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老人讲“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碰”有依据吗?能用科学解答吗?

湘潭残疾小哥


俗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至今它仍然影响着一些人的日常生活。在古代的时候不同的阶层人群创造出了属于其的文化,这些文化能够丰富其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诗词歌赋大多都属于古代权贵阶层才会去涉足和接触的,毕竟以前社会能够真正接受教育的人实际并没有多少;六艺五经也都盛行于官宦富贵人家,这些知识文化往往是其提升社会阶层的不二法门,很多人从年纪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学习……属于普通老百姓的或许就只有俗语了,简单诙谐,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能够给人非常多的人生指导。俗语涉及到的类型也非常多,有的是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有的是天气的预测预报,有的则是人生哲理,不同的俗语给予我们的人生启示是有不同的。



“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碰”,甲鱼和野鸡都是非常鲜美的野味,其能够满足人们的口舌之欲,给予人们非常极致的享受,很多现代人都会专门去市场上购买它们来吃。甲鱼属于又叫鳖,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和成份是非常高的,对人身体的恢复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经常会用于送礼。以前在农村地区还可以经常看到甲鱼,现在由于人的过度捕杀,甲鱼已经非常的少见了。甲鱼上山不能抓其实是有两个原因:一是甲鱼上山的时候一般是其要产卵的时节,其性情都是比较凶猛的,这个时候抓它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它咬伤;二是上山甲鱼其体型一般比较大,如果抓了它,很有可能会在下山的时候给自己带去很大的负担。综合以上两点,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最好还是不要抓上山的甲鱼了。


野鸡也是口感和味道非常上乘的美味,平时生活中也有机会吃到人工养殖的野鸡。相信如果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有曾经抓野鸡的体验,甚至在收小麦的时候都可以见到野鸡下的蛋。现在其数量也有一定的下降,其数量下降的原因一般和农药的使用和人类的恶意捕杀有关系,市场上见到的野鸡大多都是人工养殖的,野生的野鸡很难抓到了。下山野鸡不能抓主要有这两个方面:一是下山的野鸡其整体的行动速度非常快,再加上其下山可以提高整体的行动速度,所以抓下山鸡需要承担的风险也非常大;二是下山野鸡主要是外出觅食,其巢穴里很有可能有小野鸡需要喂养,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下山野鸡一般也不抓。综合以上两点来看,下山野鸡不能抓只要是出于人性的关怀以及自己的安全考虑。


不管是甲鱼,还是野鸡其整体的数量都是在减少的,对其野生种群都要有一定的保护,这能够更好的促进生活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每个生物都是我们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都是需要我们保护的,任何一种生物的消失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抓”这句俗语既是从生态系统的保护方面告诉我们这两类动物不能抓,又告诉我们平时的为人做事过程中应该有超前的思维方式,能够兼顾到利益和风险两个方面的东西,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老农民说事


“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踫。”这句农村老话也是这样。

上山甲鱼。我老家河南

农村是平原,贾鲁河从俺村头流过,那时候生态环境好,地里有水就有鱼,用小铲挖个小坑就能出水,手捧着就能喝,所以河里沙滩上常看到老鳖娃排队行走。每到夏季,成年鳖会爬到岸边产卵,当时河对面是种的紫穗槐,割草时常踫到一窝子鳖蛋。靠村边的河岸较陡,也相当于山坡吧!阳光好的时候老鳖会到坡上晒太阳,我们如果路过,就会听到老鳖扑通、扑通的跳水声,老鳖的警惕性很高,人根本无法接近。另外,处于人道,上山甲鱼多是产卵,这时你去捕杀是坏良心的,老人说不能踫是有依据的吧?

