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部分教师或者家长,存在以爱之名,教育之名,体罚和辱骂孩子,你怎么看?

Jenkins画画


首先,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甚至是违法的。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还是《教师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不允许体罚和辱骂孩子,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起到一定的副作用;

其次,部分教师或家长应该全面的审视教育问题,不能粗暴的用体罚和辱骂来对待;

第三,部分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多从自身找找原因;部分家长也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发现问题原因,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爱之名,以教育之名体罚辱骂孩子,更是自身能力素质不精的表现;

第四,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做错事,一定的惩罚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有个度;

最后,教育孩子,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结果。


我是宁阳祝老师,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宁阳祝老师


70年代末,我也拿起了教鞭(教杆粗教鞭软,但打人都很痛),我了解很多不听话的孩子,不打是不行的,把一个班的风气都带坏了,我也很想打,但小学高年级男生比我壮多了,我怕打不过他们,我就求助别的课老师,反正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上什么课都不会安静。再后来我读了很多关于学生心里学的书,也摸索出一些经验,才真正把教师这个职业发扬光大。 当我的孩子上学后,老师也有惩戒,我都支持老师(很少有太过份暴力的老师),也是这时候独生子女出现了,孩子们从上代的“草”变成了如今的“宝”,然后就娇生惯养,成了小王子小公主,教师的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再加上补课收费,家长送礼,家长闹校,学生极端(说不得碰不得就会自残自杀)很多教师都担惊受怕心有余悸,谁还有精力放在业务上?谁还敢说严师出高徒?孩子的前途命运就这样和社会脱节了,也和囯际脱节了!家长不在自身找问题,人们不在囯情上找原因,都在异口同声骂教育骂老师,请问:中国的教育部长给你当,你能怎样改变今天的状况?于是极端又出现了:出囯,从大学毕业出囯读研读博,到小学出囯陪读,怎么样了?全世界留学生出事的中国最多!中国的教育乱七八糟,气的我都不想说了……


晓晓82527935


我今年60多了,曾经在美国生活和工作过一段时间,我的孩子在美国上过几年小学,又回中国上了小学直到高中毕业。比较中美小学教育,我来讲讲我的观点。1.对孩子的尊重。美国特别尊重人权,尊重他人的教育从小就开始,孩子一进学校就被告知“你的权利”,包括没有人可以因为你的种族,肤色,宗教信仰,等等歧视你,没有人可以语言或肉体攻击你等,老师跟学生说话都是满面笑容,和蔼可亲的,批评学生也是心平气和的讲道理。绝对不会发生讽刺挖苦,大声呵斥这种情况,更别说打骂。碰到孩子不听话犯拧的时候,也有一系列规范处理方法,比如罚坐,中午不能出去玩,送校长办公室,打电话请家长接走等,美国惩罚孩子有规定的方法,不像中国各个老师有各自的高招。总之,美国学校的老师对孩子都是很尊重的,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其实这种方式教育出的孩子对他人也尊重,不讲理的少。2.因材施教,方法科学。美国学校的孩子除了大班上课外还有一对一指导,对于有天赋的孩子可以多教点,普通孩子少教点,只要通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考试即可升学。美国的教育方法比较科学,比如他们认为小孩子的注意力是20分钟,那么他们就20分钟休息一会儿,他们还规定,家庭作业从2年级开始有,以普通儿童每天20分钟为标准来布置作业,越大的孩子时间越长,但是绝不像国内看老师的意愿。周末和假期没作业,就是休息,玩和培养业余爱好。3.重视阅读,写作和表达。中国有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美国不是,美国人好像更重视文科,理科方面都是看孩子自己的意愿,愿意学,喜欢学,才去努力,否则就掌握基础知识就可以,以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GRE为例,数学部分也就是中国初中水平,部分高中水平,而且没有难题。但是语言部分是比较难的。看看美国人的交流交际水平,夸夸其谈的本事都和他们的重视文科有关。4.培养和支持人的主观能动性。美国教育重视兴趣的培养,支持个性张扬,一般到了高中,学生都有了自己喜欢的方向,他们的努力源自自己内心的追求,这比我们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有更强的学习意愿。我说了很多,基本都是人家好,我也知道中国人多,竞争激烈,学校家长也是没办法,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牺牲孩子的长远利益,不能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不能以任何借口体罚学生,这是我的观点。


