎖死墓葬門。

第三,暗洞離開

有些工匠很聰明,在施工的時候留下一條暗洞,他們很清楚做工匠的下場是什麼,於是他們想自己保命,在工匠都離開的時候,他們藏起來不出去,等大家都出去了,他們在單獨走自己預留的通道,順手還能帶走點寶貝。


當然了,這種操作難度極大,但是還是有人能夠做到,畢竟很多事情想要做絕並不容易。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

那就是少數民族風俗了,這裡說成吉思汗密藏,這種密藏,是由工匠、官兵組成隊伍,工匠修建,不留墓葬包和碑,只踩成平地,官兵殺掉工匠,再駐守一年,等墳墓環境和周圍一致再撤離,撤離之前,他們需要殺掉駱駝,否則駱駝記路。

等官兵回到營地,再被集體殺掉,從此墓葬成迷。這種情況下,工匠也是被殺,或者乾脆活埋了。

古代帝王陵墓工匠出來,主要還是依靠機關,不過就算出來,生存的概率也不高了。畢竟他們知道的太多了。


野史日記


明朝第13位皇帝是萬曆皇帝,他的名字叫朱翊鈞,他的陵墓叫定陵。定陵建設時間是用了6年,耗去了白銀800萬兩,在萬曆皇帝28歲的時候就建成了,一直到30年後他去世後才正式啟用。

1956年,以郭沫若、沈雁冰和吳晗等人為主的考古工作者開始發掘明代萬曆皇帝的陵墓——北京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這是一次有計劃的挖掘工作,本來是想挖掘長陵的,但是由於那個規模大,所以先試著挖掘規模小的定陵。雖然有人反對,比如鄭振鐸等人,但是挖掘工作還是有條不紊的進行了。



我們知道皇上的陵墓在修建的時候用到成千上萬的工人,比如秦始皇陵修建的時候,投入了30萬工匠,那麼這些工匠肯定對皇陵內部的情況瞭解得比較多,而皇上又不想讓這些事情讓別人知道,就出現了矛盾,那麼怎麼辦呢?

我們知道人都不是萬能的,有的擅長挖地基,有的擅長雕刻石塊,有的擅長鋪地面,也就是說在皇上的陵墓修建的過程中,要以需要不同的工種。有的工作就是大眾性的,並不接觸核心機密。而有的卻是涉及到機密性的。知道的越多對自己越不好,所以對那些前期性的一般性工作的工匠來說,一般危害小,基本都能生還,不會遇害。而對掌握那些核心機密的人來說,特別是最後收尾工作的那些人,危險就大一些。

或許有人覺得,皇上安葬之後,工匠隨即被關閉在墓室裡,其實這種可能性基本沒有。試想一下,如果這樣的話,那麼這些工匠就都是殉葬的人,皇上能讓這些底層的人殉葬嗎?他們還不夠級別,不夠格。



再說了,為皇上殉葬的妃子或者是宮女太監,都是生前被殺死之後與皇上一起安葬的。還有就是皇上的陵墓在自己還沒有被安葬的時候,陵墓修好了,能提前讓工匠們先在裡面“享受”嗎?

那麼這些掌握核心機密的人,是不是就此可以回家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了呢?應該也是不可能的,他們會被騙到某個地方,然後被集體處理。

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到了清朝,會稍稍的仁慈一些,比如專門用一些聾啞人,不會說話,自然就不會把秘密洩露出去,或者故意把這些人弄啞。皇上在埋葬的時候肯定需要工人,而皇上墓葬的墓門要關閉,有人就覺得應該是有人在裡面把門關上,所以這個人就無法逃生了,或者從工匠們偷偷修建的小小的暗門裡逃生。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不正確的,如果有人最後在裡面把門關上,那還是相當於工匠殉葬,是皇上不想看到的。如果工匠在監工的眼下,修建小小的暗門逃生也是不現實的。

那麼這個問題是如何決的呢?皇上的陵墓的墓門是如何關閉的呢?

