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苏成为秦二世,秦朝会不会长治久安?

柚子时讯


扶苏上位理应上是可以把秦朝治理的更好,因为扶苏信奉儒学,而秦始皇尊崇法学,这是两个概念,从古至今以儒治国是可以长久治安的最捷径的一条道路。就是不知道扶苏会以什么样的政策去治理,但一定可以长久治安,不至于那么快就灭亡。


木木木木雄


秦始皇死后,如果扶苏继任为君,成为秦朝二世,秦朝依然不能长治久安,依然改变不了在短时间内被灭亡的命运。

秦始皇生前,统一六国连年征战,徭役赋税其重如山,律法又异常严苛。而与此同时,秦始皇又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以及自己的骊山陵园,百姓苦不堪言。此时的秦王朝在鼎盛到达巅峰的同时也已经同时站在了火山口,各种反抗力量积聚起来的熔浆随时可能爆发。

历史记载,扶苏是一个仁义的人,一旦继任为秦君,或许会出台一些措施来减低各种社会矛盾。可是我们要时刻记住一个真相,那就是不管扶苏有多仁义,都改变不了他是统治阶级的身份,不可能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去大刀阔斧地改革。还有一个细节是,胡亥赵高矫旨让扶苏自杀,而扶苏不辨真伪,竟说父亲要儿子死,儿子就得死的,竟真的要自杀。由此可见,他唯秦始皇命是从,他一旦上任,又会不会去改变他爸生前留下来的各种制度呢?相信,他这个孝子没有改变的胆量和决心。

胡亥上位后,仅在第三个年头就被赵高害了,而同样是在这一年,刘邦率兵入关,秦朝灭亡。也就是说,秦始皇死后仅仅过了三四年秦朝就灭亡了。这恰恰在佐证着本文最开始所写的,秦朝已经到了灭亡的时候了,胡亥上位后只是进一步推动了这个进程。而如果登基继位的是扶苏,也同样无法扭转秦朝的命运,毕竟太多的量变已经发生了,再想改变“质”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长安九品史官


你知道在历史上是怎么评论扶苏的吗?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

这说明扶苏并不像胡亥那样是一个成迷于酒色的人,而是一个有勇有谋,为人宽仁的人。如果扶苏成为秦朝的第二个皇帝,那么肯定能够改变当时秦朝社会不稳定的情况,甚至能够延长秦朝的寿命的,到最后有没有汉朝也说不准的。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扶苏是不是秦始皇最中意的继承人?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扶苏并不如赢政有为政的天赋,但在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里,也只有扶苏才最具备储君资格。而且在从李斯列传可以看出,扶苏有主见,政策宽松向,军事能力强,政治才能高。有很大概率会将国家治理好。大家可以去看看李斯列传里说的。

而且秦始皇为了培养他,把他拉出去从军历练。且是有职位的:九原监军。有意思的是,这官职还是在他因为焚书坑儒冲撞了秦始皇之后获得的,也就意味着扶苏非但没受到惩罚,反而还升了官(始皇发怒并不代表他讨厌扶苏,儿子有想法有胆识,我想秦始皇作为父亲,内心是欣慰的)。

而且还将扶苏与蒙恬放在了一起,蒙恬是谁?秦始皇的领军大将,级别最高同时也是拥兵最多的将领(30万)。而且蒙恬的弟弟蒙毅是郎中令,位居中枢,与始皇帝极为亲密。蒙氏一文一武的格局,已经是秦始皇为扶苏选定的未来朝堂两大柱石。而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呢?身边只有一个赵高。那李斯呢?李斯首先是不太会帮助胡亥的,李斯是有忠君思想的,法家法最终也只是为了君王服务的。韩非,商鞅,申不害都是一样的。如果扶苏带着蒙恬和蒙毅回咸阳,那么李斯说不准会帮助扶苏,而不是胡亥的。


那么,综合上面所有的结论:

扶苏若继位,群臣和天下都服气,后来屠裁功臣、杀害皇族的事情不会发生。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当朝名将各个俱在,即便出现叛乱,也不会像在胡亥时候无法控制任其发展(当时名将除了章邯,基本都没了,就算章邯,灭张楚也是分分钟的事。秦始皇留下的三公九赛,除了李斯,其他非死即逃,政府无法运转了)。而且在不抛弃法制的前提下,减轻摇役,效法圣王,安定民心。至少阿房宫、秦皇陵等大型工程不会出现数十万的百姓在修建,天下也不会大乱。再者扶苏必然会颁布新的政令,或许会对天下名士优先选用,政府能够高速运转,出现问题能够迅速解决,所以政治上也有稳定保障。有军有民、政治清明,即便扶苏没什么能力,只要乖乖听话,天下也能垂拱而治。


所以说扶苏接班的话,秦朝虽然不会传百代什么的,也不会这么快灭亡。


史舍记忆


不会。打天下易,治天下难。秦朝的灭亡在于没有一套适合其国情的治国策略,皇位继承人的变化最多延缓其灭亡时间。一是不得民心;秦朝赋税徭役过重,刑罚严苛,人民早已苦不堪言,人心不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灭亡是早晚的事情。二是统一六国后,没有改变治国理念,继续沿用秦国制度,没有休养生息,收拢六国人心,朝堂混乱,士族离心,而秦国早已是外强中干,国力透支严重,大厦倾覆亦是必然!






