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罢官,李鸿章能咸鱼翻身,翁同龢为何却被连根拔起?

王事情


李鸿章、翁同龢二人不可同日而语,不是一个档次的人物

1、从当权者的角度看,当权者当然是慈禧太后,不用问,自然是李鸿章,李鸿章是标准的“后党”,而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天生标签是“帝党”,从这一点上看,不论别的,李鸿章自然是首选。

2、从影响上看,李鸿章要比翁同龢强的多,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办企业、修铁路、办银行,又是北洋大臣,而翁同龢单是所谓的清流领袖,空谈误国。在官场中,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3、从客观上讲,李鸿章在外交场上浸淫多年,许多外国人只认李鸿章而不认清廷,除了李鸿章清廷也却是找不出合适的人选。而翁同龢无论从政治上、业务上不不可靠。


睡梦心经


重点说一下翁同龢吧。

当时光绪皇帝对翁同龢的罢黜,其实是朝野共识,尤其是光绪皇帝自己,他是彻底认清了翁同龢这个人。

历经了甲午战争的惨败,翁同龢战前战后的表现,充分证明了他是国家一大祸患。他作为朝廷重臣,在国难当头之时不顾大局,挟私报复,把个人恩怨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再继续用翁同龢,国家迟早要被他搞垮,实在是不能再用了。

与李鸿章这个国家须臾不可离的人不同,翁同龢一辈子没有干过一件实事,以前朝中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可是现在他祸乱国家,就不能容他了。

恭亲王奕訢临死时,正值光绪皇帝戊戌变法的前夜,光绪皇帝前去见他六叔最后一面。光绪皇帝问奕訢,今后朝中何人可用?奕訢推荐李鸿章、张之洞、荣禄。

光绪问,翁同龢如何?奕訢非常坚决地说,翁同龢“居心叵测,并及怙权”。并深刻检讨了朝廷过去对翁同龢的提拔和重用:“聚九州之铁,亦不能铸此大错!”

奕訢对翁同龢的这个评价,非常准确,尤其是“居心叵测”四个字。

翁同龢这个人,其实就是明末东林党一路,东林党人所有的缺点和毛病,他都具备。

明末的东林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他们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以道德卫士自居,所有的政治主张都从道德高度出发,用道德绑架一切。二是他们以同乡、宗亲、师生等关系结成团体,缺乏理性,帮亲不帮理。

甲午战争是最典型的事例。在战争之前,翁同龢是坚定的主战派。

他的这个主战看起来冠冕堂皇,与李鸿章针锋相对,但背后的动机和出发点却大相径庭。

李鸿章之主和,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对北洋水师的战争能力的评估,以及多年战场历练得到的对战争规律的把握。而翁同龢则纯粹是基于东林党一贯的行事逻辑,即主战有道德高度,可以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对他个人日后的声望有好处。主和是汉奸,会被人骂做卖国贼。

因此,他才不管你北洋水师有没有充足的弹药,平时训练如何,真打起来可以调动多少人马。他之主战,一是说起来很过瘾,后世不能以此指责他为汉奸。二是给李鸿章找麻烦,只要是李鸿章主张的事,他一定要站在对立面。

翁同龢为了报私仇,在他当户部尚书期间,一两银子也不给北洋,甚至正式上书皇帝,从光绪十年起,就正式停拨了北洋水师的经费,明确告诉北洋一颗炮弹也不能买,以至于北洋成军十年,竟一发炮弹的补充也没有。

甲午前一年,李鸿章为了备战,紧急上书皇帝请求拨款150万两银子购买两艘军舰,那是他参照北洋现有军舰的优缺点,亲自参与改进和设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可翁同龢百般阻挠,终于被日本抢购,成为甲午海战中日军的绝对主力,其中之一就是击沉中国军舰最多的吉野号。

甲午海战一开始,翁同龢就鸡蛋里面挑骨头,纠结他的同党,弹劾中国海军最高指挥官丁汝昌,给李鸿章捣乱。翁同龢才不管什么祸乱军心、临阵换将的大忌,只要李鸿章难受了,他就高兴,哪怕是国难当头他也不忘与李鸿章斗气。丁汝昌在翁同龢无端指责和攻击中咬牙指挥战斗,自知战后翁同龢他们饶不过他,最后自杀,壮烈殉国,死了还被翁同龢泼了一身脏水。

甲午战败,翁同龢一点检讨自己的意思也没有,仍然我行我素,把责任全部推到李鸿章一人的身上,甚至力主杀李鸿章以谢国人。

翁同龢把李鸿章当成仇人,其实全是个人私怨,没什么道理。

咸丰八年,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任安徽巡抚,他先是驻泰州,太平军攻来,他弃城逃到了寿州。

翁同书是个书生,一点江湖经验也没有,在寿州他被贼人苗霈霖所骗,杀了守城的功臣,让陈玉成夺取了寿州,而他力保的苗霈霖像吴棠和袁甲三预言的那样,毫无悬念地投了太平军,令皖北的局势迅速恶化,清军整个部署全部打乱。