用户5900370817388


我觉得老师或家长适当的惩罚非常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首先作为家长,我的孩子刚15个月,他开始疯狂的探索这个世界,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每天都会让我充满惊喜。但是同时他也会有一些坏习惯,比如吃饭的时候会抵触,抱着他时偶尔会用手上的东西砸在我的头上(其实他只是习惯性的动作,不是故意的)。每当他这样的情况很严重的时候,我都会严厉的嗯一声,然后瞪着他,而他给我的反馈,有时是不说话看着我,然后好好吃饭或者停止打人的动作,有时会大哭,哭完之后也会改正。当然一次的呵斥不可能让孩子彻底改变,孩子的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同样的方式我的侄子在老家和太爷爷太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宠溺,小时候他有打人动作时太奶奶主动伸头给他打,还说打一下没事,不疼。现在我侄子三岁多了,一直喜欢动手打人,甚至嘴里还一直会说打死你这样的话。

其次作为老师,每个孩子交到你手上的时候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而每个个体身上都会有缺点。我觉得老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帮助学生改正这些缺点。而改正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现在的孩子不同于二十年前,他们从小见识的太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不局限于是父母的灌输,因此对于老师的敬畏心没有以前那么强。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一味地跟学生说教很多时候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会让学生变成老油条。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一般错误,但是是批评不是辱骂,批评要就事论事,不带个人情绪,不可因一件事否定一个学生,要公平公正,让学生心服口服。对于学生的严重错误或者多次重复的错误,老师可以适当的体罚,但是体罚的目的不是泄愤,而是让学生能记住这个教训。这样的体罚可以只是用戒尺打手心,或者站着反思等。体罚之后待学生反思完再和他进行一次沟通,这样的效果会很好。

总之,对于孩子的批评和体罚是应该的,也要适当的。但是一定对事不对人,时刻记住惩罚目的不是为了让你发泄心中的怒火,而是为了让孩子从某件事情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错误。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私塾先生王凡


我也是第一次做老师,请多关照。

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谢谢你不嫌弃我!

我对于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便失去耐心,前天她语文老师告诉我,她忘了带语文作业,我压了压心头升起的火苗,耐着性子问了问她,提醒她以后一定要注意。昨天的时候,她的英语老师告诉我,周末让做的试卷,她没有打印也没有做,我用尽全力反思,最终确认有我的错,我平时很少登录QQ,没有看到英语老师发到QQ群里的试卷,没有打印,造成她没有做。今天早上,她竟然从正在倒车的车后面穿过,非常危险,于是我心中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我对她说:提醒过你多少遍了,以后不能从车后面经过,人没有前后眼,司机看不到你,一脚油门,就容易轧到你。你是不是猪脑子,你的脑袋是不是让驴踢了,你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说的她一愣一愣的,今天真是糟糕的一天!

我对于自己的学生有时候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面对吵吵嚷嚷的孩子们,看到纸屑满地,面对潦草的作业,我时常心绪难平,尽管我时常有意识地说服自己,但有时候还是难免唠叨几句,甚至言语犀利,又狠又损。

往往是说完,自己感觉到特别累,仿佛耗尽了所有精力。接瞳而来的是内疚。我说不清那种滋味,心疼、惭愧、、我想每一个父母和老师都会这样的体会。如果有一种可能,用惩罚我的方式来代替孩子成长,我相信每一个父母都会慷慨赴死。

这是一场必输无疑的战争!

有人说,这以爱的名义或者教育的名义,去体罚和辱骂学生。没有以什么什么名义,当我动怒的时候,我不会想到爱和教育,我没有借助什么名义,那一刻我就是一心想为你好!

当然这是很勉强的理由,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父母虚弱的表现,是父母内在情绪的投射,是你体内的小人在发怒。但从世俗的观点看。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父母的修行不够。陪伴孩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重新认识自己,需要不断剔除自己的内在缺陷,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涵养,需要你从内心到外在的一个综合的改变。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忍受自己情绪的困扰,需要在内疚和惭愧中不断前行。我们修行还不够,还不能接纳自己的情绪,还不能够接纳并不完美的孩子。我们修行还不够,还不能凭借自己的内力来达到心理的平衡,有时候不自觉借助外力才能平抑内心的不平。

对不起,孩子,我修行还不够。

2.对教育内涵理解不够。没有足够的经验,爸妈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以前也是父母的孩子,难过的时候也会哭,一个人的时候也怕黑。爸妈也没有任何的经验,对于教育我们都还没有足够的经历,对于孩子的错误我们都还没有免疫力。或者说,还没有足够的内力把教育做得那么完美!

请原谅!

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谢谢你不嫌弃我

我也是第一次做老师,请多关照!


语文在线


您的问题是:对于部分教师或家长,存在以爱之名,教育之名,体罰和辱骂孩子,你怎么看?

