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作为明朝开国大将,为何最终落到一个“剥皮实草”的地步?

ALuLLL


蓝玉最初是跟着常遇春混的,打仗非常勇敢。被常遇春推荐给朱元璋,然后一路升官发财。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已经是位极人臣了。难免的就开始自我膨胀。

随着权柄越来越重,蓝玉逐渐傲慢起来,蓄养家兵,通过收干儿子的方式培养党羽,横行乡里。

作为一个皇帝,朱元璋的宽容度有限。他看着蓝玉越来越嚣张,因为门将没有及时打开门迎接他,他出兵砸了关隘。在朱元璋的宴会上说风凉话,简直就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这些事情最终使朱元璋不再无动于衷。

在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报告蓝玉叛乱。在监禁之后,牵连当朝许多官员。朱元璋宣布全部捉拿,前后为此而死大约15,000人。本案涉及的人数,最终死亡的人数,在历史上被称为明初洪武的四大案件之一。

蓝宇本来可以很光荣地载入史册,并受到后人的称赞,但由于他为自己的傲慢而无法认清自己的立场,最终落个“剥皮萱草”也是自作虐。


钢牙咬铁锚


蓝玉的下场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自已作死,另一个是遇到了一个狠皇帝。蓝玉算是明朝开国第二代将领中的扛把子,第一代主要是徐达,常遇春他们那伙人的天下,等到第一代将领老的老,死的死,就轮到蓝玉上场了,蓝玉的巅峰时期是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把整个北元除了皇帝和太子以外的文武百官,公主妃嫔,牛羊金银等等全部打包拉到南京送到老朱面前了。此战让蓝玉威震天下,但是这小子居功自傲,觉得自己立了大功,就天下无敌了,连老朱都不放在眼里,他打完仗班师回朝,晚上到达喜峰关,守关的官员估计是睡得早,没来得及给蓝玉开门,他居然命令士兵强攻,破门而入,把关给毁了,这事传到朱元璋耳朵里,老朱心里就想呢:“好你个蓝玉,脾气够大啊,这么牛啊,你比徐达常遇春还牛吗?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估计连我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吧?看我不找机会弄死你丫的。”但是老朱还是压着自己的怒火,毕竟蓝玉刚立大功,本来是打算封蓝玉为梁国公的,因为这件事改为凉国公了。本来是想让蓝玉自己反省反省,以后能有所收敛,但是蓝玉坚持要把作死进行到底,接着又传来他看北元皇帝的妃子长得漂亮,就有想法了,但是妃子不从,自杀了,老朱知道后更不高兴了,北元皇帝的妃子要享用也是我先享用啊,哪就轮到你了,教训了蓝玉一番,没想到蓝玉还是死不悔改,被老朱训了之后发起牢骚了:“皇上怎么只封我个太子太傅啊,凭我的功劳难道不能封个太师当当吗?”这些话都被老朱的锦衣卫听到了,蓝玉这样作,如果是遇到赵匡胤那样宽容的老板或许还能留下条命,回家好吃好喝的养着,可是遇到老朱这种杀人不眨眼的穷苦出身的CEO,不灭你三代都对不起你啊。果然没多久朱元璋就让锦衣卫去收罗蓝玉的罪证,告他谋反,最后蓝玉的下场就是抄家,灭三族,尸体被剥皮充草,当然他不孤单,还拉了一万五千人和他一起上路。还有一种说话说本来朱元璋是想留下蓝玉给朱标的,但是朱标早亡,接班的朱允炆又震不住蓝玉,于是老朱就帮孙子把蓝玉给除了。


