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蘇成為秦二世,秦朝會不會長治久安?

柚子時訊


扶蘇上位理應上是可以把秦朝治理的更好,因為扶蘇信奉儒學,而秦始皇尊崇法學,這是兩個概念,從古至今以儒治國是可以長久治安的最捷徑的一條道路。就是不知道扶蘇會以什麼樣的政策去治理,但一定可以長久治安,不至於那麼快就滅亡。


木木木木雄


秦始皇死後,如果扶蘇繼任為君,成為秦朝二世,秦朝依然不能長治久安,依然改變不了在短時間內被滅亡的命運。

秦始皇生前,統一六國連年征戰,徭役賦稅其重如山,律法又異常嚴苛。而與此同時,秦始皇又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以及自己的驪山陵園,百姓苦不堪言。此時的秦王朝在鼎盛到達巔峰的同時也已經同時站在了火山口,各種反抗力量積聚起來的熔漿隨時可能爆發。

歷史記載,扶蘇是一個仁義的人,一旦繼任為秦君,或許會出臺一些措施來減低各種社會矛盾。可是我們要時刻記住一個真相,那就是不管扶蘇有多仁義,都改變不了他是統治階級的身份,不可能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場上,去大刀闊斧地改革。還有一個細節是,胡亥趙高矯旨讓扶蘇自殺,而扶蘇不辨真偽,竟說父親要兒子死,兒子就得死的,竟真的要自殺。由此可見,他唯秦始皇命是從,他一旦上任,又會不會去改變他爸生前留下來的各種制度呢?相信,他這個孝子沒有改變的膽量和決心。

胡亥上位後,僅在第三個年頭就被趙高害了,而同樣是在這一年,劉邦率兵入關,秦朝滅亡。也就是說,秦始皇死後僅僅過了三四年秦朝就滅亡了。這恰恰在佐證著本文最開始所寫的,秦朝已經到了滅亡的時候了,胡亥上位後只是進一步推動了這個進程。而如果登基繼位的是扶蘇,也同樣無法扭轉秦朝的命運,畢竟太多的量變已經發生了,再想改變“質”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長安九品史官


你知道在歷史上是怎麼評論扶蘇的嗎?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為人寬仁,有政治遠見。

這說明扶蘇並不像胡亥那樣是一個成迷於酒色的人,而是一個有勇有謀,為人寬仁的人。如果扶蘇成為秦朝的第二個皇帝,那麼肯定能夠改變當時秦朝社會不穩定的情況,甚至能夠延長秦朝的壽命的,到最後有沒有漢朝也說不準的。


那麼首先我們要知道扶蘇是不是秦始皇最中意的繼承人?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扶蘇並不如贏政有為政的天賦,但在秦始皇的二十多個兒子裡,也只有扶蘇才最具備儲君資格。而且在從李斯列傳可以看出,扶蘇有主見,政策寬鬆向,軍事能力強,政治才能高。有很大概率會將國家治理好。大家可以去看看李斯列傳裡說的。

而且秦始皇為了培養他,把他拉出去從軍歷練。且是有職位的:九原監軍。有意思的是,這官職還是在他因為焚書坑儒衝撞了秦始皇之後獲得的,也就意味著扶蘇非但沒受到懲罰,反而還升了官(始皇發怒並不代表他討厭扶蘇,兒子有想法有膽識,我想秦始皇作為父親,內心是欣慰的)。

而且還將扶蘇與蒙恬放在了一起,蒙恬是誰?秦始皇的領軍大將,級別最高同時也是擁兵最多的將領(30萬)。而且蒙恬的弟弟蒙毅是郎中令,位居中樞,與始皇帝極為親密。蒙氏一文一武的格局,已經是秦始皇為扶蘇選定的未來朝堂兩大柱石。而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呢?身邊只有一個趙高。那李斯呢?李斯首先是不太會幫助胡亥的,李斯是有忠君思想的,法家法最終也只是為了君王服務的。韓非,商鞅,申不害都是一樣的。如果扶蘇帶著蒙恬和蒙毅回咸陽,那麼李斯說不準會幫助扶蘇,而不是胡亥的。


