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進廠兩個同事,一個985畢業,一個二本畢業,五年後,二本畢業先當領導,為什麼?

墨著mZ


你這話題對比還不夠鮮明!我來說說我們公司的真實案例:

我曾經在一家國企工作過,當時入職進去,我就感到壓力挺大,為啥呢?

因為這家公司40%以上的員工都是全日制碩士學歷,且大部分均為985和211大學畢業出來的。

而我也就是一個本科學歷,進去做人力資源管理就得和這群優秀的人打交道。

後來,無意中我發現,我們公司一個新上任的副總,第一學歷只有中專,後來也是自考上的本科。而她手下管理的團隊,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學歷。

這讓我非常詫異,我觀察這位領導糾結有什麼本事能管理高學歷的下屬呢?

經過觀察,我總結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學歷好不代表業務好

員工從應屆畢業進入公司競爭,學歷高的員工天然會具有一些優勢,主要體現在知識層面上,比如一個985的研究生對比本科畢業生,首先學校的資源比較豐富(包括教學資源和人脈資源等),其次是多讀了兩三年的書。

這些優勢的建立,可以讓學校更好、學歷更高的畢業生佔據競爭起步的先機。

但是這也就是起步的先機而已,並不代表學歷好的員工就會一直有這樣的優勢。

在某個崗位上,員工對業務的熟練度和業務成果的展現,主要還是取決於其個人在本職崗位上的努力與鑽研程度。

就像我公司裡那個做副總的領導,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她工作這麼多年來一直非常投入工作,先後從事過多個不同的崗位,在每個崗位上表現都非常突出,因為專業性好,且還有複合型的技能,所以此後她的提拔晉升才比別人更具有優勢。

而一些高學歷的員工,儘管讀書時期成績很不錯,但到了工作崗位上,往往思維定勢,喜歡按照過去的理論方法去看待複雜的具體工作問題,可能工作好幾年業務上都沒有啥出彩的成績。

二、學歷好不代表情商高

這些年,我招聘過許多應屆畢業生,這其中不乏985、211高校的高材生。

但這些高材生儘管智商都很高,但情商卻未必很高。

比如曾經就有個上海某211高校的研究生進來,做業務第一個月就得罪了客戶,被投訴到我們公司領導那邊去。

後來還是我們那位新任的副總出面去擺平了客戶關係,要知道這個客戶對公司來說還是挺重要的,那個高材生是在一次電話裡態度不好把人家給弄生氣差點毀了公司上百萬的單子。

有了這次事件後,公司調整了招聘的策略,招業務員從“只注重學歷”到轉變為”以學歷為基礎,更看中情商“。

職場上許多崗位,尤其是面對客戶的業務崗位人員,情商的重要性有時候甚至超過了你的業務專業性。

畢竟專業性可以培養提升,情商就相對慢很多,不確定性更大。

三、學歷好只是過去式,學習力才代表未來

我觀察公司那位副總,雖然第一學歷不高,但是她在公司裡非常注重學習。

雖然她平時工作也很忙,但每次公司裡舉辦各種培訓,她都會準時來參加,並且還是帶著筆記本來。

有次我問她:XX總,您都是公司領導了,應該多給我們講講課才是,您還需要拿著本子學習啊?

她說:是啊,我畢竟學歷不如年輕人,很多知識和理念也需要更新,如果不好好學習,怎麼跟得上員工的思想呢?

不僅在公司裡面,我聽說這位副總在平時業餘時間也都在看書學習,有次地鐵上偶遇,我就看到她拿著一本管理學的書在看。

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不斷補充新知識,難怪我們公司的研究生都說學習絕對學不過她!

寫在最後

以上,是我通過我們公司一位領導的真實案例來說明我對這個話題的看法。

學歷只是職場的敲門磚,並不是能保障你職場順風順水的護身符,如果痴迷於自己有這麼一個學歷光環,而忽略了自己其他方面的短板與不足,那麼被別人超越也不是偶然。

作者:丁路遙知事,頭條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資深職業規劃師,擅長個人職業諮詢與心理諮詢輔導。歡迎點擊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