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河源的客家人让八路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何健生(1909—1991年),河源市连平县人,1930年参加广东空军,任轰炸员从1937年8月起,26次完成轰炸日军任务。1945年参与组织策划汪伪政府专机班“建国号”飞机起义,开创了从共产党敌对阵营驾机起义投奔革命的先例。曾获中央军委独立功勋荣誉章、三级解放勋章。


这个河源的客家人让八路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1931年,广州从化机场,何健生于广东空军第四轰炸队。

淞沪会战等战役,轰炸日寇26次

1928年,何健生毕业于广东连平县立师范学校。1929年在广东宪兵教导队一期受训后,当过广东宪兵总队第三队中士班长,上士班长、代理排长。1930年参加广东空军,当过掩护大队上士班长、准尉见习排长,空中爆击训练班一期准尉学员,第四队准尉射手见习员、准尉爆击员、少尉爆击员。1936年8月在浙江笕桥国民党空军中央航空学校受训,为准尉受训员。后任国民党空军第九大队二十七队准尉爆击士,笕桥修理厂军械科准尉机械士。

这个河源的客家人让八路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1931年,何健生(左)与战友于广东航校。

抗战期间,何健生更是翱翔蓝天,护卫神圣国土。从1937年8月起,何健生先后担任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十九队准尉爆击士,第一大队四队准尉轰炸员等,曾参加上海崇明、宝山,湖南衡阳、长沙,湖北宜昌,广西南宁等地对日作战。

从1937年到1942年间,何健生共执行了26次轰炸日军任务,所驾战机6次被日军的战斗机或高射炮击中,国民党空军授予何健生二等宣威奖章。

这个河源的客家人让八路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1937年,何健生驾机执行轰炸上海日军基地任务前的留影。

1942年1月24日,何健生奉命从云南沾益机场起飞,于蒙自上空在美国空军志愿大队(陈纳德飞虎队)P一40驱逐机掩护下,使用苏联SB-Ⅱ轻型轰炸机,再次出击越南河内嘉林日寇机场,在完成轰炸任务返航途中,战机被日寇高射炮击伤,跳伞后被俘。

同年8月20日,何健生被日寇引渡给南京汪伪政府。恰好广东空军飞行教官曾星凯在汪伪空军当少将处长,由他出面保释,再介绍给汪伪空军当少校教官,后任中校教务室主任和上校参赞武官。

飞向延安,八路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在汪伪政府的空军里,白景丰是何健生的上司。白景丰曾在法国学习飞行技术,回国后效力于张作霖,后任国民党空军航校中校飞行教官,因受排挤,白景丰就投靠了汪伪空军部队。他对国民党和汪伪政府都很不满,何健生受其影响,也对共产党起了向往之心。

1944年8月间,国民党航校十期飞行毕业的周世仁(即周致和,起义后改名蔡云翔)来找何健生。由于他俩参加汪伪空军都并非自愿,所以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他们密谈多次,决心要找共产党寻求出路,但一点联系线索都没有。

1945年春,汪伪少尉飞行员黄哲夫(于飞)找到周世仁,谈起1942年常州伪航校特务营全营起义的事,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们所说的“机”既指机会,又指飞机。


这个河源的客家人让八路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南京珠江旅社,当年何健生、蔡云翔、白起、于飞等在这里策划、敲定“820起义”的行动方案。

不久,黄哲夫找到中共党组织后,有了联系的地点。1945年7月中旬,黄哲夫在南京市珠江饭店召集周世仁、何健生、白景丰、吉翔和秦传家等人,传达了党的指示,并共同商议驾机起义、航行计划。这个计划,由何健生起草,会议讨论通过。为保证起义成功,珠江饭店会议上决定分空中和陆路二批起义,由空中先走,并决定由黄哲夫、周致和、白景丰、何健生、吉翔5人具体分工负责,何健生等人负责组织地勤,并带家属从地面撤走。为保证起义成功,他们根据当时情况,决定分空中和陆路二批起义,由空中先走,并决定由黄哲夫、周致和、白景丰、何健生、吉翔5人具体分工负责,何健生等人负责组织地勤,并带家属从地面撤走。

经过一些波折后,20日晨6时30分,何健生叫周致和赶紧去机场。8时左右,响起了飞机的试机声,黄哲夫待飞机滑至接近起飞线时,从机场一角钻了出来,跳上飞机,随即飞起,6名起义人员安全进入了预定航线。

这个河源的客家人让八路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1939年冬,四川成都,何健生与邱淑仪的结婚照。

目送“建国号”飞机起飞后,何健生正在准备第二批人员起义。22日8时许,何健生、吉翔、陈静山(机械士)及何健生爱人邱淑仪、子女何国胜、何国贵,陈静山爱人阿英等七人在八路军便衣武装保护下,从扬州脱险,到达杨家庙。后又赶到大李庄新四军军部,受到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虽然不是何健生亲自驾驶飞机,但“建国号”飞机的起义是由何健生、周致和(蔡云翔)、白景丰(白起)等组织和策划的。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号”专机是八路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

筹办航校,成人民空军摇篮

不久,何健生奉中共中央命令前往东北筹建航空学校,何健生和战友们冒着大雪,顶着寒风,不分白天黑夜,马不停蹄,走遍了中朝边境的安东,中蒙苏三国接壤的齐齐哈尔、海拉尔、佳木斯、哈尔滨等凡是有机场的地方,搜集航空器材,终于搜集到各种类型的飞机180多架,发动机300余台,新仪表100余箱,油料近2000大桶。他还将自己积蓄的黄金捐献出来购买教具。

这个河源的客家人让八路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1945年9月,何健生奉命到东北筹建航空学校。途经山东海阳县,修复了当地民兵缴获的日本飞机。图为起义人员与当地民兵的合影,左三何健生,左四白景丰(8.20起义策划者之一,后改名白起)少将,左六是民兵队长张吉俊。

经过数月艰苦奋斗,航校已初具条件。1946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航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中学宣告成立,当时已改名为“白起”的白景丰担任航校副校长,何健生被任命为航校训练处处长。老航校后来成为人民空军的摇篮,抗美援朝空战中的很多战斗英雄就出自这里。

1946年8月20日,何健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5月起,何健生任上海军管会空军部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兼中央航空公司机航组军事代表,华东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六科副科长兼大校场航空站站长等职。1951年2月,何健生调任军委空军司令部情报处照相科任科长。1956年1月,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后来,由于历史原因,1957年,何健生被错划为“右派”,在山西太谷县一照相馆当摄影师近20年,1976年退休。

这个河源的客家人让八路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1963年,何健生摘去“右派”帽子、阔别家乡22年后第一次回到连平老家的全家福。

1979年恢复名誉、军籍,并让他重新穿上军装。1986年3月25日,经空军党委批准,将何健生行政级别调为13级,副师职,享受军队离休干部待遇。1988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何健生独立功勋荣誉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