曾国藩坐镇安庆担任前敌总指挥的皖北之战是清军与太平军大决战的前奏。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此消彼长的实力消耗,还关系到曾国藩能否抽出兵力去救援杭州危城里的王有龄,尤其是关系到江宁包围圈合龙的时间,因此非常关键,清军一定不能失了先手。

但就因为翁同书的弱智和失措,这个先手竟然就丢了。翁同书的过错直接导致杭州城无人救援,浙江巡抚王有龄自杀,第一次对江宁的战略大包围失败。所以,当时整个前线的统兵将领,包括曾国藩、吴棠、袁甲三、李续宜等人,强烈要求杀翁同书,以儆效尤。

丢城弃地,自毁长城,翁同书之罪确实该杀,换做当时任何一个督抚都难逃一死。但翁同书特殊,他的父亲翁心存是上书房总师傅,也是咸丰皇帝和恭亲王奕訢儿时的授业恩师,咸丰皇帝念及老师的情分,下不了手。

但曾国藩却心有不甘。他是前线总指挥,不杀翁同书,督抚守土有责就难以贯彻,大家都效法他,谁还拼命守城?尤其是前任两江总督何桂清,弃城逃跑,正躲在上海的租界里,不杀翁同书,以后就不能法办何桂清,如果让何桂清逃出生天,曾国藩死不瞑目。更何况王有龄尸骨未寒,外界都隐隐指责曾国藩见死不救。

就在这时,李鸿章自告奋勇,替老师给皇帝起草了一份奏折。李鸿章奏折中,最令人击节赞叹的是这几个字:

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一下子堵死了皇帝放翁同书逃生之后路。翁同龢家里真正是门第鼎盛,一门四进士,后来又是父子两帝师,叔侄两状元,清贵得不得了。有了这句话,皇帝不得不判翁同书斩监侯。但翁心存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竟一命呜呼了。

其实这事翁家自己有问题,至少是乱了方寸,处理不当。翁同书其罪当诛,毋庸置疑。但皇帝判斩监侯,却是缓兵之计。

清朝的惯例,斩监侯的犯人,有一多半会在临刑前改判,毕竟杀人不是好事,皇帝也不愿意手里沾太多血。清廷的规矩,刑部判决死刑的犯人,最后在押赴刑场执行前都要经皇帝批准。

尤其是斩监侯,往往是把一年内积攒的死刑案在入冬时报皇帝一并批准,而皇帝往往比各省的臬司和巡抚宽泛,只要有一星半点的理由,皇帝都会活他一命。事后也证明,皇帝并没有要了翁同书的命,而是发配新疆,几年后又重新起复了他。

但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是个没有经过风浪的书生,心理素质太差,斩监侯在他那里都受不了,急火攻心,竟然一命呜呼了。

翁同龢就此把他父亲的死归咎于李鸿章,与李鸿章结下血海深仇。李鸿章后来虽表面上与翁同龢针锋相对,但私下里嘱咐自己的子侄要与翁家多多来往,还借年节之际给翁同龢送过礼,但都无济于事。

其实真正想让翁同书死的是曾国藩,李鸿章不过是替老师代笔。可翁同龢就是这样,缺乏理性,为了给自己的悲壮情绪找个出口,就一股脑把仇恨记在李鸿章身上。

翁同龢一辈子只干过一件拿的出手的事,就是在他刑部侍郎任上,平反了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这也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逻辑,因为这件事有道德高度,干了这件事可以获得好名声。

放在李鸿章身上,杨乃武一案估计不会翻案,当时的恭亲王奕訢和整个军机处就一直拖着,明知是冤案,但就是不想给杨乃武翻案。这不是说李鸿章和奕訢他们是一伙坏人,有意要将强权凌驾于司法之上,而是因为杨乃武案关系到西北平回乱的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时左宗棠正在西征的关键时期,麾下的几万大军每天的消耗就指望着浙江和广东。而时任浙江巡抚的杨昌浚、广东巡抚蒋益沣两人是左宗棠的心腹爱将,左宗棠把杨昌浚和蒋益沣放在浙江和广东,就是让他们为西征筹饷征粮。而当时杨昌浚的全副精力都放在西征的后勤保障上,哪有心思管杨乃武案那么小的一件事,下面的臬司怎么说,他就照转上去,所以才出了乱子。

试想,一边是一件普通的冤案,另一边是朝廷收复新疆的千年大计,孰重孰轻?

