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夷陵之战还是北伐失败是诸葛亮最大的遗憾?

黄蜂二师兄


我认为应该是没能阻止刘备伐吴(夷陵之战)是诸葛亮最大的遗憾。

关羽失了荆州,并被东吴杀害。刘备称帝后立刻决定伐吴,以为关羽报仇。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诸葛亮其实已经劝阻刘备伐吴,但当时关羽和张飞先后被杀,且东吴又夺取了荆州,刘备冲动之下没有人可以阻拦,于是诸葛亮叹曰:“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中还这样记载: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总之,刘备要伐吴,连诸葛亮也劝阻不了,除了法正能够劝阻,但当时法正已经死了。

刘备伐吴(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7月,刘备发兵三万,再加上沙摩柯的蛮夷军队,总计五万余人,水陆并进,气势汹汹向东吴杀来,刘备一路势如破竹。孙权向刘备求和,被刘备断然拒绝。于是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兵马抵御刘备。陆逊见蜀军势头正盛,令将士坚守不出,消磨蜀军锐气。这样双方相持了约半年,正值盛夏,天气炎热,蜀军士气逐渐低落,为了避暑,刘备下令大军在深山密林里扎寨,连营百余里。陆逊见状决定用火攻,于是派兵火烧连营,四面围攻,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蜀军大败,死伤不计其数。刘备趁夜突围,在众将士拼命保护之下,摆脱了追兵,逃往白帝城。第二年四月,刘备在白帝城病故。

伐吴失败的后果

一、谋臣武将损失

军师2死2降:马良和程畿阵亡,黄权和庞林降魏。

武将损失:护军冯习,被东吴名将潘璋部下所斩;前部督张南,临阵被斩;别督傅肜,为救刘备断后,战死;别督赵融,临阵被斩;胡王沙摩柯战死。

二、军队损失

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

三、物资损失

因战败仓惶逃跑,一切粮草辎重都被丢下,尽归东吴。

总之,这次伐吴,蜀国是倾全国之力来打的这场战争,夷陵之战战败,可以说把蜀国的国力消耗殆尽,需要数年才能缓解。

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北伐曹魏从公元228年至234年,共五次北伐(《三国演义》中说六次北伐不准备,其中一次是曹魏主动进攻),全部以失败告终。

其实蜀汉北伐曹魏的成功机率相当低,这点诸葛亮也清楚,但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刘备的一生夙愿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他至死也没能完成心愿。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而且对他信任有佳,并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刘备临终前还托孤于诸葛亮,这些都是诸葛亮非常感激的。所以诸葛亮决定为蜀汉鞠躬尽瘁,尽力替刘备完成心愿。

二、蜀汉不能坐以待毙

蜀地本身发展空间狭小,和曹魏根本没发比,所以拖得时间越久,曹魏的实力壮大得越快,到时曹魏的实力将会对蜀汉呈碾压之势。诸葛亮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决定趁曹魏还没那么强大,主动攻出去,说不定还有生还机会,否则坐以待毙,蜀汉必亡。

三、缓解国内矛盾

蜀汉内部分为三大集团,荆州集团以诸葛亮为代表,东州集团以李严为代表,益州本地集团以谯周为代表。明显可以看出,蜀汉是荆州集团占主导地位,东州集团次之,益州本地集团地位最低。伐吴失败后,三大集团的矛盾日益突显。诸葛亮发动北伐,可以将蜀汉的内部矛盾转移至对曹魏的外部矛盾。如果打下雍州、凉州,那么三大集团的矛盾会大大缩减,对稳定蜀汉政权有很大帮助。

伐吴(夷陵之战)和北伐曹魏对比

北伐是诸葛亮不得以而为之,或者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伐吴实际是可以避免的,当初诸葛亮《隆中对》就对刘备说,东吴“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但由于刘备的一时冲动,夷陵之战惨败,使得蜀汉实力大减,最后只有诸葛亮来收拾残局。

