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最难处与障碍是什么,怎么克服?

海婷婷1


学中医最大的难处与障碍是你从小接受的教育、形成的唯物的世界观与中医象形科学理论完全相反!你只认“眼见为实”的真理,不知道自然存在有一个“虚无”世界,这个虚无的世界有一个无极本体,在本体基础上散气为生,聚气归一,是太极理论,……你的世界观得有一个脱胎换骨改变!这是最难的。今天,象形科学理论已经离我们远去,不要!千万不要接受“现代”的中医理论,现代的中医理论西医化,也就是变成了物形医学理论!远古的象形科学理论已经灭亡,看书看古书,现代出版的书,藏府变脏腑……医学概念与老祖宗的医学理论相悖。


哈大叔3


学中医最难的是找个好师傅!

学中医先学经络,再学阴阳五行,再学望闻问,再学脉诊,再学中药学。

前边的都好学,经络,阴阳五行,自己看看书,多数能看懂了。经络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身体的疾病,最初都会反应在经络上,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说以当身体出现不适,在未形成疾病之前,就会从经络上表现出来,提前通过疏通经络,来达到养生保健,治病的效果,所以经络学说治未病的效果是很好的。我们比较常见的是针灸,拔罐,艾灸,刮痧等。还有一种不常见的,就是静坐,靠静坐来疏通经络,这个需要有人指导才可以练。再就是有些动功,比如太极拳,八段锦,八部金刚功等等,也是调理经络的。

然后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源自老黄道家,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就是阴阳,五行即为金木水火土,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胃为土,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去辩证的学习。

然后是望闻问,中医一般通过望闻问就可以诊病了,切脉只是最后的确定,就像西医的查血一样,是用来确诊的。望,通过观察眼神,脸色,舌苔,等等,来判断病情。

脉诊,脉诊也是中医诊病中最重要的环节,相比也是最难的环节。现在很多人学中医,不学经络,不学阴阳,直接抓药,先从药方入手,然后根据药方去匹配脉象,这样能学会,这是现代中医,不是古代中医,古代中医不这么教。

脉诊是通过寸关尺脉的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大小,来判断表里,虚实,阴阳风寒暑湿燥火等等。

最后是中药学,这个没有捷径,只能靠记忆。不再多说。

所以,通观整个学习过程,难点在于脉诊和中药学。







LIONS


中医的最难处和障碍在于:首先你需要认真思考从幼儿园到大学,以及您到现在准备学中医,这之前的社会认知。转而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才能更好的认识中医、学习中医。

平常游戏里的金木水火土,写游戏程序的这一些程序员,得益于中国的传统思想,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知识。你也可能听说过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这不是风水、迷信吗?这一点得注意,这是古代哲学思想。社会上的风水迷信也是从中国传统的哲学基础做的立论和理论。内经“迷信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克服这一些障碍的方法就是用中国传统的思想认识世界,认识周围的事物,认识自己,认识人体。多看一些古医典文言文,中医的智慧就来自于古老的文言文。文言文个人的理解有差异,各种不同的观点而催生出不同流派。这一些流派都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中医顾鸿


我是门外汉,但我想应该从踏踏实实的基础学起。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素问、脉决、本草丶药性斌、汤头歌、千金方丶医学衷中参西录丶医宗金鉴丶伤寒论、五运六气学……,甚至于民间的土单验方丶偏方丶祝由十三科都应有一定的涉猎和掌握。

只有基础打着实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成为就轻驾熟的合格中医。切忌不可心浮气燥,好高鹜远,因为自己没弄通弄懂就轻易放弃和否定。一己之见,姑妄听之,姑妄从之。谢谢提问'


水磨山人


中医这个东西很难说简单或是困难,关键是要有悟性,没有悟性可能学了一辈子都入不了门。如果不是自己喜欢中医,想学中医就不要学。中医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一般来讲,语文功底好,理解力强的人学中医不怎么难,只要你理解了中医的医学模式就会觉得很简单。中医不像西医那么死板,一个药方经过加减可以治疗很多种病,一种病也可以有很多种治疗方法和方药。不过中医的很多东西是终身受益的,例如养生保健。如果你确实是对中医感兴趣,自己的语文功底还可以的话,学中医不难。我觉得最大的障碍在辩证 和脉诊,三五年还不一定精通,靠个人兴趣和努力很重要!


秉德西安钢铁战士


学中医要明白中医的起源。中医起源于道家修炼文化,是修炼探索人身自身奥妙的产物。所以学中医真正要学进去就要去修行修炼。当然这也是难度系数最大的东西。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说: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想看到自己身上的穴位脉络,必须要会返观内照之法。然后你才知道原来书中的东西都是真的。


修仙大叔不靠谱


学习中医,必须死记硬背,每时每刻运用中医理论灵活解释所有临床上接触疾病的千变万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处是最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采取的方法是,除了把全国名老中医的医论医案书籍重点特点熟记于胸,还要在遇到任何同道先辈虚心请教疑难疾病秘方,互相交流沟通临床经验,对于临床上遇到疑难疾病的治疗帮助极大,能迅速提升逻辑思维宽度和用药技巧,深度体会“用药如用兵”的绝妙搭配,我认为这是年轻中医想早日成功需要谨记的关键之处。不知各位同道有否同感?


玫瑰一号


回答你问题之前必须得弄清中医,

一,科班出身的中医

二,原生态的国医中医

三,民间中毉

中毉博大精深…中毉的鼻祖在民间,中毉来自于民间,应回归于民间…

中毉博大精深几千年,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巨大的贡献…先代好几十年的打压,条条框框,失去了中毉的灵魂,…(阉割版),怎么说呢?


手机用户15966117963


其实中医就是伟大的科学,你们被西医带歪了。中医讲求宇宙万物相生相克,人体经络,各脏器之间的相互协调,才构成了生命,寒暑湿毒,对应四季,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雨露让整个生态生机勃勃,一切浑然天成。这本身就是科学的东西,就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中医医学跟宇宙现象相对应,比西医是高明多了,西医只是研究一个点,中医研究一个面,你说谁高明啊?真真高明的中医大师,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周易易经都很精通,中医药理就是从这里来的,实践证明,中医能治好病,还是疑难杂症都能治。只是呢,现在很少出现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这样的名医大家了,这些人那个不懂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啊?不懂这些,就不知药理,不知药理怎么能治病?中医是研究宇宙延伸出来的为人类治病的,西医不过就是一尘埃,一个宇宙一个尘埃,哪个大哪个小?


缘来缘去b7un


学中医,难在临床经验。中医,临床经验越少,技能就越差。中医有意境,辨证靠一双眼睛,观察病人的反应,有时就是病人热水或冷水,都是辨证的核心。非法行医,绝了高能中医出现,背尽天下书,没临床就是个小白。因,病人常常无法准确说出自已病情,对书开方,又好像条条都是,又象条条不对。这就是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