關於墓門是如何關閉的,直到上世紀50年代,在挖掘定陵時才發現了這個問題。定陵的地下玄宮的墓門,任憑大家怎麼推都打不開。



根據常識,大家覺得墓門上肯定沒有鎖,也不是因為太重。那麼是為何呢?大家冥思苦想怎麼也得不到答案。

發掘《定陵》報告裡記錄如下:“關閉著的石門卻留著一條3釐米寬的門縫。從門縫發現一頂門石條將兩扇大門從裡向外頂著。因此,必須首先掀掉頂門石條,才能開啟石門。”

有考古人員突然想起自己看過相關方面的記錄,那就是崇禎皇帝死後,由於他沒來得及給自己修建陵墓,於是就把他埋在十幾年前去世的田貴妃的墓裡。而打開田貴妃陵寢的墓門時,用到了“拐釘鑰匙”。

大家討論之後才感覺豁然開朗,只要製作出“拐釘鑰匙”,一切問題就解決了。當然啦,這個鑰匙並不是我們平時,現在所使用的鑰匙。

考古隊腦洞大開,根據上面的記錄,想到首先把頂在石門後面的,長長的石條推開,就做了一根前端彎成一側開口的鐵板條,即一端做成倒的U形的“拐釘鑰匙“,從門縫中伸進去,用他的開口卡住傾斜的頂門石上端,輕輕地向基內推動,使頂門的石條一點點地直立起來。



就這樣,封閉了三百多年的大石門,終於被推開了。墓門被打開,大家才知道頂在木門後面的那塊長方體的有1.6米高的大石塊叫“自來石”。“

自來石”的名字的來源,歷史漫談君覺得那個意思就是自動來到墓門邊上的石頭,關閉墓門意思。

大家還記得軍閥孫殿英在找到慈禧的墓想打開的時候,怎麼也打不開墓門,最後據說找到了僥倖逃生的一個石匠,才找到基門的準確位置,但是打不開,用炸藥炸開的,當然,真真假假誰也不知道。但是真實的情況是他根本不知道拐釘鑰匙和自來石。

那麼古人是如何巧妙地運用自來石和拐釘鑰匙的呢?

首先,在兩扇靠門縫合攏的石門頂部,各鑿製出一個凸起的石稜。同時在相應的地面上鑿出石槽,越靠近墓門,石槽的深度越深。關墓門時,先將其中一扇關閉,另一扇半掩。讓自來石圓球狀的下端在凹槽中豎好,上端則貼在半掩著的石門的石稜邊上。然後把一端彎成倒U形的“拐釘鑰匙”扣緊自來時的上端 ,輕輕的拉動自來石。之後藉助慣性,自來石就自動把門頂好,同時把拐釘鑰匙沿著門縫慢慢撤出。



那麼為什麼設計的墓門能夠打開呢?

自來石可以用“拐釘鑰匙”打開,是因為皇上的墓葬不可能不再次被打開。因為裡面不僅埋葬著皇上,還有皇上的后妃。而皇上的先去世的妃子往往埋在其他的位置,等皇上去世之後再遷過去,而皇上還有一些妃子,特別是如果皇后死在了皇上的後面,就需要把皇上的墓門再次打開。所以就有了拐釘鑰匙,所以不會一次性把皇上的木門牢牢的封死,以至於打不開。

當然與皇上合葬的一般是皇后,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與康熙帝合葬的妃子就有四五十名之多。

在定陵埋葬的是萬曆皇帝和孝端和孝靖兩位皇后。孝端皇后和萬曆皇帝前後腳的去世,是一同被埋葬的。而孝靖皇后由於去世的早,是被遷過去的。所以萬曆皇上的定陵之後沒有被皇室主動打開過。

