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技术人员地位为何比农夫低?

胡文钦


题主所指的,应该是古代“士农工商”这个排序吧。

的确,我国封建时代的历代王朝,基本上都奉行重农抑商之策,这是由古代小农经济的性质所决定的。哪怕是商业文明最为发达的宋代,也还是坚持重农抑商之策的,只是当时对商业发展的限制相对没那么大而已。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基础的发展方式。所以,历代君王为了维持政权的统治,都不可能不重视农业。

古代对农业有多重视?

须知道,即便是贵为九五至尊的皇帝,也是要“耕田”的!

因为,古代皇帝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子田”。立春时候,皇帝还要率领文武百官出宫,亲自来到自己的“天子田”上耕地松土。虽说这不过是做做样子,但也能体现除古代统治者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

而至于商业,对于统治者而言更像是不务正业之举。所以,“农为本,商为末”是封建时代的基本统治格调,如果反之,就是本末倒置之举了。

那么,古代的农夫就被“技术人员”地位低吗?

如果按照“士农工商”来排序,那就是读书人(士族)优先,农民次之,工匠(算是技术人员)再次之,最后才是商人。乍看之下,还真是农民比工匠地位低。

其实不然!首先“士农工商”并非是社会地位的排序,而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四个方面之间的轻重缓急排序。

《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不妨举个例子:蒙古帝国进攻中原地区时,按照蒙古军队的惯例,都会进行屠城。但是,他们却不杀工匠,因为工匠能够为蒙古军队制造工程器械和兵器等等。同理,历朝历代很多重要的国家工程的开展、皇家建筑的修筑,都离不开工匠。所以,工匠个体的社会地位,是不可能比一个农夫要低下的。



这些历史要读


我国古代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以下,共有四等,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士农工商,士就是士大夫阶层,广义上不仅仅包括官员,还包括所有有名分的人,比如秀才,举人这些都算,这些人有了名分,就成为官员的预备役,社会地位很高,可以不服役,不纳粮,第二个阶层是农民,第三个是手工业者,第四个是商人,剩下的统称三教九流。

这个原因其实跟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有关系,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分为两种,一是田亩税,二是人头税,田亩税是按照田地的多少来征收的,人头税就是按人口的数量来征收的,这种经济形势决定了封建国家最讨厌的就是人口流动,各个朝代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第一是农业劳动力减少,会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第二是人头税会减少,这些都直接的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从这一点上看,这个等级制度基本上是按照人口流动的频繁度来排名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人口流动比手工业者(即所说的技术人员)相对固定,所以农民的社会地位比手工业者要高。




笑談古今事


因为古代人不认可,不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