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时,明明有材料,还拼命做笔记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

农夫子170


我现在也是这样,开大会小会都拼命做笔记。但是,我的笔记大都是看手机时摘录下来的精彩的句子。

为什么这样?

现在的会,又长又臭,而且,有资料在那里了,进会场的时候,已经花不到十几分钟看了。十几二十页的文件,大都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考核评比、工作要求等。而真正涉及本单位工作的,也就是本单位 要做的工,并不多。看看工作要求,按时间节点、工作要求上报材料,就完成了。

那,长长的会,干什么?那只能拼命地做笔记。

做笔记有三大好处:一是领导认为他的讲话十分重要,你在认真地听、认真地记;二是可以提升你的写字水平;三是可以防止睡觉。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与拼命做笔记有曲异同工之妙的是:不停地点头。开会时,坐在那里,不停地点头,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防止睡着;二是领导看见了也高兴:你看,那家伙不停地点头,我的精彩讲话一定是引起他的共鸣了;三是可以预防颈椎病。


通灵师犁子


我经常参加开会,也见过类似的情况,觉得有这么几种可能的心态,有的是我的亲身体会。

1.认真,确实在记笔记,因为自己记下来的东西都是重点和要点,材料没准用完要回收。

2.尊重,不管讲的怎么样,别人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认真记笔记是对别人劳动万成果的尊重。

3.虚伪,做样子给领导和同事看,不得不记笔记,装着自己很认真。

4.害怕,开会没事干,不记笔记会犯困,强迫自己不睡觉怕睡着了挨批。

5.无聊,看着像记笔记,要不是干私活,要不是乱写乱画,要不什么也没写。

就这么多吧!


宸安落定


讲一个有趣案例:

前一段时间参加一次公司面试,参加公司面试的时候,跟我一起去面试的有两个小伙伴。面试官问他任何问题,他都不说话,只是拿出笔、拿出本单纯的记记记。

这一举动彻底惹毛了面试官,面试官指着他的鼻子问:我在这里问你问题呢,我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只能拿出笔和本,不停的记,是什么意思呀?

然后那个小伙伴非常委屈的说:我也不想记啊,可是养成了习惯,在之前在一家企业当中工作的时候,公司领导就曾经要求过我们,只要领导说话,员工二话不说就得把领导说的话记下来。

领导说:今天吃的什么?员工也要赶紧把公司领导这句话记下来,以至于他在那一家公司工作了三个月,买了26个笔记本。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这个小伙伴与面试无缘,并且灰头土脸的离开了这家面试公司。

一、部分员工的确有这个毛病。

大家发现在一些企业工作的时候,的确有一部分员工他们不管公司领导说的是什么,也不管当时那场合是什么,只知道拿着笔和本子不停的记录,以至于部分领导问:你们在记什么的时候,他们两眼一抹黑,直愣愣的看着公司领导说:我不知道呀。

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公司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也不知道自己在公司当中应该拥有怎样的地位,他们只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应该记录了,只不过要记住什么呢,谁也不知道。

遇到这一部分员工,没有必要担心,也没有必要忧虑,反正人家都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这个习惯不会影响公司的任务进度就好。

二、部分员工是为了拍马屁。

除了一部分员工他们是养成的毛病,或者他们本身就是为了记一些公司领导说过的话,希望向公司领导学习之外,还有一部分员工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那就是为了拍马屁。

这种情况在一些大公司里面也常见,比如领导在上面说话的时候,一部分员工他们就拿着笔和本不停的记,然后公司领导看到之后还会表扬两句:这个员工表现的非常不错,最起码公司领导说话的时候知道记录,这就是尊重公司领导的态度。

可是这种态度十有八九是表面态度或者虚假的态度,一旦把这种态度带入到职场,那既是对员工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公司的不负责任,更多的是对整个企业的不负责任。

所以如果员工一直在记录,而且这一部分记录单纯的是为了给公司领导看,那么离这样的员工远一点,因为雷劈到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作者:职场全能王,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职场速成师,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擅长职场问题指引和辅导。欢迎大家赞、转、收、评,期待大家的关注~~~

职场全能王


这种现象我们会经常看到,一般有两种情况。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心态。

第一、做样子给领导看。这做心态占大多数,倒不是因为这个人爱表现,多数情况下,是环境逼迫,你不得不这样。

记得,我刚上班的时候,又一次去开会,傻乎乎的什么都没有带,就去了,结果,全体人员就我一个人,没有本子没有笔,大家都忙着记录,我一个人在哪手足无措,异常尴尬。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记的东西,后来,我的领导给我说,不论什么会议,那本子记录不一定是真要记东西,就是做样子,但是,这也绝不是虚伪,而是,对发言人的一种尊重。后来无论什么会议,就是领导随便叫去说过事情,我也会带好本子和笔。