下山野鸡。野鸡是

禽鸟双属性,陆地能跑,受惊会飞,而且平时警惕性非常高,遇到风吹草动立马远走高飞。过去野鸡只有山区有,现在的平原也很多,有的人晚上寻找,白天用细狗追,但抓住很困难。山地高低不平,险势遍地都有,野鸡下山一般是到老百姓地里去寻找食物,野鸡由上而下借势就像荡秋千,除非你一招制服,不然人有多大本事也难搞定,胆敢追杀,小心自己脚下刀山火海,到头来偷鸡不成蚀把米。


所以,在农村老人讲“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踫。”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欢迎关注,愿意和你多多交流!谢谢阅读。】


心累力乏


农村老人说的大多数俗语,都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检验,而得出的结论,也是一种经验总结。大多数的老话,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丰富的经验教训是这些老话的由来。不过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碰,还真可以通过科学依据来解释一下。

上山甲鱼不能碰

甲鱼是一种水产物,一般情况甲鱼是不会上岸的,除非它要繁殖。当甲鱼上岸了,说明甲鱼是要准备繁殖了,那么这种甲鱼是不能抓的。

原因有两个:

一,甲鱼需要繁殖,如果把它抓走吃了,那么自然界就少了许多甲鱼幼苗,这是破坏生态平衡。从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最好把甲鱼放生。

二,需要繁殖的甲鱼异常凶猛,不能随便伸手触碰,甲鱼会随时攻击你。即便顺利把它抓走了,它一样会找时机攻击你。所以,面对将要繁殖的甲鱼最好放生。

下山野鸡不能碰

下山野鸡不能碰比较好理解,因为野鸡的飞行能力强,下山的时候利用滑行动力,飞的更轻松容易。人要想抓到野鸡,基本是徒劳,而且下坡容易出现危险。所以下山野鸡不能碰。


以上就是我对这句俗语的科学解释,你觉得对吗?


牧野小志


上山甲鱼下山野鸡,这句老话在农村老人口中有三个意思,下面我说说都是哪三个意思。

在农村,如果形容一个人的做事效率低,干活速度慢,往往会说他像乌龟一样磨蹭,我们喊甲鱼乌龟或者老鳖,速度如此慢的甲鱼如果上山,它得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一点一点爬到山上啊,而且老人们的意思是这样的甲鱼它是成了气候的甲鱼,是老鳖精。上山甲鱼不要捡它碰它。

而下山野鸡,所谓的下山就是在村子周围,野鸡是轻易醋下山的,下山野鸡估计是山里缺少食物,而下山野鸡多是雌野鸡,已经有了野鸡宝宝的野鸡妈妈,它们但凡在山里能够寻到食物,又怎么会轻易下山?因此老人们说的不碰下山野鸡也是为了保护小野鸡,这是善良的举动。



再讲一个寓意深刻的版本,上山甲鱼,下山野鸡碰不到,老人们那些原本没什么高度的人形容成甲鱼,原本只是生活在普通的山下的甲鱼,突然长能耐到了山上,也就是说很普通的人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拥有尊贵身份的人,这种人别去招惹,有可能他会坑你没商量,有可能他是靠坑蒙拐骗爬高的人。

下山野鸡,不想说这个,就是那种花枝招展的女人,这种应该生活在山上的野鸡,突然走近村野山庄,肯定没啥好事,因此就有了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碰的这句老话。

还有一种迷信说法,说敢爬山嗯甲鱼是千年王八,已经修炼成精,敢下山的野鸡上修炼成了妖的野鸡,因此这两样看到了,遇上了,那就扯去碰,怕沾了邪气。(胡说八道而已)

我个人认为,老话:上山甲鱼,下山野鸡碰不得的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把甲鱼和野鸡暗喻成人,为的是提醒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别吃了不必要的亏。


悠然见东山


甲鱼和野鸡属于山珍海味了,甲鱼汤那可是大补,为什么不能碰?我们这里的老人们都说,上山甲鱼莫抓,下山野鸡不追。到底是什么原因?通常情况下甲鱼本来是生活在水里的,是人们常说的千年老王八,指甲鱼长寿,所以人们以为喝甲鱼汤同样也可以长寿。在我们当地有一种习俗,如果家里遇到什么坎儿,可以去集市上买一只甲鱼,然后到池塘里去放生。传说放生的甲鱼可以帮你度过那道坎儿,究竟是真是假,我也只是听别人说,但是我们这里确实有人这样做。因此甲鱼在人们心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其实甲鱼不单单只是生活在水里,有时候也生存在很深的地层下面。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亲眼见过有人从很深的地底下,挖出过一只甲鱼。大约十几年以前,我们家的邻居在一个建筑队打工,楼房刚开始盖的时候,需要挖很深的地基,就是在盖楼的地基下面,挖出了一只跟小锅盖大小的甲鱼,当时正好是我们家的邻居在场,就把这只甲鱼拿回了家,后来听邻居说那只甲鱼卖了不少的钱,因为是野生的,而且又是一只大甲鱼。

