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究竟是怎麼“賺錢”的?大量商鋪倒閉,藥店卻依舊“長盛”?

隨著電商發展的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鋪受到衝擊,不管是曾經火爆至極的服裝店還是商場,無一不被電商打擊的“抬不起頭”來,滿大街都是“清倉甩賣”的字眼。但是有幾個行業卻例外,外賣員的增加無可厚非,因為外賣的地位越來越“高”。但是藥店越開越多就稀奇了,他有什麼賺錢的秘方嗎?

藥店究竟是怎麼“賺錢”的?大量商鋪倒閉,藥店卻依舊“長盛”?

近年來我們會發現,很多小時候非常火爆的商場都在面臨著倒閉,但是與之相反對應的卻是火爆異常的藥店生意,大型商場的周邊,大小藥店像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甚至最高峰時期一條街上開了幾家藥店。藥店不是超市,他有什麼值得大家追捧的產品嗎?

我們先來看看十年前的情況,滿大街都是酒店、飯店和KTV,因為那些領導要去喝酒、娛樂,有需求才有消費,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那些開店的人挖空心思就是為了從中賺錢。但是自從打虎拍蠅後,很多五星級的酒店關門了,KTV的消費也變得“正常”起來。但是藥店也從此盛行起來了。

現在高血壓,什麼這高那高的三高病,糖尿病,這癌那癌到處是病,原因是轉基因食品上了飯桌,地溝油成了口中美味,從而導致這病哪病全是病。另外不管你是不是三高病,心臟病,只要送了紅包,定辦大病卡,每個月政府掏錢給他(她)們去藥店買藥,藥店為了多盈利,給持大病卡的可用卡購米,油等等,藥店實際上成了商店,相互得益,這就造成了藥店遍滿大街的現象。

藥店究竟是怎麼“賺錢”的?大量商鋪倒閉,藥店卻依舊“長盛”?

但是你說藥店就一定是“暴利”嗎,這也不見得,有專家指出,現在開藥店頂多是“賺錢”,談不上“暴利”。開藥店是需要經過藥監局、物價局等等機構的審批的,對於那些審查不合格的藥品都是不允許出售的。而且藥店的審查是每年都要進行的。藥店一般來說毛利在35%左右,再除去成本以及人工,利潤都在20%左右,不算多但是也絕對不少。

儘管藥店談不上暴利,但是你不能否認中國是個人口大國,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定律,人一旦上了年紀就愛跑醫院。但是一般的頭疼腦熱大家都會選擇去藥店,而且藥房在大家的心中是和醫院一樣的存在,只要醫護人員稍加講解,那個藥的購買就是一套一套的。尤其是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只要“力薦”一下,老年人就會當寶一樣買。

藥店究竟是怎麼“賺錢”的?大量商鋪倒閉,藥店卻依舊“長盛”?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發現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外賣員,這其中少不了大家的需求,有需求才有供應,這是經濟市場亙古不變的道理。隨著醫療條件的不斷跟進,人們對於養生和健康越來越看重,所以說醫療市場就是一個巨大的蛋糕,未來會有跟多的人去“分而食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