杨乃武案发以后,浙江官场,杨昌浚以下,布政使、按察使、道台、知府、知州、知县,一百多个官员被撤职充军,其中光是正省级的二品以上的大员就有二十多个。

浙江官场完全瘫痪了,很长时间恢复不过来。新任浙江巡抚梅启照虽然与湘军有些渊源,但他从未当过左宗棠的部下,与左宗棠配合上很不得力。有一段时间,西征大军甚至完全断了粮草。

公平地说,也不能全怪梅启照,他刚到任,两眼一抹黑,一边要设法物色人,填补被撤换的官员,一边还要照管西征粮草,真正是顾此失彼。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平反倒是很轰动,但确确实实耽误了西北的军情,左宗棠那时正在和田追击阿古柏的儿子胡里,几万将士饿肚子,他得到消息后暴跳如雷,朝廷却只能装聋作哑。

其实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索绰罗宝鋆等人非常焦灼,他们很了解左宗棠的性格,生怕他像以往那样犯了倔驴脾气,就此闹意气摔耙子。他们表面上不动声色,私底下却手忙脚乱,除了让军机章京给左宗棠写信,好言安抚外,还让两宫太后出面,赏左宗棠“赐同进士出身”,明确表示朝廷要升他为大学士。

好在左宗棠有大局观,他毕竟是读书人出身,有古之大臣风范,虽然每天在辕门骂娘,但没有因此影响新疆的军务。

翁同龢则根本不会考虑后果,他只在意此事对他个人的名誉是不是有利,至于国家的损失,他不在乎。

与东林党人一样,翁同龢最喜欢结党,搞小团体,用“丧心病狂”形容都不过分。

晚清的清流是清代政治史上的特别景观。清流是由朝中的低级别的言官和御史组成,他们抨击朝政,批评时事,使最高决策者无法为所欲为,有一定的积极和进步意义。

早期的清流中,李鸿藻、张佩伦、张之洞、盛煜等人都有很正面的表现。他们那时没有什么帮派,只是嫉恶如仇,主张透明政治,反对腐败。张之洞还是一个五品小官司经局冼马时,曾以一支笔力挽狂澜,在午门护军案中劝得慈禧回头认错,很为世人称道。

但到了翁同龢掌朝政时,清流已经变成翁同龢私人的政治力量了。他们就像当初的东林党,以江苏人为主,帮亲不帮理,一味搅和,只要抓住李鸿章一点什么,群起而攻之。所谓帝党和后党之说,就是从这起。与帝党的声势浩大相比,后党几乎不存在,就是几个实权派督抚而已。

翁同龢组织的帝党人数众多。核心人物计有汪鸣銮、志锐、文廷式、张謇等。这些人的组成很有翁同龢特色,主要是两部分人,一是光绪皇帝这边的,二是他的老乡。比如志锐是光绪珍妃的堂兄,文廷式是珍妃的老师,汪鸣銮和张謇是翁同龢的两江同乡。

张謇是状元,很有名。但他这个状元其实是翁同龢作弊给他弄的。翁同龢那时已经熬成了文坛大佬,光绪亲政后他多次担任会试和殿试主考官,他就利用这个身份为自己结党。

张謇此前已有文名,又是翁同龢的同乡,翁同龢就想把他取为状元,以此向他示好,让他为己所用。第一次闹了一个乌龙,本来想把张謇弄成状元却弄错了卷子,取了不相干的人。第二次,翁同龢干脆让人在张謇身边守着,一交卷就把卷子送给了翁同龢,翁同龢做好记号再按照规矩弥封。

等到阅卷时,他拿着张謇的卷子四处游说,给张謇拉票,最后如愿把张謇弄成了状元。张謇也投桃报李,成为翁同龢手下最得力的干将,甲午海战时,弹劾丁汝昌,战败后主张杀李鸿章等,张謇都是马前卒,积极而高调。

翁同龢在戊戌中主张变法,为此他向皇帝推荐了康有为。但他不见得是维新派,因为他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政治倾向,骨子里他非常传统,对于恭亲王奕訢和李鸿章搞的洋务运动,他是从根本上反对的。

他之所以支持维新,主要是基于帮助光绪皇帝个人,所谓帮亲不帮理。他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从光绪儿时起就负责皇帝的启蒙教育,因此他更看重维新能够更大限度地帮助皇帝掌控权力。对于光绪皇帝和他母亲慈禧太后关系的恶化,翁同龢要负很大责任。

晚清朝堂上有翁同龢这样一个人,既是光绪皇帝的不幸,也是他个人的不幸。

其实历朝历代都不乏翁同龢这样的人,关键是看当政者怎么用。遇到喜欢权谋的,很可能派他去反腐,给他一把道德尺子,让他去四处咬人,最后再灭了他平众怒。遇到开明的,应该让他去教书,当个社科院院长什么的,翁同龢做学问应该能有大前途。总之不能像光绪皇帝那样把他放在庙堂中枢,那会误大事的。

如果硬要正面评价翁同龢,他其实是个文化人。今天我们提起他,免不了提到他的书法,他办的书院什么的。但也就及此,不要深入下去。深入下去就很不堪了。

因为翁同龢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反面典型,读书人身上有了一堆坏毛病,读书人干坏事,就是翁同龢那个样子。


国史馆


李鸿章与翁同龢都是晚清名臣,又都有罢官的经历。

表面上看,翁同龢做过两任皇帝的老师,历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大臣,很是了不得。

但其实翁同龢在晚清的地位与李鸿章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李鸿章罢官后再被起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翁同龢则只能老实在家了度余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简单罗列几点。

两人的出身决定了其地位

翁同龢与李鸿章所处的晚清,已经是风雨飘摇,宛如一幢即将倾覆的大厦,完全是一副乱世光景。

乱世最重要的是什么?兵权!

