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身在各地的老师和同学们,早早地进入了直播间,14点30分准时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多种渠道观看学习。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4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明确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思政大课”直播学习,将其列入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统一安排,第一时间进行了统筹规划,下发了收看通知。各二级学院按要求组织了全体学生认真收看,马院积极组织了全体思政课教师同步学习。

直播课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在线讨论,老师们纷纷表示,四位专家的讲授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分析透彻、设计巧妙,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增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充分体现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思政课教师认真收看直播课程


云商学院党总支书记苏士峰:

通过各位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使我加深了对多难兴邦、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责任担当等概念的理解。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以正能量影响带动师生,要像冯秀军教授那样讲身边事,感身边人,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学生心田,引导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中的青春"蝶变"。


制冷技术学院副院长唐师:

今天的思政大课让我受益匪浅,专家教授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形势下疫情对我国乃至全球的影响,解读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决策对世界的贡献,强调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要利用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同学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际为疫情防控、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何璐老师:

病毒无情人有情。四位教授从不同角度给我们梳理了疫情当中的我们可以思考的地方。中华民族在最近的百年是多灾多难的,但是我们的人民是不屈不挠地与灾难抗争的,在疫情中我们思考家国情怀、思考人与自然、思考民族精神、思考责任担当……而今,对抗这场重大疫情的责任又落在了新一代的年轻人身上。我们曾经给他们贴满标签的90后、00后们,在这场灾难面前流露出了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担当和勇气。我想到了我的学生,他们听从学校安排,有在家隔离的,也有主动去抗疫一线的,有在村口值班的,有帮助村里消毒的……我自豪能与他们相识,更要努力培养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


航空学院辅导员张圆圆老师:

在时代的青春之问里,我们的学生作为这次疫情的见证者,见证了方舱医院平地起,见证了党政军迅速而果决地指挥,见证了医疗工作者、民众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的学生是这次疫情的参与者,同学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家里边积极进行联防联控,用所学技能助力抗疫,争当志愿者,录制小视频为武汉加油等等,在抗疫中,做好自己,又抬头敬畏他人;我们的学生是这次疫情的贡献者,面对疫情,无数的学生在抗战一线,谱写了河南机电,一个又一个最美逆行者的故事。我们的孩子进行了,科学的教育,认知的教育,生命的教育,纪律的教育,在一次次历史疫情的反思总结中感知人民的智慧和传递的善良;在这次抗疫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实践中,感受中国精神凝聚的强大力量,在一个又一个0确诊而国际扩散中,体会中国速度与制度道路自信。我们的民心之力聚齐,完美地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风险考验,必将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胜利!


汽车工程学院思政专员赵茜:


这堂思政大课,教授们渊博学识,旁征博引,让我深受触动。特别是冯教授谈青年为什么要爱国,为什么要担当责任的讲述,我觉得讲得非常好,说理特别透彻,又亲切生动,我要好好领会,在相应知识点的教学中也给学生们明理解惑。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同呼吸共命运,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也从来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所以爱国的责任其实就是保家卫国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福祉,去做自己国家的建设者和保护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要站好自己的岗,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学生励志勤学,做时代新人。


课后,同学们也开展了讨论,畅谈自己对于战“疫”的思考与感悟,对此次思政课的体会与理解。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学生会文体部曹梦莉


今天我认真听了四位教授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张灯结彩又一年,然而迎接而来的不是新年的欢乐,而是令人心惊的冠状病毒,随着时间到来的是病毒的扩散蔓延,举国上下的封闭,四处充斥着压迫,空气中弥漫着危险。

不过,危难的时候总是能体现出民族的团结,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努力下新冠状病毒的防疫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白衣天使们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用生命守护每个人的安全。

在这特殊的时刻,我们普通人虽不能够奔赴一线,但我们能够贡献我们属于自己的力量属于自己的奉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提升自己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社会做出自己的奉献,为祖国的未来做出努力。

祈愿勇士归来,祖国繁荣昌盛。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新媒体运营中心张晓颖:


3月9日下午,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我通过特殊的方式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此次课程共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四位老师与我们进行了一场跨越网络的交流。

四门课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秦宣教授直播课程《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老师讲到“多难兴邦,危机本身就包含着“危险"与“机遇",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磨难考验中艰难前行,在应对一次又一次灾难的伟大斗争中奋起,从而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啊,中华民族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中成长,这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志愿服务活动,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宣传抗疫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青年志愿者协会张贵钦:

今天上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有很大的感悟,收获了很多。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在此次战”疫“坚定信心、明确了理想,我相信今后的岁月定将不负韶华。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广播站马媛媛:

上了这节疫情防控思政课后,让我对医护人员有了新的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艰难时刻,无数医务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纷纷走到“战场”,直面病毒、主动请战、一线战斗……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铸起了一道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铜墙铁壁。他们是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值得点赞,值得仰视。

无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处处彰显忠诚品格、担当作为的风范,成为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一切困难都不叫不困难,一切危险也都能迎刃而解,战胜困难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新媒体运营中心王众:

今天下午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解,我感触良多。中国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越是艰难困苦中国越是顽强奋进、突破自我、创造奇迹。这一份永不畏惧,奋勇向前的精神传承给了现在的我们,虽说现在疫情严重,但我没有看到一个人畏惧退缩。我不认为这是一场灾难,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个突破自我,造就新生的机遇。我身为一个中华儿女我感到骄傲,因为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一丝丝的危险,这是祖国给我的安全感;我骄傲,身为一名大学生能够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必会巩固专业知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展现出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魅力,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机电师生反响热烈

社团联合会崔紫月:

党中央统一各界的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全面的疫情防控体系,形成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授课老师通过讲述这种民族精神,有力证明了中国强大的凝聚力。我们大学生应该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面对疫情,那些在一线的工作者真的是把自己的安危放到了国家的后边,疫情不是一个人的疫情而是国家、全国人民的疫情,我们大家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一起互帮互助,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