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汪氏考


武夷山汪氏考

武夷山汪氏考

汪氏源于姬汪,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在姬黑肱生次子时,两手紧握,三日才打开,打开后见手纹异于常人,左手现水纹,右手现王纹,即“左水右王”,合一古代“汪”字,就取名姬汪,是为公子汪。因名封爵位为汪候,食采颖川,世称“颖川候”,为汪氏一世祖,也称汪氏始祖,得姓始祖。《汪氏通宗世谱》有记载:“祖居颖,初陈郡阳夏县西乡靖仁里,始祖为成公黑肱次子汪候,食邑颖川。”颖川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阳夏县是太康县的前称。所以,汪氏宗亲常说“颖川得姓三千载”就是这个原因。 早期的汪氏一直生活在北方。由于中原战乱,汪氏人口发展非常较慢,经过三十世的发展也只有三十九户。三十一世文和公因平叛黄巾起义有功,被打过江南的孙策封为淮安侯任会稽令,后人称文和公是江南始祖。到三十六世道献公任歙县令,并安家于歙,去逝后葬城东八里吴山,后人把道献公称为新安(徽州)始祖。到四十世叔举公迁到登源汪村(古属歙县现属绩溪)定居,去逝后也葬登源汪村,后人把叔举公称为绩溪始祖。

自从四十世叔举公迁到登源洞汪村后,汪氏人口有较大发展。叔举公就生有四个儿子,四十一世汪泰生了五个儿子,四十二世勋明公生有二个儿子,四十三世僧莹公生有三个儿子世华、世英、世荣。汪世华就是被后人誉为“徽州太阳”的汪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改名汪华。汪华叔父生有七个儿子。中十五世的汪华生了九个儿子,世英、世荣也各生了四个儿子,汪华堂弟铁佛也生了八个儿子,再加上汪华三个叔曾祖,四个叔祖后代到四十五世到底有多少子孙那是一个很大的家族,从此,汪氏人口有了大发展。

登源汪村有限的土地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因此,开始向全国各地辐射迁移,徽州就成汪氏人口向全国各地辐射迁移源头,故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说,这辐射源的中心就是登源汪村。

五十六世的道安公在唐朝末年担任镇守婺源的初级军事指挥官,去逝后葬在婺源的五口山下,后人称道安公是婺源始祖。

一、武夷山汪氏的由来

据武夷山市现存的《汪氏正脉宗谱》记载,武夷山汪氏是安徽婺源大畈(今属江西上饶)迁来。原文是:“趙長子 七四世 葉 字國祐 娶王氏生子一 相 始遷福建建寧府崇安縣黃土居住”。也就是说,七十三汪赵的长子是七十四的汪叶,汪叶,字国祐,生一个儿子叫汪相,最初是迁到福建省建宁府崇安县黄土村居住,这样汪叶成了武夷山市汪氏的始迁祖,即汪氏始祖。到了七十九世,有道宗、道荣、道兴、道富四兄弟。这四兄弟分支散叶全部外迁。次子道荣公迁上梅乡厅下村的岩后自然村,所以道荣公是岩后村的汪氏始祖。

汪氏在武夷山市内的迁移路线,《汪氏正脉宗谱》是怎样的记载的:“崇安黃土由大坂遷、崇安岩後由黃土遷、赤石街黃土遷、豪居由岩後遷、何墩由岩後遷、下梅西畲由岩後遷、夏墩由豪居遷、上梅由毫居遷、鉛山西坑源由黃土遷。”黄土是武夷山市汪氏第一个迁入地,共繁衍6代:74-79代。大坂是婺源的一个村,按现在的行政隶属关系是: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大畈村。

武夷山汪氏什么时候迁来?什么原因迁来?宗谱没有详细记载,不得而知。七十九世是武夷山汪氏发展的转折点,人口得到较大发展,人丁逐渐兴旺。汪氏从黄土全部外迁,什么原因外迁,宗谱也没有详细记载,但成就了岩后村是武夷山市唯一的汪氏古村落。

