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为了给学生布置作业建了N个群有必要么?

&峰輕づ云淡


有必要,但不绝对!

我就是大学老师,所以对这个问题,是这么看的。

作为信息时代,确实师生之间开通微信、QQ,加强联系和联络,是必要的。

但我为什么又说“但不绝对”呢?首先适应时代发展,要一分为二客观地看待事物。建立微信、QQ群的师生就学生学习、交流、辅导和对话等,是有益的、必要的。但从另一面说,要看你的对象一一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果是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就必须慎重。除必要的关于学业的班级群,其他的群组建立就必然造成一系列问题。因为一旦有了更多的群,就会横生枝节。对未成年的孩子、学生来说,正面是他们接收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强,尤其是未知、未见的信息,反面是他们判断和分辩等能力较弱,因此这种需要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中,需要客观引导和教育环境的慎重思考和对待。当然,大势所趋,堵不如疏。每个孩子包括所有人,都必须接爱全媒体、全时空的各种信息正确接受和处理的教育,形成有益的习惯。

对于大学生,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已然成人,却由于初高中教育中的被监管、被压抑得太久,很多人一到大学,突然失去了监督,而一发不可收拾。沉溺网络,疯狂游戏,天昏地喑,甚至通过各种群的加入去干一些不齿之事。

这些看起来,对于大、中、小学教育,并不是对上面提问的单一问题的简单回答,却一定是必然也必须为老师、学校乃至中国整个教育的大问题!

因为,用手机去微信、QQ没有问题,但用这些干啥,就一定不是小问题,不只关乎个人,更关乎教育乃至国家!






不一样的人ww


说说我家小宝,上四年级,每天也要在不同的微信群提交作业。语文老师建了两个群,一个班级大群,所有人在里面。后来语文老师把全班分成10个组,让学生分别加入小组群,小组由家长担任组长每天督促孩子们按时提交作业,小组长负责统计,最后老师汇总。这样便于管理,便于统计,让学生不容易钻空子,为了不让小组落后,孩子们会更加认真完成作业。

后来数学老师说:"数学一科要单拉出来!"怎么拉?我看到数学老师竟然把全班分成25个小组,每组定一个组长,组员向组长提交作业,组长向老师提交作业。还专门建了一个组长群。刚开始我也不明白,也像有些家长一样迷惑:老师们不嫌麻烦!这么麻烦干嘛?可后来我明白了,老师把工作做得很细,工作越细致,教学效果越好。至少25个组长的成绩保证了,因为谁家孩子定为数学组长,谁开心,谁积极性大,谁家孩子积极学习主动性强。而四人小组内超越组长也成了荣耀的事,孩子们争先恐后完成作业,惟恐成最后一名,四个人比,也很容易成最后一名的。两个月下来,一测试,班里成绩喜人,大部分都95分以上。此刻,家长们终于明白老师不厌其烦的良苦用心。

而数学老师在不同群及时反馈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也便于家长接收。如果只在大群,老师反馈某某同学有道题错了并讲解为什么错,很快信息会被各科的海量信息淹没,而在数学小组群的反馈,家长很容易关注老师信息并及时沟通。

所以许多老师真的动了不少脑筋,花了许多功夫。老师们在网上改作业,也不易。孩子数学老师说她在手机上改一次作业要3个小时,眼睛快累瞎了!这不是抱怨,身为老师的我真信,太累眼了,但为了孩子,老师们尽心尽为,只需家长多理解,多配合。管住孩子不乱用手机,把手机当成学习工具就好。孩子自觉不自觉,要看家长的道行了。道行深就能管住孩子。家长如果管不住孩子,只能怪老师事多,就有些偏颇了。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长需要学习,成长的地方太多了。做为一名宝妈,让我们一起放下烦躁,配合老师,恐怕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如果焦躁,气愤,充满对老师的不解和怨气,恐怕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反而会害了孩子。告诉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做为宝妈,振奋精神,和孩子一起奋起直追吧!尽管疫情期,不让孩子碰手机不可能,可以先和孩子约法三章;尽管疫情期,老师们建立N个群,给家长带来麻烦,可想想老师们为什么不怕麻烦?孩子是亲生的,咱们就别怕麻烦了!



小兵老师有意思


我女儿也是高三学生,我所知道的群有班级群、慕课群、家长群及高考必胜群。

其中,高考必胜群里面只有家长,没有学生。这是因为家长群里有学生混进去了,每次收集学习资料等工作,就有学生反对,所以另组建一个群。

除此之外,我女儿是否还有其他我所不知的群,我就没问她。她已年满十八周岁了,已经成年了。对于她的未来之路怎么走,我跟她谈过一次。告诉她高考的重要性,告诉她上大学对她的未来意味着什么,至于这条路怎么走,完全靠她自己的选择。

当然,我也很焦急,万一考不上怎么办。但我只能默默地关注,不能呈现出来,不然只能加剧她的紧张、焦虑心情。

通过题主的叙述,英语老师可能是班主任。不然不会出现既有班级大群,又有英语大群,这是矛盾的、也是不必要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班级大群是对全班进行全方位管理的群;英语大群是他所教学科的群。这样才是定位明确、非常必要的做法。

