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乌鲁木齐分行:疫情当前,绝不后退一步

宁静的清晨,乌市某小区传来以下对话。

  “我要去单位”一个女孩焦急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说道,“就像你们疫情期间坚守岗位一样,我也要坚守我的岗位。”

  “如果您要去单位,就要在单位住14天不能回来”,社区工作人员向她解释道。

  “我知道,我已经准备好了行李住在单位了!”女孩坚定地说。

  这个提着行李的女孩就是工行乌鲁木齐人民路支行营业室的张晶晶,入行时间不足八个月,在疫情最严峻的情况下,她积极响应支行号召,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网点驻扎队伍。

  尽管她有多个岗位的理论知识与实操经验,驻扎期间她面对的依然是完全陌生的对公业务。由于其他对公柜员均处于隔离状态,无法前来网点工作,她需要一个人承担起支行所辖3家网点的各项应急业务处理。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她遇事沉着冷静,迎难而上,面对陌生的业务没有丝毫畏惧,而是直面困难,勇敢学习,将此次驻扎视为学习新业务的机会,始终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2月11日,开户网点为中山路的某预算单位需要紧急处理财政拨款单,用于发放社保养老金,但是该单位账户不通存不通兑,如果不在当日完成拨款就会失效,一大批老年人2月的生活保障就会收到影响。她当机立断向所在网点负责人马占静反映情况,主动申请将柜员号变更到中山路,马占静行长立即向上级进行沟通。与此同时张晶晶主动联系居家办公的业务运营主管张梦询问处理流程,只见她一只手对着电脑屏幕举手机,另一只手翻动凭证和操作键盘,通过微信视频通话向运营主管边学边办,生怕出错,最终获得客户连头称赞。

  类似的故事情节每天都在上演。最多一次她1天内切换3个网点号,处理了2家支行所辖3个网点的应急业务。那天是2月28号,办理完中山路的应急业务后,张晶晶把网点号切换回人民路营业室开始受理某单位的转账支票业务,这时候突然收到上级通知,西虹东路支行的应急业务需要立即处理,于是她迅速办理完手上的业务后将网点号切换至西虹东路支行。当客户到来时已经是晚上7点了,考虑到客户比较焦急,张晶晶事先准备好办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各种凭证资料,提前与居家办公的运营主管沟通办理流程,力求办理业务时可以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在处理该业务时,她一边仔细审核客户资料,一边耐心安抚客户:“请您放心,我们人在这,您的业务就一定给您办好。”当总金额1745万元的业务受理成功后,客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3月3日,她在受理了某部队和某事业单位近二十张电汇单及转账支票后已经是下午3点,但当日还有一个单位的财政代扣业务,涉及200家单位,3000多万元人民币,如果当天完成不了就会产生账户挂账。由于业务陌生,涉及单位众多且金额巨大,张晶晶只是吃了几口午饭就开始逐一核对单位账户信息,制作所需的特殊转账凭证。正在她忙碌不停的时候,一个电话响了起来:“你好,请问是4842吗?我们是业务处理中心,请问你们还有多少凭证要上传?”,一看表,原来不知不觉已经晚上7点半了,可她并没有觉得累,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保质保量地把这笔业务做完,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不耽误第二天办理其他业务。

  考虑到疫情期间企单位企业发放工资可能会受到影响,为保障企业2月工资顺利发放以及为代发工资单位答疑解惑,张晶晶主动联系所属人民路支行的代发工资单位100余家,对企业疫情期间工资发放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答复。由于疫情期间很多单位没有上班沟通困难,她就想办法联系单位,一次打不通就打第二次,座机打不通就打手机,并协助多家单位成功办理个人健康管理系统。对其中需要进行磁盘发放工资的单位客户积极进行统计与后续安排;对需要通过非磁盘发放工资的单位客户,通过电话沟通、微信视频通话等方式在线指导客户通过企业网银发放工资,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这次战“疫”行动中,张晶晶为2家支行所辖4家网点办理资金划拨、退汇、财政拨款、查询查复以及代发工资等业务280余笔,金额累计27985万元,体现出了工行员工忘我付出、不畏艰难、疫情当前不后退一步的优良作风。(达冬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