结语

假如诸葛亮阻止了刘备伐吴,转而联合东吴共同伐魏,那样消灭魏国的机会将会大很多,那时候可能会出现蜀吴争天下的局面,刘备的夙愿也很可能会完成。



博超讲堂


客观来看,两个应该都不算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算是两次胜利。

一、夷陵之战,对于蜀汉而言,是一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战争。


虽然开战前,诸葛亮等人曾表示反对。因为蜀汉刚经历过倾全国之力的汉中之战,且刚刚丢失荆州,军队人疲马乏,急需休整,强行开战很不理智。且蜀吴开战,会两败俱伤。若是魏国趁虚出击,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但就刘备看来,出兵攻吴,是“利大于弊”。

因为,重新收回荆州,可以夺取富庶的江汉平原,进取襄阳,推开进入中原的门户(之前关羽就曾攻击襄阳,引起魏国举国震动)。

荆州据长江之险,占据荆州就可顺江而下,向下游发展势如破竹。(西晋大将王濬就如这样灭吴的)

且与其他各州连年征战不同,荆州在刘表治下,安心发展内政,拥有大量的人口及经济资源。

隆中对中指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更重要的,就是人心向背。刘备称帝不久,需要支持。随刘备入川的有不少人,他们逐渐形成荆州派,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荆州派在蜀汉中后期掌握了军政大权,产生巨大影响,汇聚着众多文臣武将,蜀国丞相多出自此派。

在蜀汉失去荆州后,为了自身利益,这些荆州派自然极力主张夺回荆州。

刘备刚称帝不久,急需广泛支持。出于稳固政权的考虑,也不能不考虑荆州派的主张。

所以,出于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即使是失败,夷陵之战也不得不打。

二、北伐是疲弊的蜀汉摆脱“危急存亡之秋”的必然措施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1、刘备托孤时,蜀国已是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益州疲弊”是一大隐患。从上来说,刘禅昏庸,无心政务。而从下来看,益州派大有抬头之势,本土人士居安一隅,不思进取。

短期看,这种疲弊之风无损大局。但长期来看,则有“温水煮青蛙”的危险。因为“天下三分”,魏吴两国励精图治,虎视眈眈。而此时若蜀汉仅满足于安乐,将难免倾覆之祸。

此外蜀汉国内,元老、荆州、东州、益州四大派系之间冲突不断。公元223年,益州豪强雍闓不满益州派日益边缘化,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孟获等一起叛乱。长此以往,蜀国将面临更大规模的内战和分裂。

为转移内部矛盾,让国家高效运转,向外开拓生存空间,蜀汉就必须进行北伐。


2、将战火由国内引向国外

刘备死后不久,曹丕就派出五路大军进犯蜀国。

时建兴元年秋八月,忽近臣奏有祸事。
后主问其故,近臣曰:“今曹丕调五路大军来取西川,第一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胡兵十万,犯西平关;第二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三路乃吴王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乃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五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

好在诸葛亮临危不乱,派马超守西平关,赵云守阳平关,让魏延阻止孟获进军,此外遣使分别游说孟达和孙权。一番调度下,使蜀汉躲过了灭顶之灾。

请注意,这次战争,是曹魏攻打过来,这对蜀汉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要想改变这一个格局,就要将战争引到敌人的土地上去。

此外,曹魏政治军事中心在中原,离诸葛亮出兵的汉中路途遥远,且交通不便,每一次大规模用兵成本很高,对国力都是一次严重消耗。

通过北伐,这个效果是达到了:

曹植在奏疏里说的又说”数年以来,水旱不时,民困衣食,师徒之发,岁岁增调,加东有覆败之军, 西有殪没之将“。

曹魏的经济遭受严重消耗,更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入侵。

结论:从战术层面来说,不论是夷陵之战还是北伐,都没有达到目标,都算是一种失败。

但是从战略层面来看,它们都很好地巩固了蜀汉的政权,达到“保存自己、消耗敌人”的作用。因而,这两者在战略上都很好地达成了目的,都是成功的国家战略。


陌道流尘


毫无疑问,夷陵之战,是蜀汉最大的转折点,没有阻止夷陵之战,自然也是诸葛亮最大的遗憾。

北伐失败可以说在诸葛亮的大概率意料之中,但北伐不得不打,因为刘备当初盘占了川蜀之地的旗号,就是复兴汉室,不然也进不来。现在刘备死了,如若再放弃攻打曹操,复兴汉室的政治意义也没了,那蜀汉政权就很可能就被掀翻了。

