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地窖今何在

“窖”,这个字,是很有趣的,它一点都不口语,写文章用到的概率也基本为零,可现实交流中却恰相反,经常出现,它转身便成了一个高频字,感谢广告的普及,当中国人情在洒桌的文化实景走起的时候,“窖藏”、“老窖”随酒精点燃的热烈的氛围会一再加固它的存在,不论你是1915年的白酒还是1982年的红酒。

当年地窖今何在

那么,又是怎样一种存在才被称作地窖呢?

试想一下,一整幢房子,可大可小,连同地基一块陷入2、3米深的地底,房顶刚好与地面平齐,而通气的烟囱仿如圣诞老人的路过便成了进出唯一的窖口。OK,就是这个画面。

当年地窖今何在

△手绘动图

其实我们在中外很多影视剧中都有看到过它的身影,只是可能部分导演对地窖的认知稍有些偏差,拍出来的大都属于加长舒适型类似于“终南山活死人墓”的说。

当年地窖今何在

△95版《神雕侠侣》剧照

就其存在形制来说,说是和墓葬相类倒也没多大毛病,毕竟都是地底的建筑嘛。20年前给我们家建地窖的手艺人,就是砌(音“确”,齐月切)葬①的,而今窖也已弃置多年。

当年地窖今何在

△实拍/我家的地窖

就其分布来说,北方较南方要多,大抵北方风高土燥,尤其如陕西、山西等地,土壤适于深挖而不易析水,同挖窑洞一个道理。当然也有便宜的法子在,就是人工筑土成台,然后从高土台子上往下挖。

打我记事起,在我家这口窖砌成之前的好多年,其实还有一处业已使用了许久的地窖是筑在村子西面的。那个地儿离家较远,且方圆都是地窖,全村各家户的大概都挤在这里了。路口遥望去,只见一座座高台连绵,本地人称呼“山药(音也)窖圪旦②”。时过境迁,村里人丁零落,村西这一座座弃置多年的地窖早被机器推成了平地。

村里的窖大抵存放土豆为多。土豆,西北方言多称“山药”或“山药蛋”,故我们这的地窖才有了以上的称谓。一般秋后土豆收获时才会启用,平日没雨时窖口长开,以确保窖内干燥不反潮。因而记得当年人家的羊掉进我家的窖这样的趣事儿时有发生。

地窖长时间的开启,也给少年的我们提供了绝佳的躲猫猫的场所,然后...大家回家,藏到地窖里个头不高还认真的小伙伴便偶被遗忘,直等到傍晚他家大人前去解救,还不忘哭喊“我赢了!”

当年地窖今何在

当然不仅只土豆,还存放有其他,如菜蔬谷物类等,窖口便要一直封着。因而需要特别的小心。长时间未开启的地窖,一定要慎入。

古人笔记中有述,陈年未启之窨井、地窖,其中多腐败瘴气,不可轻入,需燃灯烛使置筐中以绳系之,下抻其中,烛灭则不能入。

身边曾有个事例,挺久远了,一晃有10多年的样子,记不得太多细节。其时已是夏日时节,邻村一户人家,女儿女婿回来看望,老丈人忽而想起来地窖中有点白萝卜还是胡萝卜什么的,说到窖里取去,结果半个小时不见回来,女婿被打发出来看是怎么个情况,最终翁婿二人先后窒毙于地窖中,家门惨烈。

正确的方式其实就是等待,开了窖口,自让那晾着,过两三个钟头,一般里头的各种让人窒息的气体(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就会散发迨尽了,这时入窖便不会轻易中招。

无论储土豆,还是放其他蔬果粮食,地窖在这里的应用历代都算是亲民的。而旧时富户及至皇家对地窖的利用那就不走寻常了。

皇家有种地窖名冰窖的,储冰用。《周礼》即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凌人作为皇家任命的专职官员掌管凿冰、取冰、窖冰一切流程,清代名医汪汲《事物原会》补充道“周成王命凌人掌冰,岁十二月,敕令斩冰纳于凌阴。凌阴者,今之冰窖也。周十二月,今之十月也。藏冰之制始此。”自周至清,冰窖绝大部分都是当朝官方运营管理,天子会在来年夏日炎炎伏暑难挨的时候把窖中冰块起出来,用以降暑和喝冰镇饮料,当然也会把冰块赏赐给大臣,美其名曰“颁冰”。

当年地窖今何在

△采冰人

宋人吴自牧《梦梁录》中提到炎炎夏日市井街头有卖各色如冰雪冷元子、冰雪凉水等等冰镇饮料的,这些冰是官准的民间冰窖制售的,当然民间能开得起冰窖售冰的人必是非富即贵。

现如今,无论当年皇家藏冰的冰窖③,还是平民储土豆番薯的地窖,绝迹的绝迹、式微的式微,一如许多的故旧尘封,最终许也只能在历史书、博物馆和电影中寻觅踪影了,只希望不要在后世发掘中错把储土豆的地窖看成古墓。

可幸的是虽然小模式的地窖渐已消逝,地底大规模的建筑方兴未艾。北漂们挤过的地下室、现代小区的地下车库、城际交通的地铁……一切我们向往的美好!

当年地窖今何在



注:①砌葬:砌,齐月切,音确。西北方言,指用砖石砌墓葬。

②圪旦:西北方言,作名词时代指突起的包或一切团如球形的事物,可大可小。

③据信东北沿海一些地方的渔民现今还保留着采冰、窖冰这一套流程,以备夏日出海打鱼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