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病中為啥不能用麻黃、枳實兩味中藥?寶玉說那是“虎狼之藥”

這是頭條號“紅樓騷客”的第13篇文章。

晴雯病中為啥不能用麻黃、枳實兩味中藥?寶玉說那是“虎狼之藥”

病中的晴雯

前一段時間,包宇的媳婦林釵受了點風寒,身子不舒服了。包宇很著急,媳婦正在哺乳期,吃藥擔心對寶寶不好,不吃藥吧,也不是辦法。林釵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還是要吃一點藥,身體才能儘快恢復。她讓包宇去藥房幫她拿藥,聽醫囑就是。

包宇到了藥房,大夫給他推薦了中藥,說是西藥副作用太大,中藥適量的服用,感冒好了之後,隔一兩天寶寶就可以繼續母乳了。包宇聽醫生的,開了一些中藥拿回家去。果然,林釵服用了兩頓,又發了汗,感冒就好了。

包宇身體健碩,一年偶爾感冒一次兩次,有時多喝點開水就好了。稍微嚴重的時候,也不過喝幾包感冒沖劑,或者吃幾粒膠囊,從來沒有吃過中藥。這次媳婦生病,他通過和醫生的溝通,對中藥產生了一些興趣。

晴雯病中為啥不能用麻黃、枳實兩味中藥?寶玉說那是“虎狼之藥”

賈寶玉和晴雯


包宇想到《紅樓夢》中有一次晴雯受了風寒,寶玉請了兩位太醫給晴雯開了藥方,這兩個藥方差別還很大。第一個藥方,寶玉看了氣得破口大罵:“該死,該死,他拿著女孩兒們也像我們一樣的治法,如何使得!”第二個藥方,寶玉看了喜道:“這才是女孩兒們的藥,雖然疏散,也不可太過。”

看到這裡,相信你們和我一樣好奇,這兩位太醫開的藥方差別在哪裡?我們接下來分析一下,不過在分析之前,我們先看下晴雯的身體狀況。

晴雯是因為一冷一熱,傷了風了,鼻塞聲重,渾身發懶,又有點肝火旺盛。中醫上說應該是外感內滯,意思是傷寒加消化不良。

晴雯病中為啥不能用麻黃、枳實兩味中藥?寶玉說那是“虎狼之藥”

生病的晴雯


現在我們來看兩位太醫給晴雯開的方子。第一位太醫的單子:上有紫蘇、桔梗、防風、荊芥等藥,後面又有枳實、麻黃。第二位太醫(王太醫—賈府裡常年用的太醫)開的單子:

較頭一張單子沒有枳實、麻黃等藥,有當歸、陳皮、白芍等藥,但是總的用量都比頭一張要減了一些。

通過比較這兩張藥方,我們不難看出有兩點明顯的區別。第一點,王太醫用的藥量比第一位太醫用的量少;第二點,王太醫沒有用枳實、麻黃,而第一位太醫用了,寶玉很介意!聽聽寶玉介意點在哪:“舊年我病了,卻是傷寒內裡飲食停滯,王太醫還說我禁不起麻黃、石膏、枳實等虎狼之藥。我和你們就如秋天才開的白海棠,我禁不起的藥,你們如何禁得起?”

讀到這裡,我們明白了,枳實、麻黃這兩位藥藥性太重,身子弱的人承受不起藥性,吃了反而更壞身體。這就讓人容易想起老祖宗傳下來的話“是藥三分毒”。其意思是說,是藥就有幾分的偏性。而這個偏性對證,就不是毒,不對證就是毒(偏性產生的傷害)。寶玉正是擔心麻黃、枳實對晴雯的身體產生傷害。

晴雯病中為啥不能用麻黃、枳實兩味中藥?寶玉說那是“虎狼之藥”

寶玉和晴雯


我們來看下麻黃、枳實這兩位中藥的藥性。

麻黃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是中藥中的發散風寒藥,質地溫和,嚐起來辛辣又帶點苦味兒。

當代《中藥學》教材中, 稱麻黃“歸肺、膀胱經”。麻黃可以疏解肌表, 促使患者發汗, 還能化痰止咳, 滋陰斂肺、運水祛溼。在臨床上, 麻黃經常被用於傷風感冒、咳嗽氣喘、風溼痺痛及陰疽、咳痰等病症。

顧及摘要中對麻黃的藥用多有記述,如《神農本草經》:“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症堅積聚。”又如《本草綱目》:“麻黃乃肺經專藥,故治肺病多用之。張仲景治傷寒,無汗用麻黃,有汗用桂枝。”

晴雯病中為啥不能用麻黃、枳實兩味中藥?寶玉說那是“虎狼之藥”

麻黃


麻黃的藥用雖好,但同樣有一些使用上的禁忌,如果我們不懂避免的話,可以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第一,用量不可過大及過頻。麻黃髮汗之力比較強,用量過大的話則可能導致汗出不止,所以對於那些患有外感風寒輕證、心悸、失眠、咳喘等症的朋友均應忌用或慎用。第二,虛證出汗者不宜服用。麻黃的宣洩力大,為治療表實證的要藥,對於那些經常氣虛自汗及陰虛盜汗的朋友服用後,會導致出汗量更大,體內的正氣也會更加的虧虛。

晴雯病中為啥不能用麻黃、枳實兩味中藥?寶玉說那是“虎狼之藥”

中藥


我們再來看枳實。枳實能夠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用於積滯內停,痞滿脹痛,瀉痢後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痺,結胸,臟器下垂。醫藥古籍對枳實亦有頗多記載,比如《金匱要略》胸痺結胸:胸痺,心中痞堅,留氣結胸,胸滿,脅下逆氣搶心,枳實薤白湯主之。陳枳實四枚,濃樸四兩,薤白半斤,栝蔞一枚,桂一兩,以水五升,先煎枳、樸,取二升去滓,納餘藥,煎三、兩沸,分溫三服,當愈。再如《千金方》積痢脫肛:枳實石上磨平,蜜炙暖,更互熨之,縮乃止。現代常用於急性消化不良、急性或慢性肝炎、細菌性痢疾、急性或慢性腸炎、結核性胸膜炎、胸腔積液、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疝氣等,並可升壓、抗休克。

同樣的道理,使用枳實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脾胃虛弱及孕婦慎服。久病、氣虛之人忌用。大損真元,非邪實者,不可誤用。且不宜超量、久服。

晴雯病中為啥不能用麻黃、枳實兩味中藥?寶玉說那是“虎狼之藥”

枳實


詳細的瞭解了麻黃、枳實這兩味中藥,我們也就更加的理解寶玉為什麼要罵第一位太醫了。晴雯只是略感風寒,病症較輕,且平日身體又好,麻黃、枳實這兩味藥對她來說下的重了。

結語:我國最早的醫學專著《內經》對如何用藥十分講究,將藥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治療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意思是說用猛烈的毒藥治病,病去六分的時候,就要停止用藥;普通的毒藥治病,到病去其七,輕微的毒藥治病,到病去其八,都應該停止使用;只有無毒性的藥物,才能用到病去其九。 用藥要把握好尺度。古人將用藥比之用兵,用藥須像用兵那樣特別慎重,亦是此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