随着人口的增加,姓氏取名越来越困难,影响辈份的区别辩清,字辈排行显得迫切需要,岩后汪氏从九一世开始起新编字辈排行:

继述肇周邦 兴隆世运昌

自斯蕃衍盛 奕叶永传芳

贻谋欣有道 绍业贵多方

振起期光裕 云礽守泽长

这个字辈排行较长,共40个辈份,不但是汪氏,在其他姓氏也是比较少见的。从内容上看,体现四十世先祖,被誉为“徽州古太阳”、“古徽州第一伟人”汪华的保境安民,国家强盛的思想,也希望岩后村汪氏后人重振雄风,永远留传的美好愿望。

由于宗谱没有记载迁来的时间,无法正确计算至今有多少年,只能按辈份世系推算大概数。询问岩后村老人,目前已传到贻字辈,即111世。从74-111世共传承37代,按一代20年计算,汪氏在武夷山市存在740年,在岩后村存在650年,大约是在明朝中期迁来,所以,岩后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汪氏古村落。

二、武夷山汪氏古村落

汪姓在武夷山是小姓,人口不多,增长缓慢。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版《崇安县新志》之《各族户口之盛衰》记载,当时全县汪氏人口72户269人,处于较少水平。也由于人少,汪氏古村落也很少,真正能称得上武夷山汪氏古村落也只有岩后村。

岩后村是上梅乡厅下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武夷山东部,介于岭头伐木场与厅下村中间,距市区16公里,上梅乡政府9公里。

岩后村汪氏自从79世道荣公迁来,已传至111世,经历32世,有650年的历史,根据厅下村人口统计,岩后村51户268人是清一色汪姓。相当于1942年全县汪氏人口。从武夷山市的自然村人口分布来看,岩后村是较大的自然村。

武夷山汪氏考

除岩后村外,还有历史上曾经居住过汪姓的村庄,如黄土村、林后村、赤石村、豪居村、外余村、汪墩村、西畲村、夏墩村、铁岭下村等。

黄土村:是武夷山汪氏的发源地,从74-79世,经历6世,79世的汪氏全部外迁,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汪氏人口居住。

林后村:林后村是上梅乡厅下的一个自然村。林后汪氏是解放初期从岩后村迁移过来。那时,岩后村人口较多,原有土地满足不了生活需要,在林后村及周边一带开荒许多农田,为农耕生产方便,就迁移到林后村。目前有 户 人。

赤石村:赤石村汪氏是79世道宗公从黄土村迁来,由于战乱,赤石村汪氏人口增长缓慢。目前只有几户汪氏,九八洪水灾后重建,已安置到岩茶村。目前有 户 人。

豪居村:是吴屯乡豪居村。由八十二世十奴公从岩后迁移。目前有 户 人。

外余村:外余是吴屯乡红园的一个自然村。外余汪氏是江西上饶人,解放前在武夷山逃荒入赘落户。目前有 户 人。

汪墩村:顾名思义是汪氏开基的一个村落,位于岚谷乡横源村进去约3里路。目前没有一户汪姓人家,现在主要是衷姓。

武夷山汪氏考

西畲村:是下梅的一个自然村,是汪氏从岩后来此学手艺,长大成人娶当地女子落户,目前有 户 人。

夏墩村:是溪洲的一个自然村,是汪氏从豪居迁来,目前有 户 人。

古溪村:位于岭头伐木场往前1公里下坡再走一公里弯弯曲曲的小路(现已水泥硬化)。属上梅乡下阳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是岩后汪氏入赘落户,目前有 户 人。

铁岭下村:是洋庄乡浆溪行政村村部所在地的一个自然村。据现居住的汪氏宗亲说,原本姓祝,解放前,爷爷过继给无子女的汪姓师傅,改为姓汪。但太爷生前从来没有讲过从哪里来,辈份排列多少世系,无从可考。目前有 户 人。

