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是个怎样的国家?

赵凡丁201


智利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hile)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国土面积756096平方公里。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在南美洲与阿根廷及巴西并列为ABC强国。

智利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智利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享有“铜矿王国”之美誉。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旱极。此外,它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智利在新闻自由、人类发展指数、民主发展等方面也获得了很高的排名。智利教育高度发达,其教育在发达国家普遍承认。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智利拥有较高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全球化的、自由的经济环境,以及较低的腐败感知和相对较低的贫困率。被世界银行集团视为高收入经济体。按照部分评判标准(例如人类发展指数)它又可以算作发达国家。2010年,智利成为南美洲第一个OECD成员国。

尝旅途,美食旅途


尝旅途


智利应该算是移民者们的天堂吧!

20世纪70年代,智利的人均收入是整个拉丁美洲最低之一,但到1973年是皮诺切特发动政变后推行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经济战略。


政府采用低税收、低政府干预的外向型经济政策,这样的政策实行后到80年代,智利开始保持每年6.1的增肌增长速度到至今。

现在的智利经济自由指数排行全球第七,并拥有拉美最高的清廉指数。最为重要的是,智利有着最为间接快速的绿卡通道,该国非常欢迎外国人获得居留权。智利的护照是全球最有价值之一,它免签全球141国,包括欧洲和美国所有发达国家。

对于居住在智利的居民,如果在该国银行存款或流水达到50万人民币,又或每个月被动收入有9000人民币的人,就可以申请到绿卡,而其中费用不到5万人民币。

所谓的被动收入:

  • 房产租金收入

  • 社保及养老金收入

  • 上市公司分红收入

  • 债券或其他证券利息收入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提供被动收入每个月超过人民币9000的证明,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稳稳地拿到智利绿卡,而这个绿卡的好处上面也说到了。

智利国家背景简介

  • 政府

  1. 智利的政府尽管也存在官僚主义,但相比于其他国家,其政府没有臃肿的机构,因为政府的财政开支比较小,也就限制了他们的机构设置。


  2. 智利是一个非常独立且自由的国家,人民对政府的观念是爱戴但并不惧怕,他们对政府某些举动是零容忍。

  • 经济

  1. 智利是一个安全的,现代化的国家,中产阶级有更高的活跃性。在智利,只要人民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工作的机会,然后慢慢的积累财富,很少人会担心资本金垄断大量财富


  2. 由于经济自由度极高,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智利现在已经成为拉丁美洲最具有创业精神的国家,其地产、矿业、互联网等产业都在迅猛的发展。

  3. 智利现在虽然是发达国家,但其消费只有中国二线城市水平,并且房产更是比中国便宜几倍。在首都圣地亚哥,两居室带车库的公寓只要10万美金就可以拿下,相当于5000多人民币一平。

  • 医疗

智利采用公、私混合医疗体制,公立医疗体制覆盖70%人口,私立医疗占人口的20%。根据智利宪法规定,医疗保障是智力公民最为基本的权力。

智利政府保证所有公民有权得到医疗保障,而政府推行的公私双重医疗保险系统,可以保证所有公民可以再公、私之间有最好的选择。

  • 教育

智利在教育方面极为发达,并得到众多发达国家的认可,该国大学一直都有和世界著名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学些上拥有协议。其中包括美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巴西、芬兰、日本、西班牙、英国、中国等著名大学。

总的来说,智利一个安静祥和的国家,有欧洲的风景、有亚洲的内敛,还有美洲的神秘,这是一个适合不同国家、不同性格的人来旅游、生活、工作的国家。


大国布衣


虽然智利与我们有万里之遥,不过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智利是世界上著名的红酒、水果、三文鱼等产地。而智利最出名的就是,它是世界上形状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总面积大约75.6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00万。或许,智利也是世界上为了印地图最头疼的国家——实在太长了,地图上的留白太多而且利用率低。智利南北超过4300公里,东西最宽360公里,最窄只有不到100公里,海岸线长度超过一万公里。

到底有多长呢,直观点来说,相当于挪威北端到南欧直布罗陀,或者相当于黑龙江省最北到海南的西沙群岛。

形状狭长的智利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拥有全球目前已探明储量最高的高品质铜矿,也是唯一出产天然硝石的地方,锂矿储量占世界17%。这里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铼矿产地,钼矿产量世界第三,银矿、金矿产量也很巨大。如今智利的铜矿储量占据全球三分之一,产量世界第一。