记得当时邻居说,这是在地底下挖的,他会捡回家。如果是在山上的甲鱼,他是不会往家捡的。我问为什么要山上的甲鱼不能捡?邻居告诉我说,有人说甲鱼之所以上山,是因为要产卵,其实未必是产卵。甲鱼虽然说是两栖动物,但一般还是生活在水里。再说,甲鱼对产卵的环境要求也很严格,一般选择在安静的岸边,不会离开水太远。如果看到甲鱼上山,一定是有其他原因,最好不要随便招惹它,免得受到攻击。

下山的野鸡为什么不能碰?既然是野鸡,当然是生活在山上,那为什么又要下山呢?我觉得野鸡之所以要下山,肯定是因为山上没吃的了,需要下山觅食。像冬天山里很少有农作物了,野鸡在山里找寻不到食物,就只能下山去有人居住的地方觅食。野鸡跟家鸡不同的是,不仅营养更加丰富,最主要羽毛长的非常漂亮,谁见了也想逮到它,不为了吃它,单单那漂亮的羽毛也够吸引人的。



但是奉劝大家最好不要去追下山的野鸡,因为野鸡也属于禽类,有翅膀会飞翔。如果在下山的时候,你去追赶野鸡,野鸡展翅飞起来,你在后面紧跟着追,有时候就忘了脚下的路。尤其是下山的路更加危险,万一地形不熟悉,只顾着追赶野鸡,说不定会发生什么危险。所以如果看见下山的野鸡,只要远远的欣赏一下那漂亮的羽毛就可以了。


灵子


“上山甲鱼”,指的就是从河里面爬上来,到河岸上,或者是往山上爬行的甲鱼,遇到这样的甲鱼,最好不要去捕捉。在现在很多人看来,这样就是暴殄天物啊,因为如今野生的甲鱼要上百元一斤呢,如果抓到一只五六斤的野生甲鱼,那就是发了一笔小财了。那为什么在过去遇到岸上的甲鱼,不能去抓呢?

我们都知道甲鱼是水陆两栖的爬行动物,其一般都是在水里面的,很少会到岸边来的,更别说是那些准备往山上爬行的甲鱼了。而这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甲鱼要到岸上来产卵了。古人说那些爬行到岸上的甲鱼不抓,就是因为这些是要孵化甲鱼蛋的甲鱼,它们是准备当妈妈了,因此为了保护动物,出于爱心也不能去捕捉。

其实在过去,农民都是不怎么吃甲鱼的。还记得以前我们这里的水田里面的甲鱼是很多的,农民去水田干活了,有时候就会在一些河道附近发现有甲鱼。但是老辈人都是不吃甲鱼的,有些人认为发现了甲鱼是很倒霉的事情,所以更不能吃甲鱼的。何况甲鱼看似温顺,但是也会咬人的,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些准备去岸上、山上孵蛋的甲鱼,它们的性情会大变,去捕捉它们搞不好还会被咬。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它们一条生路,这也是积善行德的好事情。

而下山的野鸡不能碰,这个更加比较好理解了。野鸡虽然不是很擅长飞翔,但是它也是有翅膀的,而且警惕性很高,只要收到惊吓了就会扑闪着翅膀飞起来,然后飞到不远处就躲起来了。而下山的野鸡,它们更加会利用地形地势的优势了,只要稍微用力就能从高处飞往低处。可是人在下山的时候,去追野鸡可不少那么容易的,搞不好还会因为下山追赶野鸡而重心不稳,从而一脚摔倒在地呢,那这样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是非常不划算的。

