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山西古村多,各有各的特色。看完了上榜的长治市古村,咱们再来看看晋西南的临汾市的古村。今天看一个十分牛的古村,在古代村里有一座古堡,名字竟然叫做国家堡。

临汾顾名思义,因地处汾河水之滨而得名,在过去长治临汾两地之间不通高速的时候,去一趟得四个多小时,现在好了,长临高速通车,车如飞矢,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能达到临汾,方便多了。

一、被央视播音员念错的县名

临汾市和长治类似,也是地处一个盆地之中。在这个盆地的北端,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县,县名往往会被念错,就是央视播音员也不例外,见到就会念错。

这个县就是京剧著名唱段《苏三起解》里唱到的“洪洞县里没好人”的洪洞县。如果你把它念作Hóng dòng县,就大错特错了。正确读音应是Hóng tóng。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园

为啥?别问我,当地人都这么叫。权威辞书《辞海》(缩印本,1980年8月第一版)也这么标注。京剧演员也这么唱。所以,你就从了吧。

按古书上说的,临汾市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背霍面涧,箕山东峙,汾水西绕,山川形胜,草木夭乔,甲诸三晋”。

而洪洞县紧挨市区,在东北方向。东倚巍峨耸立的中镇霍山,西屏峰峦叠嶂的吕梁山,汾河自北向南纵横其间。

从地图上能看到,同蒲铁路、大运高速、108国道、309国道穿洪洞县城而过。这里自古为交通要道,被称为“三晋锁钥,晋南之咽喉”。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洪洞县大槐树

从洪洞县著名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出发向西北方向,有一条洪乔线。驱车沿线行驶不到十公里,就是万安镇。万安镇自古为洪洞河西重镇,集市贸易十分繁华。

万安镇政府所在的万安村,就是去年刚刚上榜的中国传统村落,更是得天独厚,经济条件远超他村,于是为后人们留下了成片的独居晋西南黄土高原特色的古民居。

二、以国家命名的古堡名

洪洞县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土地,传说女娲在此补天(长治人表示不服,在上党区上郝村天台山还有个女娲补天的无影堆呢),伏羲画卦在此,附近的历山还曾有舜帝耕种,尧王在此访贤……

下辖的万安镇万安村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村庄,好多历史传说就发生在万安村附近。尤其是关于舜,据说舜王从东山来此定居,耕种于附近的历山,就居住在这里。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万安村国家堡残存的城墙

后来,尧王让贤,万安村成了舜王的居住地,于是人们把这里称为国家堡。一直到了元代,才取万民安康之意,改名为万安。

沿洪乔线出了县城后没多久,就感觉道路明显变得有些脏乱,可能是煤车经过较多的缘故,空气也比较污浊,路面也扬灰,感觉很不爽。

按导航到了万安村了。从道路两侧看不出一点古迹,问了问路人,才知道,要想看古民居之类的古迹,得往村里走,远离道路的北侧,才会有。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万安村古民居

时间才是半晌午,村里街面上人不多,偶尔能见到一两只土狗在逡巡。很幸运的,我们打听遇到的那个人竟然是长治老乡。他热心地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村子的情况。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一行穿小巷终于见到了古香古色的成片古民居。

先不提古民居。入眼的一长溜土堆。表面剥蚀得坑坑洼洼,也不完整,断断续续的。这,就是传说中国家堡的古堡城墙。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万安村残存的古城墙

土城墙大约3米多高,宽度不等,最厚处有4米多,城墙上面长满了槐树、灌木杂草,最粗的槐树有30公分直径。

仅从局部看,很容易将这些土堆当成普通土堆看待,只有站远一些看,才发现,这些断续相连的土堆原来是古城墙。

断断续续、残缺不全、坑坑洼洼,虽然厚实粗壮沧桑古朴,但已是风烛残年的感觉,这是古城墙给人的第一印象。

从断口走近去仔细看,还能看到内侧有土窑洞,个别地方在城墙上还有近代盖的青砖房子。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万安村残存的古城墙