值得一提的是,城关市区的汪氏如是武夷山本地的,几乎都是岩后汪氏迁来,即79世道荣公之后,一般都有传承三代以上。

三、汪氏对武夷山的贡献

汪姓在武夷山是一个不起眼的姓氏,也才区区一千多人,但在武夷山生根落户也有六、七百年时间,对武夷山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一)、革命贡献

在武夷山市二十二年的革命历史上,汪氏人物占有浓重的笔墨,涌现出著名的革命人物。据统计:武夷山汪氏革命人物有37人,其中革命烈士21人,离休干部3人,革命“五老”4人,肃反被错杀的革命人物9人。汪林兴、汪铁再是其中的革命代表人物。

汪林兴(1908-1944.8),上梅乡厅下岩后村人,参加过第二次上梅暴动,历任岩后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崇安县委书记、闽北分区委书记、闽北特委书记、省委常委民运部长,是抗战时期中共福建省委五位领导人之一,是闽北著名的革命烈士,被誉为民主革命时期崇安和闽北党有突出才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汪铁再(1912~1985.4),著名的红军老战士,是一位离休老干部,也是上梅乡厅下岩后村人,参加过皖南事变、茅家岭暴动。


(二)、文化贡献

汪氏对武夷山的文化贡献,虽然没有朱熹的理学文化、胡安国的湘学文化、柳永的青楼文化那样赫赫有名,留下宏篇巨著,雄文集锦。但留下一部供后人永世留芳的史志—嘉靖版《建宁府志》。

汪佃,字友之,号东麓,?-1535年 ,江西弋阳人,明朝进士,历任翰林院、充经诞讲官。嘉靖年间,在任福建按察司佥事、奉敕整饬建宁道兵备(相当今天的省纪委驻南平军分区纪检组长)期间,与知府夏玉麟合著《建宁府志》。建宁府(相当今天的南平市)管辖建安县(建瓯市)、瓯宁县(建瓯市)、浦城县、建阳县(建阳区)、松溪县、崇安县(武夷山市)、政和县、寿宁县(今属宁德市)。全书21卷,每卷按县分列记叙,比较系统地介绍武夷山市的历史渊源,民俗风情,地理气候,人物选拔,是武夷山市史志的宝贵遗产,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编撰的《崇安县新志》都以此为基础。

武夷山汪氏考

汪氏人物在武夷山也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汪佃也多次到武夷山,在大王峰南壁仙蜕岩刻有题词;明朝进士、抗倭名将、福建巡抚汪道昆的《送顾山人游武夷》,明朝进士汪桂《游武夷山记》等。

(三)、宗教贡献

武夷山是千载儒释道三教同山的一座名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明朝道士汪三宝与刘端阳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于五曲溪北接笋峰顶建有玄无道院,隐屏峰西侧半崖有一个叫痴颐窝,是以汪三宝的字号痴颐命名,是汪三宝的栖息之处所,故又称栖霞所,传为汪三宝的留蜕处。汪三宝工诗文,善书画,著有《散怀野稿》集。

还有明朝道士汪清慧于万历间(1573-1619)在玉华岩(又称白花岩)东鹿的玉华洞建有犹龙道院,蝙蝠庵,现已废,仅存遗迹。

四、汪氏遗存遗迹

汪氏在武夷山虽然是小姓,但毕竟存在七、八百年,多多少少留下历史遗存遗迹。这些遗存遗迹是汪氏在武夷山生活足迹和印痕,是武夷山市灿烂文化的组成部份,与其他姓氏一道共同促进武夷山市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一)、古村落

岩后村是武夷山市唯一的古村落。从自然村角度讲,是武夷山较大的自然村,据村中老人讲,历史上辉煌时期,有烟囱90灶,意思是有90户人家,人口约500人,是古时东乡(崇阳溪以东,以上梅乡为主体)两个最大的自然村之一(另一个是金竹的周源头村)。

