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美食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故事

美食文化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偏好什麼口味就可以知道你是什麼性格

安徽,作為徽菜的發源地

在吃上自然不能輸給其它地方

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

其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賦予徽菜獨有的味道

由於明清徽商的崛起

這種地方風味逐漸進入市肆

流傳於蘇、浙、贛、閩、滬、鄂以至長江中、下游區域

具有廣泛的影響

明清時期一度居於八大菜系之首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正宗徽菜及安徽其它美食

合肥/小龍蝦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做法

1、鍋燒燙,油要多放,因為這菜主要是炒,油不多,馬上焦掉,怎麼行;

2、蔥打結,姜、蒜切片放入爆香,再放入花椒、幹辣椒等一干香料,辣椒要剪開才有味道;

3、蝦放入鍋內,開大火爆炒,倒一調羹黃酒,1分鐘後即放鹽,這樣才會入味,就這樣一直翻炒吧,放醬油、白糖,再炒一下,放水半碗,蓋上;

4、三四分鐘後開蓋,夾出蔥結,放味精、胡椒粉、小蔥起鍋。

蚌埠/燒餅夾裡脊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燒餅夾裡脊可以說是如今最具蚌埠味的特色小吃。產生於伴隨著80後成長的九十年代。在蚌埠市區幾乎哪裡都能吃到,而外地卻少見。燒餅夾裡脊是今天蚌埠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僅僅因為具有獨特的地域性,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蚌埠飲食相互融合,演變,創新的特點。

淮南/八公山豆腐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實為素菜之珍品,更為安徽省壽縣漢族傳統名餚,屬於沿淮菜系。豆腐中質量最好的數八公山和壽縣一帶,叫做“八公山豆腐”。這種豆腐採用純黃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製而成。當地農民製作豆腐的技藝世代相傳,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藝,做出的豆腐細、白、鮮、嫩,深受群眾歡迎。

蕪湖/烏團飯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烏飯糰,是安徽地區漢族傳統名點,節日食俗。在安徽沿江地區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吃烏米飯的習俗。據傳說,此飯有驅魔、避邪的作用。

馬鞍山/口袋鴨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口袋鴨,安徽馬鞍山漢族傳統名菜,味型為鹹鮮味。其主料均選用兩年以上農家土老鴨和鮮嫩土豬肚,配當歸、黨參、沙參、枸杞等十多種名貴藥材精製而成,營養豐富、味道純正、開胃健脾、滋陰補腎、活血養顏、四季皆宜。

六安/大救駕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歷史

相傳在公元九五六年,周世宗征討淮南,大將趙匡胤攻了九個多月才打破城池,取得成功。由於疲勞過度,趙匡胤進城後就病了,他胃口不佳,茶飯不進。這時,有個巧手廚師為了讓他進食,便精心製做了一種點心。用上好的白麵、白糖、豬油、香油、青紅絲、桔餅、核桃仁等材料做了一些帶餡的圓形點心。這種點心的外皮有數道花酥層層疊起,金絲條條分明,中間如急流旋渦狀,因用油煎炸,色澤金黃。

當廚師端上點心時,香味撲鼻,外形誘人。趙匡胤一見,心中高興,食慾大增。他拿起一個,咬了一口,覺得酥脆甜香,十分好吃。再一看內中之餡,色白細膩,紅絲縷縷,青絲條條,如白雲伴彩虹,色美味佳。趙匡胤越吃越有味,一連吃了幾頓,病體大愈。他十分高興,重賞了廚師。

後來,趙匡胤做了宋朝開國皇帝,想到南唐一戰和這種糕點,說:“那次鞍馬之勞,戰後之疾,多虧這種糕點從中救駕。”於是便叫這種糕點為“大救駕”。

淮北/地鍋雞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做法

地鍋雞是淮北特色菜之一,這道菜有肉有湯有面餅,不僅可以吃到又滑又嫩的雞肉,還能品嚐到美味可口的雞湯。麵餅上端焦酥、下端吸滿湯汁,更是讓人大飽口福。地鍋雞不僅在安徽家喻戶曉,在全國也頗具名義,深受喜愛。