智利拥有整个南美洲最高的经济自由度(全球第七),也是南美首个加入经合组织的国家,2006年智利就已经成为拉丁美洲人均GDP最高的国家。


虽然面积不算最大,但智利却成为了整个南半球最大的水果出口国,如今全球各国的超市几乎都能看到智利的水果。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蓝莓出口国,第二大樱桃出口国,第三大苹果出口国。作为新世界的一员,智利的红酒无论产量还是品质都不可小觑,而且相对于欧洲红酒在价格上很有竞争力。

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让智利似乎遗世独立,然而这个“天涯之国”却拥有相当高的生活水平。比较发达的经济,让智利拥有了拉美最高的教育与医疗条件。

智利拥有复活节岛、北方有全球最干燥的阿塔卡马沙漠,中南部有世界纬度最高的雨林,各种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加上丰饶的物产与温和的气候、安定的环境,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


澹奕


智利属于南美洲国家,国土以狭长闻名,其南北距离长达4300公里,而东西平均距离仅为200公里。智利人口接近1800万,GDP约5千亿美元,全球排名42,人均GDP约2.7万美元,全球排名53位。智利是南美洲国家中社会最稳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人口中以白人居多,在新闻自由、人类发展指数等方面排名靠前,高等教育也不错。此外智利还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和渔业资源,它是全球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铜产量和铜出口最多的国家。而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甚至超过了非洲地区。

世界上狭长的国家

智利南北长,东西短,位于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国土东西最宽的地方也才400公里。智利北部多山,很多都在海拔6千米以上。而且安第斯山脊间的阿他加马沙漠,因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通常终年无雨。智利中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土地肥沃,首都圣地亚哥的所在地。智利南部降雨非常丰沛,尤其是多暴风骤雨,因此人烟稀少。智利的气候非常多样性,包括北部的沙漠和东南部的冰川,复活节上的湿润亚热带性气候等等。

智利的经济在南美洲相对发达,在2006年时智利人均GDP便成为南美洲第一。铜矿在智利的经济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埃斯孔迪达是全球最大的铜矿,仅此一地就供应全球5%的铜产量。智利整体的铜产量更是高达全球的1/3。

智利的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其每年的旅游收入中,有超过1/3的来自国外。大多数游客来自南美洲,主要是阿根廷,美国。现在来自欧洲和亚洲的游客也越拉越多。


航空之家


看到有个朋友说智利是一个不可能东西分裂的国家把我给笑抽了,可不是嘛,如果再让智利东西分成两个国家,那还不真成蚯蚓了嘛。

说到智利,这两年在中国最火的莫过于智利车厘子了,许多朋友都在感叹,智利车厘子虽好,但啥时候才能实现车厘子自由啊!



回过头来说说智利这个国家。

在16世纪以前,南美大陆几乎都属于古印加帝国的版图,智利也不例外,但在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来到了美洲大陆。

1541年,智利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10年智利获得自治权,1818年独立并成立共和国。

智利位于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脉西部狭长海滨平原,是世界上南北跨度最大的国家,国土成长条状,因此有人调侃称,智利是世界上交通建设最方便的国家,一条交接南北的高速路和铁路就行了。

智利面积近7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900万,是南美洲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背靠安地斯山脉,智利也成为全球矿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铜矿王国”之称。

同时,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也就是“旱极”就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

智利是一个农业大国,水果种植面积大,同时还是世界出名的羊驼产地,渔业大国。

近年来智利车厘子对中国的出口越来越多,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的反差,智利车厘子刚好填补了国内车厘子的空白期,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历史上,智利在独立后,曾于1879到1883年间与玻利维亚及秘鲁发生过一场“硝石战争”,又被称作是“鸟粪战争”。

战争结束后,智利成为最大的赢家,占据了阿塔卡马沙漠中矿产最为丰富的地区,迫使玻利维亚割地求和,成为内陆国家。

如今的智利,已经成为南美洲经济发展最为健康快速的国家,到2018年其人均GDP达16000美元。

智利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其境内有山峰众多的东部地区,漫长海岸线的西部地区,自西向东,由海及陆,沙滩和雪山,可以说,智利真的是一个自然景观十分丰富的国家。