但是後來定陵卻遭到了多次破壞,比如在李自成進京的時候被焚燒,在清兵入關的時候又被破壞,在民國的時候,也有一次被破壞的過程。

當然考古界對定陵的這次挖掘,雖然有收穫,但是損失也非常大,比如有些文物沒有保存好。同時萬曆和皇后的屍骨也被破壞了。所以,自此以後再也不主動挖掘古代帝王陵墓。

所以關於皇帝去世後,工匠如何從墓門裡出來,這個問題就非常簡單明瞭了,就是正常的走出來,然後藉助自來石的巧妙的設計,用拐釘鑰匙把墓門從裡面牢牢的把墓門頂好。

我是歷史漫談君,歡迎大家留言,點贊,關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感謝。


歷史漫談君


在民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事情:孫殿英光明正大的盜了慈禧的墓。在孫殿英去世之前,他道出了一個秘密:他們設計了一個長石條從陵墓內部將整個門頂住,這樣就沒有人可以從外面推門而入。但是這樣做的話,就必須有一個人留在內部關門,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個人要留在墓中出不來。 雖然也有一些不敢違背至高無上的聖旨,只能死在那淒涼的墓室裡。但總有一些朝代的修墓室的最後一名工匠,會存活下來。 大家也會好奇建造墓室的工匠們把帝王墓室建造好了之後,帝王下葬後,那些墓匠就要把墓室封鎖起來,但又要怎麼出來呢? 在先輩們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訓下,工匠們也變聰明瞭,他們會在皇陵內,設置出一些非常精妙的機關,為自己做逃生之用!


A渣女賽貂蟬


古代皇帝下葬後,工匠該怎樣出來?

古代皇帝的身份都相當尊貴,生前享受了榮華富貴,死後對於自己陵墓的修建也格外重視。有些皇帝在自己還沒有去世時,就已經命令工匠去修建自己的陵墓了。有些工匠都是從民間召集而來的,但是古代皇帝入葬之後,這些修建的工人到底是怎樣出來的呢?


其實每個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陵墓被盜墓賊盜,下葬之後墓室的入口就會被堵住,按道理這些給皇帝修建陵墓的工匠,基本上都會給皇帝陪葬,可是皇帝已經去世了,所以難免有些工匠想要活命,自然就會給自己留條出路。而且在漢朝之後,很多皇帝就禁止用活人殉葬,畢竟這樣的事情很不人道,而且後代也會被其他的文人所批判。



古代的工匠的確有方法出來,首先在皇帝去世之後,太子和大臣都要先齋戒49天。下葬之前負責抬棺材的人員進行演練,以重達萬斤的龍木作為實驗對象,而且還會在木頭上放一碗水。在演練的過程當中,必須要保證碗裡的水不會灑出去。等到真正下葬後,工人們就會按照之前演練的方式將皇帝的棺材抬進去。按照道理陵墓的大門的確會被頂死,而這些負責把皇帝棺材安放好的工匠手裡會有一把名為“拐釘鑰匙”的工具。之所以會有這個工具,是因為在他們進入到墓室之後,其他人會通過外力的作用將千斤的石頭頂在大門上,進入墓室的工人就會利用這個工具開動封鎖的石門。這個鑰匙的形狀非常特殊,呈現出了一個倒u型。最後一名工匠出去之前,就會通過這個鑰匙慢慢的繞開石門。之後再用鑰匙勾住後面的巨大封石,只要用力拉動封石就會有所傾斜,慢慢的倒下最終靠向石門。這樣其他人就沒有辦法進入到皇陵當中了,必須要通過一些特殊武器爆破或者是從其他的地方才可以進入到皇陵中。之所以會採用這樣的方法將石門封上,是為了讓工匠能夠更好的出去,不需要費多大的力氣,利用角度的問題就可以把陵墓的門口封死。

所以說通過這樣的方法,最後一個工匠離開內室之後,再利用特殊的鑰匙將石門徹底封死。之前有不少人都覺得是其他人將外界的石門封好之後,下葬的工匠會用工具挖一條出路,但是挖任何條路,都有可能改變整個陵墓的結構,很容易發生意外,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更方便工匠進出。


以史正衣冠


古代皇帝的葬禮,每個朝代都不盡相同,但下葬過程卻都大同小異。古人崇信“事死如事生”,皇帝的葬禮自然要表現出莊嚴與豪華。皇陵修建完後,最後一位工匠都是掌握地宮入口機密的,通常是不會活著出來。

皇帝的下葬過程是怎樣的?