第二、还有一种人,做事认真,喜欢分析思考,是从心底里真的在认真做笔记。这种人比较少,记笔记本来就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就是材料上有,谁能保证能有全部记下来,而通过记笔记,归纳重点,会加深记忆。

我有一个同事,无论开什么会都非常认真的做笔记,起初我以为他和我一样做样子,后来我看了他的笔记才知道,人家的记录方法完全不同。

他是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记录。其中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会后所有的内容他都记得很清楚,而且对每个观点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位同事能力提升非常快,现在已经是公司技术总监了。

所以,无论是以上那种心态,我们都要理性对待,装样子也不是坏事,并不能简单的认为,这个人就是爱表现。而第二种认真的记笔记的人,更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学习。


职场墨子


痕迹。知道吗?现在不管是行政、事业、企业还是私营,本单位都有群。群里发领导者证明我布置了,看你落实不落实。管理者我领会了,要推进下去,也给有关科室车间强调了,出了事责任不在我,我布置了的。到科员及工人这儿我认真的听也认真的落实,不出事皆大欢喜,出了事再一级级追查,看是那个环节有问题。于是,查文件,调视频,查记录,追责任,看谁疏忽了。


高国鹏3


理性分析,细致阐述的职场达人熊小妹为您解答!职场处处是学问,仔细观察有收获。会议中留意每个人的举动,一幅生动热闹的职场群像就会呈现在眼前。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工作状态一览无余。在会议中,即便工作人员已经提前下发好了会议内容材料,你还是会发现有很多人在会上奋笔疾书。据熊小妹多年观察和分析,记笔记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人:

一、加深印象党

有句话叫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员工,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员工,都会把做笔记当做加深印象的一种方式。把领导讲的重要的地方听抄下来,自己动手写一遍,残存在大脑中的印象会多一些。

二、装模作样党

持这种心态做笔记的兄弟也大有人在,或是为了表现对领导的尊重,或是给领导留个好印象,或是为了溜须拍马,目的不同但结果一致,那就是他们记录的东西或是未经提炼,或是太潦草,甚至就是随意涂鸦,根本就对工作起不到任何帮助的作用。劝君千万莫要采取这种形式,投机取巧做样子只能够骗取领导一时的欢心,装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真正能为公司创造价值才能受到老板的信任。

三、顺带练字党

之前熊小妹在设计公司里上班时有一位资深的设计师同事,他国学功底深厚,精通国画书法,他那本笔记就好像行书作品一样,一眼望去赏心悦目、叹为观止。后来一次私下里交流时,他说,会议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可以边写笔记边练书法。感觉这哥们已经到一定境界了~

四、提神防困党

有些会议冗长沉闷,一堆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再加上内容单调无聊,很容易犯困。有的员工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便会奋笔疾书,在纸上随意划拉划拉,提神醒脑。

五、模拟讲话党

这种类型的员工是最有特点的,不知道能代表多少人的心态,我只在前前前公司中见过一位,后来听说这哥们顺利提职成为中层管理者了,每天都风风火火的。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对开会多少有点反感,但也有些人对开会乐此不疲,甚至达到了上瘾的程度,这哥们便是其中的重度成瘾者,他对会议体文章有着蜜汁喜好。开会比备战高考上课都认真,开会全程比不离手。平时说起套话来条条是道,滔滔不绝,虽然画风与众不同,但也算是在职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同样是开会记笔记,每个人的目的和心态都不同,其实职场很多现象拿来分析不进有用也很挺有意思的~


职场达人熊小妹


【大大的人儿说】开会时,明明有资料,还拼命做笔记的人,是因为他们很重视会议内容,做笔记既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也能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收获更多的内容和信息。

开会对于职场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每一次的会议都有一些重要的内容需要记录,比如工作安排,重要的工作内容,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行业交流会议、座谈会等,会涉及很多领域最前沿的内容和信息,而这些都是材料和书本中没有的,就需要认真做好笔记,积累宝贵的学习资料。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虽然有会议材料,但是内容相对而言是比较分散的,而且会议中涉及的很多重点内容和信息,材料中是没有的,做笔记能够记录下来这部分内容,帮助会后及时做复盘总结。

一、开会记笔记是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很多人开会时都是两手空空,觉得有相关材料,而且内容大致都差不多,完全没有必要做笔记。这其实是不太好的工作习惯,职场高手无论什么时候,手边都会放一个笔记本,以便随时记录一些重要内容、灵感,或者相关的思考。