智利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国家,央视《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就有做过智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挺好看的。


Mr农村大姚


智利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有望成为南美第一个发达国家

提及智利,大家的第一印象估计是它修长的身材,因为在地图上这个国家的形状十分狭长,因此有人戏称在智利开车最忌讳的事情就是掉头。

智利的国土形状完全是由其地理环境造成的,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其西面濒临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东面则是巍峨的安第斯山脉,智利的国土就位于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的狭长地带上。(智利地理位置)

从地图上来看,智利和阿根廷有着漫长的边界线,智利距离阿根廷也非常近,但是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智利与阿根廷之间的交通极为不便,最早征服这里的西班牙人也并不是从阿根廷进入智利的,而是通过北面的秘鲁进入智利的。

因此智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属于秘鲁总督区管辖,1778年西班牙政府单独成立智利总督区,从此智利的行政和军事正式脱离了秘鲁总督区的控制,为日后智利建国打下了基础。

智利是一个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尤其是盛产白银,因此受到了西班牙殖民者残酷的压榨。而因为不堪压迫,从17世纪开始,智利就爆发了多次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大起义。

1810年9月18日,智利首府圣地亚哥的土生白人爆发新一轮起义并推翻了殖民政权,成立民选政府。但西班牙人反应非常快,新政府仅成了不到一个月便被西班牙殖民军队绞杀。

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智利民族英雄奥希金斯选择继续坚持抵抗。1817年在圣马丁的帮助下,智利起成功击败西班牙人。1818年2月12日奥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独立,成立智利共和国。

在建立之初,智利的国土面积还没有这么狭长,其南北长度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不过在1879年—1883年的南美太平洋战争中,智利向北夺取了玻利维亚的出海口和秘鲁南部的塔拉帕卡省,国土向北扩张了一大块。

除了向北扩张以外,智利还继续沿着安第斯山脉向南进军,一直将版图延伸至美洲大陆最南部的火地岛。至此形成了现在南北狭长的版图。

今天的智利总面积为75.6万平方公里,比青海省略大,东西最窄处仅有96.8公里,最宽也不过362.3公里,但其南北长度却达到了4352公里,这个距离相当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距离。

(将智利放到中国)

相较于其他拉美国家,自从独立之后,智利的政坛还算是稳定。在二战之后,智利选择跟随美国。1973年9月11日,智利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政府。

皮诺切特虽然是一个独裁者,但是他确实一个类似于韩国朴正熙的人物。在他统治时期,他着手完善宪法,发展经济,兴办教育,创造了智利经济奇迹。

1989年智利重新举行大选,军政府时代正式结束。

目前智利人口为1860万,其中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约占89%,印第安人约占11%。

(智利美女)

凭借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如今的智利人均GDP高达1.6万美元,是一个准发达国家。在未来的十几年中,智利极有有望成为南美第一个发达国家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它在2018年正式进入世界一线城市)

对于中国而言,智利几乎就在地球的另一端。由于距离太远,目前中国还没有直达智利的班机,如果要前往智利旅行就必须在中途转机,一般是在美国进行转机,通常要花费近两天时间才能到达智利,路途还是比较漫长的。

不过前往智利的路途虽然遥远,但当地的景色足以让你不虚此行的。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巍峨的安第斯山脉,还有可爱的羊驼,也可以前往最南部的火地岛去观赏帝企鹅。

2014年,著名的达喀尔拉力赛移师南美,而智利则拥有多个重要赛段,每年比赛只是,这里都会成为越野爱好者的圣地。

(虽然还是叫达喀尔拉力赛,但该比赛已经挪到了南北进行,其中智利和阿根廷是主要的申办国)


千佛山车神


在智利,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帝创造这神奇的世界,在即将完工 时,他发现自己还有一些材料没有用完。那是一些河流和山谷,海洋和湖泊,冰川和沙漠,山脉和森林,草地和山丘。他想与其丢弃这些美丽的边角料,不如把它们打包放到地球上最遥远的角落。”这个遥远的角落,便是智利。

智利是全球最狭长的国家,国土南北长4332公里,长长的海岸线在南美洲西部铺展开来,恍若南美大陆的“裙边”。如果把它放在中国版图中,就要从黑龙江省最北部的漠河一直横跨 西沙群岛。而国土东西宽度平均只有180公里, 只相当于上海到杭州的距离,仅为国土长度的二十四分之一 。在诗人聂鲁达眼中, 智利就像“由波浪、葡萄酒和白雪所组成的长长的花瓣”。