亮哥讲历史


蓝玉,大明的开国将軍,功勋卓著,但他居功自傲,骄橫拔扈,因此招来杀身之祸,他的出名,不仅仅因为是开国功勋,而是因为他的死法大大的超过了他的政绩和功勋,,这蓝玉案,牵连之广,涉案人员之多,竟然达一万五千余人,血染京城,喊冤声和衰嚎嚎声拢罩着京师的上空,整个京城如同阎王店一.般的恐怖。
蓝玉定远人(今安徽定远远人),常玉春妻弟,有胆有识,英勇善战,战功显赫。正是因为他有功于大明,所以朱元璋给了他很多的封赏,可惜呀!这位蓝大将军作死啊,他不知收敛,还公开养了大量的家奴和家兵,纵容他们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强站民田,致使百姓无田可种,无家可归。又有传言,北上伐元时,这位蓝玉,身为將军,至国家尊言于不顾,竟然将元朝皇帝的一名妃子强奸了,致其蒙羞自杀。朱元璋得知此事后气愤地说:″没想到蓝玉这样无礼,这难道是一个大将军所做的事吗?"并告诫蓝玉″承德该行"。


据说,朱元璋见到御史弹劾蓝玉的揍折时,很是生气,气得闷不作声,过一会便将要封赏给他的“梁国公"改封″凉国公"。这位老大不止一次的斥责蓝玉,但蓝玉好象是死吹的,仍然居功自傲,有持无恐,常于宴席上口放狂言,将朱元璋的话全当耳旁风,这时朱元璋不想动他,因为他蓝玉暂时还有点用。
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后,经过周密的考虑,便册封常玉舂的女儿为太子妃,而这太子妃正是蓝玉的外甥女,这样一来,蓝玉就会服从朱标的安排,听朱标的调动。只可惜,太子朱标命短,未登大宝就死了,于是朱元璋又册封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太子孙。

朱允炆不同于他的父亲朱标,朱元璋担心这位孙子的资历不能服众,.尤其是这些开国功臣元老们。于是朱元璋开始有步骤的为孙子的登基清除障碍,铺平道路。,于是开始了他的计划一一针对功勋的.屠戮,特别象蓝玉这样不知进退的狂徒必须杀。为何这般肯定呢?因为以前朱元已撑握了蓝玉的一些罪证,这些还不算什么,比如说他北伐凱旋而归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路过喜峰口时,竟然以守城的军吏开城门晚为借口,破城毀關而入,朱元璋想你蓝玉想要干什么,难道想反吗?就这样蓝玉因谋反罪被剥皮实草示众,并诛连三族。剥皮实草之刑是相当残酷的极刑,就是把人皮完整无损的扒下来逞桶状,再以草充满,吊于城墙之上.示众,这位曾经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将军,怎会想到,他的人生旅途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究其原因,蔡东藩是这样阐述的:蓝玉与沐英,同事疆場,为明立功,不一而足。捕鱼儿海一役,谋虽出于王弼,而从善如流,不为无功。自是残无余孽,陵夷衰微,数十年无边患,谁谓玉不如道者?乃身邀宠眷,志满气溢,既不能急流勇退,复不能恭让自全,遂致兔死狗烹,引劲就戮。明虽负德,蓝亦辜恩。藉非然者,玉氏子孙,亦何至不若沐氏乎?前后相照,一则食报身后,一则族灭生前,后之君子,可以知其所处矣。(资料:明史,百度百科)


北辰272055996


为什么蓝玉会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有人说这是朱元璋刻薄寡恩,其实不然,这完全是蓝玉自己咎由自取,因为他犯下了三条罪状,每一条都足以让他抄家灭族!

