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看历史中那些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对于每一个公司、团体或者机构当中的管理者来说,以委屈而低调的姿态去认同某个桀骜不驯的下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与之相对应,一个骄傲而自尊的职员,放弃自己一贯的矜持和尊严,去附和和迎合上司也非常艰难。

在对手之间,保持个人的尊严和荣誉感似乎更加重要。出于对身份、尊严、心理、信誉、名声的珍重与爱惜,在人和人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中,对性格和原则的坚持往往会占据上风,而得失、成败则会失去它们的重量。这种片面而固执的坚持自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冯道在《荣枯鉴》中这样形容说:“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而这些来自意气、情绪、心理,以及为虚无的原则而付出的代价,却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人,在人和人之间的尖锐冲动当中,适当地放弃自己的固执姿态,反而会得到完美地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反,不够通脱、圆润,情绪化、极端化、棱角分明的状态,则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并且受到伤害。因此,李宗吾认为,适当的放弃,有条件的折服,不啻是一种“厚黑”的智慧,也是一种巧妙有效的生存哲学和生存策略。

在古代中国,“士”是一个既强大又脆弱的阶层,这些通过读书而获得身份地位的人们由于长期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因此拥有强烈的精英意识,同时又具备强烈的尊严感与道德感。在围绕着“士”而生成的道德的丛林中,不食嗟来之食、士可杀而不可辱、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原则,反复强调着士人的个体自尊,成为士人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理想。“士”的文化延续数千年,到了明清之际,逐渐形成了坚实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既成就了士人的自信和尊严,也使他们变得骄傲而固执。无法获得通脱、宽阔的思维方式的士人往往不能放弃一些虚妄空洞的原则,既在重大问题上无法突破,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也碰得头破血流,形成了这一群体的集体悲剧。

折腰:看历史中那些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嘉靖皇帝剧照

明朝嘉靖初年,由于刚刚去世的正德皇帝没有子嗣,年仅十五岁的嘉靖皇帝以外藩的身份成为皇帝。嘉靖虽然年幼,但是非常早熟,喜欢读书和思考,具备很强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即位之后,出于身为人子的孝思和感激,嘉靖皇帝以殷勤而急切的态度希望追认自己的生身父母为皇帝、皇后,这种有违皇室秩序的追认方式引发了明朝中叶旷日持久的“议礼”之争。大臣们根据朝廷典章制度,并且追溯历史典故,认为嘉靖皇帝的生身父母并不能享有这种追认的荣耀,于是群起反对,希望新皇帝能遵守国家的礼仪秩序,不要因为个人的亲情而使国家的礼仪遭到破坏。但是大臣们低估了年幼的皇帝的决心,嘉靖的反击犀利而猛烈,提出意见的大臣们得到了或严厉或委婉的申斥,一些不知高低的官员在写给皇帝的奏折里语气刻薄,便被以“不敬”的罪名夺冠去职。围绕皇帝父母的名分这一并不十分要紧的小事件,皇帝和臣僚们陷入对峙状态。他们彼此都无法说服对方,更不能放弃各自的原则和立场,双方都试图以强硬的、不妥协的方式迫使对方屈服。史书记载,嘉靖三年二月,华盖殿大学士杨廷和因为“议礼”事件被罢官,随后,文官集团的重要人物,户部尚书汪俊被撤职,皇帝不顾一切,力图突破文官集团的重重阻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双方的斗争进入了激烈的阶段。