开会的时候,看似很多时候都是领导在讲,员工是倾听者和参与者,但我们也是独立的思考着,针对别人的讲话内容,我们会有自己的思考和不同的观点,如果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之后进行总结复盘,不但有助于个人的快速成长,还能不断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很多会议都会准备相关的材料,但同样需要我们标注出一些重点内容,尤其是材料中没有的重点内容,就更需要记录下来。我们往往都会高估自身的能力,觉得我们的记忆力足够好,但如果往大脑中塞入太多零散的内容,大脑的承受的负荷过大,很多内容就很难记住。而且我们每天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不把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很有可能开完会以后,一些内容早已记不起来了。

开会做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每次会议都会有新的内容,无论是行业的动态,还是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及时将它们记录下来,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取得更快速的成长。

二、开会记笔记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经常有人开会时开小差,听着听着思路就跑远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完全不知道会议讲了什么内容,但如果认真做记录,就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但是过一会就发现很难专注到会议内容中,这是因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随着会议的进行,精力会逐渐消耗,专注力也会下降。如果不懂得如何管理精力,就需要借用“外力”把注意力拉回来,而做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外力。

为什么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要求我们记笔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有效避免开小差,让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开会其实也一样,尤其是一些专业性的会议,时间会比较长,虽然有非常详细的材料,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听,很容易犯困或者想做其他事情。记笔记能够让自己的思路紧跟着会议内容,既不会感到枯燥,也不容易走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会议内容中。

记笔记不仅仅是记录重点内容,更是一种提升专注力的有效方法。

三、开会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很多职场人都很排斥开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开会也是思维碰撞的过程,虽然普通员工很少有发言的机会,但是能够学习领导的处事方法,学习他们面对问题时,是如何高效解决问题的等等。

尤其是一些讨论会、复盘会,大家畅所欲言,我们能从中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同样的问题,能够从不同的人身上,看到不同的切入角度和解决办法,同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经过很多人的思维碰撞,我们会发现原来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解决办法,只是自己的思维受到了限制而已。

将一些好的观点、看法记录下来,有利于我们进行更深入地复盘总结,学习他人地优势和长处,不断弥补自身地短板,能够帮助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快速成长。

总结

开会拼命做笔记的人,都是有良好工作习惯的人,他们习惯随时记录一些重要的内容,并且让这些内容指导自己的工作,这有利于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长。

做笔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笔记不但记录的是重点内容,而且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思考过程,用最原始的方式,将很多精华内容保存了下来,不断激励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大大的人儿D


【顽石观点】开会时有材料还要拼命做笔记的员工,一是做笔记给自己看,二是做笔记给领导看。前者是真老实,后者是真精明。


记笔记给自己看的员工,多半是老实本分,患得患失,总怕拉下领导重要的话,耽误了事。领导的话就是圣旨,这样老实本分的员工,领导即使不欣赏,一般也不会反感。记笔记给领导看的员工,主要目的就是在领导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刷刷存在感,以示对领导的尊重,想讨领导的欢心。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领导都会高兴,因此,有领导主持或参加的会议,参会的大都会记笔记,即使记不了几笔,面前有个笔记本总是必要的。

一、借笔记本的故事。同学小A给我讲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因为工作原因,小A单位常常有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有时候会提前下通知,有时候会来得比较突然。上级领导来视察时,分管的部门领导们一般都会陪同,有时会开现场座谈会,这时,陪同的分管领导们如果忘记或者没有来得及带笔记本,就会给在大厅值班的小A借笔记本应急,走时再还回来,一般借的笔记本还回来也都是新的,没有记过东西,即使偶尔记过,也把那一页撕掉了。


没有做笔记的原因,一可能是借的东西要还,二是本来就想做做样子的。只有一次有位还笔记本的分管领导记了满满一页,而且没有带走,上面只有一句话,“3月6日上午,领导来检查工作。”然后,满页纸都是这句话,看样子领导是在用这句话练字呢。


二、收藏笔记本的故事。单位同事老周是个做事很细心的人,他有开会记笔记的习惯,不管开会时有没有材料,他都会认认真真从头记到尾,有时开会记得潦草了,散会后还会再整理一遍,重新记上。


因为,老周的细心,他几乎成了单位的百事通,不仅领导有时候忘记了某天开会的内容了,会问老周,因为老周记得比会议纪要还要详细。同事们想知道哪天开过什么会也会问老周。时间久了,成了习惯,当老周被调到另外单位去的时候,大家还一下子适应不过来,觉得老周原来那么重要呢。


三、两个故事总结。通过上面两个故事,其实要说的是两种对工作态度和两种做人的态度,我们不能单纯地说哪种好哪种不好。至于开会时要不要记笔记完全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必须记的工作内容。如果开会时,确实有很多需要记住的烦琐事项,例如工作流程等,详细工作计划等,在会议资料里又不可能说的那么清楚,单靠脑子记,难免有疏漏。再就是会议安排的工作可能跨时间比较长,也尽量做一下记录。俗语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时间久了,总会有所遗忘,为了不耽误工作,还是记一下比较放心。


