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特殊的人生背後,彰顯了生命的高尚品格

最近給孩子買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的經典之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特殊的人生背後,彰顯了生命的高尚品格

海倫·凱勒的一生堪稱傳奇,88年的生命,卻有87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但她卻憑藉堅強的意志和積極的心態,努力的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成為唯一一個受過完整教育的聾盲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生活在幽閉世界裡的人,不但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還先後完成了14部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其中之一。書中講述了海倫·凱勒特殊的一生,書中可能找不到華麗的詞語,但平實的敘述中卻彰顯了不屈的靈魂和生命的意義。

殘缺的身體,不屈的靈魂

海倫·凱勒19個月大的時候,就因突發急性腦充血而失去了視力和聽覺,從此年幼的她陷入了無盡的黑暗和無聲之中,但她沒有就此屈服,在莎莉文老師的關愛和教導下,海倫·凱勒非常努力的汲取知識,僅靠觸覺學會了五種語言,併成功畢業於哈佛大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特殊的人生背後,彰顯了生命的高尚品格

因為海倫·凱勒只能通過手來感知和學習,因此她必須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上課時別人都在記筆記,而她的手卻在聽講,備考時她常常學習到深夜,因為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她也曾心煩意亂,但她很快就恢復了開朗的心情。

因為她知道,想獲得真理就得獨自攀登困難之山,既然沒有到達頂峰的陽關大道,就得開闢出自己的羊腸小道。即便無數次滑下、摔倒,但只要重新站起就是勝利,只要在努力一點離夢想就更近一點。

海倫·凱勒的身體雖然不自由,但她的心是自由的,她用頑強的精神戰勝了生活中的重重困難,用積極的心態為自己迎來了光明的一生。

相比海倫·凱勒生活的時代,可以生活在條件優渥的今天我們無比慶幸,但這種慶幸也讓現代的人們缺乏了海倫·凱勒的堅強精神。

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預防自殺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萬人死於自殺,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亡,自殺致死的人數,多於戰爭和兇殺的總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特殊的人生背後,彰顯了生命的高尚品格

驚人的數據結果讓人震撼,同時也讓我們陷入沉思,相比海倫·凱勒的坎坷人生,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但我們卻選擇了在困難面前退縮和放棄。

馬克思說:“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我們不能選擇苦難是否來臨,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困難時的態度。用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向上的心態,讓生命綻放出最美的花朵。

時光荏苒,歲月可歌

海倫·凱勒雖然眼看不見、耳聽不到,但她卻用心感受著世間一切,享受著生活中的美好點滴。

清晨,她也曾踏著露珠跑出去玩耍,有時會和朋友一起嬉戲,也會獨自走出去曬太陽。她去參觀世界博覽會的新奇,也去欣賞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波瀾壯闊。

許多人都感到奇怪,海倫·凱勒即看不到翻滾的浪花,又聽不到海浪的拍打,怎麼能夠欣賞大瀑布的壯闊之美。悅目的美景和悅耳的音樂,對她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海倫·凱勒說:它們就意味著一切。我沒辦法衡量或定義它們的意義,就像我無法準確估計“愛”和“善良”的意義一樣。

海倫·凱勒和梅西夫婦在田園農場飼養家畜,種農作物。養雞失敗他們又養馬,她覺得這樣的生活既有趣又充實。

秋天果實成熟,她會搬著梯子去摘蘋果裝滿木桶,還會整理庭院,拾取地上的枯樹枝,捆成一束束的柴薪,留作冬天取暖。一般人看似微不做到的小事,她卻覺得意義非凡。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特殊的人生背後,彰顯了生命的高尚品格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要靠心靈去感受。人生也不一定非要幹出轟轟烈烈的大事才完美,有時一件小事也可以很有意義。和家人吃一頓溫馨的晚餐,或者陪孩子玩一場快樂的遊戲,都可以找到生活的甜蜜。

老家有個鄰居,他認為生活是用來享受的,所以每天都出去吃喝消遣,家裡條件不好也不去上班,只靠妻子僅有的工資過活,後來在孩子十歲的一天,夫妻倆吵了一架後,妻子帶著孩子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雖然人們常說享受生活,但是最高的享受只有通過合理的生活,如自我控制才能得到。如果享受生活的目的被過分強調,而達此目的之手段被忽視,那樣生活將變成渾噩度日。

也有人認為,生活就要事業有成,就像電影《兩隻老虎》裡的張成功,奮力拼搏、努力追逐,終於擁有了渴望的成功,但是回頭望去卻發現人生充滿了遺憾。

其實,生活的意義在於用心感受,抱有希望的同時也不忘珍惜當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我們現在所經歷的所有時光,都是屬於我們的。

生命誠可貴,意義價更高

海倫·凱勒努力求取知識,目的在於希望日後能使用,為社會貢獻一點力量。只要是真正有益於社會的事情,而又是她能做的,她都將全力以赴。

為了給殘障機構籌募資金,大約有三年的時間,海倫·凱勒跑遍了全國的每一個角落,跑了大概有一百二十三座城市,參加了二百四十九場演講,大概有二十多萬的聽眾。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特殊的人生背後,彰顯了生命的高尚品格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海倫·凱勒四十歲的時候,全國盲人保障機構建立;發起的募捐活動,也得到了顯著的成果;併成立了國內第一座盲人圖書館。與此同時,全國各州的紅十字會也成立了附屬的盲文傳播機構。此外,她還為在一戰中罹難士兵的家屬,發起了爭取福利的請願活動,並獲得了成功。

海倫·凱勒的一生都在為別人奔走,她的博愛精神感染了很多人,也幫助了數不清的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當時局勢混亂、外強侵略的動盪年代,正是這種博愛精神喚起了良知,讓人們覺醒站起來保家衛國。也正是有了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太平盛世。

然而,在豐衣足食的今天,人們卻變得自私。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就是根據當時“碰瓷”的社會現象改編。一個老大娘在你面前摔倒,你扶還是不扶?演員通過精湛的演技逗的大家捧腹大笑,但是故事背後卻彰顯了人性博愛與自私的兩面。

雖然,我們不可能人人都去做英雄,但我們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也許我們不經意間的一次舉手之勞就能挽救一個生命,甚至一個家庭。

之前有則新聞,某商場,一幼兒被異物卡喉,呼吸困難。護士王科霞剛好路過,見孩子父母求助,她忙衝上前,用海姆立刻急救法不停拍打孩子背部,一兩分鐘後,孩子吐出異物,轉危為安。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特殊的人生背後,彰顯了生命的高尚品格

正是這樣的舉手之勞,才讓生命綻放了最耀眼的光芒,也彰顯了生命最可貴的價值。也正是這種博愛之舉,讓世界變成美好的明天。

結語:

人終有一死,在生命有限的時間裡,我們該怎樣進行生活,又該為社會做些什麼?回首往事,是否會有悔恨,又該怎樣看待自己的過去?

海倫·凱勒說: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可能顯出生命的價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止適合孩子看,更適合所有人看,它可以讓你找到生活的意義,也能讓你懂得生命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