对于这句俗语,在民间还要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甲鱼本来是生活在水里面的,上山的甲鱼就是暗指走投无路了,所以我们不能抓它们就是要放条生路,不能赶尽杀绝。而野鸡下山则多数是因为山上没有食物可吃了,下山就是为了寻找食物的,对于这些野鸡就应该放它们一条生路。其暗喻的也是走投无路了,不能赶尽杀绝。所以这句俗语是在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善心,不要赶尽杀绝。

在农村的老一辈人都是很懂得维持生态平衡的,在捞鱼的时候一般只捞大鱼,抓到小鱼了也会放生。而现在有些人则会使用电鱼、毒鱼、地笼的方式来捕捞,这种就是不计后果的做法,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农村很多的动物少见了的重要原因。所以,古人的大智慧,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于以上两种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农村姗姗


农村俗语是来源民间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其中有许多是在劝诫人们积德行善。

“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碰”,也是属于此类的民间俗语。



上山甲鱼,不能碰

甲鱼虽为两栖动物,但主要生活在水里,它们离开水源在岸上爬行,也是因为其繁殖的特性在岸边寻找合适的产卵地,出于仁慈劝诫人们不要对“孕中母子”下毒手。



这里的“上山甲鱼”并不是甲鱼上山,而是指人们上山遇到的甲鱼,是生活在山涧潭水中的甲鱼,这种甲鱼的产卵地的选择非常困难,没有松软的沙滩和适宜的环境,常常要爬行很远寻找产卵地,这种伟大的“母爱”更值得我们手下留情。

再者,“女子本柔弱,为母则更刚”,甲鱼看似温柔,其实它也具有攻击性的,尤其是这山中甲鱼,对人接触少,警惕性更高。加上其“有孕”在身,动物护子的本能,这时会更加凶猛,碰了它搞不好被咬上一口。



下山野鸡,不能碰

野鸡本是山中动物,偶而下山一是迷路的小鸡,再就是“走投无路”而出山的。

迷路的小鸡如同丢失的孩子找不着回“家”的路,“家里”的鸡们估计都急疯了的寻找,这时我们再捉到它饱餐一顿,未免有点太过残忍了。



再说这“走投无路”的下山鸡,它或许和人一样,有着苦衷不得不离开大山,出于动物改善生活条件的本能,本着来到山外来创荡,不曾想连命都丢了,对于这些“苦命”的大胆山鸡,能放还是放过一马吧。



上山甲鱼、下山鸡,不能碰。目的还是劝人们向善,对弱势群体多一份关爱,对走投无路者多一些机会。


鹿塬农事


农村老俗语“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碰”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特意请教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猎人,看看老猎人怎么说。


头条上经常看到这句话,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为什么呀?为啥不能动?难道那样的甲鱼和野鸡味道不好吗?刚刚好昨天碰到我们村过去的一个老猎人,就好好的请教了一番。

“上山甲鱼”很好理解,而且大家的说法都是正确的。甲鱼都是生活在山边的小河或者小溪里,每年的5月到8月,甲鱼都会上山产卵,在我们这里一年都得产卵4~5次。

产卵的甲鱼肯定不能碰,这就跟“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子在腹中”,是一个道理,你吃了一个就等于灭了几个甲鱼的家族。不为繁养生息,不也得以后还能继续有甲鱼可以捕捉是不是?所以猎人都懂这个道理,也不会去赶尽杀绝。



“下山野鸡”,其实也是一样的,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就是一个道理。老猎人告诉我,野鸡在山里不会缺少食物的,所以一般都不会下山,但是如果野鸡冒着危险下山了,就表示非常缺少食物了。

为什么又会缺食物了?因为要喂小鸡仔!野鸡在窝附近找到的食物,都会喂给小鸡仔吃,只有等到小鸡仔吃饱了,它自己才会去远一点的地方,甚至山下喂饱自己。这时候的小野鸡一般都还没有生存能力,如果一旦打死了母野鸡,那小鸡仔都得饿死。



这就是老猎人给我的解释,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才是最贴近事实的。用两件事物来说明同一个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要去伤害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


农民也优雅


在老农看来老农村老人讲的“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碰”,是可以用多个角度来解释的,并不只是从明面意思上来讲的。

为何上山甲鱼不能碰?