岩后村清一色姓汪,村里几乎是古民居,有保存完好的仁在堂(呜山庙)、石板路巷道。村中有一条小溪,两条古巷,从外到里把岩后分三部份:对门岭、堂下溪、里头弄。村对面山上有保护很好的广大岩寺,通往广大岩寺的石阶古道、石墙山门也保护很好,没有破损。至今保留传统庙会,开路节。2018年12月,被国家住建部入选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武夷山汪氏考

(二)、古村名

岚谷乡横源的汪墩村是武夷山市唯一保留带“汪”字的古村名。

现在无一姓汪,以衷姓为主,小姓有周姓、徐姓。据村中老人说,汪墩村历史上是由姓汪的开基的。汪姓在汪墩村有着辉煌的历史,考中过进士,当过朝廷四品大官(相当现在的正厅到副部级别),村中有一幢气派宏伟的建筑—官厅,意即官员聚会的场所。汪墩村的汪姓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后来怎么消失,暂无考证。

武夷山汪氏考


(三)、《汪氏正脉宗谱》

武夷山市有现在保护完好一套八本的《汪氏正脉宗谱》,保管在

林后村的汪斯禄、汪藩树叔侄手中。该宗谱重修于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秋。依序言分析,可能是在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修谱,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重印。宗谱内容分《序》、《先祖赞像》、《世系》三部份。世系又分《历代渊源》、《越国世系》、《岩后世系》三部份。该宗谱是武夷山市研究汪氏文化历史的重要资料。

(四)、寺庙堂

岩后村内有一幢仁在堂,是岩后汪氏祠堂的堂号。因供奉呜山

大帝,也叫呜山庙,庙堂不大,宽16.2米,深10.1米,高6米,占地面积165平方米。破损较严重,中间是大殿,左右两侧是斋堂,建造年代不详。庙堂内供奉的呜山大帝是掌管农事的神,手里拿着的是稻穗,寓意在呜山大帝的保佑下,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能安居乐业。庙堂的大门背后顶端有一牌匾:保我黎民。

仁在堂(呜山庙)的庙会是正月十六。

武夷山汪氏考


岩后村对面山顶有一座广大岩寺。因座落在厅下村岩后、正凹、洪厝、林后四个自然村相连的广大岩上而得名。也因寺的位置在岩后村这一边,所以广大岩寺是岩后村的。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建有斋堂、厨房等。供奉熊道真仁、八字佛、呜山大帝、观音菩萨、吕洞宾、弥勒佛、三清佛等。海拔约千米,周围山林茂密,寺旁有一古井,水质甘甜,清澈见底。始建东汉时期,后毁于火灾,分别于1920年、1945年重建。

广大岩寺一年有两次庙会:古历的六月十五、十一月十五。

武夷山汪氏考


(五)、风雨亭

位于岭头伐木场通往岩后村古道的一个小山坡的山顶上。四周用石块干砌,两边有长凳,亭不大,始建时间不详。顶端横梁有字: 即公元 年重修。

(六)、石刻

明嘉靖十七年(1537年)夏天,佥事汪佃、御史李元阳、参政

张时彻、提学江以达、都司孙兰在崇安知县郭瑞、建阳知县李东光、建阳主簿项秀的陪同下,一起游览大王峰,用楼梯攀沿大王峰的石窟,看张仙的遗蜕,汪佃、李元阳在大王峰南壁的仙脱岩有镌刻,汪佃的石刻题文是:

□□人羽仙,丘乃在□□。

异代扇□敞,同游□恰容。

虹桥飞缥缈,瑶草碧丰茸。

便可凌丹阙,无劳访赤松。 东麓 汪佃

武夷山汪氏考


石刻幅面56×130厘米,每字14×12厘米,距地高度56厘米。内容是在游览大王峰对秀丽景色的赞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