从北往南狭长的海岸线,横跨38个纬度,这也造就了智利极具多样性的独特地貌。北部的阿 塔卡马沙漠有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迷人景致,宽广壮丽的盐碱地、永恒的雪火山和蕴藏丰富物 种的湖泊。首都圣地亚哥位于中部,东依安第斯山。终年积雪的安第斯山仿佛一顶闪闪发光的 银冠,给圣地亚哥增添了动人的风韵。南部,知名的Torres del paine国家公园有非常美丽的冰川景色。而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孤悬着的复活节岛,以神秘的巨石人像、“会说话的木 板”和奇异的风情吸引着世人。

2018年,智利将迎来独立200周年。届时,整个智利将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不管是在风貌各异的边疆小镇,还是时尚的首都圣地亚哥,都会开启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天马行文


基本信息

智利是一个南美国家,占据了东部安第斯山脉和西部太平洋之间的狭长地带。

官方名称是智利共和国。

智利北部与秘鲁接壤,东北部与玻利维亚接壤,东部与阿根廷接壤。

智利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截至2016年,智利人口估计为1804万人。

智利圣地亚哥是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坐落在白雪皑皑的安第斯山脉和智利海岸山脉环绕的山谷中。圣地亚哥成立于1541年,自殖民时代起就是智利的首都。

智利的领土形态是世界上最不寻常的。从北到南,智利延伸了4270公里,但从东到西平均只有177公里。也就是是智利的国土很长,但是很窄。

其他有趣的事实:

智利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政府支持的UFO研究组织的国家之一。

智利的丈夫和妻子有不同的姓氏,因为女性保留了自己的姓氏。如果他们有相同的姓氏,他们通常被认为是兄弟姐妹。

智利的离婚仅在2005年合法化,该国是全球离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智利北部,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自从保存记录以来,阿塔卡马的部分地区没有过降雨的记录。

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在智利位于瓦尔帕莱索以西587公里的海域漂浮了大约四年。在获救后,他发表了他的生存故事,据说是丹尼尔笛福经典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灵感来源。

智利人称他们的国家为诗人之国,也有其充分的理由,这个国家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45年的加布里埃拉·米斯特拉尔和1971年该国最著名的诗人巴勃罗·聂鲁达。

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

桑拉多是阿根廷智利边境安第斯山脉的一座巨大的层状火山,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活跃火山,海拔6,873米。它也是西半球和南半球的第二高山,也是智利最高的山峰。

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安第斯山脉的桑拉多火山口湖同时是世界上最高的湖泊,海拔6,390米。这是一个直径约100米的小湖。

智利的海岸线沿太平洋延伸,长6435公里。

智利有36个国家公园,总面积为914万公顷。

托雷斯德尔潘恩国家公园是该国最壮观的国家公园之一,占地面积约24万公顷。它是智利最大和访问量最大的公园之一。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公园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位于智利复活节岛。该岛于1888年被智利接管。它的名声和世界遗产地位来著名的石头雕像。相信很多国人从小就听说过它。智利拥有6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智罗教堂代表了拉丁美洲一个杰出的教会木制建筑形式的独特例子。它们代表了17世纪和18世纪耶稣会逍遥派的传统,在19世纪由方济各会继续和丰富,至今仍盛行。自2000年以来,智罗教堂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阿塔卡马也是山脉一侧的岩画或大型石头画的家园。阿塔卡马巨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史前拟人形象,身高119米,代表公元1000至1400年的当地居民的神灵。

在智利南部发现的阿勒斯树以其长寿而著称。迄今为止,已知最古老的活体标本为3640年。

智利北部格兰德山区的山区气氛非常适合天文学家,因为空气特别清澈。它是所有南半球观测站的首选地点,每年有300个晴朗的夜晚。著名的托洛洛天文台就位于这里。

智利有一个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西班牙征服者将葡萄藤带入该地区。智利现在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出口国,也是第九大葡萄酒生产国。

智利于1984年开始出口鲑鱼,现在是仅次于挪威的世界第二大鲑鱼出口国。也就是国人熟悉的三文鱼。

智利和秘鲁都声称皮斯科酸是他们的国家饮料。通常是把可口可乐或姜汁或苦艾酒等软饮料混合。但最常见的版本是皮斯科酸与柠檬汁,糖,冰和蛋白混合。

都看到这里了,我觉得你会点个关注点个赞!


