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煤專業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

採煤專業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

一、工作面外環境基本標準

1、巷道管線吊掛:動力電纜和通訊信號電纜進行分類吊掛,通訊信號電纜掛在動力電纜上方,間距大於100mm;信號電纜之間、動力電纜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50mm,電纜鉤間距1.5m,吊掛高度距底板不少於1.5m,鉤於鉤之間的電纜垂度不得大於50mm;垂直吊掛巷幫一側,管距為 200mm;管路吊掛卡箍間距3m;管路最高處距底板不能超過 1.3m。要橫平豎直,不得交叉重疊,嚴禁軟管出現死彎。泵站、油脂庫、帶式輸送機機頭和機尾等場所要有照明。工作面大樣圖要統一標準尺寸,原則上牌板吊掛上平面距底板2米,下平面距底板1.4米(執行標準:整體懸掛平直,懸掛高度上下±200MM誤差範圍內不扣分;如巷道存在起伏不平現象要求整體懸掛平直,現場實測一處達到該標準即可),遇巷道特殊情況無法吊掛時,保證吊掛高度一致,便於觀看,牌版字跡清晰,內容齊全,表面乾淨整潔,吊掛區域安裝照明設施(工作面大樣圖板具體包括:瓦斯煤塵管理制度、工程質量驗收制度、交接班制度、事故分析制度、設備包機制度、機電工崗位責任制、設備巡迴檢查制、機電工操作規程、工作面佈置示意圖、工作面生產系統示意圖、工作面正規循環作業圖表、工作面通風系統示意圖、工作面避災路線示意圖、工作面支架佈置及兩巷超前支護示意圖、工作面供電系統示意圖、工作面設備佈置示意圖、工作面監測監控示意圖、工作面防塵系統。

2、巷道平整:無淤泥、積水長不超過1.5米,深度不超過100mm;無浮煤(皮帶架下長≯5m厚≯30mm),巷道及軌道兩側不得有超過50mm見方大塊炭或雜物;巷道內無100mm以上臺階;無空懸物(執行標準:具體指廢舊條絲、錨鏈、起吊環等長期廢棄不用的物品),定期對轄區巷道進行沖洗(執行標準:巷道每天沖洗一次,轉載點每班沖洗一次);巷道軌道線路材料碼放:設料場分類碼放在巷道一側,嚴禁巷道兩側同時碼放,支護材料必須上垛碼放整齊,外沿成線管理,材料碼放橫豎整體成線,高度不超過1.5m,距離軌道不小於0.7m,絞車前後各10米範圍內嚴禁碼放。膠輪車線路:物料集中碼放,零星材料掛牌管理,底板上碼放的易滾物料均勻加設兩道防倒繩,其它物料碼放高度大於1米時均勻加設兩道防倒繩;長短不等物料碼放時一側對齊,按照長度從裡往外、從下往上、由長到短依次碼放,機電備件碼放至專用設備平臺。設備、物料放置地點與通風設施距離必須大於5m。

二、面內環境基本標準

1、工作面管線吊掛:液管長短統一,按管徑大小捆綁(執行標準:大采高0.5米1處,放頂煤1.5米1處),固定整齊;電纜每架吊掛,高度弧度一致;架間小線弧度一致,紮帶扎齊(執行標準:大采高0.5米1處,放頂煤1.5米1處);管線每處順序一致,不得交叉重疊。支架內及架間無浮煤、積矸(執行標準:大采高架間浮煤、積矸不超底座的2/3,放頂煤架間無浮煤、積矸)。工作面每5架安裝一盞照明燈。

三、基礎管理

(一)頂板監測

1、綜採隊組每班由驗收員填寫《綜採工作面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原始記錄表》,每個生產班對10個測點的支架初撐力、工作阻力、平衡千斤、梁端距、片幫深度、採高、冒寬、冒長、冒高、切頂線頂底板高度、本班推進度進行監測記錄;檢修班對進迴風兩巷超前支護內各10個測點的單體柱初撐力進行監測記錄。並由隊值班或跟班幹部簽字認可;現場單體柱檢測儀1用2備,由驗收員保管;如出現檢測儀損壞,12小時內配齊。