这一点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再来看看翁同龢与李鸿章的出身和仕途经历。

一、翁同龢

翁同龢出生于名门,他的父亲是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他自己也是走的正规科举的路子,咸丰六年(1856)考中状元。

入仕之后,翁同龢一直担任的都是纯粹的文官:学政、乡试考官、国子监祭酒、太仆寺卿、内阁学士等。

可见,翁同龢在出任军机大臣之前,没有任何军旅经历,自然也就从来没有掌握过兵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清流文官。

二、李鸿章

而李鸿章呢?虽然也曾试图参加科举,也中过进士,但他最为宝贵的经历是入了湘军巨头同时也是一代大儒的曾国藩门下。

李鸿章入了曾国藩门下,在学习经世之学的同时,自然也多有机会帮忙参赞军务。

1853年开始,李鸿章父子在家乡安徽办团练,由李鸿章统领,先后跟随多名湘军将领与太平军、捻军作战,持续五年,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因功高遭妒,李鸿章不容于乡里,被迫结束了他的团练。1859年,入曾国藩幕府,负责起草文书等。

后翁同书(翁同龢的兄长)对太平军作战期间弃城逃跑,曾国藩上本参翁同书时用了李鸿章的起草的稿子,导致翁同龢与李鸿章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此后,在曾国藩等人的提携下,李鸿章获得了组建淮军的大好机遇,从此一飞冲天,立下赫赫战功,并牢牢掌控了这支战斗力不输湘军的劲旅。

在曾国藩解散大部分湘军之后,李鸿章的淮军就成了清廷战力最强的军队,兵权在手慈禧也不敢轻动。

李鸿章翁同龢罢官的原因

一、翁同龢罢官原因

1898年,在翁同龢、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支持下,光绪帝搞了一场政治变革,可惜持续了不到百日,就被实际上掌握朝政的慈禧太后绞杀了,康梁仓皇出逃,这就是“百日维新”。

而作为维新派官职最高的人,翁同龢自然也要为自己的行为担责,碍于其身份,虽然没有掉脑袋,但革职是跑不了的。

这就是翁同龢罢官的原因,只要大清还在慈禧一党的掌控之中,翁同龢必然复职无望。

二、替罪羊李鸿章

而李鸿章被革职则是因为甲午海战失利,充当了慈禧太后的替罪羊。

既然是替罪羊,风头过了之后,或者有用得着的时候,主子自然会找机会再启用他的。

利用价值

罢官之后的翁同龢与李鸿章,其利用价值也是天差地别。

翁同龢只是一个普通的致仕官员,对于朝廷和慈禧太后毫无利用价值,可李鸿章却不同。

他不但掌控着当时唯一的劲旅淮军,清政府所有与洋人打交道的事务,也基本离不开他李鸿章。

也就是说,虽然罢官了,可慈禧太后想要维持清政府的正常运转,依旧离不开李鸿章。

综上所述:同样是罢官,李鸿章能咸鱼翻身是必然的,而翁同龢却彻底凉了。


历史痴


1895年3月24日《马关条约》签订,李鸿章做了清朝丧权辱国的替罪羊,不久之后,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

1898年7月戊戌变法爆发,又由于翁同龢对变法态度前后不一,被光绪帝所嫌弃,所以在戊戌变法的第四天,翁同龢被光绪皇帝革职。

李鸿章和翁同龢二人都是朝廷大员,一个是中枢军机大臣,一个是北洋大臣;一个因为甲午战争失败而革职,一个因为戊戌变法被革职。但是革职之后二人的人生轨迹却完全不同。

1896年春,李鸿章奉命作为头等专使前往俄国祝贺俄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而后慈禧又在1898年5月帮李鸿章找了个巡视黄河的差事儿,之后任命其代理两广总督,李鸿章完成复出。

而在李鸿章复出的那一年,也就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慈禧发动政变,重新掌握大权,当年十月就将翁同龢革职,永不叙用。

同为晚晴重臣的翁同龢与李鸿章,为什么会在革职之后面对不同的境遇呢?很多人会说是因为李鸿章有治世之能,而翁同龢只是一个书生误国,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看过《走向共和》电视剧的人员,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慈禧与光绪的斗争,李鸿章与翁同龢斗争不过是帝后斗争的延续(翁李之争我有专门的文章讲过,就不写了),李鸿章是慈禧太后的左膀右臂,而翁同龢则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所以翁同龢最后不能复出是因为在戊戌政变中光绪皇帝失势,并且本人还被囚禁,而慈禧重新回到权利中心,打压了翁同龢。