偏科群可能是针对英语成绩差或者是英语学霸而建的,目的是进行查缺补漏或者提升拔高。

寝室群就像题主所说,主要用于收集作业而建。那么,不是寝室长是可以不用加入的。

如果,这个英语老师要求全班所有同学都加入这些群,那就完全不必要了,也失去建立这些群的意义。

所以,题主要弄明白这些群是否需要全部加入,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出需要加入哪些群的建议,或者和老师单独沟通需要加入哪些群。不知我这个提议是否合适,题主可以试试。

至于不让家长加入这些群,也很好理解。家长关注老师的教学及孩子的学习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保证每个家长都不干涉老师的教学和孩子的学习。所以,为了保障良好的教学次序及学习环境,建议家长还是不要加入的好。

总之,老师建立这些群的目的准确、涵盖范围明确、效果显著,那么就有必要。否则,就完全不必要了。


微风熏香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同一个班级群里每科老师发不一样的作业,学生做好后争先恐后的交作业,群里可谓是车祸现场,一片混乱。于是老师们纷纷另立门户,每科建一个群。老师在自己建的群里收发作业单一,避免了找作业和爬楼的艰辛。

可是这样又苦了家长和孩子,作业做好要分门别类的找群,然后一个个的发,弄不好还会交错群,少不了手忙脚乱。

其实大家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群里的功能还没弄明白,就QQ群来说,QQ群是提交作业批改作业都比较方便的一个群,想在群里发布作业,首先得要是群里的一个管理员,这个群主动动手指就行了。具体发布作业时的步骤如下

家长选择在线提交,会有一步步的提示,傻瓜式操作。

老师打开作业就可以批改和评价,发布评价后,会自动跳到下一份作业。作业的批改情况也会自动单独的反馈到家长的QQ里。

简单方便,群里也不会出现大量的作业图片和视频了。

有困扰的老师可以试试,不仅批改、评价、反馈方便,还可以看到交作业的名单和份数,还清楚的看到批改没批改,避免漏批。也会有没交作业的学生名单,直接点名字就可以提醒催交作业了。





云上旭仔


非常有必要。现在大三在读,我们每一门课都建有一个群。我都不敢想象刚上大一的时候,所有事情都在一个群说的那种混乱。各种信息堆在一起,每天那么多信息,我需要花很多时间来把信息归好类。现在,特殊情况在家上课,每个学生至少都有两三门课,初高中就更多了,有七八门课,甚至是九门课那么多。如果把所有学习任务都只在一个群发,真真的很容易略过重要信息。但是,每一门建一个群,既方便老师管理,布置和改作业,而且家长们用起来相对也会顺心,分门别类的,不容易漏掉信息。如果家长们自己本身群就比较多 建议把别的相对不重要的群先屏蔽吧,毕竟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要呀。


彩虹的知识宝库


个人认为这种老师只是想推卸责任罢了!

1.只要是这样建群的老师,一般情况都会给每一个群里找个学生去管理,她自己呢只是需要让群管理给她汇报一下作业啊或者其他什么情况就可以了!如此,她连作业都不要自己改的!当然很轻松喽!

2.很多重点学校的规章里,都会明文规定,学生不许带手机!凡是注重学生学习的老师,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怎么可能让学生这样拿着手机一个劲的玩呢?学习成绩如何保证???

2.虽然说从对孩子有好处的一面讲,配合老师的工作是非常对的,但是,请不要盲目!!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楚,没有必要的配合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3.曾经看到过上面文件提到,只要是学生,不管小学还是高三,都不要带手机入校门!虽然,现在疫情期间情况特殊,但是,国家教委仍然规定了孩子学习的时间。也就是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

所以,有很多不合理的来自于老师的规定,也不要一味的遵从,向他们学长领导反应一下,看看怎么解决吧!



馨韵悠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启蒙老师更应该明白做老师的辛苦和用心良苦。

第一,老师建群是为更好的沟通,手机无论是家长在用还是直接由学生掌控,最终信息是给学生作出提醒或提示。无须去质疑建群的必要性。

第二,学科不同老师不同,需要传达的信号也不同,学生和学科老师沟通可以直接经过群进行,集中建群会让学生得不到针对性的信息,浪费过多学习时间。

第三,分工不同,老师责任不同,分别建群的针对性是让班主任能从各学科的具体细节要求上将精力释放出来,也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第四,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微信建群发信息已是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快捷,准确,无可替代,作为孩子也应鼓励跟上科技发展步伐。

总之,作为家长,应鼎力配合老师,合理引导学生,相信老师,双方共同努力,让学生最终功成名就。


四季花开人间院


在“钉钉”没有普及之前,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避免老师在大群中爬楼,所有作业交一块,比较混乱。但在“钉钉”普及之后,一个“家校本”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家校本”很人性化,还可以自动统计作业完成情况,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


不一样的化学


完全没有必要 本来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堪重负

老师也是一个人经历有限,大家都在一个班集体群里有什么也好就行安排

老师如果多教几个班级,难道也要多建几个群吗,直接在班级群里就行了,大家信息统一,避免群多,学生痛苦,你老师也痛苦


似曾迷路


作为一名教师很高兴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一、对这个现象的原因分析。

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发展,这毋庸置疑。但是有时候学校管理和家庭孩子的诉求会有冲突。建立N个群可能会利于老师的管理。但是可会客观上对学生个体造成影响。

二、对这个现象的看待和处理。

首先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老师交流沟通这个问题,看能否换一种更好的办法。其次我认为重要的是从主观去解决这个问题,如加强孩子的手机管理,时间的合理分配。我认为从孩子一生的发展来说,自律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不仅有利于近期的学习成绩,也会助力孩子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