2、進、迴風巷超前支護100米範圍內頂板離層儀每天監測一次,巷道其它地點離層儀每週監測一次,警戒範圍每天監測一次,危險範圍必須採取相應維護的措施;由監測人員填寫《巷道頂板離層儀數據記錄表》;

3、綜放工作面安設YHY60(B)型電腦圓圖儀,電腦圓圖儀工作面安設10塊,排頭、排尾架各安設1塊,中間安設8塊(均勻佈置),YHY60(E)型電子壓力錶進行頂板監測,電子壓力錶工作面每架安裝一塊;大采高工作面安設YHY60(B)型電腦圓圖儀進行頂板監測,電腦圓圖儀工作面每10架安設1塊,要求排頭、排尾架各安設1塊,其它支架壓力監測由立柱上安裝的耐震壓力錶讀取;

4、《綜採工作面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原始記錄表》《巷道頂板離層儀數據記錄表》由隊組每週向生產技術科上報一次;支架電腦圓圖儀數據由隊組安排專人用FCH2G/1手持型採集器每週採集一次並上傳至生產技術科主機。

(二)管理制度

1、綜採隊組編制各個崗位(隊長、書記、安全副隊長、生產副隊長、機電副隊長、 運 輸副隊長、主管技術員、採煤技術員、機電技術員、生產班長、檢修班長、皮帶司機、溜子司機、電工、端頭工、支架工、機組司機)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2、生產科編頂板管理制度,支護質量檢查、頂板動態監測和分析制度,變化管理制度;綜採隊組編制採面頂板管理制度,支護質量檢查、頂板動態監測和分析制度,變化管理制度;

3、生產科編制的技術審批制度中要包括採煤作業規程編制、審批、複審、貫徹、實施制度;

4、機電科編制工作面機械設備檢修保養制度、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生產科編制的成莊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中要包括採面文明生產管理制度,成莊礦頂板管理制度中要包括採面支護材料備用制度;綜採隊組編制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中要包括採面文明生產管理制度,頂板管理制度中要包括採面支護材料備用制度。

(三)支護材料

1、綜採隊組建立支護器材管理臺賬;

2、使用的單體柱要保證完好,使用8個月後回收至地面由安裝工區進行檢修和壓力試驗,安裝工區建立單體柱檢修、壓力試驗記錄臺賬;

3、採面現場備用的支護材料和備件嚴格按作業規程中規定執行。

四、崗位規範

(一)專業技能

1、管理和技術人員掌握相關的崗位職責、管理制度、技術措施,作業人員掌握本崗位操作規程、作業規程,且有相關學習記錄和考試成績,安全技術措施有相關學習記錄。

(二)規範作業

1、現場人員嚴格執行本崗位現場安全責任制(區隊編制),掌握本崗位相應操作規程(機電科制定)和安全措施(區隊制定),操作規範無“三違”行為。

2、作業前進行安全確認,執行手指口述,進行崗位風險評估,進前溜作業前填寫安全確認單。

3、零星工程必須有零星工程責任書,班長以上管理人員跟班,並指定安全負責人。

五、質量安全

(一)頂板管理

1、工作面液壓支架初撐力不低於24MPa,支架上安設壓力錶。每刀煤由驗收員負責記錄支架壓力錶數據,對支架初撐力進行驗收,抽檢率不小於10%,並有相關記錄,對不合格架分析原因,壓力不足架進行加壓,頂板破碎架保證支架升緊昇平。

2、工作面支架中心距誤差不超過100mm,(放頂煤架間距不超過1.6m,大采高架間距不超過1.85m),在相鄰兩架對應點側進行測量(如超規定,對支架進行調整),側護板正常使用,損壞後通過調整相鄰支架側護板進行調架,調整架間隙,架間間隙不超過100mm;支架不超高使用(放頂煤高度不超過3.1m,大采高高度不超過6m),支架高度與採高相匹配,控制在作業規程規定的範圍內,支架的活柱行程不小於200mm,活柱行程小於200需採取縮架、起底挑頂等措施滿足活柱行程。