深受儒家礼学精神浸染的士大夫们认为,这是维护国家尊严,彰显士人气节的关键时刻,国家的礼仪不能随意改动,对官员们的惩罚和罢免更是对士人尊严的蹂躏和侵犯。于是士人的自尊和褊狭一起燃烧起来,表现出固执而僵硬的姿态。翰林院编撰杨慎认为:“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编修王元正等附和道:“万世瞻仰,在此一举,有不力争者击之!”于是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三十二人、给事二十一人、御史三十人、诸司郎官吏部十二人、户部三十六人、礼部十二人、兵部二十人、刑部二十七人、工部十七人、大理寺属十五人跪在左顺门前,呼叫皇帝改变追封的决定,向年幼的嘉靖帝发出最强烈的抗争。这种坚决而执拗的姿态不仅仅是对于皇帝礼仪的纠正,更重要的是对于士人尊严和心理的维护和捍卫。卑微和自尊并存的士人既不肯向皇权折服,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变通办法,于是每个人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明史》记载,在向跪在左顺门外呼告的大臣们发出警示之后,这些固执的人群依然不肯离去,于是皇帝大怒,喝令锦衣卫抓人。以御史余翱、郎中黄代显等为首的八人被丢进大狱。杨慎等撼门大哭,声震阙庭。皇帝更加恼怒,让人把在外面号哭的官员名字记录下来,然后逐一抓捕。三天之后,皇帝的处分下达,为首的官员被遣送到边疆,四品以上官员罚去一年俸禄,五品以下的低级官员则被处以杖刑。杖刑是既残忍又剥夺人尊严的酷刑之一,轻则重伤,重则致人死命。行刑之时,有十七名官员被当场打死,其他官员则各自带伤。经过这次惨重的教训,文官集团终于丧失了对抗皇帝的信心和勇气,人们无比沮丧,再也没有人敢对皇帝的“议礼”事件说三道四。于是,嘉靖皇帝在与固执而强硬的文官集团的斗争当中取得了惨淡的胜利,他顺利地举行了追认他的父母为皇帝、皇后的仪式,并且在湖北为自己的生身父亲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

但是付出的代价是长期的舆论责备和议论,以及文官集团和皇权更加尖锐的对立。另一方面,无法放弃个人身份和尊严的文官集团一败涂地,既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自身也受到了巨大伤害。

折腰:看历史中那些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正德皇帝剧照

在文官势力庞大的明朝,士人以不肯折节、骨气刚硬而著称史书,而皇帝的固执和强硬也成为明王朝的显著特征。由于皇帝和文官集团各自都不愿意放弃某些虚妄的原则,皇帝希望获得更加自由多元的威权,而官员集团则希望能维持相互制衡、富有尊严的秩序。于是双方经常陷入对峙的紧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国家政治在一些无意义的领域受到消耗和磨损,运转迟滞而缓慢。在明朝,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嘉靖皇帝的前任正德皇帝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放任、固执,喜欢自由自在、不拘一格的生活。在正德皇帝御宇的十余年当中,出京城巡查、游玩、狩猎,甚至亲自赶赴边境作战,是这位年轻而任性的皇帝最喜欢做的事情。繁冗的皇室秩序和琐碎的日常政务显然使他厌倦而疲惫,于是正德皇帝设法破坏和冲决这个牢笼。

正德皇帝当政期间,许多专门为皇帝制定的礼仪制度被取消或者简化,一些本不应由皇帝亲自参与的事情却使正德皇帝乐此不疲。皇帝的自由空间逐渐扩大。而这种变化遭到了已经非常强大的官员集团的强力抵制,他们以各种方法阻止正德皇帝离经叛道的行为,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坚决不肯在事关礼仪和秩序的方面折腰低头。在正德皇帝试图以“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用游戏自在的方式去南方巡游时,官员们群起抵制,纷纷在北京城门口拦驾,不少情绪激动的人甚至高声呼喊高皇帝、文皇帝的名号。官员们的激烈行为使正德皇帝勃然大怒,参与这次行动的官员受到惩罚的达三百多人。史书记载,官员们的沮丧和落寞弥漫整个京城,不少人因为气节和名誉都受到损害而挂冠而去。而依靠皇帝的威权占据上风的正德皇帝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一年之后,年轻的皇帝在去南方游玩的途中溺水身亡。

表面的哀痛背后,官员们私下庆幸这位桀骜不驯的皇帝的去世。

正德皇帝刚刚离世,对正德时代的清理工作便迅速开始,官员们修改了正德时代的秩序和体制,斥退并且疏离了正德所喜欢和重用的亲信人物。正德死后没有子嗣,文官们为了彻底消除正德留下的影响,从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藩王当中选择了与正德皇帝关系较远的嘉靖作为帝位继承人。正德去世不到一年,朝野之间已经看不到这位皇帝的痕迹。由于国君和臣僚谁也不肯让步,双方都没有成为这场斗争的胜利者,各自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折腰:看历史中那些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海瑞剧照

