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害”到“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麻雀


从“四害”到“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麻雀


从“四害”到“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麻雀


从“四害”到“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麻雀


从“四害”到“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麻雀


从“四害”到“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麻雀


从“四害”到“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麻雀

麻雀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小型鸟类,广泛的分布在世界各地。麻雀是群居杂食性鸟类,喜活动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非常聪明机灵,记忆力强。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较低, 麻雀又经常抢食农民的粮食。 据说平均一只麻雀每年大约可以吃掉两百公斤粮食,毛主席接到群众的反映,提议在1955年发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要求从1956年开始用5-12年的时间,基本上尽一切可能销灭“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从此麻雀就被列入了害鸟。1959年-1960年毛主席又先后两次批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虫。”渐渐的麻雀害鸟之名得以平反。

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麻雀在很多地方均是美食),加之环境影响,麻雀日渐稀少,己经很难见到成群的麻雀。见于此,国家林业局在2000年将麻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属于二类保护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