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劳务派遣”四个字,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宋晓培


20年前如果听到“劳务派遣”,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鬼?不清楚,不知道。

10年前如果听到“劳务派遣”,第一反应变为:真黑、剥削、吃肉、远离。

而现在如果听到“劳务派遣”,第一反应:诶呦喂,还行哦。

我的第一反应,也反应出了劳务派遣这20多年来的发展,由最初的不为人所知,到发展过程当中的被人谩骂,最后到现在的逐步规范。

现在就和大家谈一谈我眼中的劳务派遣,谈一谈劳务派遣的前生、今世、未来。


我的职业生涯有三次接触到劳务派遣,而每一次给我的感触都不一样。

不知劳务派遣为何物

20年前参加工作,进入了it行业,开始工作那些年,无论在大公司也好,还是小公司也罢,无论是私企也好,还是国企也罢,我都是正式员工,而且也没有接触过所谓的劳务派遣员工,因此根本不懂,也不知道什么是劳务派遣,对此没有任何的概念,不知者不怪。

初识劳务派遣便受伤

15年前跳槽到上海,没想到第一份工作便让我见识到了劳务派遣。我任职的公司不大,人数也不算太多,但合作方也就是甲方却非常的有名,而且办公地点在金茂大厦,当时的上海地标。当然,这种劳务派遣还是相对比较正规,而且是公司整个团队,大概40多人一起被派驻甲方公司,参与协作甲方的相应工作。

短短的四个月,让我见识到了无节制的加班,见识到了外派员工工资无厘头的被克扣,见识到了外派员工的胆战心惊,见识到了甲方正式员工的心高气傲,见识到了外派员工的低眉顺眼、小心谨慎,见识到了甲方正式员工的颐指气使、指手画脚。

当然更见识到了自己的痛:试用期三个月,迟迟不给转正,在工作到第四个月快完时,却用各种借口迫使自己离开,没有任何的补偿。


深耕劳务派遣谋壮大

数年之后再一次接触到劳务派遣,庆幸的是进入了一个规范的公司,碰到了一位很好的领导,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

而更庆幸的是合作的客户,也就是甲方公司,他们视外派员工如己出,对于外派员工非常尊敬,对于外派员工非常重视,对于外派员工非常依赖,他们不看重你的身份,只看着你的才能,很多有才能的外派员工都被他们挖角,变为他们的正式员工。

正是因为这些,我扎根下来,在技术与能力上深耕细作,而那几年,自己技术突飞猛进,职位也一路攀升,当然工资也一路高歌,算是职业生涯的一个小高潮。

而那段时间,正因为自己的切身体会,所以对劳务派遣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劳务派遣也并不像大家所想那样,而外派的员工,也能处处受到别人的尊重。

而那几年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尊重来源于实力。别人尊重你是因为你有实力,而不是你的某种身份。


远离劳务派遣送祝福

最后一次和劳务派遣扯上关系,是回武汉之后的事情,那个时候自己的身份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职责也由技术转向了管理。

而和甲方公司的合作,除了有少量的外派员工之外,大部分都已经转向离岸交付,而这也使得我们的员工更加具有归属感,在自己公司的场地,周围都是自己公司的同事,看不到任何一个甲方公司的员工,就和普通的公司一样。

正是因为这种发展与变化,使得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了我们。

而我本人的职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倾向人员把控,人员的进场离场的审批,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客户的沟通协调,以及款项的回笼。

当然正是职责的变化,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劳务派遣、人力外包、离岸交付的各种门道,各种规则。

虽然现在已经远离该行业,但劳务派遣与人力外包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会壮大,不会萎缩,当然竞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

最后给外派员工一个建议:

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技术,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陪娃乐趣多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种罪恶团体的存在绝对是社会发展在开倒车!”

或许有点夸张,不过真心觉得“劳务派遣”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剥削者,以前说资本家是剥削阶级,剥削工人的血汗,比起今天的劳务派遣那都不算啥,资本家剥削工人起码提供了生产资料,还有那么点工资,有的还管吃喝住。

劳务派遣给工人提供的啥?

说白了,工厂为什么会接受劳务派遣,就是因为使用劳务派遣性质的工人他们可以不签合同使用劳动力,逃避合同法!用的不开心了可以开除,工人不愿意?不愿意也只能找派遣公司!可以开远比正常工人少的多的工资,工人不愿意?不愿意你也只能找派遣公司!

派遣公司就靠这个得到工厂企业主的青睐,然后每一个派遣工人的报酬,派遣公司还要在分一笔,作为工厂对派遣公司的感谢!

想想,派遣公司是个啥玩意?他的存在唯一正面作用就是能快速的提供工作机会,就这个作用都是建立在剥削工人的基础上的!

