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的后代:将183件中国古董无偿献美,祖国想回购却遭拒绝

清朝官员的后代:将183件中国古董无偿献美,祖国想回购却遭拒绝

承千年底蕴

中国,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皇天厚土承载着千年文化,从最早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到后来的“秦始皇兵马俑”,在岁月的洗礼下,这些古文物处处散发着东方大国的魅力,支撑起了我们民族骄傲的脊梁。然而在几百年前,这么一块神州宝地却经历了一场浩劫,千载悠悠文化瑰宝,开始被外来的列强所掠夺,焚烧。

清朝后期,慈禧当政,民不聊生,她秉着“宁愿引狼入室,割地赔款,也不能让家里的人爬到头上”的原则管理国土,而这荒谬的话也被清朝官员们视为座右铭,正是这一思想,他们将中国的土地一块块拱手相让,让有着“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烧毁,150万件文物国宝流落到了海外,

损失极其惨重,圆明园成为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悲痛和耻辱。

遗产代代传

然而慈禧那“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思想,不仅影响着满清政府的官员,还深深地影响着这些官员的后代子孙,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清朝官员的后代:将183件中国古董无偿献美,祖国想回购却遭拒绝

满清有个汉人重臣名叫翁同龢,他权力之大连很多八旗子弟也只能望其项背,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正是由他为其昭雪平冤。同时他也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此外他还喜好收藏,尤其在书法上造诣颇深。

清朝腐败无能,不懂什么叫做招贤纳士,只知道卖官鬻爵,一旦上位,便疯狂敛财。翁同龢在这方面,也落了俗套,所以他很自然的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不菲的财产。到了他的第五世孙翁万戈这一代,家里仍然珍藏着数目可观的文物和古董,随便拿出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清朝官员的后代:将183件中国古董无偿献美,祖国想回购却遭拒绝

翁万戈,美籍华人,社会活动家,他家中藏宝除了自己老祖宗翁同龢的墨宝以外,多以明清时代书画收藏为主,像明代的沈周、文征明、项元汴、朱耷、清代华岩、金农等人作品他都有珍藏。毫不夸张的说在翁万戈的收藏室里,可以了解到宋元明清等各个时代的精致文物。

在这么多宝物中,有一件是翁万戈视为生命,也是他们翁家最值钱的,那便是名叫《长江万里图》的一副画卷,这幅画长16米,此话笔筒逸苍劲,峰壑毕露,生动地展现了万里长江沿途的壮美景色,气象宏大,可以与《清明上河图》想媲美。

这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国宝画卷,国家曾想折价购买,却遭到翁万戈拒绝,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他生辰宴上,他竟将这幅《长江万里图》捐赠给波士顿美术馆!这一举动令中国民众不解?虽说这件藏品是翁万戈个人私有财产,他有权利决定要不要捐赠或者卖给国家,但身为中国人,

将自己国家的宝藏无偿捐给国外,着实让人无法接受。

清朝官员的后代:将183件中国古董无偿献美,祖国想回购却遭拒绝

在中国近代的舞台上,战乱不断,很多文物都被毁于一旦,据了解,翁万戈为了保护自家的文物不受破坏,转运到了海外,这才得以让珍宝保留下来。过去我们的国家相对落后,对于文物管理这一块,或许做的不够到位,也正是因为翁万戈的转移

,才让我们的我们有更多的资料可以了解历史,在这一点上,我们无可非议。

文物流失

可他后来又将家里的183件珍贵古董,无偿捐赠给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近200件文物,涉及范围极广,有书法,绘画,织绣及拓片,每一件都代表着中国一个时期的文明,它们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历史文献和资料,是一步步中华文明进步的见证。它见证了我们祖先在一个个世纪所做的贡献。翁万戈这一举动又做何解释?

清朝官员的后代:将183件中国古董无偿献美,祖国想回购却遭拒绝

就算你移居海外,但身上流的还是炎黄子孙的鲜血,他这举动自然引起了中国民众的诸多质疑和不解,而社会舆论也充满了谴责的声音!这时有人出来为他解释了,他们认为文物记载着的是人类历史,它是属于世界的,翁万戈无论捐献了哪个国家,都是对人类的贡献,只是他没有考虑到中国人的感受,属于无心之举。而翁万戈自己也表示,他之所以要把百来件文物无偿捐献给美国,完全出于要更好地保护它们,给它们找一个更好的归宿。

这些解释太过牵强,也着实荒谬,甚至也引来了社会一片谴责,“难道国不配保护你们翁家的文物?”若说在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无法保全文物,我们无法反驳,但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足够强大,也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它们,他这一说法简直是在歧视自己的国家,长他国志气灭本国威风。

清朝官员的后代:将183件中国古董无偿献美,祖国想回购却遭拒绝

也正是因为他的捐赠,美国的波士顿博物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国古画文物藏馆之一,考虑到他家还有更多的珍藏,为了不让其再流失,国家提出了回购的想法,可他又婉言谢绝了!我们不知道他图的什么,如说他是商人,唯利是图将宝物高价卖给他国,我们也无可辩非,可他却选择无偿捐赠,

对这一做法,着实令人气愤!

传承华夏精神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是我们文化传承的载体,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记载了跌宕起伏的国家历史命运,承载了民族的情感,当初“火烧圆明园”事件发生,面对那些支离破碎的古物,很多爱国人士和古董收藏者,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将被外国掠夺的文物带回中国,无偿献给了国家博物馆。爱国之情是生在骨子里的一种情怀,它是从内心深处由衷而发!

人与人的思想境界不能做对比,有些人拼尽全力也要让国宝回归中国,也有人不管不顾就是要把国宝献给外国。虽然我们无权站在道德制高点,指使他人必须要怎么做才算爱国,也无法去控制和要求一个人必须对国家做些什么,但作为“黄皮肤黑眼睛”的炎黄子孙,保护国宝,不让国宝流失,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