翁同龢长期担任户部尚书,并且是朝廷清流的代表,在处理内政方面还是一把好手,其处理的“杨乃武案”不惜得罪湘淮二系的人员,处理云南贪墨案也是有声有色,但是其军事上比较差劲,“不知兵”是其弱点。

相比较而言李鸿章在对外事务的处理上更加游刃有余,眼界相对高一些,但是李鸿章的私心也重一些。翁李之争中李鸿章对翁同龢的偏见远远大于翁同龢对李鸿章的偏见,并且在二人之争中,翁同龢表现更加像一个君子,而李鸿章每次谈到翁同龢就气不打一处来,更有很多时候所做之事就是为了拆翁同龢的台。

上面提到过翁李之争是帝后之争的延续,而在晚晴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呢?

首先就是光绪的亲政之争,慈禧身居高位,以太后的身份掌控全国,但是随着光绪帝长大,慈禧必须面临将政权还给光绪帝的问题,这是慈禧不愿意见到的事情。所以光绪帝成年之后,慈禧也是以各种借口拖延还政的时间,其中就包括要求修颐和园等等。

面对慈禧不归还政权,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人员,就会群起而攻之,虽然没有到逼宫的地步,但是形成的一个逼迫压力还是存在,也正是在这种压迫之下,慈禧逐步放权让光绪亲政。这是帝后竞争的第一个较量,光绪在翁同龢等人的帮助下,取的一点小胜。

此时的光绪并没有完全掌握大权,慈禧也没有失去对朝政的掌握,“戊戌变法”爆发,由于戊戌变法中康有为等人年轻气盛与一些朝中大臣矛盾加深,再加上戊戌变法冲击了一部分的利益,所以朝中一些老臣进行阻止变法的推行。这种情况下也加深了帝后之间的矛盾,如是光绪想完全执掌大权,结果被慈禧联合荣禄发动政变,从此光绪被囚禁到死。这次斗争中慈禧完胜,而光绪帝则是输的彻彻底底。

戊戌政变发生时,一个重要的人物消失不见,这就是翁同龢,原因是在当年6月份的时候,翁同龢因为反对戊戌变法被光绪皇帝革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翁同龢不是支持变法的吗?最后怎么又变了呢?

根据《翁同龢日记》记载,1898年5月26日,光绪曾让翁向康有为索要上书,翁却回答:“臣与康不往来”,光绪问:“何也?”翁回答:“此人居心叵测”,光绪盛怒质问:“此前何以不说?”翁回答:“臣近见其《孔子改制考》知之”。

翁同龢反对康有为其实比较好理解,翁同龢是状元出生,属于八股考试的得益者,而康有为等人废除八股考试的策略自然是与翁同龢相冲突,所以翁同龢会反对变法。当然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以前光绪帝独宠翁同龢,大小事都要向翁同龢请教,现在不需要翁同龢,而直接请教康有为,这让翁同龢被冷落,翁同龢内心不爽快。

翁同龢期初推举康有为得罪了后党,而现在又得罪了康党,为朝局所不容。又由于翁同龢对变法态度前后不一,被光绪帝所嫌弃,所以在戊戌变法的第四天,翁同龢被光绪皇帝革职。

这样戊戌政变的时候,翁同龢已经不在光绪皇帝身边。而这也是慈禧已经算计好的事情,可惜光绪皇帝的权谋之术相对慈禧差距太大,所以自己斩断了左膀右臂,给了慈禧政变的大好机会。若是翁同龢在朝廷,即使是慈禧想发动政变,也必须考虑这位军机大臣、清流领袖的影响,他和荣禄密谋的事情就不那么容易。

慈禧得势之后依旧忌惮翁同龢,所以在发动“戊戌政变”后,后党重新掌权,但是慈禧并没有放弃对翁同龢的打压,在当年十月又下诏书,将翁同龢革职并且永不录用,可见慈禧对翁同龢的忌惮和怨恨。

李鸿章与翁同龢一个能复出,一个被打压,固然有二者在治国才能上外交与内政从差别,但是帝后之争才是关键,而慈禧掌权也就意味着翁同龢从此不会在被任用。


帝国烽火


李鸿章和翁同龢,是清末政治大舞台上的一对老冤家,二人政治生涯中,都曾经历过被褫夺职务的遭遇,之所以之后李鸿章可以卷土重来,而翁同龢却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首先是二人被革职的缘由,以及所受的革职处分不同。

李鸿章被革职的事件,发生于1894年11月,原因是甲午战局溃败,作为主管北洋军务的大臣,李鸿章必须要拉出来打板子。不过因为清王朝中央也明白,当时在前敌作战仍然需要李鸿章统御北洋前敌军队拼命,所以当时对李鸿章的处理其实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具体给李鸿章的处分是“革职留任,摘去顶戴”,即官职免了,但是所主管的工作仍要负责继续去做,其实是“以观后效”的意思。随后不久,因为甲午战局恶化,清王朝中央决定向日本求和,选定李鸿章为讲和大臣,旋即把李鸿章之前所受的处分一股脑全部勾销,李鸿章就此重新翻身。在办理完马关议和后,因为讲和有功,李鸿章后来又被任命入阁办事,最后官至督办政务大臣,署总理外务部。