那麼,綜合上面所有的結論:

扶蘇若繼位,群臣和天下都服氣,後來屠裁功臣、殺害皇族的事情不會發生。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當朝名將各個俱在,即便出現叛亂,也不會像在胡亥時候無法控制任其發展(當時名將除了章邯,基本都沒了,就算章邯,滅張楚也是分分鐘的事。秦始皇留下的三公九賽,除了李斯,其他非死即逃,政府無法運轉了)。而且在不拋棄法制的前提下,減輕搖役,效法聖王,安定民心。至少阿房宮、秦皇陵等大型工程不會出現數十萬的百姓在修建,天下也不會大亂。再者扶蘇必然會頒佈新的政令,或許會對天下名士優先選用,政府能夠高速運轉,出現問題能夠迅速解決,所以政治上也有穩定保障。有軍有民、政治清明,即便扶蘇沒什麼能力,只要乖乖聽話,天下也能垂拱而治。


所以說扶蘇接班的話,秦朝雖然不會傳百代什麼的,也不會這麼快滅亡。


史舍記憶


不會。打天下易,治天下難。秦朝的滅亡在於沒有一套適合其國情的治國策略,皇位繼承人的變化最多延緩其滅亡時間。一是不得民心;秦朝賦稅徭役過重,刑罰嚴苛,人民早已苦不堪言,人心不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滅亡是早晚的事情。二是統一六國後,沒有改變治國理念,繼續沿用秦國制度,沒有休養生息,收攏六國人心,朝堂混亂,士族離心,而秦國早已是外強中乾,國力透支嚴重,大廈傾覆亦是必然!






夜空中最亮的boys


如果扶蘇當政起碼趙高不會得勢,扶蘇重用的是蒙恬蒙毅兄弟,這二人也是秦始皇最器重的人,可以說秦始皇派扶蘇去蒙恬的北方兵團當監軍,實際上已經完成了扶蘇的接班準備,因為北方軍團是秦朝實力最大的兵團。

如扶蘇成為秦二世自然最信任和最重用的是蒙恬兄弟,一個主持軍事,而另一個主政。這在秦始皇去世前夕已經是這樣,所以趙高挑撥李斯能成功道理也就在這裡。

至於扶蘇當政後的格局如何?我的看法是秦的制度是不會變的,也就是繼續實行中央集權制,繼續反對分封制,因為這是他父親的教導。而李斯官職不變,要知道李斯是扶蘇的岳父,儘管扶蘇對李斯影響不大好 ,看在妻子的份上也不會難為這老丈人,況且李斯也是秦朝的“中流砥柱”之一。而且李斯的女兒都是扶蘇的弟媳婦 也可以說是親上加親吧!反而胡亥的妻子到不一定是李斯的女兒,史記載“秦王子娶李斯女為妻”,這就不知道到底是秦始皇的兒子多還是李斯的女兒多,不過扶蘇肯定是李斯的女婿。這李斯我還真不明白自己的女兒當皇后有什麼不好?偏偏要把自己的女婿害死,讓自己的女兒當寡婦,所以說李斯這人確實私心太重,重得難以使人不可理解。

如扶蘇當政對各被滅國的原國民和讀書人更加寬容,也許對社會穩定更有好處。在朝的秦始皇原有官員可以更加暢所欲言,也許能開闢一個新氣象。秦朝的政治更加開明,秦軍的戰鬥力也許會更強。


秦三鳳璧


不會,但也不會像胡亥那樣二世而亡。

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就崇尚嚴刑峻法。只有通過全國上下法治的統一,來確保相對的公平,和一致對外的可能。