第一条:欺凌元妃

蓝玉奉朱元璋之命,率兵征讨北元,蓝玉不辱使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然而,就在他凯旋而归之时,由于耐不住寂寞,竟然欺凌了被俘虏的元帝妃子。当时,朱元璋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是怀柔政策,蓝玉的做法大大激怒了北元,给明朝边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隐患。

第二条:怒拆喜峰关

在凯旋回朝的时候,蓝玉率军路过喜峰关,由于当时天色已晚,驻地长官外出未归,蓝玉一怒之下竟然拆了喜峰关。朱元璋知道后大为震怒,但是念在他征讨有功,朱元璋还是忍了下来。

第三条:蛮横要官

蓝玉回朝后,朱元璋册封他未太傅,而蓝玉不仅没有前去谢恩,还在公开场合说:以我蓝玉的功劳,还不应该册封一个太师吗?这次彻底激怒了朱元璋,若是不惩治蓝玉的话,迟早有一天他是要造反的。骄纵轻狂的蓝玉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终才落下了这个结局,由此可见,蓝玉被杀实在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天天好心情123321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作战勇敢,又有胆略,从而他屡立战功。蓝玉是明朝另一位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弟。他北上破元、平定西南。在常遇春去世后,他有多次带领大军,亦多次立下功劳,那时朱元璋对他亦颇为器重。曾拜为大将军、凉国公。但是后来蓝玉不仅被杀,而且又被剥皮实草。


那蓝玉作为明朝的开国大将,为何会落到被杀、剥皮实草的地步呢?

其实就是因为蓝玉功高,因为功高而震主。而朱元璋本来就猜忌心颇强,朱元璋对他开国功臣们的手段也是有名的。同时蓝玉因为功高就居功自傲,行事飞扬跋扈,这样就更加受到朱元璋的猜忌。

再加上随着太子朱标的去世,朱允炆又性格仁弱,朱元璋担心他一旦驾崩,将很难驾驭功臣,于是就提前给朱允炆做准备,扫清道路。最终蓝玉落下剥皮实草的下场。


蓝玉因为屡立战功,受到朱元璋的器重,但是蓝玉因功则傲,他不仅养了很多庄奴,并且又收了很多的义子,这些人可谓是对蓝玉马首是瞻,这让朱元璋颇为猜忌。

同时他因强占民田,被御史查问,而蓝玉却仗势把御史赶走。朱元璋是对功臣手段凌厉,但他同时对贪官手段也凌厉,因为他曾出生贫困,所以朱元璋对民生还是颇为关注的,但是蓝玉强占民田,让朱元璋对他更加生气。

并且蓝玉作为将军手里有兵,这是最主要的,而蓝玉却飞扬跋扈,曾经他打仗回来时,路过一个关地,因为守关之人没有及时给他开门,蓝玉就直接破门而入,可想而知,朱元璋当时的心情。


因为蓝玉的种种行为,让朱元璋颇为猜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有了隔膜,同时蓝玉因为受到朱元璋的责斥,口出狂言怨语则是难免的。

在打仗时期是需要将军冲锋陷阵,但大明建立后,朱元璋就开始加强皇权,不希望武将门继续掌握兵权。因为掌兵权,就对朱元璋构成了威胁。

后来蓝玉就被告发谋反,朱元璋于是把蓝玉打入大牢,之后蓝玉不仅被杀,并且被剥皮实草。因为蓝玉之案,牵连甚广,牵连被杀者达一万五千人。


中孚鉴


蓝玉,明朝开国名将,定远人,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后因功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洪武26年,因受锦衣卫指挥使的告发,朱元璋下令将蓝玉逮捕入狱,并实行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此案牵涉文武官员被杀将近一万五千余人。

其实朱元璋对蓝玉早就看不顺眼了,只是碍于蓝玉军功卓著,才对他优待,要不是没功,早都杀十回八回了,但是蓝玉也是不收敛,越发的骄横,仗着自己被皇帝宠着,横行乡里,强占民田,御史来查一下,还不让,将御史赶了出去。


所谓狗仗人势,说在蓝玉的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就连自己手下的奴仆也借势为祸乡里,据传闻,蓝玉北上破元,有流传说蓝玉强行占有了元妃,元妃受辱自尽。朱元璋曾因这件事斥责过蓝玉,但是蓝玉常常因为喝点儿小酒就口出妄言。