(李鸿章的特点是务实,勇于任事。喜欢抓实际工作,水平高不高暂且不说,但是敢于担责任,慈禧太后可不就喜欢这样的能臣)

而翁同龢被革职的事情则比较严重,发生于1898年6月15日,缘由非常简单,即不合君心,不对皇帝的胃口,而且和皇帝辩论时,居然流露出狂悖情状。对翁同龢的处分也比李鸿章严厉得多,当初李鸿章的处理是“革职留任”,虽然革职了,但是留了个“留任”作为台阶。而对翁同龢的处理决定,则是“开缺回籍”,即开除回老家,这其实宣告了翁同龢政治生命的完结,没有丝毫的余地。

其次,则关系到二人的政治站队的问题。

中国古谚云,朝中无人莫作官,在封建时代,要当好官员,必须要有坚实的靠山背景。对于李鸿章、翁同龢这类清王朝的高官来说,位置稳不稳,一方面依靠政绩和能力,而更多要依靠政治站队和总后台硬不硬。

(翁同龢最大的悲剧,是被自己忠心跟随的皇帝一脚踹开。当光绪已有自己的政治主见时,翁同龢还摆出一副帝师的老架子去教导皇帝,皇帝不骂他狂悖才怪)

众所周知,李鸿章和翁同龢,一属后党,一属帝党,即分别站队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边。帝党、后党在甲午战争之后的争斗日趋表面化,乃至有水火不容之势。

作为王朝大政治环境下的官员,李鸿章、翁同龢能否站得住脚,首先要看自己能否得到后台大靠山的力挺。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尽管被革职留任,但是慈禧太后对其仍极为看重依赖,到了甲午战后,依然被慈禧太后视作柱国依靠,所以其政治人生善始善终。

而翁同龢就不一样,有自我找死的成份在内,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帝师,早在光绪帝幼年,翁同龢就开始教导这位皇帝学生,据说二人有深厚的师生感情,光绪帝的三观也很大程度上受了翁同龢的影响。此后,翁同龢对于光绪帝是力挺的态度,极力拥戴、维护君权。但要命的是,到了1898年,光绪帝对翁同龢的那套政治理念渐渐有厌烦的态度,而光绪对梁启超等新锐激进的维新变法思想感了兴趣。本就有失势趋势的翁同龢不自知,在这种环境下,每每在皇帝面前对维新变法思想表示出不赞成,最终把自己的总后台给惹恼了,被光绪皇帝下令开缺回籍。

翁同龢自己失去了政治靠山,被自己忠心跟随的光绪帝一脚踹飞,本就是非常凄惨的事情。又加上随后不久,百日维新失败,光绪帝被慈禧太后摁倒,帝党稀里哗啦大崩塌。此时,就算光绪帝良心发现,想要重新破格启用自己的老师,也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性了。


海研会


这条题不复杂,很简单,是非功过,一目了然。

一,甲午战败,主要责任不在李鸿章

这场战争失败,总得要有人承担责任!最需要承担责任的领导人,是光绪帝!是他在海军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开战,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辽东半岛被日本人占领!

但是“法不加于至尊”,千错万错不能错在朕躬!那么谁来承担责任?第一个是海军提督丁汝昌,光绪帝狠狠处罚他,抄家,死后不得下葬!第二个,是李鸿章,但李鸿章还有用,日本首相指定要李鸿章去签约,所以李鸿章代表皇帝出卖土地和赔款,无论如何,也不得惩罚过份。

而海军一直没有拿到拨款购买炮弹,翁同龢做户部尚书(财政部长),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但光绪帝照顾师傅的面子,没有处罚。

李鸿章后来被贬往广东做总督。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还得请李鸿章外交斡旋,平息动乱。这样慈禧和光绪才能銮驾回京。

慈禧在回京途中,得知李鸿章病死了,也不禁失声痛哭!国难当头,痛失台柱,时运不济,前途未卜,焉能不悲?

慈禧太后是非常敬重、器重李鸿章的!李鸿章能打仗,能搞外交,能办洋务,德高望重,而又忠心耿耿,这些情况慈禧是知道的!

二,翁同龢包藏祸心,谋国不忠

翁同龢是官场内斗高手,在某些方面,其心可诛!

实情论之,用日本舰队打垮北洋舰队,从而整垮李鸿章,这么一个构思,翁同龢有没想过?他想过!所以他做户部尚书,六年中不给北洋舰队拨款买炮弹!他上任第一份奏章,就是请求暂停北洋水师购买新的装备!

翁同龢当然有一百个理由,而真实目的是他与李鸿章有仇,要设法整倒李鸿章!所以,他是处处刁难北洋水师!