首先,做为一个退休多年的老教师,我是不赞成体罰和辱骂孩子的。因为对于一般犯错的孩子进行体罰和辱骂,会使孩子产生抵制、抗拒心理,无助于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一般有经验的老教师和老成持重的家长,在犯错误的孩子面前不怒自威,犯错的孩子也就会因错理屈,惶煌然任凭训导了。

但是,对于缺乏家庭教育而又性情顽劣的孩子,由于他们对家长、对老师没有敬畏之心,单凭说教难以解决问题时,就有必要釆取其它措施了。这忽然让我想起了,一代名师,岳飞的恩师周侗。当他的几个顽劣弟子试图肆虐老师时,毅然抽出铁尺,将他们制服。使他们一改过往,把他们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材,使他们成为抗金英雄。

这就是说,为了教育培养孩子,一定的惩戒手段是必须得有的。但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也必须特别注意,这种惩戒是有底线的。就是,一不能伤害孩子的身体而触犯刑律,二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人格。这样,不管多么严格要求孩子、訓戒孩子,他都不会记恨你。


傅天信老师


我始终认为体罚学生是不对的!不论以什么的名义,什么样的借口,这都是不对的!



首先、国家政策法规明确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7条:教师体罚学生可被解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9条:不得体罚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为什么还有老师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体罚学生?真的是因为爱吗?现在有很多声音在呼吁给老师惩戒权,好像我们的孩子只有在棍棒之下才能成才。



其次、体罚孩子有可能对孩子造成非常严重的身体伤害。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阶段。教师作为成年人在暴跳如雷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失手打伤孩子。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心小学一学生被老师打成脑震荡。16日,记者采访得知,学校承认体罚学生属实,孩子被诊断出脑外伤反应外加软组织挫伤,以及左上肢及左肘部软组织肿胀。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教体局也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此事。

这是公开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案例,老师把学生打成脑震荡,这是有多大仇啊?可能最初老师只是想吓吓这个孩子,但是孩子不服气。进而老师情绪失控,造成严重伤害。

第三、体罚学生对孩子心理的伤害是无形的。如果说体罚是看的见的那么体罚对学生心理的伤害心灵的创伤则是看不到的伤害。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班里的孩子不愿意上学了,私下打听知道是他的某一个老师打了他。后来我去他家里叫过很多次,但是孩子就是不来了,最后辍学了。

在体罚学生上升到违反师德师风高度甚至是违反法律的的情况下,我们的老师仍然坚持我打孩子是对他严格要求,是为他好,是爱他,是为了让他考高分,真的是很不明智了。我一巴掌下去他就从七十分考到了九十分,可是你难道没有看到孩子战战兢兢的眼神,没有看到孩子吓得突然的哆嗦?

为了孩子的未来,希望老师们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耐心,当你高高举起手来的时候轻轻的放下。希望,家长们,不要过度的溺爱孩子或过分干预学校管理,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教育之下,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跟我学生物


打是情、骂是爱?近半的孩子都曾遭遇父母的肢体或是言语暴力!父母和老师潜藏的言语和情绪暴力将成为孩子成长的阴影!


身体的伤害,肢体暴力一失手变成儿虐︰

管教与管教过当其实只有一线之隔,有近三成的孩子曾被责打成伤,而且儿少越常被打,就越容易发生被打受伤的情形。另外,据统计,世界上每天有约155位儿少因疑似受虐被通报。孩子比你想像的更脆弱,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要让自己一时的情绪失控,而「失手」成为自己或是孩子终身的遗憾。


心理的伤害,伤害孩子自尊感受甚至影响一辈子︰

受到父母肢体暴力、言语暴力与情绪疏忽的儿少,其自尊的平均分数都比没有这些情况的儿少为低。其中又以「遭受情绪疏忽的儿少」最为严重,有超过五成(53.3%)认为自己无用,远高于全体儿少的平均值2倍;而「遭受言语暴力儿少」也有近五成(46.4%)认为自己无用。因此,即使身上没有伤,但心理的伤却是不容轻忽。

亲子关系的伤害,强化孩子离家的念头:

近一成的小孩表示,若有机会会想要离开自己的家庭,进一步发现,常遭受父母肢体暴力、言语暴力与情绪疏忽的儿少想离家的比例更高,「遭受父母言语暴力」有三成二的比例想要离家,而有「遭受父母情绪疏忽」的儿少更有三成三想要离家,显示这样的管教方式,不会让孩子更听话,而是把孩子推的离家庭越来越远。


阿娇生活厨房


似乎只要打着爱的名义就可以伤害,只要是出于爱的名义,那么我们就要对这段伤害感恩戴德,稍有不悦,别人就会告诉你:你是一个不知好歹之人!