北伐战争某个角度类似于抗日战争,在诸葛亮眼里,不是打赢打不赢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打,不论胜败。很简单,如果当时蒋介石放弃抗日,分分钟也就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变成汪精卫的下场。

发动北伐战争的时候,诸葛亮面对的蜀汉,已非往昔。

人才方面:关羽被杀、张飞被杀、刘备已死、庞统已死、法正已死…

地盘方面:蜀汉丢了荆州(湖北、湖南),退回益州(四川),根据地大大缩小。

实力方面:裴松之《三国志注》引述吴国人张俨的《默记》,从地盘和人口来做比较,蜀国和魏国的国力大约是1:9的关系。

人心方面:由于夷陵之战的溃败和刘备病逝,刘备集团退守荆州,客观上成了偏安一隅的军阀政权。丢失了复兴汉室旗帜的巴蜀政权,本身就是外来户,在精神领导者刘备死亡之后,政权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益州本地士族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局面不稳、人心背离、危机四伏。刘备一死,南中(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昌一带)就发生了叛乱。

在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诸葛亮仍然要北伐,

北伐考虑的不是军事,而是政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所以,北伐必须要打,诸葛亮也没啥可遗憾的。除了马谡失街亭让诸葛亮很后悔,但是那是战术上的失误,并不能改变战略上的被动事实。

但是,夷陵之战不一样,可以说就是因为夷陵之战,把诸葛亮逼上了明知不可为却又不得不为之的境地。


先交代一下夷陵之战的背景。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被魏蜀吴三分。后来,经过蜀吴之间的讨价还价,蜀吴划湘水为界,蜀占西三郡(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吴占东三郡(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剩下北面的襄阳郡被曹操占领。

由于关羽镇守荆州期间,为了给刘备北伐曹操拿下一个出口点,关羽进攻襄阳,但是久久未果,最后东吴背后偷袭,擒杀关羽,夺取荆州(蜀汉的西三郡)。

当时刘备忙于称帝,未及时复仇,一年多后,才率大军一字长蛇阵出川攻吴。

过程不说了,结果就是大败而归。刘备也病死在白帝城。留给了诸葛亮一个主少国疑的烂摊子。

夷陵之战带来了好几个蜀汉无法逆转的后果:

一、刘备死了,蜀汉失去了复兴汉室正统的旗帜,导致蜀汉本地士族的反对力量难以压服。

二、夷陵之战败了、刘备死了,蜀汉基本上失去了复夺荆州的机会,就只剩下益州(四川),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当初隆中对的战略制定,左手川蜀经汉中、过秦岭、拿长安,进而攻中原;右手荆州经襄阳进河南,进而攻中原,左右手并用,天下可定!

现在,一只手没了,而且还是右手,别说打拳了,吃饭都费劲。

三、夷陵之战导致蜀汉元气大伤,并且川蜀南部叛乱四起,诸葛亮花了5年时间才得以恢复到对外用兵的程度,而此时,北魏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认可,复兴汉室的政治主动性已大打折扣。

因此,经过夷陵之战,蜀汉错失了问鼎中原的时间窗口和军事实力。

如果夷陵之战没有失败,刘备没有病死,也许就是另一番情景。

刘备一意孤行,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诸葛亮曾无奈地说:要是法正在就好了!

因为刘备最能听进谏言的大臣,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

所以诸葛亮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阻止夷陵之战,而是他清楚即使阻止,也阻止不了!

这才是他最大的遗憾!也是历史最无奈的一面!


