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萬卷書物 解疫時之憂:雲霄千方百計把教材送到全縣6萬學生手中

 

遣萬卷書物 解疫時之憂:雲霄千方百計把教材送到全縣6萬學生手中

本網訊(張瑞勇 林敏)“疫情無情,教育有愛”。近日,在縣元光小學、實驗小學等學校,筆者看到校門口設立了教材發放通道,方便家長就近領取,疫情防護措施落實到位。為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接觸,學校分年級分班通知學生家長錯時錯峰領取教材,領取前先登記、消毒、測體溫,領取時不聚集、不停留、不聊天,確保短時間內將全部教材安全發放到位。

  “早就關心教材發放的事情。孩子手中沒有紙質教材,只能看手機裡的電子課本,既影響視力,還無法做筆記,存在著諸多不便,無法保證學習效果。現在,有了紙質教材,孩子在家學習就更方便了。這套教材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我會建議孩子用過之後永久保存下來,讓她永遠記得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前來領取教材的學生家長小方說。

  把書送到手,把愛送到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斷了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正常開學返回校園的時間,阻不斷的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愛。為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工作要求,確保線上教學質量,解決學生和家長使用電子教材不太方便、影響學習效果的後顧之憂,降低疫情對學生學業的影響,雲霄縣教育局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千方百計採取有力措施,以“硬核”擔當,破解重重困難,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通過錯峰領書、送書上門、郵寄快遞等形式,組織為全縣6萬多中小學生送去教材近100萬冊,用真愛溫暖每一個學生。全體師生、家長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早部署早安排

  堅守師者初心,保“停課不停學”。“電子教材使用不方便、家用電子設備不齊、無法出門購買教材、外出打印不便不安全……”面對線上教學學生、家長可能遭遇的這些煩心事,縣教育局積極回應群眾期盼,及時召開教材發放專題會議,要求各校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週密部署,時間上爭分搶秒,工作上統籌安排,防疫上確保安全,齊心協力打贏教材發放“攻堅戰”。緊緊圍繞“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研,停課不停學”,在符合疫情防控工作總體要求下,在確保師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一校一案”的要求,堅持“學校統籌、班級為主、因地制宜、流程規範、防控到位”的原則,安排專人負責,專人管理、專人發放,保證各類教材準確、安全發放到學生手中。紙質教材的領取方式包括到校領取和快遞寄送等。

  早行動早落實

  前期準備充分。全縣各校應令而動,不等不靠,迅速落實,召開工作佈置會,認真分析教材發放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群策群力,研究制定本校教材發放方案,規範分發、配送、攬收等各個環節。精準收集信息。梳理學生家庭住址、家長姓名、聯繫電話,劃分區域,規劃路線,確保教材發放“一生不漏”。想盡辦法克服學生人數多、居住地分散、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黨員、教師、家長志願者、社會力量多方聯動形成強大工作合力。你當配貨員,我當包裝員,他當搬運工……從消毒、拆封、分揀、配套,分書、清點、打包、消毒處理,流程化管理,標準化實施,以年級、班級為單位分教材、裝教材,為教材派送做好準備。廣泛宣傳動員。將學校教材發放辦法通過微信公眾號、家長微信群、手機短信、電話等提前通知學生家長,確保教材發放百分之百通知到位。通過家長錯峰到校領、學校教師親自送、郵政快遞代發送、鄉鎮村組幫忙送的方式,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確保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全縣中小學生教材發放“一生不漏,一本不少”工作目標。

  教育系統點多、線長、面廣,學生分散在各自家中,想要給全部學生髮放新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教材有序發放,各校優先保障農村地區不能下載電子版教材學生的用書需求,按照相對就近、分散配送、集中領取的原則,創新“6+6”教材配發模式,助力教育戰“疫”。即:在每個發放點做到“六個一”:成立一個教材配發服務專班,做好協調、溝通服務;劃定一個配發區域,按年級分區域進行教材配發;設立一個教材配發服務檯,做好消毒防疫措施;完善一套教材配發流程,嚴格按流程配發;嚴格一個防疫服務標準,做到教材配發“無接觸”;制定一個配發時間表,按照年級、班級,錯峰配發。同時,全體動員、全身投入、全力服務,做好六項工作:做好教職工協調溝通,做到無縫對接;做好學生信息統計,做到不漏登,不漏人;做好信息發佈,做到通知到人,應發盡發;做好秩序維護和安全保障,嚴防人員聚集;做好教材分裝、配發工作,做到有序發放;做好消毒防疫和個人防護工作,對送教材的車輛、配發和領取人員及時消毒。實現教材配發工作安全、快速、有效,確保了疫情防控和學生學習“兩不誤”。

  在教材發送過程中,各校嚴格篩查參與發放工作的教師本人及家屬無湖北人員接觸史、無疑似病人接觸史、無身體不適,所有人員認真做好防控,測量體溫、全程戴口罩、見面不握手、不聚集聊天。採取分年級、分班級、分時段、免接觸原則,安排教職員工“一人一包”完成紙質教材分發,做好教材、場地等清潔消毒工作。堅持“消毒防控、自願預約、分散領取、確保安全”原則,由學校提前做好預約登記工作,合理安排領取時段、領取地點和領取方式,解決教材分發到人的問題。針對可以自行前往領取的學校,根據學生的居住情況採取分片、分級、分班錯時等方法發放教材,做好班級指示牌,設置隔離帶,標明排隊安全距離(間隔距離1.5米以上),確保教材發放有序高效。經核對信息後,家長們直接領取分揀打包好的教材,做到一人一袋,加快教材發放速度,減少人員接觸。實行錯時、錯峰發放,做到不集聚、不直接接觸,領取後立即離開。對不能到達的家庭或者居住在外縣的學生,採取郵寄的方式。針對農村學生居住相對分散,且距離學校較遠,往返出行不便。雲開一校等學校把課本送到本校學生現居住的村或者社區的教材分發點,由學生家長到教材分發點採取‘無接觸’的方式領取教材,打通教材配發的最後一個環節。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教書育人,不負韶華。精準發放教材,送到每一個學生手中,有效解決了學生居家學習沒有紙質課本的困難,讓學生學習更加有序、高效,讓家長們更加安心地工作和生活,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特別是奮戰在醫療疫情防控一線的學生家長,因為不能夠居家照顧孩子,更無法去領取教材,當得知學校為他們的孩子送去了新書後都十分感激。特殊時期,特別責任,特別合力,體現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志願者們的無私大愛,他們送去的不僅僅是書籍,更多的是溫暖和鼓勵。

  當一本本帶著墨香的新書,被孩子們捧在手上、擺在書桌上,開心地看著、讀著,孩子跟家長笑了,老師和志願者們也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