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N年前有部非常火的好萊塢電影《盜夢空間》,片中描述的是人們生活在層層夢境中。


每次死亡時就會從一個空間進入到另一個空間,人們甚至難以區分自己到底是在夢中還是在現實中。


影片所表達的部分內容與佛法中人生如夢如幻的觀點比較相似。


那麼,究竟是誰在編織夢境?誰在創造現實?夢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訊息呢?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佛法認為人的心識可以分為八種,前六識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識為末那識,第八識為阿賴耶識。


當我們處於深度睡眠時,心識進入到最基本、最深層次的阿賴耶識狀態。阿賴耶識是沒有思維的,此時不會做夢。
當開始做夢時,阿賴耶識就出現輕微波動,進而從阿賴耶識中產生了意識。


意識產生後便開始在我們身體的上上下下、各個感官活動,就如同空氣從一個房間進入另一個房間一樣。


當意識走到眼睛這個感官部位時,我們就會夢到各種各樣的顏色。眼睛裡有很多脈,意識進入好的脈時就會夢到漂亮的顏色,進入不好的脈時則會夢到醜陋的顏色。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同樣的,當意識走到耳朵這個感官部位時,耳朵裡也有很多脈,於是夢裡就會感覺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或是悅耳的或是恐怖的。


按照密宗的觀點,心臟和大腦部位都有脈輪,脈輪是脈的一種結構。


當意識進入其中非常細微狹小的脈時,我們就會夢到像隧道、地下通道等黑暗狹窄的地方,感到很不舒服或是很恐懼;


當意識進入其中比較開闊的脈時,就會夢到遼闊的草原或是海邊的景象;


還有一些脈,意識進入後就會夢到已經去世的人或是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等等。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還有的人甚至還會夢到自己死亡的徵兆,比如每天做同樣一個特殊的夢,可能一兩個月或是一年內就死亡了。


為什麼會夢到這些呢?這是因為當生命即將結束時,人的意識和體內的氣流就會經常進入心臟或大腦的某個脈,導致我們連續做同樣的夢。


以上簡單地說明了我們做夢的原因。這些都是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師關於夢所做的一些解釋。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此外,藏密中還有很多更古老的關於夢的解釋。所以,夢是一個非常奇妙的世界或者現象。


我們認為夢境是虛擬的,而現實世界是真實的。可是深入觀察和分析,就會發現:雖然現實世界比夢境相對長久和穩固,但本質上二者其實是一樣的虛幻不實。


首先來分析顏色。科學家們發現:顏色不是物質世界裡存在的東西,它根本不在外面。


那它是什麼呢?就是光照射在物體上,然後反射進了我們的視網膜,而光是以波的形式傳播,波的長短就造成了七種不同的顏色。


所以,這個五顏六色的外在世界,鮮花、衣服、樓宇……凡是我們生活中出現的任何一個東西,它們實際上都是沒有顏色的,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大腦裡的一種畫面。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雖然沒有說顏色來自於大腦,而是說來自於眼睛的感受,但二者其實是一樣的意思。


那麼,眼睛所看到的現實世界與夢境有什麼差別呢?在夢裡,因為意識在身體裡活動的時候,它進入了我們眼睛這個感官,然後就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顏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意識通過眼睛這個感官看世界的時候,然後這個世界也就變成了五顏六色。


就像小孩子玩的萬花筒,在對著光看的時候,裡面就有五顏六色的各種各樣的東西,但是實際上裡面並沒有這些東西,這就是因為光的折射作用而已。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比夢裡面看到的世界時間上稍微可以久一點,相對穩固一點,所以我們就認為它是真實的。


再來分析聲音。科學家發現,現實世界中聲音也是不存在的。


什麼是聲音?比如說,說話者的聲帶振動,在空氣當中產生了波,然後這個波就傳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耳朵,並振動了我們的耳膜。


這個時候,因為我們的耳膜產生了振動,所以我們就感覺到了一種所謂的聲音。


除此之外,並沒有一個獨立的聲音存在。因此,我們所聽到的聲音,實際上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我們耳朵的一種感受。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認為我們聽到的聲音跟夢裡面完全不一樣,因為夢是假的,而我們聽到的是真實的、存在的。


但是,如果再進一步去分析就會發現,現實生活中我們聽到的所謂的聲音,原來也跟夢裡面是完全一樣的。


嗅覺也是一樣,比如說一朵花的香味。氣體裡面分子的化學反應,振動了我們鼻腔裡面的分子,讓我們的精神世界裡面產生了一種感覺:很香或者是臭等等。


實際上,香、臭都是自己的感受。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眼、耳、鼻、舌、身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個感覺,凡是後面有“覺”字,都跟我們精神世界的感受有關係。所以,這些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感受。


