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激增将会给野生动物带来什么?

2018年,这样一则新闻进入了大众的视野:“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至此,世界上只剩下两头雌性北方白犀牛,这意味着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灭绝已经成为必然。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统计,过去十年间,一共有467个物种被宣告灭亡,现存生物中也有很多物种濒临灭绝。

北方白犀牛的灭绝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问题的思考。可是思考之后呢?往往是人类后知后觉的懊悔和难以改变现状的深深的无力感。21世纪,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是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人口激增、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其中,人类首先要面临的就是人口增长问题。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中预测:到2030年和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2019年的77亿分别增加至85亿和97亿,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口还将缓慢增长至109亿,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种群数量如此巨大的人类无疑是一个异类,为什么说是一个异类?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假设:如果将人类放入食物链中,那么人类这一群体无疑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就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而言,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可以成为我们的对手。就是这样一个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却拥有庞大的70亿的数量,从生态学的角度说这是极其不符合常理的,因为生态学告诉我们: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因此物种的数量也应该是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的,自然界中的顶级捕食者的数量往往是很少的,可是人类却拥有着不属于自己营养级的庞大数量,这将直接导致一个事实:人类将占据和消耗巨大的能量和自然资源。这带给野生动物的将会是巨大的压力,甚至是毁灭。

我想一定会有人会反驳:人类的吃穿住行都是人类的双手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吃的是我们自己养殖的肉类,自己种的蔬菜,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人类活动不会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类对野生动物最大的影响是占据了它们的栖息地,我们在世界上遍布的河流流域扎根,建立城市,野生动物对此只能望而却步,它们的栖息地在一点点减少。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没有人类建造的钢铁森林,那里将会有多少野生动物繁衍生息?

《黑客帝国》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触动了我,“地球上其他的物种可以和周围的环境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而人类却不这样,他们就像病毒一样,每到一个地方就大量繁殖,消耗殆尽那里的资源,然后又搬到另一个地方”,对于这句话,我竟无力反驳,因为事实好像真的如此。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当它耗尽的那一天,人类又将何去何从呢?美国国家航天局甚至已经开始准备航天移民计划,假设人类移民成功,那么地球上的野生动物的命运又该如何呢?

虽然这些答案还是未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人类还不采取措施拯救野生动物,那么在将来的某一天地球上其他的可爱生灵会离我们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