要我说,所有工人同胞们都醒醒吧!我们可以接受那种纯粹介绍工作信息的中介公司,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劳务派遣公司,我们的劳动合同必须跟直接工厂签!


轩尼诗XO酱


条件反射的讨厌至极,因为真的对这种用工方式深恶痛绝。

我35岁因支公司刚刚成立,有幸和我直属的领导一路打拼,业务步入正轨,开始没有留意劳务派遣是什么概念,然后就稀里糊涂的签了三年。合同满期的时候,本来是以优秀员工推荐的改签劳务合同,可总公司下发了新的用工文件,学历不是全日制,年龄要求35岁以下,两项等于我都不在范围。工作能力好有什么用,大家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可就是无能为力。大的公司文件内容一般只有上传下达,不会因一个基层子公司的人员而进行变动。

所以自己努力付出了四年的东西付诸东流了,而且是在你满怀热情,在第一线还带领团队拼业务的时候,业务达成了,随之文件也一并到达了,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温度的文字写的直接到期后不再续用。那种心情只能用心灰意冷来形容,好没有归属感,把你的成就感,自信一并碾压的粉碎。

这就是劳务派遣,不会提前通知你可以准备几天或者一周,让你有个心理的转换过程,直接冷不防的就摆了这么一道。有人会说那怨谁,怪你自己没有全日制的文凭,每个人经历都有所不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进大学,不是不想而是他的家庭环境不允许。工作中没有因文凭落下公司下发的工作任务,年龄大了那我入司的时候都35了。又没有说故意隐瞒年龄,证件资料是一并交给人事部的。不怨谁,所以公司安排让再签劳务派遣的合同时,我拒绝了。

亲身经历的您说我能对它有什么好感,可能的话,以后人群越来越老龄化,工作的人会相对没有现在的数字庞大,还是希望改革把这个给取缔了吧!


弱智若愚41111419


我找工作碰到劳务派遣这个四个字,我很反感,因为劳务派遣一不负责任,二工资低,三剥削员工,四员工福利差,劳务派遣公司不全是像我说的那么差,但是我遇到的都是那么差,也许是我运气太差吧。


1.劳务派遣不负责任这也不是空血来潮,现实中就有一个例子,我就遇到一个劳务派遣公司,进公司之前说好是有住宿和厂车的,因为住宿的地方离上班的公司比较远,可当我进了公司之后,一切都变了,理由是因为住宿的地方不租给派遣公司了所以没有住宿这个福利!没有住宿就连上班的厂车也没有了,如果还想再继续这个公司干下去,就必须自己租房子,现在租房房价大家都知道,每月都快赶上工资了,租不起房子的,基本上都选择离职!

2.说到没有住的地方,没有交通工具上班,就会想到派遣公司会不会多给点福利,给福利每月100元,在这心疼痛一万次,还有派遣公司一般是不交公积金的,只会交当地最低标准的社保,其实这样对于外地人来讲是还算可以,可以拿到现金多点说不定哪天就不干了,离职也不用那么麻烦。但是对于本地人来说,福利就有点差了,本地人涉及到医保呀,养老金,还有公积金呢,因为这些对于本地人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逢年过节不发任何福利,有时遇到工作需要,还必须加班加点。

3.派遣公司工资低是公认的,因为它是承包制,承包别的公司的活,就像包工头一样,但是派遣公司给他们的员工工资就大大折扣也许就是当地最低标准。

4.加班加点就会体现出派遣公司剥削员工的自由,明面上是说自愿加班,最终还是不加也得加除非你不想在这公司干了

最终结论是宁愿找一个正式公司做一个正式的员工,也不要找一个派遣公司做一个派遣员工

在这里,祝大家都能找一个满意的工作!



雪恋怡念的职场心得


我的第一反应是,应当取缔!这和我正在经历的“劳务派遣”身份没关系。

“劳务派遣”近年来没做什么好事,甚至被“劳务派遣”的人对它骂声一片,在同一的劳动环境中人为的制造出了两种劳工制度,将从业者分为两等,并且在待遇上产生很大的差距。从某种上来说“劳务派遣”就是劳动法的对抗,并堂而皇之钻了劳动法的空子。


“劳务派遣”有多招人恨?