嘉靖皇帝,以及后来的隆庆、万历,他们与官员集团矛盾的激烈程度并不比正德时代好多少。明了自己的处境之后,愤怒的皇帝甚至厌倦了和文官们的争斗,他们用以退为进的姿态来应对官员们的批评和责难,政务荒废,制度松弛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到了万历后期,皇帝连续二十多年不上朝,不开经筵,不见大臣,空着的职位没有人来补缺,累积的公务也得不到及时处理,国家运转得沉滞而缓慢,这同样是不能变通,也无法放弃的明朝士人们带来的政治悲剧。与之相对的是,官员们采取了更加尖锐激烈的方式来批判皇帝的倦怠。不过这种姿态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留下了种种不幸和悲剧。嘉靖晚期,明朝出现了著名的倔强官吏海瑞。海瑞以大胆、直率,不愿折腰,不肯低头而名垂史书,但是其刚硬的处事方式不仅没有使他的理想得以实现,也使他的个人命运屡受打击。嘉靖四十五年,海瑞以尖锐猛烈的方式上书皇帝,严厉抨击皇帝喜欢道家神仙之术,使嘉靖帝勃然大怒。随后海瑞被投入监狱,虽然他的直白和大胆使他获得了谏臣的名声,但是他一生没有获得重用,成为史上著名的悲剧人物,这不能不说是处事方式的固执和僵硬带来的不幸。

与明朝相比,西汉初年的士人阶层拥有圆滑而柔韧的处世技巧,承受屈辱,放弃尊严,折腰和低头要容易得多。汉高祖刘邦出身草莽,修养很差,对臣僚们颐指气使,动辄破口大骂,以“乃翁”(你老子)自居。不少身怀绝技的精英人物在刘邦的麾下受尽了羞辱,不仅谈不到尊荣,连基本的人格尊严也无法保障。不过汉初群臣却很少有明朝士人的精神负担,礼教的束缚和压力并不沉重。张良、陈平、郦食其等幕僚无不经常面对刘邦的嘲弄挖苦,但是他们对君主的威压和流氓气表现了极大的忍让与宽容,刘邦口无遮拦,信口骂人时,他们都显得谦卑而诚恳,尽可能地向这位流氓君主折腰和逢迎。刘邦的脾气过后,张良等便抓住机会赶紧说出自己的意见。因为双方从不发生正面对抗,臣僚们的姿态圆滑而柔韧,因此汉初的君臣关系非常融洽。适当的技巧性的折腰和屈服避免了君臣之间不必要的对立,也拓宽了各自的生存空间,不少人在刘邦的淫威下成为一代名臣。因此李宗吾赞叹道,张良式的折腰和退让,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厚黑”。

折腰:看历史中那些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张良剧照

在《史记》中,司马迁叙述了张良柔韧而圆润的性格,并且把这种特征看做他成就事业的因素之一。张良原本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贵族。秦灭六国之后,张良流落江湖,交结天下英雄,梦想恢复韩国昔日的光荣。经过周密的策划之后,张良雇佣刺客,在秦始皇东巡的路上骤下杀手,试图一举消灭仇人。不过张良的刺杀行动并没有成功,刺客的巨大铁锤没有砸中秦始皇本人。行刺失手之后,张良四处逃亡,在民间隐匿。在下邳圯上隐居时,张良依然不减倜傥骄傲的世家子弟本色,经常把酒高歌,议论天下大事。有一天,一个相貌古朴,一身黑衣的老者忽然来到张良家门口。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喊着张良的名字,径自走向附近的一座石桥。在人们诧异的目光注视下,老者径自脱下一只布鞋,扔到桥下,然后向着张良吆喝道:“小子,下去帮我把鞋取上来!”语气倨傲而无礼,好像长辈呼喝晚辈,又好像主人呼喝奴仆。张良愕然良久,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这种突如其来的侮辱和侵犯。想了片刻,张良毕恭毕敬走下石桥,帮老者捡起布鞋,然后双手奉上。老者接过鞋,却不说谢,径自伸过脚来,对张良喝道:“帮我穿上。”张良脸上带笑,从容不迫,以长跪的姿态帮老者穿上布鞋。老者哈哈大笑,笑声震动寰宇。向着张良说道:“你悟性不错,看来孺子可教。五天以后,我们再在这石桥上见。”过了五天,张良准时来到石桥,那老者早已经站在那里,看见张良,勃然大怒道:“与老人家约时间,却来得这么晚,这是什么道理?”张良无法辩解,只得任他羞辱。老者又约五天之后再见面。五天之后,张良起了个大早,来到石桥时天色刚刚放亮。结果发现那老者早已站在石桥上。看见张良,老者免不了一番讥讽挖苦,张良依旧一言不发。随后老者约张良五天之后再在石桥上碰面,这次张良半夜便来到石桥,在桥上站立很久,才看到老者蹒跚而来。看到张良已经站在桥上,老者大喜,向张良说道:“这就对了,有涵养,有耐心,能折腰,正是做一代将相的材料。”于是赠送张良《太公兵法》,希冀他成就一番事业。李宗吾认为,

