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種植出現斷茬歇秧怎麼辦?

霧都山客


大多數種植的絲瓜都非常的高產,能帶來不少收益,而有時候種植的絲瓜會讓人大失所望,只見秧不見瓜,最嚴重的是瓜秧長出10多米長也不見一朵花芽,想吃瓜不見瓜,不想看秧蹭蹭的長而且偏要玩命的長,哎……,能不能開朵花哪怕是雄花也能安慰一下,而一朵花芽都沒有,太另人失望了。看來問題非常嚴重值得思考。


造成絲瓜歇茬的原因

一、土壤元素失調

土壤肥沃疏鬆透氣不會造成嚴重失調,是因為土質貪瘠缺少有機肥造成瓜秧吸收失調。在種植絲瓜前,不論是菜園裡還是牆根下都要事先施足有機肥,把有機肥與土壤按1:3均勻混合後再種植,不要極端,比如讓種子只管接觸有機肥是不行的,必須混合均勻後再種植;還有就是不失底肥以追肥為主也是不行的,種子雖然出芽了但植株體內的微量元素極為缺乏,出苗後急於促根、促水,也是不可取的。

二、肥、水過量

肥、水是保證絲瓜生長的根本,但是使用過量會造成絲瓜秧長勢不正常,有的會造成徒長現象,這與肥與水都有關係,有的會造成根系腐爛,所以說再優質的土壤經常澆水也會造成絲瓜根系無法生長導致腐爛,這與澆水有關係。


使絲瓜豐產其實並不難

一、改善土壤環璄

絲瓜本身就是豐產植物,絲瓜根系長得很長,這是保證能結出更多果實的先天因素。種植前應將土壤施足底肥,與土壤泥合後再種植,使絲瓜秧吸收充足的營養元素不會造成植株吸收比例失調。促進了瓜秧正常生長,開花、結果兩不誤。

二、水量及肥料要適當

要想使絲瓜豐產,不一定要大量施和澆水。在絲瓜秧生長早期控水控肥有利於瓜秧正常生長。當生長後期也就說在坐果期鉀肥和磷肥不可缺少,隔10天左右進行追肥一次與水一起澆灌,平時澆水以手指以下2公分處不幹燥不澆水,有利於促進花芽分化提高產量。


絲瓜本身就是易豐產蔬菜,如果因某些原因造成絲瓜徒長、化瓜等現象,要逐漸降低肥、水量,不要忙於控水、控肥,會造成絲瓜減產。


小李愛種菜


絲瓜適於高溫多溼的季節生長,是夏、秋季供應市場的重要果菜之一。近幾年來,華北等地區絲瓜冬季日光溫室栽培發展迅速,冬季、春季也有絲瓜供應上市。 絲瓜以嫩瓜供食用,只宜熟食。瓜肉細膩柔軟,清香滑口, 食用方法多樣。嫩絲瓜營養豐富。

絲瓜因對高溫適應能力強,一般不會出現"伏歇"現象,如果出現斷茬歇秧現象,主要是因為以下原因導致的。

一,肥水管理不及時

絲瓜雖然較耐貧脊的土壤,但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生長健壯,根深葉茂,花果多,瓜條粗直。所以栽培絲瓜除施足基外,生長結果期還應經常追施肥料,才能滿足植株莖葉和花果健壯生長的需要,取得高產和優質。

如果採用護根育苗的帶土坨定植,在定植澆定根水時就可摻人稀薄的人糞尿,以促進緩苗生長。以後澆水時均可進行追肥。由於絲瓜對高濃度的肥料也能忍受,肥料充足時也不易發生徒長,所以絲瓜在整個生長過程中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不像架果類那樣突出, 一般是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較協調地進行。絲瓜的整個栽培過程中,其追肥次數和追肥量應比其他瓜類多。如果追肥不及 時發生脫肥現象易造成雌花黃萎脫落,正在生長髮育的果實會出現細頸、彎腰、大頭或大肚尾巴等各種畸形果,產量降低,品質下降,甚至歇茬。


實際栽培中,每收穫1-2次瓜,就必須追一 次肥,每畝每次可追肥硫酸銨15千克或尿素8千克,或硝酸銨10千克,也可施入複合肥10千克。施後澆水。在雨季大雨後注意加強追肥。還可以進行葉面噴肥,如噴施0.4%的尿素等。

絲瓜本身喜歡溼潤,特別是在乾旱的季節,必須及時灌水, 以保證多開花、多結果、結大果。在較不下雨的情況下應7天左右澆一次水。澆水應在上午或下午進行,避開高溫強光的中午。土壤要經常保持溼潤,不能忽幹忽溼或田間積水。土壤水分供應不均,易造成瓜條粗細不均,或歇茬。雨季應注意加強排水,避免根部積水,特別是稜角絲瓜,根部積水易造成根系腐爛 。

二,中耕培土

中耕不宜過深,在搭架前淺耕2-3次,生長期間分4-5次培土,每次將溝中泥培於根際,促使生不定根,保持土溫,增加吸肥能力,保持持續結瓜能力。



三,割蔓再生

採摘絲瓜5~6批後,株勢開始衰退,市場價格下降,在這個時期割蔓更新。一般在6月下句至7月上旬進行。壽光市經驗,最佳時間為6月25日至7月5日。

方法是:按照瓜蔓長勢強弱,在瓜蔓的10~18節位上割除主蔓,培養一個側蔓成主蔓;割蔓配合剪除老葉、施肥灌水和中耕除草。20天后絲瓜藤蔓恢復生長,開始結瓜,顯示出強壯的生長勢,再生後的絲瓜果大、肉質細嫩、味甜,深受市場歡迎,價格堅挺,效益顯著。據統計,更新後的絲瓜相對結果期延長1個月以上,每畝提高產量1500~2000千克,增加產值1500–3000元。