3、液壓支架接頂嚴實(接頂面積超過頂梁2/3以上),如遇頂板破碎需將破碎架相鄰支架升緊昇平,相鄰支架頂梁平整,無明顯錯茬(不超過頂梁側護板高的2/3),支架不擠不咬;採高大於3.0m或片幫嚴重時,應有防片幫措施;支架前梁(伸縮梁)梁端至煤壁頂板垮落高度不大於300mm,否則需採取拉超前架,護幫護頂等措施。

4、驗收員每刀驗收支架仰俯角與歪斜角,需保證支架頂梁與頂板平行,最大仰俯角不大於7°,大於7°通過平衡千斤、控制好頂底板進行調整,仰俯角通過測量頂梁度數進行確定(仰俯角度數=測量度數-底板度數);支架垂直頂底板,歪斜角不大於5°,大於5°通過側護板進行調整,歪斜角度數通過測量機尾側前立柱進行確定(歪斜角度數=測量度數-底板度數)。

5、工作面液壓支架端面距符合作業規程規定(放頂煤340mm,大采高590mm)(礦檢查標準:放頂煤工作面支架護幫板打平以後接觸煤壁為最大距離,大采高支架插板打出後接觸煤壁為最大距離),如超過規定需拉超前架。工作面“三直一平”(煤壁直、溜子直、支架直,頂底板平),液壓支架排成一條直線(執行標準:任意20架拉一條直線進行檢測),其偏差不超過±50mm,支架不成直線需進行調架。工作面傘簷長度大於1m時,其最大突出部分,中厚以上煤層不超過200mm;傘簷長度在1m及以下時,最突出部分中厚煤層不超過250mm。

6、工作面內液壓支架編號管理,懸掛位置統一(執行標準:放頂煤工作面:排頭架排尾架懸掛於兩柱之間),保證牌號清晰(執行標準:工作面生產期間本項不作為扣分項),不變形,無劃痕,不損壞。

7、工作面內特殊支護齊全;局部懸頂和冒落不充分的,懸頂面積不得大於10m2(執行標準:懸頂面積5 ㎡以下的掛風障,5 ㎡以上的打煤袋牆,按此執行的不納入扣分項)。

8、不隨意留頂煤、底煤開採(工作面機頭機尾過渡段坡度控制在8°-12°),留頂煤、託夾矸開採時,特殊情況下制定專項措施。

9、工作面因頂板破碎或分層開採,需要鋪設假頂時,按照作業規程及相關安全技術措施的規定執行。

10、工作面控頂範圍內頂底板移近量按採高不大於100mm/m;底板鬆軟時,支柱應穿柱鞋(執行標準:切頂柱不穿鞋;煤壁側單體柱一天推進度距離內的可不穿鞋),鑽底小於100mm;工作面頂板不應出現臺階式下沉。

11、堅持開展工作面工程質量、頂板管理、規程落實情況的班評估工作,記錄齊全,並放置在井下指定地點。小班安檢員攜帶班評估表。

(二)安全出口與端頭

1、工作面安全出口暢通,人行道寬度不小於0.8m,綜採工作面安全出口高度不低於1.8m,如寬度小於0.8,需控制好工作面溜子前後竄,當出現幫鼓時,提前進行擴幫,高度低於1.8米時,超前進行起底;工作面兩端第一組支架與巷道支護間距不大於0.5m,單體支柱初撐力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90KN),單體柱(柱徑110mm)壓力不低於12MPa。

2、條件適宜時,使用工作面端頭支架和兩巷超前支護液壓支架(執行標準:礦領導檢查不作為扣分項)。

3、進、迴風巷超前支護距離不小於20m,支柱排距不大於1.2m,支護形式符合作業規程規定;進、迴風巷與工作面放頂線放齊(沿空留巷除外),控頂距應在作業規程中規定;擋矸有效。