而打着爱的名义的老师、家长那么也就可以不讲方法,不讲原则,无须管住嘴,缚住手,爱到深处可以揎拳捋袖挥起老拳,打得你鼻青脸肿,骂得你体无完肤,你也得心甘情愿如饮甘露。

如果有人对此稍微有点异议,稍加批评指责,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就会装无辜,撞天怨,什么好人难做,人心不古,我本有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内心满满的都是冤屈,明明受伤的是别人,他自己却成了受害者。

我是特别讨厌这种假仁假义假模假样把假做得跟真的似的虚伪之人的!

有些伤害,是能够看得见的,给予一定的时间,会渐渐淡忘的,但是有些伤害却是穷尽一生都无法释怀,如影随形,不仅白天令你悒郁寡欢,有时,它还会以梦的形式,穿越进你的生活,让你夜不安眠。

我小学时有一同学,成绩不好,老师恨铁不成钢,每次打他的时候,戒尺举得都特别高,落下去都特别狠,发出的响声都特别大。

每次打完后,那同学脸都会变得煞白,老师额头的汗都特别多。之后的数落,为他的打寻找正当而合适的理由。听了老师的话,我们才发现,打,还是比较轻的惩罚。

老师指着那个同学的鼻子说:

“你站着有人高,睡倒有人长,可就是只长个子不长脑子!像你这样的人将来恐怕连女人都讨不到!”

我那个同学受此刺激,于是辍学了。因为在农村没有比讨不到老婆更恶毒的诅咒了。后来,他做了包工头,赚了不少钱,那些年,他没干别的,只顾着换老婆了!

多少年之后,还恨恨得同我讲:“我这样做,就是要给那老师瞧瞧,看我能否讨到老婆!”

老师何尝能记得对同学的伤害,但是同学却记得一辈子。苦药尚且要裹层糖衣,老师的良药何必要把那层糖衣扒掉呢!


青衫李探花


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将孩子作为弱势者,将这些部分老师和家长作为强势者且是恶人,我不知道怎样去理解他们是以爱的名义和教育的名义去体罚和辱骂孩子。过去我们一直都在美化老师形象,提升老师的社会地位,人们普遍认为老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所以连带着孩子也这样认为,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去尊重老师,而老师也自然不仅仅把自己的职业看成工作,更看成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是来自社会对他们的信任。而现在网络的普及时常会暴露一些老师的负面新闻,然后引起公愤和热议,再然后对老师的信任没有了,对老师的责难增多了,老师一有点体罚的举措,马上就会受到这个社会的满满斥责,然后老师捞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然后老师们反思,这样做值得吗?本可以安安稳稳地教书,学不学是他们的事,顶多就落的个这个老师不行的不痛不痒的名声而已,但是钱照拿,福利照领,多好,为什么还要那么吃力不讨好。再然后这份责任感没有了,只是将老师当作一份工作来做。我想问这个到底害了谁?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一个问题毋庸置疑受害的一定是孩子,那为什么网络上还不停地播老师的负面新闻呢?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还是只是把大家当作羔羊了,只是为了撸一把羊毛,至于影响不考虑。其实我们都是从学生过来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老师真是那些新闻报道的那样吗?我认为每个行业都有败类,但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如那个地方对当老师的人是如何挑选的,是否有其他方面问题,这是真正在解决问题。而不是上纲上线地对老师这个群体的质疑,若是老师这个群体有问题,我们又是什么呢?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是思想出了问题,换言之就是价值观出了问题,直接造成的问题就是缺乏了是非观念。我们没法判断好坏,我们充满了不信任,所以我们要去质疑,进行道德的批判。我还记得之前重庆公交车的事件,全车人看着闹事者任意对司机踢打辱骂,全程无动于衷,这是真的麻木,而代价是生命,事后又有人提出是什么司机故意如此,我想要多么是非不分的人才有这种想法。而这个问题又与老师教育的问题何其相似,老师就像那个司机,不过载的是一群学生而已,更糟糕的是很多人都在指责他们,不负责任,欺凌学生,殴打学生等等不一而足,我想要问司机在这种情况下真能将孩子载向光明的未来,还是在驶向无尽的深渊。最后我想说请真正的善待孩子,不是要他们学会飞扬跋扈,是非不分,价值扭曲;也请善待并相信老师,给他们一份善良关爱换的一份责任,莫要再将他们当作流量了,这个挣的是真正的黑心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