這便是王陽明先生所說的:“目無體,以萬物之色為體;耳無體,以萬物之聲為體;鼻無體,以萬物之臭為體;口無體,以萬物之味為體;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


由此可知,不但夢是虛擬的,現實世界也和夢一樣不真實,我們活的都只是內心對萬事萬物的一種感覺。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這也跟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的“缸中之腦”講的是一樣的道理:


因為人所體驗到的一切最終都要在大腦中轉化為神經信號。假設一個瘋子科學家、機器或其他任何意識將一個大腦從人體取出,放入一個裝有營養液的缸裡維持著它的生理活性;


超級計算機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和原來一樣的各種神經電信號,並對於大腦發出的信號給予和平時一樣的信號反饋,則大腦所體驗到的世界其實是計算機制造的一種虛擬現實,則此大腦能否意識到自己生活在虛擬現實之中?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其實無數先賢智者早已明白心外無物,夢與現實都只是內心的感覺:如莊周夢蝶、印度教的摩耶、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和笛卡爾的"惡魔"、印第安人“做夢的藝術”....


在夢中,我們以為見到的顏色、聽到的聲音來自於外在的世界,而不知道這其實是自己內在的感受。


於是,我們變得迷茫,開始追逐取捨這些夢境,看到漂亮的花就想得到,聽到悅耳的音樂就很開心,聽到打雷就感到恐怖等等,在夢中活得很累很辛苦。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意識通過眼睛、耳朵等感官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並認為物質世界是非常真實且穩固的存在,於是不斷追逐外在事物,為了得到它們而陷入煩惱,然後我們又不知道外面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這個在佛法裡面就叫做無明。無明就是無知、愚昧。就像做夢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夢裡面的這些東西都是不存在的;
回到現實生活的時候,我們同樣也不知道,現實生活中的這一切也跟夢一樣虛幻不實。


當年,印度的阿底峽尊者來西藏傳法時,曾擔心無法清楚地向西藏人描述佛教所講的空性。


因為當時的印度有很多魔術師,他們幻化出來的東西跟佛教講的虛擬世界、空性是比較相似的,所以用魔術來描述空性比較容易理解。


但西藏沒有魔術,就比較難描述。正在為難之際,尊者身邊有人建議說:雖然沒有魔術,但是有夢啊,可以用夢來描述空性,大家都容易理解。


阿底峽尊者聽了很高興,確實,用夢來描述空性就很容易了。夢既然是虛幻的——現實跟夢本質也是一樣的所以現實也是虛幻的。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利用清明夢來修行呢“?所謂修行就是修心正性,修正自己的行為,克服潛意識的貪嗔痴慢疑,客觀、理性、科學的對待人、事、物。


對同一個心靈來說,夢裡夢外就像陰陽兩面,它們互相轉化也互相影響。


平時我們認為周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因而特別執著,由執著進而產生煩惱。


我們把夢裡的經驗用到現實生活中(當然,夢裡我們可以從懸崖上跳下去,現實生活當中不可以,但是有很多東西跟夢裡面是完全一樣的),這樣以後,對外在的執著和煩惱就會慢慢減輕。隨著執著的減輕,生活、工作就不會給我們帶來那麼多苦惱了。


這個時候,人照樣可以生活,但是我們生活的目的就跟之前不一樣了。持之以恆自然心性圓滿、心常清靜。


儘管清明夢如此真實我們卻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體驗過清明夢就能真正的明白“心外無物”的含義。才能在修心正性的路上做到知行合一、不斷精進;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與快樂。

夢是怎樣產生的?如何用控夢來修行


清明夢裡因為意識是十分清晰的、我們所體驗到的情感也非常真實,做一個好夢是非常容易的。


如弗洛依德所說夢是現實慾望的達成,清明夢裡可以彌補現實的缺憾,做到現實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從而達到內心的平衡。


最後無論是夢的世界還是現實世界,我們都可以從中覺醒。至於是繼續沉迷幻想還是從中醒來,這個最後就由自己決定。


如果我們暫時不想醒來,還想繼續做夢也可以,但是要準備做些好夢美夢,不要做噩夢了。


願大家越夢越快樂、越夢越精彩,堅持追夢,努力達到清明夢的自由王國,其中的財富必將是人生中最大的收穫之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