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五、梔子湯類方

目錄

1、梔子豉湯

2、梔子甘草豉湯

3、梔子生薑豉湯

4、梔子乾薑湯

5、梔子柏皮湯

6、梔子厚朴湯

7、枳實梔子豉湯

8、茵陳蒿湯

9、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1、梔子豉湯

76、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儂,梔子豉湯主之。

7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7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221、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儂,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歌訣:梔子豉湯用香豉,虛煩不眠懊儂宜,十四枚梔四合豉,先梔後豉煎法奇。

功效:清宣鬱熱,除煩透邪。主治:熱擾胸膈證。

臨床運用:

本方合三承氣湯、或滌痰湯、或合柴胡加龍牡湯,隨症治療多種精神病;可治療神經衰弱、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胃炎、食管炎、尿路感染、腮腺炎、扁桃體炎等屬上述病機者。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2、梔子甘草豉湯

76、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儂,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

歌訣:梔子豉湯加甘草,熱擾胸膈氣乏少,清宣鬱熱兼益氣,臨證加減變通好。

功效:清宣鬱熱,益氣和中。主治:熱擾胸膈證伴有少氣乏力者。

臨床運用:本方與梔子豉湯的運用類似。

3、梔子生薑豉湯

76、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儂,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歌訣:梔子生薑香豆豉,清宣鬱熱兼止嘔,熱擾胸膈胃氣逆,虛煩不眠嘔吐投。

功效:清宣鬱熱,和胃止嘔。主治:熱擾胸膈證伴有胃氣上逆者。

臨床運用:本方與梔子豉湯的運用類似。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4、梔子乾薑湯

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歌訣:誤下陰陽兩受傷,乾薑梔子合成湯,苦能洩熱解煩滿,辛以驅寒並復陽。

功效:清熱除煩,溫中散寒。主治:胃熱脾寒輕證。

臨床運用:本方合瀉心湯治療溼熱或寒夾雜的腸胃病,可隨症治療菌痢、急慢性肝炎、胃腸炎、食道炎、膽囊炎、膽石症急性發作等。

5、梔子柏皮湯

261、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柏皮湯主之。

歌訣:傷寒梔子柏皮湯,溼熱燻蒸肝膽傷,煎加甘草和中氣,清熱利溼善退黃。

功效:清熱利溼退黃。主治:肝膽清熱發黃證。

臨床運用:本方加黃連、黃芩治療重症肝炎;加茵陳、茜草、鬱金治療鉤螺旋體病發黃;合消風散、當歸飲子治療變異性皮炎;治療傳染性肝炎、膽囊炎、急性結膜炎等屬上述病機者。

6、梔子厚朴湯

7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歌訣:下後心煩又腹滿,胃中有熱臥不安,苦寒梔子暢胸膈,枳實消痞厚朴寬。

功效:清熱除煩,消痞寬中。主治:熱鬱胸腹證或陽明胃熱鬱滯證。

臨床運用:本方可治療急性胃腸炎、肝膽疾病、消化不良、冠心病心絞痛等屬上述病機者。

黃煌:梔子厚朴湯是經典除煩方,《傷寒論》用於治療“心煩腹滿,臥起不安”,創立除煩湯(梔子厚朴湯的加味方),組成藥物為梔子、厚朴、枳實、黃芩、連翹、半夏、茯苓、蘇梗,又名八味除煩湯。對消除焦慮,改善睡眠,特別是治療春天的夜汗身熱最有效果。如果有尿黃尿痛者,加入六一散。如果有心下痞痛者,加黃連。許多焦慮症、抑鬱症患者常常有胸悶腹脹等軀體症狀,用此方能寬胸膈,除腹脹,常常讓患者神情氣順。此方對乾咳、嗆咳、聲嘶、喑啞、咽痛等均有效果。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7、枳實梔子豉湯

393、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歌訣:枳實梔豉勞複方,邪熱擾胸運不良,梔子豉湯除煩熱,寬中下氣枳實當。

功效:清熱除煩,寬中行氣。主治:熱擾胸膈兼氣滯證。

臨床運用:本方可治療急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脅間神經痛等屬上述病機者。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8、茵陳蒿湯

236、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260、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歌訣:茵陳蒿湯茵梔黃,溼熱陽黃用此方,身目黃染腹微滿,清熱利溼退黃良。

功效:清熱利溼退黃。主治:溼熱黃疸證。

臨床運用:本方可治療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瘧疾、腸傷寒、膽囊炎、膽石症、鉤端螺旋體病等屬溼熱內蘊者。本方加滑石、木通、柴胡、竹葉、燈草等為基本方,隨症加減治療急性肝炎; 本方和小陷胸湯加味治療重症肝炎; 本方加味治療小兒傳染性肝炎併發肝昏迷;加金銀草、茯苓、鬱金等治療嬰兒肝炎;加味治療化療所致的肝損害、原發性肝癌化療後發熱、黃疸;本方合烏梅丸加減治療膽道蛔蟲症; 合大柴胡湯、五味消毒飲等治療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此外還可治療其他疾病引起的溼熱黃疸,如溶血性黃疸、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新生兒黃疸,過敏性皮膚病等亦有良好療效。

9、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262、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歌訣:麻黃連軺赤小豆,杏仁大棗生梓姜;甘草燎水同煎服,風水夾寒及發黃。

功效:宣散表邪,清熱利溼退黃。主治:太陽傷寒兼溼熱發黃證。

臨床運用:本方可治療急性腎炎、蕁麻疹、水痘、牛皮癬、溼疹、脂溢性皮炎、帶狀皰疹、手足口病、過敏性紫癜、結膜炎等屬上述病機者。本方加魚腥草、地膚子治療急性腎炎;加紫草、忍冬藤、減大棗、生薑治療小兒水痘等。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傷寒論》講解

郝萬山講傷寒論70講視頻、文字版大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12、 /

13、

14、 /

15、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16、 /

17、 /

18、 /

19、

20、

21、 /

22、

23、 /

24、 /

25、 /

26、 /

27、 /

28、

29、 /

30、 /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31、 /

32、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46、

47、 /

48、 /

49、 /

50、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68、 /

69、

70、 /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傷寒論》經典選講

1、

2、

3、

4、

5、

6、

7、

8、

9、

《金匱要略》

1、

2、

3、

4、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溫馨提示:中藥處方需在執業醫師下使用。

版權聲明:本頭條發佈的圖片及文字大多來自網絡,版權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當,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敬請關注本人的頭條號——老中醫周攻謀

與醫生成朋友,多個健康顧問,健康一生。

《傷寒論》類方整理——5、梔子湯類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