我們就以清代為例,清代時皇帝的葬禮與登基、婚禮等大典一樣重要,通常是由禮部和鑾儀衛共同牽頭辦理。從順治皇帝的葬禮開始,清代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帝王喪葬制度,之後的皇帝都是按照此制度舉辦葬禮。

首先就是陵寢的選址與修建,清代帝王陵寢都是在東、西兩陵範圍內按昭穆制度進行選址。陵寢的修建通常都是在皇帝生前就要完成,但也有駕崩才修建的特例。像順治的孝陵和光緒的崇陵都是在駕崩後才動工的。

清代皇帝駕崩後,喪葬儀式很是隆重。駕崩後尚未安葬的皇帝被稱為大行皇帝,大行有一去不復返之意。葬禮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小殮,小殮通常是在當日就要完成,而且需要根據欽天監選擇出的吉時良辰入殮。

首先要為皇帝穿戴好衣服鞋帽,嗣皇帝及皇子、皇孫,都要穿上孝服,摘掉帽子上的紅纓,剪去自己一縷頭髮。之後宮內自皇后以下的嬪妃、宮女,都要摘掉首飾與頭飾。最後在屍體上覆蓋由活佛進貢的陀羅經被。

在小殮完成後的次日要進行大殮,其實在小殮之還有個對屍身防腐處理的過程。大殮通俗的講就是將皇帝移入棺柩,皇帝的棺柩又稱梓宮,是由金絲楠木打造而成。大殮完成後,皇帝梓宮要被移到乾清宮正殿。

殿內設大行皇帝的靈堂,宮門外置織金九龍綺丹旌。皇帝喪禮要頒詔天下,梓宮在乾清宮停放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7天。在此期間,諸王公大臣都要入乾清門,瞻仰大行皇帝遺容。嗣皇帝及皇子們都要行大殮禮。

服喪期間,嗣皇帝對朝臣的奏摺,一律改用藍筆批示,各部院衙門也要用藍印。之後頒發大行皇帝遺詔,宣佈全國致哀,27天內不許有娛樂活動。清代不論皇帝駕崩在什麼地方,大殮後都要將梓宮運到乾清宮停放。

在梓宮從宮外運回乾清宮過程中,嗣皇帝必須要跪迎。如咸豐的梓宮運抵紫禁城時,嗣皇帝同治則跪迎於東華門外道旁的。乾清宮的儀式舉行完畢後,梓宮就要被移送到殯宮等待下葬,殯宮是景山的壽皇殿或觀德殿。

梓宮在殯宮停留的時間根據陵墓竣工的情況而定,有幾個月的,也有數年的。梓宮移送殯宮時,先用小轝(yú)抬梓宮出景運門,再更換大升轝運送梓宮。該過程通常在黎明進行,文武百官從東華門到景山跪道哭送。

出殯之前,都先要對下葬過程進行模擬演練。槓夫要按出殯的規模和要求,在德勝門演槓十天。在演練期間,民工要對通往陵墓的道路進行御道改造。送葬是最後的一個隆重儀式,首先當天要燒掉造價昂貴的大法船。

之後是72人的小槓將梓宮抬出東華門,送葬隊伍最前面是64人的執幡隊,接著是1628人的儀仗隊,之後是蓋著圓頂棺罩,四周圍有繡龍帷帳的吉祥轎,裡面放有梓宮。抬棺的槓夫有60班,每班128人,總替補240人。

梓宮之後為武裝護衛,最後面是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的送葬車隊。在和尚、道士的誦經聲中,梓宮被送入幾百裡外的地宮,最後封閉墓門。在寫完皇帝牌位並將牌位放在紫禁城東側的太廟中後,皇帝葬禮宣告結束。

最後一名工匠會有什麼結局?