同時也給普通民眾以建功封侯的機會和幻想,更能激發人民的鬥志。可以說,秦帝國採用法家思想之後,自上而下就是一個戰爭機器,時刻緊繃著一根弦。

而我們知道,物極必反。弦繃久了,自然是要斷的。至於什麼時候斷,很大程度上要看國君的手段。

這個戰爭機器,在滅掉六國之後,便把其思想和指導方針全盤、強行推廣到各地,這勢必就會造成怨恨和牴觸。之所以人們沒有立刻揭竿而起,是因為秦始皇是一個魔鬼般的存在。

那這個情況秦始皇意識到了沒有呢?我認為他是意識到了的。但怎麼解決呢?我想他也找到了方法,那就是扶蘇。

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扶蘇仁慈,同時對儒家的治世思想更加推崇。俗話說潤物細無聲,秦帝國要想做出改變,為確保全國層面的穩定,就必須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而不是暴力的革命。這也是秦始皇選擇扶蘇的原因。

但秦始皇有兩個沒想到,一是扶蘇過早地表現出自己的施政理念。如果按照扶蘇的理念,那些靠軍功起家,或者希望通過靠軍功起家的人,其崛起之路就被堵死了,這些人將會是扶蘇執政的巨大威脅。

二是他沒想到自己會突然去世,這跟他吃丹藥有一定的關係。他的突然去世,就給政權能不能按照既定設想交接留下了隱患。

做了這麼多鋪墊,我們來討論下為什麼扶蘇順利登極也不能確保秦朝長治久安,我認為原因如下:

1、自商以來,就沒有那個朝代能做到長治久安。因此不論誰上位,都不能確保長治久安。這個是從歷史規律總結的。

2、扶蘇性格溫和,秦始皇把扶蘇安排到蒙恬那裡做監軍,一是想借助於軍隊來磨練他的意志。二是希望他能培養自己的軍方力量。但扶蘇似乎並沒有真正理會秦始皇的意圖,他只和蒙恬打成一片。這又勢必引起蒙恬之外的其他的人不滿。這也是為什麼堂堂三十萬大軍主帥在接到一封不明不白的賜死詔書時竟然不做反抗就真的自殺了。

3、基本盤未穩,就開始露出鋒芒,這也是在給自己樹立敵人。扶蘇在朝時就常常表達出現改善朝政的想法,這算什麼?還沒當家就想砸人飯碗,以後當了家還了得?

4、秦帝國雖然是滅掉了六國,但對六國的統治尚未穩定,仍有很多反對勢力,不穩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依扶蘇的表現,他可能並不能有效地緩和這些矛盾,這也是再次動盪的隱患之一。

綜上,扶蘇算得上一位有潛力的儲備幹部,如果能得到足夠的指點,可以再維持一段時間的統治。但因為舉國體制問題,和扶蘇本身不太強大的魄力,也並不能維持帝國的長治久安。

以上,歡迎大家補充和討論。


有所思兮


我相信會的。如果扶蘇沒有死,秦國的歷史將會改變。

扶蘇的性格與胡亥相反,他為人仁慈善良,有主見,思想開明,且深得民心。如果他不死,一定會被百姓擁戴,成為賢明的君主,那麼秦國就不會那麼早滅亡,歷史將被改寫。


愛森林的貓


不會,首先秦國的大一統是建立在滅六國之後建立的,在當時沒有國家大一統的觀念,語言、文字、度量衡等等都不同,特別是六國都是周的諸侯國,存在了幾百年,秦國只是一個殖民者。其次六國雖然投降了,但是六國的貴族階層依然存在,只是轉入了地下,反抗不會停止,這在秦末的反秦大軍中可以看出來。最後秦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秦國不會長久,因為它是戰時體制,而且是實行了上百年的戰時體制,統一六國之後戰爭沒有了,崩潰是必然的。


山高人為峰3737


不會

為君者,講究的是果斷睿智,連自己的性命都沒保護好,怎麼去保護自己的子民,歷史不能重演,只是給後人一個教訓罷了。


戲說千秋


還不如問問頭條如果成了秦始皇會不會統一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