已经不需要再去触摸了。完全没有任何保护的古城墙围起来的据说就是国家堡,而且据资料说,这个古堡只有一个门供进出。

据当地学者考证,说是在国家堡西北部,有一个残破的院落,名叫做“姚商”,是远古时期舜王的宫殿,他与夫人后妃们在此居住。

看着眼前的古城墙,黄土夯筑而成,明显的人工痕迹。考察远古时期的建筑工艺和水平,是绝对没有这样规模的城堡的。

按我们一行的人的大致推断,这处名字很大的所谓国家堡,建筑年代最早到明代,名字和尧舜有关的说辞,应该是后人附会而成。当不得真。

作为一处凭吊古人的古迹,万安村国家堡还是值得好好保护的,就这样任其自然生灭,十分可惜。

三、以娘娘命名的古庙名

距离国家堡古城墙西边不足500米的地方,有一个沟名叫妫汭。妫汭,这俩字又不认识了吧?

这俩字读guī ruì。妫字,就是河名,特指北京延庆的那条河。去年北京园博会就在那里召开,开闭幕的主会场就叫做妫汭。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园博会内当时还建有妫汭湖、妫汭剧场等,妫汭二字估计也就是那时才被人所熟知。

汭,就是河流交汇处。而这俩字组合成词组,就只有一个意思: 传说舜所居之地,尧将两个女儿嫁给他。后来这个词,也借代指尧的两个女儿。

尧王的这俩女儿就是娥皇、女英,被尧王许配给舜。在当地的传说中,他们就是居住在这里。

虽然现在所谓的妫汭河已经成了荒沟,但是在国家堡西北不远的地方,有一座辉煌的大庙,叫做娘娘庙,主要供奉的就是舜的两位妃子。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娘娘庙内主建筑群

从古城墙边,一眼望去,远处有一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红墙黄瓦绿琉璃非常醒目。高耸的飞檐翘角彼此错落,显示出众多的宫殿数量。这就是主祀舜帝两位妃子的昭阳宫,当地人叫娘娘庙。

彼时已近中午,昭阳宫里非常安静,院落阔大,分好几个区域,也供奉不同的神仙。西边房屋山墙上还嵌着两块方形石碑,记录着庙宇的变迁,墙根处还躺着一块巨大的石碑。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墙根的古石碑

院内最主要的就是娘娘庙建筑群落。它们位于高高的台阶上,由山门、钟鼓楼、献亭、正殿、偏殿等完整的建筑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山门上悬挂“有虞昭阳宫”的牌匾。正殿门上,还有三块牌匾。居中是“德配重华”,旌表二位妃子的高尚品德高尚,可与帝舜般配;左边是“有虞内助”,右边是“妫汭芳型”,都是夸奖二位娘娘的品德贤淑,足以作为后人榜样。

这么规模庞大的庙宇群,显然是近些年新建的。院内还有一座高大的戏台,上面还有举办活动留下的横幅:娘娘庙舞台。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说明文字分栏错误的石碑

旧庙痕迹已经不多了,现在看到的就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场景。不足之处是建筑太新了,有些关于娥皇女英的考证材料在石碑上却出现了文字标点错误,甚至是段落分栏错误,的确是个很大的遗憾。

据当地新闻媒体报道,2018年7月30日,洪洞妫汭虞舜文化研究会、山西晋韵汉风团队以及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在娘娘庙举行过一次隆重的庆贺尧帝长女娥皇寿诞的活动。

山西这座古堡名字气派,就叫“国家堡”,位于临汾洪洞县

新修的大戏台

说句题外话,娘娘庙的前世今生果真有相关的研究会做考证,那么,在庙内的文字记载上也应该严严谨一些,不然的话,游客们在此得到错误的信息,又会将错误扩散出去,十分不利于虞舜文化的传播。

古村万安,匆匆一瞥,只撩开了神奇传说的一角。后续还有精彩的古村走访纪实,将会为大家呈现万安古村古民居、古文峰塔的精彩。

请关注 ,看过多古村故事。

(本账号系网易号家乡特色内容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