總之,當絲瓜出現斷茬歇秧時,要注意加強肥水管理,適當摘除老葉病葉,卷鬚側枝,或者是割蔓再生,讓絲瓜儘快返花,延長結瓜期。


努力就好


1

支架吊蔓   支架吊蔓,堅持棚架傑出的通透性。絲瓜最怕高溫氣候,高溫下極易引起化瓜,所以,要支好棚架,儘量增大莖蔓的蔓延空間,堅持瓜蔓不折疊,添加棚架傑出的通透性,這樣有使用雌花的分解,提高坐瓜率,並堅持瓜條的漂亮性。

2

科學運籌肥水   進入結瓜期後,對水肥的要求較高,一般3~4天灑水1次,以早晚灑水為好,結合灑水追施催瓜肥,可施用腐熟的花生餅、豆餅(開溝深施),再配以尿素、磷肥和硫酸鉀等三元複合肥,追肥量要看植株的長勢和基肥的使用情況來斷定,上肥要把握“少飲多餐”的準則。

3

去除雄花和卷鬚   絲瓜為異花授粉的作物,由於雄花序花期較長,約30~40天,在此期間要耗費很多的營養。因而,儘早疏除剩餘的雄花序,可節約營養,供給雌花結果的需要。疏雄方法:從雌花現蕾開端,將每窩絲瓜植株上的雄花序去除80%,保存20%授粉即可。

4

卷鬚在蔓生作物中起著攀贊同圈定枝蔓的效果。絲瓜卷鬚從長出到拉秧的時間較長,耗費營養較多,不利於多結瓜、結好瓜。去除卷鬚,選用人工綁縛代替其攀附功用,有利於植株光合效果的進行、營養的製作和積累、病蟲害的防治,使絲瓜授粉健壯傑出,豐登豐盈。

5

除須方法:在絲瓜植株成長初期,採納邊除須邊綁縛的方法,引蔓上棚架,蔓子在棚架上散佈均勻和固定後,跟著整蔓隨時將卷鬚去除即可。

6

及時防治病蟲害   疫病用72%克露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噴霧防治;霜黴病用58%瑞毒黴600倍液或72%克露75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用20%粉鏽寧2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10%吡蟲啉1500倍液噴霧防治;瓜絹螟用蘇雲金桿菌製劑等噴霧防治;瓜實蠅用48%樂斯本1000倍液噴霧防治。






南充小蕭


有的時候需要換另一塊地種植,一直種那一塊地不行,一直種的話,會引起歇秧情況的。種植絲瓜需要掐尖

間苗、定苗:露地直播的絲瓜,一般幼苗期3—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每穴留一株壯苗,並澆2—3次水肥;覆膜栽培,定苗後澆1—2次水肥,然後用幹細土將破孔壓實。

肥水管理:抽蔓結合培土施第一次重肥,每畝用腐熟的農家肥1000公斤,餅肥20公斤,混勻後施入栽培溝中;結果盛期施第二次重肥,結果後期適當補肥3—4次,每畝施餅肥20公斤。

對於地膜覆蓋栽培,不便採取根部追肥,只能重施基肥。抽蔓後以葉面追肥為主,主要採用生物有機肥。結瓜期由於需肥量大,應採取根部破膜追肥的方法。一般每隔6—8天隨灌水追肥,每畝追三元複合肥10公斤或餅肥20公斤,可根據需要交替使用。

絲瓜長期需水量大尤其是結果盛期需供給充足水分,遇晴天每隔6—8天溝灌1次,全期保持畦面溼潤。

搭架及整蔓:絲瓜莖為蔓生,當生長至5—6片真葉時,就開始吐須抽蔓。此時,應及時搭架引蔓,根據絲瓜子蔓發生和坐果情況,將莖基部部分無效子蔓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適當圈苗後扶其上架,使其分佈均勻,如生長過量可摘除部分子蔓,每條子蔓結1個瓜後摘除。結果後期,摘除基部病、老葉片。

搭架可根據各地栽培習慣採用平棚或人字架,支架高度在2米左右,要求其牢固耐用。

保花保果:絲瓜冬春種植,主蔓自10節左右著第一雌花,以後連續多節著生雌花,栽培上應疏去部分雌花。一般第一節位雌花瓜多畸形,應及時摘除。同時,傍晚5~6時可採用人工輔授粉,提高座果率。當瓜長約30釐米時,注意吊瓜,人工拉直瓜條。夏秋種植,由於著第一雌花節位過高,應進行圈苗,出現雌花後才開始引蔓。

絲瓜為短日照作物,喜較強陽光,而且較耐弱光。在幼苗期,以短日照大溫差處理之,利於雌花芽分化,可提早結果和豐產。整個生育期當中較短的日照、較高的溫度、有利於莖葉生長髮育,能維持營養生長健壯,有利於開花座果、幼瓜發育和產量的提高。

絲瓜屬喜溫、耐熱性作物,絲瓜生長髮育的適宜溫度為20-30℃,絲瓜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8-30℃,30-35℃時發芽迅速。

絲瓜喜溼、怕乾旱,土壤溼度較高、含水量在70%以上時生長良好,低於50%時生長緩慢,空氣溼度不宜小於60%。75%-85%時,生長速度快、結瓜多,短時間內空氣溼度達到飽和時,仍可正常地生長髮育。

絲瓜為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的蔬菜作物,在各類土壤中,都能栽培。但是為獲取高額產量,應選擇土層厚、有機質含量高、透氣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砂壤土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