好了,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势,正合翁同龢的心意!只是要赔偿日本人巨款和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这是翁同龢没想到的!

三,参与维新变法,发动政变,罪责难逃

甲午战后,光绪帝的声望跌到谷底!他输得太惨了!慈禧不放权给他还好,一放权就打个大败仗!全国官员和百姓谁不恼火?不明真相的纷纷臭骂李鸿章无能!知道真相的都鄙视皇帝是清阿斗!

所以光绪帝急于要找回脸面,同时要转移国人视线!这时候翁同龢推荐康有为等人,鼓吹改革,维新!

翁同龢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扮演什么角色?用康有为的话说:翁同龢是中国维新变法的第一导师!

这场空唠唠只发空头支票没啥实用的百日维新运动,因为遭到守旧大臣的反对,康有为等人竟然胆大包天,谋求政变,想调兵逼宫,扳倒慈禧!

真是狗急跳墙了!袁世凯告密,慈禧一反手,将光绪帝囚禁,将维新派成员捉拿斩杀!翁同龢作为光绪帝的师傅,是维新派的支持者,又是“第一导师”,他当然要负责任!

所以,新帐、旧帐一起算,翁同龢都是在劫难逃!

况且光绪帝被囚禁,什么帝党维新派全作鸟兽散!翁同龢还有什么值得慈禧留恋的?当然一声令下将他彻底踢出官场了!

康有为一伙涉嫌谋反,逼宫,罪名大了!作为忠实支持者的翁同龢,怎么逃脱干系?

慈禧还算宽容,只是将翁同龢革职,永不录用!连发配充军都免了。

随着晚清史料进一步公开,翁同龢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窝里斗高手”。他做官,虽然文才出众,为官清廉,但政绩平平,比起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那是差远了!但他的书法写得不错,可惜这些与国计民生没啥实际意义。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大城公


说实话,我对翁同龢并不喜欢,乃至于可以说十分反感。晚清翁氏一门四进士,父子两帝师,叔侄两状元,却都是无骨、无胆、无量、无节的酸臭腐儒。

我们先说翁同龢。说实话,除却其作为光绪帝师陪伴了其成长外,其他堪称一无是处乃至是令光绪帝软弱无能的罪魁祸首。找一个老妈子陪伴光绪帝成长或比翁同龢每日荼毒帝师心灵与思想来的强。


(翁同龢)

恰巧我们今天要说的李鸿章与翁同龢两人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早在咸丰八年时,太平军作乱长江南。翁同龢哥哥翁同书就堪称猪队友把在前线准备与太平军在皖北大决战的曾国藩、李鸿章、王有龄等一干湘军重将能臣坑了个人仰马翻,外焦里嫩。王有年龄更是直接被其坑死。

时翁同书作为安徽巡抚坐守泰州,一听太平军要来便丢盔弃甲弃城而逃到了寿州。到了寿州又听贼人妖言把守城干将杀了,任用一帮贼人。结果不久太平军一来,这帮贼人带着兵甲一股脑去装备了太平军。这直接让整个皖北沦陷,曾国藩原本提上日程的迂回包抄的大战略宣布夭折。间接导致了曾国藩分身乏术,无法支援杭州王有龄。

时曾国藩、吴棠、袁甲三、李续宜等直恨得牙痒痒,上书咸丰帝不杀翁同书无以平兵愤。

(曾国藩湘军党)

但是,显然咸丰下不去手,因为他老子翁心存可是自己的老师,若杀翁同书有忤师恩。但是,曾国藩等认为,翁同书这样坑死人不偿命的猪队友非杀不可。这时候作为曾国藩学生的李鸿章跳出来上书咸丰说“臣职责所在,例行纠纷,不敢因翁同书家门鼎盛而瞻前顾后,不杀之则兵愤难平,此诚危及社稷江山之事也。”


这事,显然被翁同龢知道了,从此便对李鸿章怀恨在心。后来,咸丰只能将翁同书斩监侯,算是各退一步。岂料区区一个尚有余地的斩监侯居然活生生把翁同龢老爹翁心存给吓死了。

(翁心存)

从此翁同同龢便更视李鸿章眼中钉肉中刺。

光绪年,翁同龢开始任户部尚书,李鸿章时任北洋水师大臣却从未得到一两户部应拨之军饷以壮大水师。

时日本多方挑衅,光绪帝朝议是否该战,李鸿章以水师多年未济且敌我悬殊提议议和,翁同龢一听赶紧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提议主战。他才不管别人死活与江山社稷,只要自己顺心如意地和李鸿章对着干就好了。甲午战争前一年,李鸿章上书光绪求购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价格合同都码好了,就差银子到位交货。结果翁同龢横插一脚,军舰被日本人捷足先登买了去,壮大水师的计划告吹。甲午海战,日本人开着这两辆军舰,击沉了清军八成军舰。

(中日甲午海战)

海战时,李鸿章与丁汝昌等前方战士吃紧,翁同龢等人拉帮结派在后方紧吃,不停在光绪帝面前弹劾李、丁二人,只弄得光绪恨不得临阵换将。战后,丁汝昌有感于朝政被奸小玩弄,万念俱灰,饮恨自杀。丁汝昌自杀后,翁同龢仍像饿狼一样站在道德制高点逮住李、丁不放,要求光绪治他们的罪。

结果,李鸿章革职留任。

后来,连光绪自己也察觉过来翁同龢其心不纯,在恭亲王奕訢死前问何人可辅帝业。鬼子六咬牙切齿地说“不管你用谁,反正不能用翁同龢,就是把九州之铁齐聚,也不能铸此大错。翁同龢诚为本朝之第一祸患也!谏议任用李鸿章!”


