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美術教學論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在首頁輸入關鍵詞即可查看相關資料

提供下載/在線閱讀

緒論——教學理論的演變

高明美術教學論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0.1 複習筆記

一、古代的教學理論

1古代早期的教學理論

在西方,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學到公開演講的技巧。在中國,文化教育目的與早期西方相似,以經典為讀本。教師鼓勵學生熟讀名著,並作口頭或筆頭複述。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強調讓學生掌握道德方面的原則。

215世紀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

(1)代表人物

伊拉斯謨認為教育的出發點是學生的本性,教師應當按照學生的本性去從事教學和實踐。

(2)教育思想

伊拉斯謨的主要教育思想包括:按照每個學生的年齡、能力和學習階段來安排教學計劃,並令學生能看到教學計劃是有益於他們發展的。

(3)影響

伊拉斯謨的教育理念指明瞭通向誇美紐斯和盧梭的教育思想的道路,對於教育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二、現代教學法的開端

現代教學法的先驅者是誇美紐斯、盧梭、裴斯泰洛齊和福祿培爾。

1誇美紐斯

(1)主要著作

其著作《教學宏論》和《分析教學法》論證了他的教學方法。

(2)主要觀點

他認為教學的出發點是感覺的世界,而不是教師或書本。在其撰寫的《圖畫中見到的世界》中,第一次把圖畫有意識地巧妙地應用到語言教學中。

2盧梭

(1)主要著作

盧梭的代表作為《愛彌爾》。

(1)主要觀點

盧梭提倡人類本性的迴歸,主張開展順應人類本性的教學活動。通過《愛彌爾》一書,論述了必須尊重兒童的人格和自由,開展適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並看到兒童之間所存在著的差別,開展適應個別兒童的教育思想。

3裴斯泰洛齊

他繼承了盧梭提出的順應人類本性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原理。“教育心理化”理論兩方面主要內容:

(1)根據兒童的發展特點來制定教學方法;

(2)教學方法的中心部分是感覺過程。

4福祿培爾

(1)主要觀點

①提出重視兒童的學習,同時考慮到兒童的智力和感情方面發展的教學方法;

②教育出發點不是兒童的感覺而是他們的自身活動;

③發現兒童有較強的內驅力和創造力,教師的任務就是鼓勵和引導學生,把他們的驅動力和創造力用於活動中。

(2)意義

福祿培爾的思想上承裴斯泰洛齊,下啟20世紀的進步教育,對教育思想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三、赫爾巴特的教學理論

1背景

19世紀後半葉,科學理性主義的哲學思想取代了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達爾文的進化論促使心理學研究得到了新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對當時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推動作用。

2觀點

(1)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了為實現教育目的,教育的作用為管理、教授和訓練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

(2)19世紀末,W·賴因進一步完善了赫爾巴特所提出的“四階段教學法”。

3影響

赫爾巴特關於教學方法的思想在大部分西方國家的教育思想中佔據了統治地位,許多師範院校採納了赫爾巴特的思想。20世紀前期世界各國的初、中等教育和教育心理學家提出的教學法建議都具有明顯的赫爾巴特的特點。

4教學步驟(五階段教學法)

(1)預備;

(2)提示;

(3)比較;

(4)總結;

(5)應用。

5“五階段教學法”的作用

(1)20世紀之後,“五階段教學法”成了許多國家中小學各類課程的標準教學方法。其具有系統性,可以適應許多不同的教材,而且其指導理論容易為人們所理解。

(2)有教學經驗的教師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既周密又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3)教師若只是簡單沿用赫爾巴特的教學五步驟的形式,忽視融會在其中的心理學見解,這種教學方法只是一種乾癟的教學技巧。

四、進步主義的教學理念

1背景

20世紀初,許多教育家開始越來越嚴厲地批評當時的教育,包括普遍使用的赫爾巴特的教學方法。

2代表人物及觀點

(1)愛蘭·凱依

瑞典的教育家愛蘭·凱依在1900年出版了題名為《兒童的世紀》的著作,提出追求兒童個性的教育觀。認為發展兒童的本能才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杜威

杜威提倡兒童中心主義,進一步樹立了促進兒童身心發展的教育方向。

(3)馬卡連柯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的教育方法將知識、職業、政治、道德四方面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校的經歷有助於集體社會的發展。他制定的教學注重於作風、師生關係、觀察事物的能力、集體觀念和生產勞動。

高明美術教學論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