封閉地宮石門的最後一名工匠通常是掌握核心機密的人員之一,眾所周知,皇帝陵墓最核心的機密就是地宮的入口,這個機密一旦暴露,皇帝的陵墓就會遭到毀滅性的盜掘和破壞。因此,對這個機密的守護很重要。

最後的這名工匠一般是不會活著走出地宮,在前代之前,為了保障皇陵免遭盜掘,都會對修陵的部分工匠有一個統一的處理方法,那便是殺死知道地宮入口的工匠,其他不知情的一些工匠則會被放掉。

而清代除此方法外,還創造性的發明了一個比較人道的方法,那就是將核心工匠治成啞巴或者使用皇家培養的啞巴工匠,這些啞巴工匠都不識字,再加上古代沒有聾啞人專用的手語,即使知道秘密也無法洩露出去。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孫殿英在盜掘慈禧定東陵時,找到的那位姜石匠,就是知道地宮入口的機密核心人員。據說這位姜石匠當時是冒充啞巴工匠,在施工過程中意外受傷暈死過去,結果被監工以為是死人給扔了出去。

正是因為他的洩密,才讓孫殿英輕易的找到地宮入口,讓定東陵遭此大難。清代以前都有殺死工匠的先例和記載,但並不是將所有參與修建陵墓的工匠都殺掉。他們會選擇一些知道核心機密的人,將他們殺死陪葬。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藏皆知之,藏重即洩。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

因為秦始皇墓中的一些機關是工匠設計製造的,而且他們對隨葬品瞭如指掌,出去容易洩密,因為當他們封閉地宮和中間墓道,到達墓道時,突然關閉墓門,把這些工匠和放置隨葬品的人全部封殺在其中。

據考古發現,秦始皇陵西南方發現的一處墓葬,白骨雜亂的鋪了一層,有人認為這就是被坑埋殺害的修陵工匠和伕役。還有吳王闔閭的虎丘墳冢,劍池附近有“千人石”,這就是殺害築墓工匠和伕役的地方。

總之,皇帝的下葬過程是非常莊重與豪華的,下葬儀式比較繁雜。修建陵墓的工匠和伕役也有一套處理方法,最後一名出來的工匠,在清代通常都是啞巴。


野史也是史


皇帝死後有一套繁瑣的喪葬程序。皇帝死了不能說是死了,要說 “駕崩”。

駕崩的皇帝首先要處理屍體,將屍體淋浴後,塗抹各種香料,然後穿壽衣,嘴內放上玉或者珠子,名叫“口含”。

太子和其他子孫都要身穿孝服守孝,普天之下百日內不準奏樂,四十九天內不得屠宰牲畜,一個月內禁止婚嫁。



服喪期內天下寺廟、道觀每日整點鳴鐘一百零八下。 先皇遺詔頒佈後,僧侶們開始進入靈堂誦經。

此時抬棺人員開始在德勝門演練,要求在一根萬斤的獨龍木上放一碗水,抬這個木頭時要做到沒有一滴水灑出來。

同時民夫們日夜搶修通往陵墓的御道。 接下來將皇帝入殮“梓宮”,移到乾清宮,停放27天,進行祭奠。

守靈大臣在此期間不得離開靈堂。二十七日後,梓宮移到景山壽皇殿,等待擇日入葬。

到了吉日,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在前面引路,接著是一千六百人的滷薄儀仗隊,再下來是七十二名槓夫抬著皇帝的“梓宮”,出東華門往陵寢而去。

“梓宮”後面是全副武裝的侍衛,然後是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的送葬隊伍,連綿數里。

至於皇帝安葬入陵後,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就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智慧了。

我們以萬曆的定陵舉例。

定陵地下玄宮外部是由23層城磚疊壘的“圭”字形封牆,後面是六十多米的長方形隧道,前面連接著金剛牆,兩壁用九層石條疊砌,頂部用灰磚起券,地面同兩券一樣,也由光滑的石條鋪成。