2、业务培训会议。单位开展的一些业务培训类会议时,最好,还是记下笔记,把所学的内容记录下来,方便以后的复习。再就是,职工们年龄层次不一,毕竟都不是小学生了,如果开会时间长了,就容易走神或者犯困,不时地记下几笔,可提神。第三,领导或者老师在上面传授知识或者技能,如果职工们在下面认真的做记录,对领导和老师也是种认可和尊重,这种尊重同不论领导讲什么都忙着做记录,有本质的不同。


【顽石观点】综上所述,开会时,不需要时时刻刻每次都做笔记,重要的、自己工作有关的,会议材料里没有的,或者学习培训之类的会议确需要做笔记的,一定要记,不要怕麻烦。至于其他的,不重要的,形式上的,场面上的话,就不用麻烦了,听听即可。


职场顽石


开会时,明明有材料,还拼命做笔记。这种情况很常见,这种人也很多。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体现对会议的重视。

如果开会时,大家都两手空空去,连个笔记本也不拿,带着两个耳朵就去开会,对组织会议的领导来说,他们会以为是对会议重视不够,是对领导的不尊重。

我见到过好几个老板,因为开会,有一些主管去开会,没有带笔记本,都被老板给训回去,等他们拿来笔记本再开会。开会时,见有的人光听不记,就很生气,责令要做好会议记录,尽管材料上都有。

二、确实有做笔记的必要。

明明材料上有,感觉仔细看材料就可以了,没必要做笔记。其实不然,光看材料,记忆的效果并不好;如果是别看材料边做笔记的话,就能强化记忆,加深对会议内容、精神的理解。

还有,尽管材料上有会议内容;但在开会时,领导往往会现场发挥,会结合材料内容展开讲一些自己的观点;如果不做笔记的话,领导的观点就容易被忘记、忽略。从这个角度来看,做笔记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的确有某些作秀的成分。

的确有些人开会时拼命做笔记,这并不是真正的为了增强学习效果,而是为了讨好领导。觉得自己好好做笔记是对领导的尊重,是对会议的重视。

事实上,也的确有这样的领导,他们在会议上很注意观察与会人员做笔记的情况。在他们看来,能认真做笔记的人,是对会议态度端正认真的人,会博得他们的欢心。

员工为了讨好领导,做笔记是做样子给领导看的,并没有实际效果。对那些不喜欢做笔记的,哪怕是人家认真听,领导也会感到人家走神、开小差。

我记得,有一次公司开会时,老板见其他与会人员都认真做笔记,唯独有一名主管光听不记,老板就现场提问这名主管他所讲话的内容,场面挺尴尬的。

总之,开会时,明明材料有,还拼命做笔记;这种现象,既有其必要性,也有作秀的成分,心态各异吧。

【欢迎关注@职言心语,专注职场问题,分享20年私企工作心得。谢谢!】

职言心语


关于这类人的心态,我暂时想到两种可能性:

用做笔记来表现自己开会认真听讲的态度

就我的经验而言,我周围(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属于这种情况的居多,这可能和我们对待开会这件事的态度有关。

我们公司一说到开会,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态度都是排斥的,但是又不能不参加,为了表示对讲话的人的尊重,只能硬着头皮做笔记,表现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

这种情况下,其实有没有材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于在会议上发言的人来说,看材料一定没有做笔记对他的尊重来得高。

处于这种情况下,装腔作势的目的很明显,而且我认为这是常态,除非一些真正意义上非常重要的会议,这些会议一般是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比如哪天公司通知你要开会,内容是公司明年的工资方案调整,这种情况下你会打起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神认真做笔记,并且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对于信息的吸收,不习惯通过看材料的方式,习惯看自己记录的内容。

如果说上面那种情况属于被动型的话,这种情况算是主动型的,他在心态上不排斥开会这件事,而且对会议内容也是感兴趣的,想要知道具体细节。

但是,看材料对于他来说不是平时习惯的输入方式,只用通过认真听讲,记笔记,下来消化自己的笔记这种方式,对于他来说才能很好的理解会议的内容。

对于这类人,开会做笔记是帮助他消化会议内容的辅助方式,是必须要这样做的。

这里再多说一句:其实如何对待开会,体现了你的态度。

当然,一定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我这里只列出两条,一是因为目前我只想到这两条,再有是因为这个问题,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门,只能总结一些共性的原因。

希望能给你参考。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关于成长,慢半拍没关系,但别停!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