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養蜂合作社牽手花卉生態農場,促成一次甜蜜的“約會”

“請趕緊過來吧。”

3月9日,在微信對話框裡發出這句話後,謝友民整個人都雀躍起來,一場期待已久的甜蜜“約會”即將到來。

謝友民是雨湖區湘潭花湘生態農場的負責人,微信那頭的人是湘潭縣空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大當家彭豔。可約會的主角卻不是他倆,而是他們的“寶貝們”——花果和蜜蜂。

這次特殊的約會,還要從20多天前說起。

疫情之下,不少花農果農產品囤積,損失不小。謝友民的花湘生態農場恐怕也要遇到大麻煩。2月中旬的一天,雨湖區農業農村局的幾名工作人員來到農場,看看能幫上什麼忙。

這家農場佔地200多畝,種植著20多種花卉果木,經營著桌球、垂釣、餐飲、農副產品加工等項目,平時主要靠農家樂的消費帶動農副產品銷售。疫情暴發以來,原本人氣旺盛的農場異常冷清,相比往年,直接損失就有五六萬元。得知情況後,雨湖區農業農村局幫忙銷售了200多隻雞鴨,謝友民自己也通過網絡銷售了部分水果和水產品,算是挽回了部分損失,解了燃眉之急。只是,這些天謝友民仍然心事重重,他的擔心不僅僅出於疫情。

“現在花開得正旺,看起來欣欣向榮,可等到掛果,只怕又是空歡喜一場。”謝友民在2017年3月成立了這家農場,6月即遇到大洪水,農場被淹,洪水過後,他只得將所有花卉果木重新栽種,經過幾年的培育,好不容易去年開始掛果了,只是這果子的產量遠沒達到預期,“預期是5000公斤以上,結果1000公斤不到。”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土壤不夠肥沃?還是栽種方法不對?謝友民翻了很多資料都不得其解,便趁著雨湖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前來查看疫情影響的時機,說出了自己的困惑。

“可能是授粉問題。”一名科技特派員指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謝友民的果樹和花卉只靠自然授粉是不夠的,如果用人工輔助授粉技術或噴灑激素的方法,不僅坐果率低、農產品品質也會遜色不少。“如果有大批蜜蜂飛來,你的農場就有救了。”科技特派員的一句話,為謝友民打開了全新的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任國家副主席時曾作出批示:“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對農業的生態、增產效果似應刮目相看。”

農業農村部有數據顯示,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棉花增產12%,油菜增產18%,每年促進農作物增加產值超過500億元,蜜蜂雖小,卻是生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助手,因此農場需要蜜蜂;而對於蜜蜂養殖戶而言,隨著農業往規模化方向發展,可供蜜蜂採蜜的野生花源越來越稀少,農場成了不錯的選擇。種植、養殖跨界合作,不僅可實現利益共贏,而且能讓養蜂業與高效生態農業實現良好的互動發展。

從花湘生態農場回去之後,雨湖區農業農村局的人立即著手尋找養蜂合作社,最終撥通了湘潭縣空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彭豔的電話。

彭豔的公司在湘潭縣石鼓鎮銅梁村有一家養蜂合作社,也是當地的扶貧基地,聽說謝友民是一家吸納了十來名貧困戶就業的農場老闆,她大氣回應:“不用租!我把蜜蜂帶過去,免費幫你們授粉!”

3月12日,彭豔帶著她的5箱共幾萬只蜜蜂,如期赴約。兩人在花湘生態農場簽下合作協議,合作條款簡單明瞭,其中一條是“農場不得使用農藥,必須保證綠色生態種養”。

拿著這紙協議,兩人笑容滿面地在花海里拍下了一張合影。這次“約會”,不僅是蜜蜂和花果的“甜蜜之約”,更是兩家扶貧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