由地面至券頂通高7.3米,隧道後部與地宮大門相連。位於金剛牆內的地宮隧道,實際上是石隧道的最後部分,也是地宮的引導建築,這部分建築稱為“隧道券”。券門之下,就是兩扇輝煌威武的石門。

石門內有石條把兩扇大門死死頂住,使外來的衝擊力無法破門而入,防止有人打擾皇帝的靈魂。

這塊封門石是怎麼進去的呢?放石頭的人又怎樣出來的呢? 首先可以排除是殉葬的放置的封石。


殉葬者都是殺死之後和皇帝的棺槨一起入葬的。地宮也不可能有別的秘密通道,讓人用石頭把門堵死後再從秘密通道爬出來。

只能是安葬完畢後,墓門在外面關閉,裡面的封門石自動將門堵住。

宋元時期有些皇陵墓道的石門,是採用石球滾動的方法將門頂住的。

先在石門內側做成一個斜坡石面,門檻處鑿出溝槽,槽的頂部放好石球,用敞開的門擋住。

入葬完畢,人走出門外,兩門逐漸關閉,石球便沿著地面斜坡滾動,直到石門完全關閉,石球在兩門交合處的一個更深的石槽內停住,門也就被堵死了。

明清皇陵墓門是用封門石條封住的,這就必須使用一種特製的工具——“拐釘鑰匙”。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由一根長條形鐵製成有拐彎的鑰匙,頭部折成一個“∩”形,墓門關上後,將這把鑰匙豎起來順著石門中間的縫隙的最高處塞進去,套住封石的上部往下一拉,立著的石條就斜倒下來,靠在門後,在外面無論使多大的力氣,再也推不開了。

這樣就不需要人工在裡面關門,也不存在怎麼出來的問題了。 怎麼樣,看到這個辦法,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剛日讀史


肯定會給工匠留出口的,很多說法都說工匠造完墓以後會陪葬,會被活埋的陵墓裡,目的是怕工匠出去以後把皇帝墓的位置說出來,招來盜墓賊。但這種說法我覺得都是後人臆想的,細想就不太可能。 古代皇帝的陵墓一般都是從皇帝登基就開始建造了,時間長達幾十年,修建的也不只是一批人,而是徵來一波又一波的人,其中不僅有民工,還有參與機關設置的工匠,還有參與設計監製的官員。也就是這麼多人都知道皇帝的墓具體在哪,總不可能把這些人全都殺了吧。況且在古代人口是很重要的資源,不可能輕易就讓一大批人跟著下葬,倒是在修的過程中累死的有不少。 所以說最後一批走的工匠都會在墓裡設下機關,以便於自己出去。比如慈禧太后的墓地裡,墓門後面就有一根石柱子頂著墓門,外人從外面很難打開。而最後一個工匠要出來的時候,就先關上一扇門,再把石柱立起來,自己站在墓門外,一邊關閉大門,一邊傾斜石條,直到最後把門關死,這時候石條也整個地頂住墓門了。這樣既把墓封上了,工匠也能安全的出來。 如果想從外面把墓門打開的話,只需要用木棍從墓門旁邊的小洞捅進去,把門後的石條慢慢推開,墓門就能被輕鬆的推開了。 但是據說參與建造秦始皇陵墓的工匠全都死在來墓裡,“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不過可能也就秦始皇會這麼做。

https://m.toutiaoimg.com/group/6779916505824887304/?app=news_article×tamp=1578640652&group_id=6779916505824887304


微鑑歷史


古代皇帝的陵墓一般都是從皇帝登基就開始建造了,時間長達幾十年,修建的也不只是一批人,而是徵來一波又一波的人,其中不僅有民工,還有參與機關設置的工匠,還有參與設計監製的官員。也就是這麼多人都知道皇帝的墓具體在哪,總不可能把這些人全都殺了吧。況且在古代人口是很重要的資源,不可能輕易就讓一大批人跟著下葬,倒是在修的過程中累死的有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