蓝玉的这种狂妄要是太子朱标不死的话,可能朱元璋不会动他,但是偏偏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将大位传于朱允炆,害怕朱允炆震慑不了这些开国有功之臣,所以为孙子开辟一条没有荆棘的大道。蓝玉被人告发,朱元璋正好没借口整他,此时有了,所以蓝玉就over了。


南柯多萌


同样的例子如曹冲死后不久曹操就派人杀了神童周不疑

周不疑天资聪慧,军事谋略方面甚是了得,确实是天予之才,既是天才,谁都想降而用之,尤其是三国时代,若不为己用,也不能成为日后的绊脚石,然必杀之。

本来曹操认为周不疑可以很好的辅佐曹冲,但曹冲少年夭折,曹操担心没人能驾驭周不疑,既然驾驭不了,只能杀之。

曹丕很不理解遂找魏王理论,曹操坦言:此人汝能驾之?曹丕穷言退回。



要知道皇帝们选接班人是很困难的,一个最难的点就是怕自己选的人压不住有无数战功的曾经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强人们,朱元璋非常害怕这样的情况,所以他给自己的儿子提前铺好路。

朱标这个人在朝廷中的威望极高,也非常富有执政经验。

蓝玉虽然交横跋扈,举止傲慢,但是对太子朱标却是忠心耿耿,这也是朱元璋为朱标留下的一张王牌。所以朱标要是不死,朱元璋断不会动蓝玉,朱标死后,朱元璋当时已经已经疾病缠身,皇太孙朱允炆年纪小,没有任何政治经验与威信,完全没有驾驭蓝玉的能力,如果是这样他就不是支持者,而是威胁者,蓝玉之死是必然的。而且蓝玉身为总兵,手握兵权,完全有造反的实力,于是朱元璋下来杀心,杀了蓝玉及蓝玉门徒与蓝玉有关联的一切有可能造反的人。


十万个为啥嘛


蓝玉在明朝开国时,不能算是大将军,只是一个裨将。后来逐渐发迹,成为明军大将军,却因行事不法,遭逢太子去世后的政治洗牌,被下狱处死,称“蓝玉案”,前后株连1.5万人,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蓝玉是洪武朝的三个大将军之一,其他两个大将军是徐达、冯胜。徐达是大明万里长城,冯胜是“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在1387年拜将征辽东,收降纳哈出20万人。蓝玉能与之相提并论,可见其权势鼎盛一时。

(蓝玉是明军小字辈,以军功显)

蓝玉是小字辈,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一员猛将,蓝玉也骁勇异常,因此常遇春就经常在朱元璋面前推荐蓝玉。常遇春在1369年北伐时病逝柳河川,朱元璋大为悲痛,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蓝玉因为常遇春的关系,备受各个军中大佬照顾,悉心教导兵法。

明朝开国时,北元力量尚强,朱元璋一共发动了11次北伐。南方的四川明玉珍,云南梁王也没有收入版图。因此,有别于其他朝代的休养生息,洪武一朝在发展经济的的同时,频频对外发动战争。因此,明朝初年,是将军们的黄金时代。

从1371年开始,蓝玉作为偏将,频繁跟随他的叔叔们(常遇春的战友、同僚)出征作战,屡立战功。到1379年,蓝玉被封永昌候,俸禄二千五百石。

随着老一辈将星们的逐渐离世,蓝玉在明军中的地位也迅速蹿升。1387年征辽东,蓝玉被明太祖拜为征虏左副将军,随大将军冯胜北征元太尉纳哈出。此战进行的比较顺利,纳哈出投降,冯胜却因为强索良马以及强纳蒙古王女,大失归附蒙人之心,朱元璋因此罢冯胜大将军职,以蓝玉代之。

(朱元璋拜将蓝玉北伐大漠)

1388年,蓝玉达到了他军职的顶峰,拜大将军,率领王师15万向北征元廷,在捕鱼儿海一战成功,北元朝廷被摧毁,陷于混战,一时间再也无力南侵。捷报至南京,朱元璋大喜过望,封蓝玉为“梁国公”,并称赞蓝玉是他的卫青、李靖。