麦小野


你好,我认为是没有阻止夷陵之战,因为夷陵大败后蜀国元气大伤,蜀国的名将也在这一战几乎丧失殆尽,加上刘备病重,刘禅年幼导致蜀国政权大有被颠覆的可能,虽然诸葛亮稳住了局面但在三国中蜀国的地位降到了最低,这也导致了后来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如果诸葛亮阻止了夷陵之战蜀国养精蓄锐再北伐胜算可能大很多。


黑帽小波


就这两者来说,遗憾肯定是北伐失败,如果说最大的遗憾我觉得应该是错用关羽守荆州,导致荆州失守,满盘皆输。

先说夷陵之战,是在荆州失守之后,这里诚然有刘备给关羽报仇的成分在,但我觉得更大的因素应该是刘备想急于夺回荆州,诸葛亮也没有很明确的阻止这场战斗,阻止的只是刘备的亲征,如果这场战争不是刘备亲征而是由诸葛亮或者是其他将领出征,或许是有变数,如果拿下夷陵之战,蜀国的发展应该更好,所以诸葛亮应该没有理由去阻止这场战争。

而北伐应该是诸葛亮亲力亲为的,从出师表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北伐的重视程度,北伐如若成功,就相当于当年刘邦从西川突入中原,进而夺回中原之地的第一步。所以在荆州失守之后,北伐就成了统一中原的唯一稻草,北伐成功与否,直接能展现出诸葛亮的能力,功成名就。所以说北伐的失败应该是诸葛亮最大的遗憾。



天唐Lii


如果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俘身亡是蜀汉走向灭亡的开端,那么夷陵之战就是加速蜀汉灭亡的催化剂。


夷陵之战是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幌子,实则目的是攻打东吴,夺回荆州而发动的战疫。荆州是刘备统一大业的桥头堡,是隆中对中提到的核心要地。荆州地处交通要道,而且距离曹魏都城很近,占领荆州能够对曹魏构成直接的威胁,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而荆州的失守就直接导致蜀国发展出现后继无力的现象。


夷陵之战是在蜀国大将折损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取西川时凤雏意外身亡,关羽,张飞的相继被杀,蜀国大将折损严重,此时出兵讨伐东吴,是极不明智的。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肯定不会不加干预的,但是刘备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会凡事都听从手下人的,这次夷陵之战,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反对,毅然发动与东吴的战事。后来,夷陵之战失败,刘备大军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无奈退兵到白帝城,又有了刘备白帝城托孤之事。


诸葛亮出兵北伐,是为了完成先主统一大业的遗愿,也是为了挽救蜀汉危亡的无奈之举。“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所以诸葛亮出兵北伐是为了重新巩固蜀国政权,摆脱当下的危机,而并不是战略上选择的错误。

或许对于刘备之死,蜀汉之亡,诸葛亮心中会有遗憾,但是单论阻止夷陵之战失败,北伐失败来说,这并不是诸葛亮的错,所以不存在遗憾的说法。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刘备之死,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蜀汉的灭亡,大概是上天注定的结果吧。


轻撷棠梨


夷陵之战与北伐失败全是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

夷陵之战,彻底使刘备与孙权的联盟破裂,


这是导致蜀汉败亡的真正导火索。本来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离不了我,我离不了你,唇亡齿寒,互相依赖,互相生存抱团取暖的两大集团。到最后非要拼个鱼死网破。

夷陵之战,不管谁胜谁败,得好处的都是曹魏。这个道理刘备懂,诸葛亮懂,孙权懂,曹操也懂。

但是这场战役不能不打呀,关羽惨遭东吴的毒手,作为关羽的大哥,这仇必报,何以领导蜀汉群臣,这刘备的面子挂不住呀,自己的弟弟死了当大哥怎能不给报仇呢?