被“劳务派遣”到甲方的员工,是甲方真正的编外劳动者,在甲方的环境中就是一个“二等公民”,待遇当然也是和身份一样低于甲方。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劳务派遣”是什么,不过,我就是一个“劳务派遣”身份的劳动者。现在大家看到的满大街跑着的外卖骑手、甚至包括一些快递小哥基本全是“劳务派遣”人员,所谓站点,其实就是“劳务派遣”方或者业务承包方的日常管理的地方。

说说我正在经历的“劳务派遣”,表面上看我是某外卖的骑手,也穿着同一的工装,但实际上我的劳动关系在承包商那边。我的劳工待遇是由承包商决定的,而非外卖平台。大家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外卖方面的负面新闻,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凡是坏事情都会说“某某站点或某承包商骑手”而不是称“某外卖平台骑手”,但是若有好的事情就是“某外卖平台骑手”,实质就是说一旦出现不好的事情全是由“劳务派遣”方承担,但是有扬名的事情就是甲方的。

所谓“好事花大姐,坏事傻丫头”,所以这“劳务派遣”是招人恨。

使用“劳务派遣”的甲方都是企业良心缺位的单位

被“劳务派遣”到甲方的员工,是谈不上劳动者尊严的,甲方任何人都可以对你指手画脚,尤其是生产一线上,“劳务派遣”工做的都是甲方不愿意做或者没人做的事情。

“劳务派遣”是甲方对某块业务或生产进行的责任“甩锅”行为,把甲方应该承担义务转嫁给乙方,比如社保,就算被“劳务派遣”工去相关部门告了也是“劳务派遣”方的问题,在所有劳资纠纷、劳动纠纷方面全部会推给“劳务派遣”方。

使用“劳务派遣”的甲方出发点就是降低业务或者生产成本,也就是降低劳动报酬来进行日常运转。打个比方,一个活劳动成本要10块,但是可以用9块发包出去,接盘的自然是“劳务派遣”方了,而这个9块里包含劳动者的报酬和相应的权利(社保)和“劳务派遣”方利润,假如“劳务派遣”方从这9块里抽走1块的话,那么从甲方到实际劳动者手就是10块边8块了,实际上有原成本的80%劳动者就笑了。“劳务派遣”干的就是“二次剥削”事,为了赚钱当然把劳动者社保等事项给省了。而很可能“劳务派遣”的发包方就因为这个才把业务或生产进行外包的,所以说使用“劳务派遣”的甲方都是企业良心缺位的单位,他们没有企业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


我的经验告诉我,“劳务派遣”应当取消,但是这很天真。很多企业从一定程度上靠“劳务派遣”获得利润和一定人员滋生腐败,说句难听话这些企业也就是仗着劳动人口过多的红利才有市场竞争力。“劳务派遣”是丑陋的,包括一些“代工”也不是什么好鸟。我和我老公都有着“劳务派遣”的经历,发现我们的共同点就是没社保,和甲方人员的待遇当然也是没法比较的。“劳务派遣”确实产生了很多的劳动不公平,在制度和立法上还是粗糙的。有人说把发明“劳务派遣”制度的人拉出去枪毙10分钟,不知道有多少人同意。


我是王二姐


我看到劳务派遣公司特别恨,自从成立这家公司,害了多少的老员工,这些老员工通通转为劳务派遣工,工龄大大减少,在协议书上不签字就被开出失工作,签字失工龄,流着眼泪,咬紧牙关,签~~~~~~!员工真无路可走了。见到这四个字就痛哭流滴,我和妻子俩在厂干十多年,一刹哪间就没了,呼吁有关部门问责。-


用户李国干


我在国企工作20多年后,给转到劳务派遣公司,2013年单位给我解除合同,我当时是52岁,离退休还差8年,现在无法找到工作。这不是劳务派遣公司害了我吗?劳务派遣公司是劳动人民的剥削者,也是公司的挡箭牌。是社会的毒瘤。


11011900


我儿子被劳务派遣公司派到江苏南通,锁骨摔断了,花了两万多,我自己掏了一万两千多,结果美曰其名致富去了致贫了[流泪][流泪][流泪][流泪]让我最想不通的是本地不能取钢板,必须到江苏南通去取钢板。我无语死了😭


中国心142930449


看情况吧,我就是劳务派遣工,开始不知道,当时面试等等都是和用人单位直接谈的,都谈妥了说让我和另外一家公司签合同,我想想也没啥不妥,就签了,签合同的公司没去过,都是用人单位让他们来人到公司,要说和用工单位正式员工有啥不同,除了合同签订不一样,其他都一样,包括休假制度,单位福利,出差补贴标准,出差住宿标准,交通费标准等等,工资待遇是不知情的情况下谈的,没啥不妥


蓝色天空72957741


现在的劳务派遣公司,说实话就是以前的周扒皮,克扣工人工资,还要从厂里捞取好处费!和工厂里招的工人完全就是两吗事,同工不同酬!强烈建议国家重拳出击,严打这类吃人肉都不吐骨头的劳务派遣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