蓝玉在大将军帐内听完朝廷使者宣谕,得意至极。他本就是粗俗之人,一朝得势便张狂无比。在返军的路上,竟然睡了北元末帝脱古思帖木儿的妃子。这是一件僭越的事,尤其在俘虏的蒙古人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让朱元璋筹划为太子朱标而建立的汉蒙武人集团的努力大打折扣。后来蓝玉失势,有人告发蓝玉曾经侮辱被俘虏的元朝皇妃,太祖大怒,元朝皇妃因为羞惭和恐惧而自杀。地保奴对此不满,口出怨言,于是明太祖下令将地保奴远迁到琉球安置。蓝玉恃宠而骄,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大军来到长城喜峰关,因天黑校验核对信息,引起蓝玉不满,纵兵袭击边关,摧关而入。消息报至南京,朱元璋忍下怒火,将还没有发出的册封诏书,将“梁”国公改成了“凉”国公,恩遇两殊。朱元璋已有不满,有敲打之意。

蓝玉自恃功高,浑然不以为意。一次,朱元璋与蓝玉在军中策对,发现蓝玉在军中坐大,将士升迁乃至生死,只决之于蓝玉。

鉴于历朝历代的夺嫡党争,朱元璋从朱标出生后就对其寄予厚望,将当朝左右宰相都派到东宫教授太子,并为太子精心谋划了常、蓝汉蒙武将班底。可谓文武势力,冠绝大明。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该叫蓝玉舅舅,因了这一层关系,蓝玉也成了皇亲国戚。因此,作为大明军中的一杆帅旗,这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护驾班底。

(荆棘之教:懿文太子朱标)

可是1392年初,太子朱标在巡视各地都城后,得了风寒之症,拖延数月不愈,沉珂已深,犹做大明迁都事项规划,终至不治,薨逝于当年5月。精心培养38年的皇太子,就这么去世了,对朱元璋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少失双亲,老失长子,一直以来相濡以沫的马皇后也在数年前病逝,朱元璋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朱元璋遵从祖制,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他十分清楚,朱标素有威望,能治得住这些功臣宿将。皇太孙年仅16,可没有这样威望,而朱元璋已经老年,来日无多,他不得不考虑他的身后事了。

(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蓝玉西征回师,太祖让他做太子太傅。蓝玉对位居宋、颍两公之下感到不高兴,说:“我立下的功劳难道还不如冯胜和傅友德吗?,为什么做不了太师?”太祖越发认为蓝玉难制,因此逐渐疏远了他。

蓝玉遭到疑忌,心不自安。十多年的胡惟庸案,他的姻亲叶异(靖宁候)被株连,锦衣卫掌握有秘密档案。蓝玉疑心朱元璋会对他不利,因此积极串联各地旧部,说:“上位春秋高,日见不能容我。有胆子的,可以跟我起事。”锦衣卫这些蓝玉的谋反活动了如指掌,同时将蓝玉在军中收义子、纵容蓝府人等欺压百姓等罪名一并具报。

朱元璋以亲情打天下,收了很多义子,看到蓝玉也有样学样,出生行伍的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在蓝玉还没有起事时,分别逮捕了他们,交付有司,从速结案,处死了蓝玉及其党羽。

由于蓝玉反迹未现,因此有学者说蓝玉未能坐实谋反,朱元璋只是为皇太孙清除隐患,蓝玉只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掌握有全国的兵权,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士,又骄纵不法,加上胡惟庸案的牵连,因此蓝玉有谋反的实力和动机。其实,在王朝政治新旧接替的当口,有谋反的实力已经是不可留了,何况还有谋反的动机呢?如李世民那样英明,也在晚年将李绩削职外放,以留给李治用来收买人心。李绩虽然功高,但还没有达到蓝玉那样的权势。因此,即使李世民当政,蓝玉也不可能有活路了。