所以诸葛亮苦口婆心的相劝,也没能阻止刘备,向东吴用兵,这是一场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的战争呀。

诸葛亮感叹,若是法正在定能劝得主上回心转意,其实即使法正复生,劝刘备,刘备也会一意孤行,因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为二弟关羽报仇那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谁劝也阻挡不了。

北伐战争是诸葛亮的最大败笔,


也是一场为魏强蜀弱的战争,也是一场明知必败却不得不打的战争。

诸葛亮作为蜀国实际的掌权者,他一方面大力发展国力,一方面不断向曹魏用兵。这是诸葛亮的忠君思想在作祟,因为诸葛亮感觉自己年事已高,身体越来越不行,如果不趁年轻,对曹魏用兵,等自己岁数再稍大一些,根本受不了军旅之苦,所以只有趁自己年轻时率领手下,北代中原,向曹魏进攻,这才是上策呀。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件事情呀。

结语:

虽然夷陵之战和北伐战争都是以失败告终,结局都很惨,一个是刘备惨死于白帝城,一个是诸葛亮惨死于五丈原,二人都以死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两场战争都输得很惨,对诸葛亮来说都很遗憾,但最大的遗憾就是北伐战争。出征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是诸葛亮的一生的悲叹呀。


水壶火煮666


当然是北伐失败了,如果北伐成功,就把曹魏给灭了!灭了曹魏,东吴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夷陵之战,诸葛亮是不法阻止的。因为刘关张在桃园三结义时,发了毒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关羽、张飞都被杀了,刘备是失去了理智。诸葛亮和赵云等有远见的大臣将军们,怎么苦苦哀求,都没有阻止刘备率几十万大军讨伐东吴,结果被东吴的大都督陆逊用火烧连营的计谋打败。几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从此蜀国原气大伤。


隐者康司马


很荣幸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遗憾应该是刘备中途而亡,而刘禅又昏庸无能,致诸葛亮才智难伸,屈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少时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为春秋时期一代明相,以其高超的治国才能,辅佐齐桓公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宝座,而乐毅为战国时一代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辅佐燕昭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从诸葛亮以这两位来比较来看,说明其胸怀大志,抱负远大,不甘屈身于隆中,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恰逢刘备三顾茅庐,隆中答对,深知刘备也是有远大报负之人,非池中之物,所以把心中统一天下的计划向刘备说出,刘备非常欣赏,两人相谈甚欢,有知音难觅,知已难求之感。于是诸葛亮决定出山一展胸中宏图伟略。

刘备得诸葛为久旱逢甘雨,诸葛随刘备则是他乡遇故知。从此君臣同心,得荆州,取益州,兵进汉中,完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规划。

这时诸葛亮也是踌躇满志,正准备进行隆中对的第二步计划,进取中原之地时,荆州丢失,关羽身死,人们只看见刘备痛心疾首,谁又曾想到诸葛亮此时也百爪揉肠,悔恨交加。隆中对计划随着荆州的丢失宣告破产,你让诸葛怎么不恨,怎么不痛,一时间诸葛亮好象苍老了许多。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刘备执意不听诸葛之劝,兴兵伐吴,损兵折将,大败而归。经此一败,刘备忧郁成疾,临死之际,把诸葛叫至床前,诚恳的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以识人著称,刘禅不成器,刘备早已了然,但其因次子年幼,只能用刘禅继位,刘备何等睿智之人,深知此举有愧于诸葛亮,让其隆中理想难以实现,才诚恳地说了那番话。

诸葛亮此时万念俱灰,以刘禅之才,以后隆中对的一切都成了泡影,可叹自己虽有管乐之才,却再无施展之机会了。

刘备死后,诸葛亮深知中原已不可图取,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诸葛亮天天做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事,心力交瘁,食不下咽,导致疾病缠身,药石罔效,不治而亡。

以上分享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个人想法和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公子灵均


这个问题我们拆开来看,夷陵之战是诸葛亮能阻止的吗?他尝试阻止,但是刘备高举复仇大旗,再加上好不容易有固定地盘来施展抱负,岂是诸葛亮能阻止的?后来诸葛亮还是派赵云前去接应!而且,夷陵之战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应该就是诸葛亮了,刘禅的无能恰恰给了诸葛亮最大的发挥空间!

既然不能阻止,而且自己还是最大受益者,诸葛亮应该不会太遗憾!

再看北伐,蜀国全国上下都是在诸葛亮的调动之下,种种失败原因,也不是刻意拖后腿,失败那么多次,还可以再次北伐,不恰恰说明诸葛亮的威望吗?所以北伐失败应该是对诸葛亮满怀抱负的一大打击!引为一生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