4、架棚巷道超前替棚距離、錨杆、錨索支護巷道退錨距離7-9米,根據每日推進度進行調整退錨進度。

(三)安全設施

1、各轉載點有噴霧滅塵裝置,噴嘴霧化效果良好,帶式輸送機機頭、乳化液泵站、配電點等場所消防設施齊全,消防設施放置於上風側(2把鐵鍬,2個滅火器,0.2立方沙)滅火器1年1檢驗,壓力錶在正常區域內,滅火器完好,帶式輸送機機頭配備25米消防水管。

2、設備轉動外露部位有防護罩、溜煤眼及煤倉上口等人員通過的地點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設施,各地點的護網,護欄完好,固定牢靠,不得損壞,確保安全有效,護欄上加裝安全警示牌,現場配有安全帶。

3、單體液壓支柱有防倒措施,有防倒皮、防倒繩、雙鏈鎖,防倒繩掛鉤必須完好,方向一致(執行:柱頭皮全部朝巷口方向),防倒必須牢固可靠。豎著碼放在煤幫的單體柱實行雙道防倒措施。工作面傾角大於15º時,液壓支架有防倒、防滑措施,其他設備有防滑措施;傾角大於25º時,有防止煤(矸)竄出傷人的措施。

4、行人通過的輸送機機尾設蓋板(蓋板齊全完好,固定牢靠);輸送機行人跨越處有過橋(固定牢固,扶手完好無損);工作面刮板輸送機信號閉鎖符合要求(執行標準:大采高7架1個,放頂煤10架1個)。

5、破碎機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有效(安設有入口護欄,檔矸鏈,拉線閉鎖,確保齊全有效,能起到安全防護作用)。大采高拉線閉鎖不作為打分項目。

六、機電設備

(一 )設備選型

1、支護裝備(泵站、支架及支柱)滿足設計要求

支架選型:

(1)支架支撐高度由最大/最小採高確定

(2)支架支護強度計算

支架支護強度由公式P=NHL計算

支架的工作阻力由公式Q=9.8‰×NhFL計算由此得出支架型號

2、泵站選型:

乳化液泵站按照保證其液壓系統與所選擇的液壓支架系統相匹配,達到移架速度的要求進行選型。

3、生產裝備選型、配套合理,滿足設計生產能力需要

(1)採煤機選型:根據採面生產能力要求,平均日循環數應為7.5刀,高產高效工作面的開機率為50%計算,可求出採煤機的速度:

Vavq=N(L-L1)/(T×60-NT1)=4.23m/min

按公式W=60 VavqBHαHw/3.6可求出採煤機功率。

根據功率和速度對採煤機進行合理選型。

(2)工作面刮板輸送機選型:工作面刮板輸送機的生產能力應保證採煤機採的煤全部運出,並留有一定的備用能力。採煤機實際出煤能力按公式Q=60HBVrC計算,刮板輸送機輸送能力大於1.2倍採煤機實際生產能力以此選擇對工作面刮板輸送機進行選型。

3、電氣設備滿足生產、支護裝備安全運行的需要

電器設備根據生產裝備額定電流需要進行選擇並按照短路電流校驗規範及進行校驗。

(二)設備管理

1、泵站:

(1)乳化液泵站完好,綜採工作面乳化液泵壓力不小於30MPa,乳化液濃度3-5%(執 行標準:現場折射儀讀數顯示為1.6-2.0即為達標),每週清洗一次液箱,並有清洗記錄;

(2)液壓系統無漏、竄液,部件無缺損,管路無擠壓;注液槍完好,控制閥有效;

(3)採用電液閥控制時,淨化水裝置運行正常,水質、水量滿足要求;(4)各種液壓設備及輔件合格、齊全、完好,控制閥有效,耐壓等級符合要求,操縱閥手把有限位裝置。

1、採煤機:(1)採煤機完好(執行標準:一個滾筒損壞齒座不超6個,截齒損壞短缺不超過8個);(2)採煤機有停止工作面刮板輸送機的閉鎖裝置;(3)採煤機設置甲烷斷電儀或者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且靈敏可靠;(4)採煤機截齒、噴霧裝置、冷卻系統符合規定,內外噴霧有效(內噴霧不低於2MPa,外噴霧不低於4MPa);(5)採煤機電氣保護齊全可靠;(6)大中型採煤機使用軟啟動控制裝置;(7)採煤機具備遙控控制功能。