(锦衣卫搜罗蓝玉谋反证据)

多次杀戮之后,徐、李、汤、耿、郭、沐几家和朱元璋关系特别好的勋贵并没有被株连,可见朱元璋并非滥杀,所杀者,骄兵悍将。那些谨守君臣之道,早已明哲保身的开国勋臣,都安享富贵200多年,伴明朝始终。

至于剥皮萱草事,殊为残忍。明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还有铁刷等酷刑,多见与私人撰史,于正史无载。清朝修明史,很多事都黑,如果如此惨无人道,必然也会如实记录。《明史.蓝玉传》记“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珊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至于剥皮揎草,还要全国巡演,在蜀王妃恳求下才被留在成都祠堂的事,实在匪夷所思。


而知而行的历史



答:先辨明一下,蓝玉被“剥皮实草”的说法乃是无稽之谈。

“剥皮实草”之说,最初见于明初叶子奇所著《草木子》,其后各野史相继沿袭。

该书说,朱元璋治贪手段残忍粗暴,官员贪污数额只要在六十两白银以上的,就处以死刑,并枭首示众,且剥下其皮,皮里填上草,置于衙门里官座旁边,以警示后任官员。

《草木子》的记载似乎言之凿凿。但是,查《明史》、《明实录类纂》等书,并无这样的规定和制度。

所以,不得不回头审视一下叶子奇其人。

大明开国,叶子奇于明洪武八年(1375)任岳州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主簿。洪武十年(1377)春,有司祭城隍神,叶子奇和群吏在祭前窃饮猪脑酒,被县学生员揭发,因此丢了官职,愤而在狱中著述《草木子》。

这种情况下写的作品,是很容易走偏激路线的。

冷静想一下,把一具人皮僵尸放置在衙门里官座旁边,有可能吗?

衙门里乌烟瘴气不说,还被弄得阴森可恐,谁能在里面安心办公?

朱元璋再坏、再毒,应该不会整这样一出恶作剧来影响官员工作吧?

至于说蓝玉被“剥皮实草”法,始作俑者是明末清初人作的《蜀警录》。

该书记:张献忠占据了成都,入蜀王府,发现端礼门楼上奉一尊神像,身着公侯品服,金装,人皮质,头与手足俱肉身。就询蜀王府太监。回答说,该人皮和头、手足肉身都是凉国公蓝玉的。凉国公蓝玉为蜀献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妃子蓝氏之父,因被明太祖猜忌,以谋反罪被杀,并剥皮实草,送到各省巡展,最后由云南传到四川。因蓝妃的缘故,蜀献王奏请朱元璋将人皮留在四川,请来工匠,将人皮装成肉身,供奉在这门楼里,已经有250多年了。

《蜀警录》写这个,本意是想写张献忠受此启发,大兴剥皮之风。但因其“剥皮实草”之说与叶子奇《草木子》所记的“人皮草袋”之说遥相呼应,世间从此兴起了朱元璋把蓝玉剥皮的传说,纷纷扬扬,渐渐坐实,到了近世,已成定论。

然而,朱元璋是杀了蓝玉,但并没有剥皮!

关于蓝玉的死亡,《明史.蓝玉传》记:“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珊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再冷静想一想,真要是剥了皮,而且还保留有头、手足的“肉身”,如果没有特制的药水浸泡,就这样制作成神像,能保存250年吗?

所以,蓝玉被“剥皮实草”之说,只是一则胡编乱造的谣言,今天的读者不要轻信。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蓝玉呢?