甲鱼是一种滋补品,野生的甲鱼都是可以拿来送人的,而且还特别有面子。不过要是遇到上山的甲鱼,那可就不能够碰了。至于原因老农觉得有这几点。

首先就是甲鱼一般都是在沟里或者水边生活的,甲鱼都要上山是很奇怪的一件事,要是真的看到上山的话,说明是要发生什么自然灾害了,毕竟动物可比人类更早预知危险的。这个时候看到上山的甲鱼就不要碰了,还是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呆着。

再者就是甲鱼爬行是很慢的,尤其是上山的路更是很难走,看到上山的甲鱼还去碰,无疑就是让它到头来白忙活一场了。甲鱼上山可以形容我们遇困难而上,这个时候有人来帮倒忙,自然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我们不要当这样的人,上山甲鱼不能够碰的。

为何下山野鸡不能碰?

野鸡现在农村是越来越少了,而一旦遇到,很多人都会很兴奋,都想抓回去吃。不过遇到上山的野鸡还可以抓,但是下山的野鸡可就不要去折腾了。要知道鸡在以前可是能够飞行的,现在成为陆地家禽,但是如果拼尽全力的话,还是可以飞着下山的。

而且野鸡的野性又比较大,你想去抓下山的野鸡基本上是白忙活,心太急的话还会跌落山下造成危险的。所以还是不要再去捉比较好的。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就是告诉着我们不要做做一些徒劳的事情,那样只会浪费人力物力,还是空忙活。

总之,“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碰”还是有一些科学依据的,遇到这些动物我们还是不要去抓比较好,如今野生动物越来越少了,再这么抓下去对于环境也是不利的。


老王谈养牛


农村俗语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农村的俗语对我们老百姓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遵循老一辈人智慧的结晶。老百姓的智慧包括对农业的指导,对生活的指导,对事业的指导,然而有一句俗语却是教我们要如何行善,要有爱心去关照自然界的动物。“上山甲鱼,下山野鸡不能碰”,这个俗语让我想起了“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这两句俗语有异曲同工之效,都是教导我们一定要行善,一定要懂得感恩。然而有些人却是毫无良知,为所欲为,完全是没有底线的做法。

上山甲鱼不能抓

2017年,我们村游手好闲的张侠宏,由于自己的好吃懒做,又喜欢专门寻求刺激。大家都知道野生甲鱼非常贵,一斤可以卖到300—500元,而张侠宏就是为了谋利暴利,私自上山去抓甲鱼,因为他深知甲鱼上山是为了产卵, 这样也为了卖个好价钱。由于自己的自负,觉得这种生意稳赚,就在山上的时候,看到一只十来斤的大甲鱼,伸手要去抓的时候,不料甲鱼反击了,狠狠的给了张侠宏一口,而这一口力度非常大,把他的小指咬断了。赶紧跑下山去救治。后面听了老人说,上山的甲鱼就是为了产卵而跑到山上去的,不然平常都是在水里生活,而上山的甲鱼是非常凶猛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女”,它们也是有灵性会全力保护的,所以不要去惹上山的甲鱼。这个教训同样也给张侠宏一个重重的打击。若不是为了自己谋利,小指也不可能被咬断。所以人一定要有善心,我们也有自己的儿女,而甲鱼未尝不是呢?为何你要去破坏它们的“家庭”呢?

下山野鸡不能碰

野鸡基本都是生存在山上的,它们有自己的窝,如果不是因为周边没有食物可以喂养自己的小鸡,它们是不轻易下山觅食的。但凡在下山的时候碰到野鸡了,一定不要去碰。因为它们是为了去喂养还在受饿的小鸡们。第二是由于野鸡的动作非常敏捷,如果我们下山顺势去抓,有可能会随着下山坡的坡度而使身体惯性更大,导致控制不住自己,从而让自己摔伤。

近年来,野鸡、野生甲鱼已经变得少之又少,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大量的猎杀以及对环境的破坏造成的,而这两种已经被纳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了,是禁止猎杀的。所以我们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一直破坏野鸡与甲鱼等的生存环境,只有让它们有了生存的地方,才会有家,也才会保持生态平衡。对于产卵季节,我们必须严禁捕杀。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期待您下方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