夜空中最亮的boys


如果扶苏当政起码赵高不会得势,扶苏重用的是蒙恬蒙毅兄弟,这二人也是秦始皇最器重的人,可以说秦始皇派扶苏去蒙恬的北方兵团当监军,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扶苏的接班准备,因为北方军团是秦朝实力最大的兵团。

如扶苏成为秦二世自然最信任和最重用的是蒙恬兄弟,一个主持军事,而另一个主政。这在秦始皇去世前夕已经是这样,所以赵高挑拨李斯能成功道理也就在这里。

至于扶苏当政后的格局如何?我的看法是秦的制度是不会变的,也就是继续实行中央集权制,继续反对分封制,因为这是他父亲的教导。而李斯官职不变,要知道李斯是扶苏的岳父,尽管扶苏对李斯影响不大好 ,看在妻子的份上也不会难为这老丈人,况且李斯也是秦朝的“中流砥柱”之一。而且李斯的女儿都是扶苏的弟媳妇 也可以说是亲上加亲吧!反而胡亥的妻子到不一定是李斯的女儿,史记载“秦王子娶李斯女为妻”,这就不知道到底是秦始皇的儿子多还是李斯的女儿多,不过扶苏肯定是李斯的女婿。这李斯我还真不明白自己的女儿当皇后有什么不好?偏偏要把自己的女婿害死,让自己的女儿当寡妇,所以说李斯这人确实私心太重,重得难以使人不可理解。

如扶苏当政对各被灭国的原国民和读书人更加宽容,也许对社会稳定更有好处。在朝的秦始皇原有官员可以更加畅所欲言,也许能开辟一个新气象。秦朝的政治更加开明,秦军的战斗力也许会更强。


秦三凤璧


不会,但也不会像胡亥那样二世而亡。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崇尚严刑峻法。只有通过全国上下法治的统一,来确保相对的公平,和一致对外的可能。

同时也给普通民众以建功封侯的机会和幻想,更能激发人民的斗志。可以说,秦帝国采用法家思想之后,自上而下就是一个战争机器,时刻紧绷着一根弦。

而我们知道,物极必反。弦绷久了,自然是要断的。至于什么时候断,很大程度上要看国君的手段。

这个战争机器,在灭掉六国之后,便把其思想和指导方针全盘、强行推广到各地,这势必就会造成怨恨和抵触。之所以人们没有立刻揭竿而起,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个魔鬼般的存在。

那这个情况秦始皇意识到了没有呢?我认为他是意识到了的。但怎么解决呢?我想他也找到了方法,那就是扶苏。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扶苏仁慈,同时对儒家的治世思想更加推崇。俗话说润物细无声,秦帝国要想做出改变,为确保全国层面的稳定,就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而不是暴力的革命。这也是秦始皇选择扶苏的原因。

但秦始皇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扶苏过早地表现出自己的施政理念。如果按照扶苏的理念,那些靠军功起家,或者希望通过靠军功起家的人,其崛起之路就被堵死了,这些人将会是扶苏执政的巨大威胁。

二是他没想到自己会突然去世,这跟他吃丹药有一定的关系。他的突然去世,就给政权能不能按照既定设想交接留下了隐患。

做了这么多铺垫,我们来讨论下为什么扶苏顺利登极也不能确保秦朝长治久安,我认为原因如下:

1、自商以来,就没有那个朝代能做到长治久安。因此不论谁上位,都不能确保长治久安。这个是从历史规律总结的。

2、扶苏性格温和,秦始皇把扶苏安排到蒙恬那里做监军,一是想借助于军队来磨练他的意志。二是希望他能培养自己的军方力量。但扶苏似乎并没有真正理会秦始皇的意图,他只和蒙恬打成一片。这又势必引起蒙恬之外的其他的人不满。这也是为什么堂堂三十万大军主帅在接到一封不明不白的赐死诏书时竟然不做反抗就真的自杀了。

3、基本盘未稳,就开始露出锋芒,这也是在给自己树立敌人。扶苏在朝时就常常表达出现改善朝政的想法,这算什么?还没当家就想砸人饭碗,以后当了家还了得?

4、秦帝国虽然是灭掉了六国,但对六国的统治尚未稳定,仍有很多反对势力,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依扶苏的表现,他可能并不能有效地缓和这些矛盾,这也是再次动荡的隐患之一。

综上,扶苏算得上一位有潜力的储备干部,如果能得到足够的指点,可以再维持一段时间的统治。但因为举国体制问题,和扶苏本身不太强大的魄力,也并不能维持帝国的长治久安。

以上,欢迎大家补充和讨论。


有所思兮


我相信会的。如果扶苏没有死,秦国的历史将会改变。

扶苏的性格与胡亥相反,他为人仁慈善良,有主见,思想开明,且深得民心。如果他不死,一定会被百姓拥戴,成为贤明的君主,那么秦国就不会那么早灭亡,历史将被改写。


爱森林的猫


不会,首先秦国的大一统是建立在灭六国之后建立的,在当时没有国家大一统的观念,语言、文字、度量衡等等都不同,特别是六国都是周的诸侯国,存在了几百年,秦国只是一个殖民者。其次六国虽然投降了,但是六国的贵族阶层依然存在,只是转入了地下,反抗不会停止,这在秦末的反秦大军中可以看出来。最后秦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秦国不会长久,因为它是战时体制,而且是实行了上百年的战时体制,统一六国之后战争没有了,崩溃是必然的。


山高人为峰3737


不会

为君者,讲究的是果断睿智,连自己的性命都没保护好,怎么去保护自己的子民,历史不能重演,只是给后人一个教训罢了。


戏说千秋


还不如问问头条如果成了秦始皇会不会统一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