说来话长。

先从一件小事说起吧。

洪武二十五年,蓝玉奉朱元璋之命前去四川建昌镇压月鲁帖木儿的叛乱。

出征之前,朱元璋召蓝玉进京讨论征讨方略。

会议结束,朱元璋让诸将先走,而留下蓝玉面授机宜。

但是,朱元璋连呼三声,竟没有一个将领移步。

蓝玉见了,微微一笑,挥挥衣袖,诸将马上退得干干净净。

朱元璋看到蓝玉在诸将中竟有此威势,从此深怀疑忌。

蓝玉又曾于洪武二十一年统帅十五万大军北征,大获全胜。朱元璋赐敕褒劳,“比之卫青、李靖”,晋封为凉国公。

但是,蓝玉既没有卫青的恭谦知礼,也没有李靖的低调逊让,而是自恃功伐、专恣横暴。

北征途中,蓝玉私吞了“驼马珍宝无算”,还要强娶北元嗣君脱古思帖木儿的妃子(该妃后来上吊自尽)。

蓝玉南返至喜峰关,值半夜时分,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大发雷霆,纵兵毁关,破门而入,斩杀守关将士千百计,气焰嚣张,蛮横无礼。

回到家里,蓝玉蓄养了数千家奴、义子,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蓝玉的家奴强占东昌民田,被御史查问,蓝玉二话不说,将御史捆绑起来,痛打了一顿。

蓝玉的家奴还依仗蓝玉的权势霸占了云南大量官盐。

……

相对来说,这些都是小事。

最触犯朱元璋神经的,还是蓝玉操军中大权于一己之手,军中将校的升降进退全由他说了算。

蓝玉却在这基础上,越礼犯分,“床帐、护膝皆饰金龙,又铸金爵以为饮器”、“马坊、廊房采用采用九五间数”。

不过,朱元璋还是隐忍不发。

洪武二十五年底,蓝玉平定月鲁帖木儿了的叛乱,班师回朝。

朱元璋论功行赏,封蓝玉兼太子太傅。

蓝玉觉得冯胜、傅友德两人均兼太子太师,自己却位居此二人之下,非常不满,大发牢骚说:“我不堪太师焉!”

朱元璋听到了这一牢骚,没有任何表示。

蓝玉怏怏不快,私下对家人和亲信说:“上疑我矣!”

恰巧,蓝玉的亲家、靖宁侯叶昇于这年八月以“交通胡惟庸”的罪名被杀,蓝玉前思后想,觉得有可能是叶昇的口供指认他为胡党,朱元璋已经对自己产生了猜忌,因此起了谋反之念。

他说:“我想胡党事公侯每(们)也废了多,前日靖宁侯为事,必是他招内有我的名字。我这几时见上位(朱元璋)好生疑忌,我奏几件事都不从,只怕早晚也容我不过,不如趁早下手做一场。”

蓝玉把“下手做一场”的时机定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十五日。

补充一下,在上一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因受不住皇太子病死的打击,已萎然病倒。蓝玉认为“如今上位病缠在身,殿下年纪又小,天下军马都是我总着”,就紧锣密鼓,密遣亲信,暗中联络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后军都督府同知祝哲、中军都督府同知汪信等和自己过去的老部下,鼓蛊和煽动说:“我亲家靖宁侯做到侯的位子,如今把他废了。前日说教做太师,今番又着别人做了。我想上位容不得人,公侯每废了几个,久后都是难保全的。你众人征南征北许多年,熬得个千百户、总小旗做,没一日安闲快活,你肯随肴我一心时,早晚来我根前听候。”

他精心挑选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十五日动手,是因为这天,朱元璋会外出南郊躬耕籍田。

他让诸将分头搜罗士卒和马匹、武器,做好起事的准备。

蓝玉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初一对担任谋反主力的府军前卫步军百户李成下达命令:“我想二月十五日上位出正阳门外劝农时,是一个好机会。我计算你一卫里有五千在上人马,我和景川侯两家收拾伴当家人,有二三百贴身好汉,早晚又有几个头目来,将带些伴当,都是能厮杀的人,也有二三百都通些,这些人马尽够用了。你众官人好生在意,休要走透了消息。定在这一日下手。”