王不宇看世界


智利西临太平洋,海岸线漫长,不过北部地区海岸线较为平直,而南部地区,特别是南纬40°以南地区海岸线十分曲折,这主要是在历史上的冰川时期,中高纬度地区多冰川分布,盛行西风带携带的水汽碰到了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抬升,多地形雨,增加了冰川的厚度,巨大的冰川从高山上向西滑动,对地表形成巨大的侵蚀作用,从而形成了海岸线呈锯齿状的“峡湾地貌”。智利的气候南北差异十分明显,北部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圣地亚哥

位于南纬30°至40°之间的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而位于南纬40°以南的地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从气候角度来看,智利北部地区降水稀少,南部地区气候湿冷,不适合人类生产生活,所以智利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南纬30°至40°之间的地中海气候区,比如首都圣地亚哥,还有瓦尔帕莱索、康塞普西翁、兰卡瓜、塔尔卡和蒙特港等城市也在这一区域。阿塔卡马沙漠

智利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智利西部海洋中就分布着南北走向的板块消亡边界,由于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不仅隆起了巨大的褶皱山脉“安第斯山脉”,而且也导致智利地震灾害多发。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之一,曾经连续91年没有下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被称为世界“旱极”。板块边界频繁的地壳运动和地质活动,促成了智利丰富的矿产资源,智利是世界中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地理沙龙


它被称作“天涯之国”、“世界的边缘”,它以源源不断输送铜、锂等矿产,贡献两位诺贝尔奖诗人,成为南美第一个OECD成员国而跻身国际舞台。

最狭长:智利共和国面积75.6万平方公里,包括南部岛屿以及太平洋上距本土3000多公里的复活节岛,人口1790万(2016)。它国土轮廓像一条长丝带,南北蜿蜒足足4350公里,而东西宽度只有96.8—362公里(平均宽度180公里),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上领土最狭长的国家。

多山、多火山、多地震是智利的地质特征,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80%。全境位于太平洋地震带,每年发生上百次中小级地震,8级以上大震时有光顾,1906、1939和1960年(以里氏9.5级成为有仪器记录以来的最高)三次共夺去5.3万多条生命。境内火山多达2000余座,包括55座活火山。

地区划分:智利通常被自北向南分为五个地区:北格朗德、北科奇、中央谷地、南部地区和南极地区。其国土植被和利用情况如下:农业可耕地仅占2%稍多,林地面积占11%,畜牧草地占17%,沙漠及不毛之地接近70%。全境有大小30多条河流,短小湍急,自东向西流入太平洋。

多样气候:智境内分为南、中、北三个明显不同的气候区,南部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和寒带草原气候,中部为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北部为长年无雨的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全国正常年份平均降雨312毫米,南、中部分别在2000毫米和500毫米以上。

资源优势:智利矿产资源丰富,19至20世纪硝石和铜矿先后成为经济支柱,当下储量和产量名列世界前茅的有铜、锂、钼、硝石、碘,其中铜、锂产量分别占全球30%和40%,金、银产量也进世界前10,此外,铁、锰、铅锌、煤等资源也很可观。

该国海域辽阔,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第四渔业大国,鱼粉产量及出口坐二望一。智利人工林生长快,使该国成为造纸和纸浆业大国。它还是水果生产及出口大国,葡萄酒产量和知名度享誉世界。

人文特征:它属族群异质性国家,印欧(西班牙人)混血的梅斯蒂索人占75%,欧洲移民后裔占20%,以西班牙裔为主,其他欧洲人中德裔最多,再有英裔、意裔、法裔等,少量犹太人、阿拉伯裔人也包含在内。第三类是当地土著,主要有马普切人,约51万人,艾马拉人约9万人。居民中90%是天主教徒,余为新教教徒。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马普切语也被广泛采用。

智利人的国家认同远在族群认同之上,构成人口主体的梅斯蒂索人以西班牙文化为价值取向,后来的欧洲移民很大程度且较快地被同化进主流文化。马普切人在殖民时期被逐渐压缩至南方,他们在保留传统文化(与原始宗教相联系,强调祖先崇拜和圆梦)的同时不断融入社会。日常只用马普切语者有10%,40%的人讲西班牙语,50%使用双语。一直以来,智利社会保持平和稳定的族际关系。