2、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1)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完好;(2)刮板輸送機機頭、機尾固定可靠;(3)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的減速器與電動機軟連接或採用軟啟動控制,液力偶合器不使用可燃性傳動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使用合格的易熔塞和防爆片;(4)刮板輸送機安設有能發出停止和啟動信號的裝置(執行標準:大采高7架1個,放頂煤10架1個);(5)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電氣保護齊全可靠,電機採用水冷方式時,水量、水壓(注:水壓要求3Mpa)符合要求。

3、帶式輸送機:

(1)帶式輸送機完好,機架、託輥齊全完好,膠帶不跑偏;

(2)帶式輸送機電氣保護齊全可靠;

(3)帶式輸送機的減速器與電動機採用軟連接或軟啟動控制,液力偶合器 不使用可燃性傳動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並使用合格的易熔塞和防爆片;

(4)使用阻燃、抗靜電膠帶,有防打滑、防堆煤、防跑偏、防撕裂保護裝置,有溫度、煙霧監測裝置,有自動灑水裝置(各類保護安裝位置:a.防打滑保護:速度傳感器安裝在下膠帶上表面,偏離皮帶中心線不超過±100mm。b.堆煤保護:

1)安裝在煤倉上口時,堆煤保護傳感器的安裝高度,應在低於下膠帶200mm水平以下,其平面位置應在落煤點上方煤倉口範圍之內。

2)兩部帶式輸送機搭接時,堆煤保護傳感器水平位置在落煤點的上方,距下部膠帶上帶面最高點不大於500mm,且吊掛高度不高於卸載滾筒下沿。c.防跑偏裝置:固定式帶式輸送機至少在機頭、機尾50米範圍內,各安裝一組跑偏保護;當帶式輸送機運輸距離較長時,宜在輸送機中部和變坡位置增設跑偏保護。d.溫度保護和自動灑水裝置:溫度保護的測溫傳感器探頭應安設在驅動滾筒和膠帶接觸面的10-15mm處;自動灑水裝置宜優先選用測溫傳感器配合電磁閥方式。e.煙霧監測裝置:煙霧傳感器安裝在驅動滾筒的下風流方向10~15米的正上方,一般巷道距離頂板≤300mm,巷道高度超過3.5m時,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安裝高度。當輸送機為多滾筒驅動時應以靠近機頭處滾筒為準。f.防撕裂保護裝置:帶式輸送機應在膠帶落煤點向機頭方向(膠帶機為頭部驅動時)10~15m位置,上下兩層膠帶之間安設防撕裂保護);

(5)帶式輸送機機頭、機尾固定牢固,機頭有防護欄,有防滅火器材,機尾使用擋煤板、有防護罩。在大於16°的斜巷中帶式輸送機設置防護網,並採取防止物料下滑、滾落等安全措施;

(6)連續運輸系統有連鎖、閉鎖控制裝置,全線安設有通信和信號裝置;(7)上運式帶式輸送機裝設防逆轉裝置和制動裝置,下運式帶式輸送機裝設軟制動裝置和防超速保護裝置;

(8)帶式輸送機安設沿線急停裝置;

(9)帶式輸送機系統宜採用無人值守集中綜合智能控制方式。

4、輔助運輸設備完好,制動可靠,安設符合要求,聲光信號齊全;軌道鋪設符合要求;鋼絲繩及其使用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檢驗合格。

1、通信系統暢通可靠,工作面每隔15m及變電站、乳化液泵站、各轉載點有語音通信裝置;監測、監控設備運行正常,安設位置符合規定。

2、小型電器排列整齊,乾淨整潔,性能完好(三臺以上必須安裝固定牌板);機電設備表面乾淨,無浮煤積塵(執行標準:工作面生產期間不作為扣分項);移動變電站完好;接地線安設規範;開關上架,電氣設備不被淋水;移動電纜有吊掛、拖曳裝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