圯上老人变着花样折辱和刺激张良,考察的是张良折节和屈服的修养。而张良在这方面显然非常令人满意,因此成就了一番不凡的事业。

折腰:看历史中那些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韩信剧照

与张良相比,汉初另一位既厚且黑的人物韩信也毫不逊色。韩信年轻时好带刀剑,街上的市井闲人看了他一身侠客打扮,不由得发笑。便有无赖嘲弄他道:“你要有种,就砍我一刀;要是没种,就从我胯下钻过去。”人们大声鼓噪,韩信知自己处于劣势,众目睽睽之下,竟从这个人胯下钻了过去。作为自命不凡、才华卓越的杰出人物,居然能忍受这种屈辱,确实有不同寻常的厚黑功夫。

有趣的是,与汉初群臣相对,皇帝刘邦也颇能放下尊严,承受折节受辱的打击。楚汉相争当中,项羽连连获胜,刘邦连连败北,项羽虽然在军事上占据绝对上风,但是并不能彻底消灭刘邦。刘邦每次都能从危险当中逃脱,而后卷土重来。项羽非常焦躁,就派人向刘邦挑战说:“天下不安,全是我们两个人搞出来的。我们何苦这样婆婆妈妈地纠缠。你我既然自命英雄,不如在战场上捉对厮杀,见个高低。”刘邦深知,项羽勇猛强悍,擅长格斗,自己远远不是对手,于是嬉皮笑脸地对项羽的使者说道:“我哪能打得过他。我是斗智,不斗力。”在崇尚勇气和尊严的年代,以君主的身份说出这种折腰示弱的话,这是需要一定的涵养和勇气的。郦食其来投奔刘邦,刘邦却正在两个美人服侍下洗脚。郦食其本来有奇计献上,见刘邦这样无礼,不由得大怒。刘邦见状,连忙向郦食其道歉,低三下四地说好话,这种卑微的姿态又让郦食其惊讶不已。刘邦的特征是圆滑、柔韧、丝毫不受某些虚妄原则的束缚,必要时甚至可以放弃底线。这种生存技巧和生存智慧,是项羽远远比不了的。因此楚汉相争虽然看起来扑朔迷离,而事实上胜负并没有悬念。

折腰和退让在宏大事件和私人生活中同样重要。大事件当中的折腰和退让能使紧张的局面柳暗花明,私人生活中的折腰和忍耐能为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折腰和屈从失去的只是虚妄的某些原则和束缚,而得到的却是无限广阔的空间。

三国故事中,刘备三顾茅庐,以殷勤的姿态亲自去乡间垄上拜访诸葛亮,这是管理者向下属的低头与折腰,这个出人意料的低调姿态赢得了诸葛亮生死不渝的信任;同样,听到许攸来到的消息,曹操赤着脚从大帐里跑出来,以超乎寻常的热情来欢迎他心目中的重要人物,这是朋友之间的折腰,得到的是许攸的诚恳感激和认同;而关羽、周瑜式的倨傲和张扬,则带来了无可挽回的个人悲剧。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人,其中的教训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