历史脚步:该地史上印第安人数量较少,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的小型部落存在。1520年,麦哲伦环球航行中经过火地岛,并穿越现今的麦哲伦海峡绕行智利西海岸。1535年,西班牙人从秘鲁南征智利北部,遇当地人抵抗且未发现黄金无功而返。1540年,又一支远征军二次南下,次年在中部谷地建圣地亚哥。1546年,西班牙人征服智利北部与中部(一直未涉南部马普切人领地)。

智利殖民史上始终处于西班牙帝国“边缘社会”的地位,原因是面积狭小、距离遥远并缺乏金银等矿藏,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该国中部,几无非洲奴隶,因此该地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浓厚的欧洲色彩。

1810年9月18日,圣地亚哥人民起义,这一天后来成为智利国庆日。1817年,智利“国父”奥希金斯和圣马丁率领安第斯军从阿根廷进入智利,次年决定性击败西班牙皇家军队,1818年2月智利以共和政体宣告独立。

国家发展:智利军队起源于“安第斯军”,训练有素,英勇善战,在该国疆域拓展中立下汗马功劳。1839年取得对秘—玻联邦战役的胜利,1843年占领麦哲伦海峡,1879—1883年再与秘—玻发生争夺硝石资源的太平洋战争,智利获胜且兼并两国一些领土。20世纪80年代,它接受国际仲裁与阿根廷和平解决麦哲伦海峡之争。维护漫长的疆土需要坚定的国家意志,政府对移民南部和投身南、北的建设者、管理者给予政策鼓励,19、20世纪建起贯穿南北的铁路、公路和机场,保持全国电信、电视和网络的畅通。

该国独立后一直实行多党政治,在一个多世纪的右翼势力掌权后,20世纪30年代起,左翼力量不断加强。1970年,以社会党、共产党为核心的左翼联盟在大选中赢得相对多数,阿连德就任总统后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束帝国主义、垄断集团、地主寡头的统治,并且在智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美国后院”社会主义“多米诺效应”让山姆大叔费尽心机,智利军方于1973年9月11日发动政变,阿连德殉职于总统府,该国开启皮诺切特17年的军政府统治,期间3197人遇害或失踪,2.8万人因政治原因被投入监狱,近20万人流亡国外。在政治上采取高压政策的同时,皮诺切特放手实施“新自由政策”,智利经济连年保持6%的增长,并以推行卓有成效的私人养老金制度蜚声海外。

20世纪80年代至今,“智利模式”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再冲击,它包含建立在铜利润回报的稳定基金、严格控制公共开支、私人养老金制度、借助FTA增加贸易伙伴等内容。国内政治气氛从两极化转向和谐、务实与共识的方向,执政者均执行自由经济政策,智利被公认为拉美最先进的国家,城市化率高达86%。2016年该国实现GDP2470亿美元,贫困率14.4%,预期寿命81.7岁,进入高收入经合组织国家之列。

民族性格:与拉美其他民族相比,智利人严谨认真,工作时少有随意散漫,诚信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意识,政府同样赢得清廉的赞誉。长期以来,他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相对较慢,办事效率不高,而这一切也在改变之中,饮茶、用餐时长聊的现象少了,人们变得讲究实际而有抱负,这个国家俨然“南半球的挪威”!史学家说它是个“盛产历史学家和诗人的国度”,前者只在学界闻名,而后者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名扬天下,有女诗人米斯特拉尔和留下传世名言“爱情太短,遗忘太长”的聂鲁达。学者同样给出智利人热衷用诗歌、史观和贸易对话世界中心的原因:为弥补其地理位置偏于一隅的缺憾,他们养成一种全球观,阅读广泛,游历四方,而将自身传统与他国联系起来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研究自己的历史。


智利人不必为自身不被关注烦闷,2010年8月5日,北部圣何塞铜矿地下700米深处33名矿工被埋,69天后,他们全部获救创人类救援史上的奇迹;2010年2月27日,智利南部发生8.8级地震,死亡和失踪人数是555人。2015年7月,智利足球队在其美洲杯赛99年的征战史上首次捧杯……

天涯咫尺间,智利故事有艰辛往事,富足当下,更有美好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