(恭亲王奕訢)

后来,1898年,光绪带头搞变法,翁同龢处处反对,本就忍了他很久的光绪直接将其革职出籍,永不任用。而另一面,李鸿章因为深得慈禧信任且有真材实料的关系,甲午战争后马上令其官复原职与日本人和谈签订《马关条约》,此后慈禧更直接把他送到了光绪面前内阁办事,兼大清直隶总督与北洋大臣。

(李鸿章)

其后,光绪变法失败,慈禧打压帝党,翁同龢便更被压的死死的再无出头之日老死乡间。其实我认为,翁同龢诚为晚清天下第一伪君子,没杀之以平愤实在可惜。


不书


翁同龢一家从祖宗到现在这辈,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朝代的虚伪了,坏到脚底流脓的地步。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在翁同龢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光绪帝没有杀翁同龢全家的影响大概跟当初李成梁养虎为患放弃六堡一样。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指的是一部分文科生,古代叫八股进士。这些人都饱读诗书,通晓名家之言,但他们所作所为之恶心,堪比日寇,只不过日寇坏是明面上的坏,书生的坏是背地里的坏,恰恰就是这种坏最为可恶。

为啥明朝灭亡,皇帝崇祯固然有责任,但最大的责任还是在那些东林小人身上。因为明朝那些事的影响,我一直以为东林是好人,阉党是坏人,但我错了。说白了,东林阉党都不是好人,但东林既不当好人也不肯办事,就是挖明朝根基,阉党虽然不是好人,但还办事。

明朝灭亡是因为没钱,那么为什么没钱呢?钱在谁手里?没错,在地主们手里。明朝规定有功名的读书人不用纳税,马上就被下面的人找到漏洞,读书人不用缴税,那我把产业挂在读书人名下不就不用交钱了吗?地主不用交钱,书生可以赚一笔,皆大欢喜,只是国家收不到钱,还顺带把老百姓坑惨了。东林党就是这些禽兽的代表。阉党在台上的时候,因为魏忠贤并非读书人,他还能压制这些书生,等魏忠贤凉凉东林重新上位,明朝就进入毁灭倒计时了。那明朝高层知道这些吗?知道,张居正搞一条鞭法就是为了这个,但他也因此得罪了利益集团,等他死后,张家灭门,一条鞭法被废。清朝入关也遇到钱财不足,可人家有军队啊,那些不想交钱的地主全被砍了,哪里还有人敢不交钱。

再说到翁同龢,翁同龢是近代中国衰落最大的祸患之一,可以说,翁家所有人个个禽兽不如。


海军本部大将黄猿312


翁同龢最大的弱点是政治情商太低,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身处高位,尸位素餐,处处站在道德高处,实际上处处为自己为一已私心。却根本不知道每次身处道德高处,所坚持的政见完全不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高位者这两点缺点就足以将国家拉入多深的深渊他根本到死也不清楚,说他比明朝东林党还东林党一点也不过份 ,清朝加速亡国有他一份巨大的功劳,可惜了北洋水师那些化作累累白骨的士兵了。这种人,要等到国家有难,才知道他的所有弱点对国家的巨大危害,一旦被万夫所指,连根拔起已经算是轻的了。

李鸿章无论做什么,至少所做所为都是为清朝在各方面争取最大化止损,就这点相比于翁同龢在朝堂所做所为基本上最大化让清朝扩大损失,李鸿章替慈禧背锅一离开朝堂,整个清朝就很快陷入手忙脚乱的程度,咸鱼翻身是必然的结局。

高度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翁同龢处高位却思维高度远远不够,方法不对,他的结局就在进入朝堂之日起就注定了。


一生最服王阳明


这是因为李鸿章确实有治国济世之才,且罢官的缘由无非是遭同僚和清流攻讦排挤所致。一旦到了国家危难之际,还得由他起复收拾烂摊子,大清离不开他。

而翁同酥乃书呆子一个,并无经世致用之才,以清流自居,清谈乱事,妄议误国。且此人人品有缺,大忠似伪,为博取清名而不择手段,祸国殃民,贻误国是。

所以清政府当权者对这二人看得是很明了的,对李罢官只是打压一下,平息政敌的怨气而已,绝不会弃之不用的。而对翁则是一拔而起,永绝后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