1、活好的面。不用發酵,面的乾溼度要合適,以不沾手為宜;

2、活好的面分成若干個小面劑,大小以荔枝般大小就可以;

3、用手把面劑壓薄,大小厚薄適度;

4、辣椒、蔥、姜、蒜入鍋炒出香味;

5、加雞塊,依次入料酒、醬油、糖、鹽、富清鮮辣味粉等調味;

6、稍炒出香味後加鮮湯、土豆,待鮮湯煮沸後在鍋的四周依次把薄餅貼上;

7、中火頂多燉10分鐘,餅熟了即可。

銅陵/順安酥糖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順安酥糖,別名“銅陵酥糖”,是銅陵待客少不了的佳品。提起銅陵順安酥糖時,人們總是喜歡說:“成塊不散,入口即融化,這是順安酥糖獨特的好處,別的地方產的酥糖是做不到這樣好的。”

安慶/懷寧貢糕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懷寧貢糕,是懷寧縣傳統名產,因其色如高山之巔白雪,又名“頂雪糕”,清朝光緒年間作為貢品進京,遂稱“頂雪貢糕”。

頂雪貢糕選料講究,做工精細。主要原料採用本地出產的優質糯米,佐以精細白糖、麻油、桔餅、核桃仁、紅綠絲,經過精炒、細磨、潤潮、清蒸、切片等多道工序精製成。該產品外觀潔白,質地柔軟,香甜適度,酥鬆可口,營養豐富。當地群眾將頂雪貢糕視為吉慶的象徵,每逢佳節喜慶,互相饋贈,以示糕(高)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

黃山/毛豆腐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毛豆腐,又名腐乳,是安徽省黃山市一帶的漢族傳統名菜,以豆腐為主要食材,是通過人工發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再配以烹調輔料加工而成的菜餚。由於豆腐通過發酵後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氨基酸,故經烹飪後味道十分鮮美。

滁州/雷官板鴨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雷官板鴨,是安徽省來安縣水鄉小鎮雷官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名菜,因其產地來安縣雷官集而得名。起源於清同治年間,板鴨製作採用宰、滷、晾、煮四道工序。板鴨外表色澤光潔,呈乳白色,食之肥而不膩,松嫩可口,鹹淡適中,味鮮醇香,誘人進食。

阜陽/卷膜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卷饃在阜陽當地早期稱之為粉子饃,也有叫阜陽春捲的。起源於明朝,後來一位叫田三的阜陽人,經營一家賣粉子饃的流動攤點。他很有商業頭腦,註冊了田三卷饃這一品牌,並把粉子饃發揚光大。久而久之,田三卷饃的名氣超越了早期稱之為的粉子饃,所以現在人大多人只知田三卷饃而不知粉子饃,其實田三卷膜就是粉子饃的一個品牌。如今,卷饃和阜陽格拉條以及板面等食品構成了阜陽地區特有的美食文化。

宿州/蕭縣麵皮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麵皮,是蕭縣一大特色小吃。麵皮吃法很多,除涼食外,還可晾乾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與蝦片媲美。還有炒、燴等吃法。

亳州/撒湯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撒湯,是皖北小吃,皖北一帶百姓早晨主要小吃,源於亳州市蒙城縣。撒為肉湯、肉雜之意,因其字生僻,老百姓誤寫為“撒湯”、“殺湯”等。撒湯是用老母雞、豬排等為原料,燉好後,打生雞蛋在碗裡,攪拌均勻後,用沸騰的肉湯澆沏,製成黃橙的肉湯蛋花茶,並在上面撒上牛肉末、芥末和芝麻油。

池州/貴池小粑

必吃的安徽美食,並分享做法。看看就饞,吃貨請收好!

簡介

是池州市民平日必備的早餐之一。它類似於我們所見到的的各種餡料跟麵粉的混合物。小粑以精麵粉做皮,粉絲、蘿蔔絲、豆角或鹹菜為餡,平底鍋配合菜籽油用木柴火生煎而成!


這幾道菜大家喜歡嗎?喜歡就點贊➕關注吧,小編每天和你聊美食。主頁更有美食視頻和綜藝評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