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建造航母是中国几代海军人的梦想,是大国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仅仅站起来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强大起来,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航母,这种感觉最强烈的可能就是前海军司令刘华清将军。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1970年,54岁的刘华清刚刚开始接触航母,他就爱上了这个海洋巨兽,开始在这一领域深入研究,做过各种专题报告。1971年1月,在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开始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合作。1980年,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带队前往美国进行考察活动。也正是这次访美考察,刘华清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航母,在为考察活动结束前一天,刘华清将军登上了美国的“CV-63小鹰”号和“CV-61突击者”号航母,将军的内心有多激动?他在航母上一层一层的爬上爬下,反复仔细的观察,还向舰上的美军士兵问一些可能水平并不高的问题,这次的参观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他发誓说:“中国如果没有航母,我死都不会瞑目!中国海军,必须建造航母!”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1982年8月,刘华清担任海军司令员后,力主建造航母。1987年,刘华清开办中国第一个飞行舰长班。

中国艰难的航母之路从此就拉开了帷幕!



墨尔本号:到达中国的首艘航母

墨尔本号航空母舰原系英国海军尊贵号,属于英国在二战中应急设计的航空母舰,该舰是我国购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1945年2月28日下水,没有赶上二次大战。战后,英国经济难以承受巨额军费,遂大量缩减海军力量,所以尊贵号被舍弃。作为英联邦成员,1945年澳大利亚获得独立的海军建制,1949年英澳双方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为了表示亲善,英国以10万英镑的顺水人情把国内无人问津的尊贵号卖给澳大利亚,但条件是澳大利亚必须购买英国设备使其形成战斗力,实际上是变相甩掉一个大包袱。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10月28日,该航空母舰正式完工,次年3月5日从朴茨茅斯港起航,4月23日到达澳大利亚。5月14日举行改名暨授旗仪式,尊贵号改名为墨尔本号。

墨尔本号概况

  • 墨尔本号航母满载排水量20250吨,拥有4台大推力蒸汽弹射器,能够携带20~27架飞机,最多可以容纳40架。
  • 其中视为宝贝的是4架美制a-4天鹰攻击机,并配备最基本的16门高射炮以作防空用。航母时速为25节,续航力为4000海里。
  • 全舰人员编制为1480人(包括620名空勤人员),初步具有远洋部署能力。

澳大利亚是西方阵营的一员,不会轻易让中国得到航母技术,他们在交船之前已经把关键的蒸汽弹射器、导航雷达等设备拆除。中国得到的仅仅是伤痕累累的船壳,连自身动力也没有,唯一可以借鉴的便是它的斜向跑道甲板以及现代航母的构造。



明斯克号:到达中国的第二艘航母

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是前苏联基辅级中型航母的第二艘,1978年服役并于1979年被调到太平洋舰队。当时明斯克号相当风光,它的到来使前苏联结束了在远东没有大型主力舰的历史。尤其是明斯克号的母港设在海参崴,离日本只有200多海里,在冷战的80年代,日本对明斯克号如芒在背。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1995年,财政最紧张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作出惊人之举——将该舰队吨位最大的两艘航空母舰明斯克号与新罗西斯克号当废铁卖给韩国大宇重工集团,代价为1300万美元,而这两艘主力舰的服役期还没到一半。这桩交易的前提是韩国必须把它们拆解成2平方米左右的钢板并且不能用于军事目的。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苏联解体后,明斯克号没有了后勤保障基地,因为生产它的乌克兰已经独立,而航母却在俄罗斯手里,要修可以,但要给美元,同样揭不开锅的俄罗斯海军只好任其自生自灭。  1995年10月22日,明斯克号与诺沃罗西斯克号被几条拖船牵出海参崴港湾。尽管俄军方在交付之初便将武器和电子系统拆除或者炸毁,但遗留的技术思路仍让韩美双方惊喜异常。

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一下子把亚洲四小龙变成四小虫,明斯克号也顿时变成累赘。听说中国有家公司想购买,韩国便马上同意以530万美元廉价脱手。

1998年9月明斯克号来到广东东莞沙田港,1999年8月拖至广州文冲船厂,进行封闭式大规模修整与改造。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目前明斯克号整修一新,2000年5月9日驶向深圳大鹏湾,成为目 全世界上唯一个由四万吨级航母改造而成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再后来明斯克号被拖离深圳港口前往江苏南通接受改装,曾传言明斯克将被拆解或在江苏南通改装后成为新的海上军事主题公园。实际上,明斯克航母将接替辽宁号成为中国反潜直升机的训练舰,这样,辽宁号航母将全部精力用在培训固定翼舰载机中队上,另外,明斯克航母也可为中国建造两栖攻击舰和专用直升机航母探路。



瓦良格号:到达中国的第三艘航母

该舰和目前俄罗斯唯一有战斗力的库茨涅佐夫号航母同是80年代苏联赶超美国的关键武器研制项目,号称其30年心血的结晶。众所周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的前身是苏联建造的“瓦良格”,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瓦良格成为了乌克兰的资产,但瓦良格当时并没有完工,再加上乌克兰一心想要投向西方,而西方却忌惮着乌克兰强大的军事资产,所以乌克兰决定自废武功,销毁了国内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部分军事装备,同时将瓦良格卖给了中国。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在经历了美国的刁难和土耳其的敲诈之后,瓦良格终于在2002年到达了大连港,虽然当时瓦良格已经锈迹斑斑,但整体并没有发生过损坏,也没有金属疲劳,再加上6.5万吨的设计吨位也非常适合中国发展第一艘航母,所以我国便用了10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了辽宁号航母。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基辅号:到达中国的第四艘航母


“基辅”号航母是前苏联“基辅”级航母的首制舰,建造于1970年,是世界上第一艘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航母,曾被西方国家誉为“海上雄狮”。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基辅号的概况:

  • 排水量:43000吨、一架yak-38a“铁匠”(forger)a式战斗机、一架yak-38b“铁匠”b战斗机、19架ka-27卡默夫“蜗牛”a式反潜直升机、3架ka-25“贺尔蒙”b式直升机 。
  • 装备: ss-n-12反潜导弹发射器8具(四对)、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0具、type 53鱼雷、sa-n-3b防空导弹发射器、sa-n-4防空导弹发射器4具、sa-n-9防空导弹六联装垂直发射4具、suw-n-1反潜导弹双臂发射器一具、双联装76毫米炮2座、30毫米六管机炮8具、rbu 1200 十二管火箭2具。

  • 主机:4组齿轮驱动涡轮机,四轴,航速32节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辅基号从开始建造到服役就花费了5年的时间,有着海上霸王之称的航空母舰,作为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兵器,始终备受广大军事爱好者和青少年朋友的瞩目,这艘前苏联退役的基辅号航母的到来,无疑给这个群体又圆了一个科普梦。位于天津开发区国际游乐港湾内的基辅号航母与塘沽区紧邻,是我们认识航母和科普教育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我们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辽宁舰航母正式服役,是我国海军走向深蓝,成为真正的大国战略型海军的重要标志。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满标准搭载研判在36架,其中歼-15型舰载歼击机在24架左右,另外还有4架直-18型预警直升机、8架反潜直升机和警戒直升机,其中反潜直升机可能会采用俄罗斯卡-28型,而固定翼预警机不会出现在“辽宁”号上面。


我们的第二艘航母——山东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基于对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研究,由中国自行改进研发而成,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大国利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2019年12月17日下午4时许,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


未来的大型航母,估计与美国现在的尼米兹级航母拥有相似的10万吨左右的排水量,采用电磁弹射技术、核动力推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