不过,蓝玉的密谋,被锦衣卫的特务察觉。

朱元璋知悉后,于二月初二召令冯胜、傅友德、常升、王弼、孙恪等人从山西、河南赶回京师。

二月初八,趁蓝玉入朝之机,即下令将其逮捕

二月初九,蓝玉被投入锦衣卫大牢。

二月初十,蓝玉以“谋反”罪被处死,夷灭三族。

可以说,蓝玉之死,是自寻死路,罪有应得。

可是,朱元璋却借此机会株蔓牵连,奋力打击一系列骄横跋扈的功臣,“族诛者万五千人”,实在是屠戮太过了。


覃仕勇说史


蓝玉,安徽定远人,朱元璋帅兵起义时,蓝玉便跟着姐夫常遇春一起征战沙场,官拜管军镇抚。蓝玉骁勇善战、有胆有谋,在老朱打天下时,屡立奇功,常遇春也是在朱元璋面前经常表扬蓝玉,朱元璋一统天下后,蓝玉作为最年轻的开国功臣,也受到朱元璋的封官加爵,在洪武十二年,封永昌侯。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麾下的大将基本已过当打之年,而蓝玉作为年轻一代优秀将领的代表,自然是朱元璋倚重的对象,明朝建国后,蓝玉北征沙漠、征讨西蕃、北上破元,大大小小经历了数十场战争,战功累累。

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为何最后落下个“剥皮萱草”的下场?

从客观原因上分析,朱元璋登基后,大力加强封建独裁专制统治,废丞相,权分六部,最初,朱元璋是打算让蓝玉来辅助太子朱标的,太子朱标和蓝玉私交很好,据史料记载,蓝玉对朱标忠心耿耿,蓝玉的姐夫是常遇春,常遇春的女儿嫁给朱标,有了这层关系,蓝玉更忠于朱标。朱标一死,加之蓝玉居功自傲,年轻的皇孙朱允炆根本不是蓝玉的对手,朱标死后不久,朱元璋就把居功自傲的蓝玉给杀了。朱标不死,蓝玉也不用死,蓝玉不死,一旦造反,皇孙朱允文的皇位随时可能被抢,大明的江山可能易主。这是朱元璋杀掉蓝玉的主要原因。

从主观原因分析,蓝玉本身性格居高自傲,立下战功,也是目中无人,胡作非为,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朱元璋所制定的安邦定国的理念。

在蓝玉西征时,霸占百姓良田,当地御史介入后,被蓝玉强行赶出。

蓝玉北征班师回朝时,夜至喜峰关,守关官吏没及时开门迎接,蓝玉带兵破门而入,朱元璋知道后,念在其北征有功,没有过多计较,但心中很是不快。

北上抗元大捷后,蓝玉又私通元主妃子,元妃羞愧自杀,朱元璋知道后,大骂蓝玉胆大妄为。本打算封蓝玉为梁国公,后改为凉国公。

蓝玉知道后,不加悔改,更是在酒后口出狂言,大权在其一人手中,手下的几千名义子,更是仗着蓝玉的势力,横行乡里,无视朝廷所制定的法律,有一次朱元璋本人阅兵,蓝玉手下竟不听朱元璋之命,而只听蓝玉之命,朱元璋怒了,难道是要造反不成?这些事触犯了朱元璋的底线,蓝玉也因此闯了大祸。

后经锦衣卫举报,蓝玉有谋逆之心,为加强专治独裁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下令处死蓝玉,被牵连者,有一万五千人之众,谋逆之罪是要被活剐后凌迟处死,但念在蓝玉曾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蓝玉女儿嫁给朱元璋十一子朱椿,蓝玉也算是朱元璋的亲家,便活剥其皮,留下全尸,送往蓝玉女儿蜀王妃处收藏,明末农民军起义军攻破蜀王府时,在王府祭堂发现了这件“人皮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