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一线党旗红」临漳郑保荣:一双“拐”,走“疫”路

在杜村乡东冀庄想认出村支书郑保荣很容易,拄着双拐给进出人员做测温登记或者正在劝离逗留群众的铁定是他无疑。去年10月份,郑保荣为了给村里拉麦种意外造成了右腿两处骨折,现在腿伤还没有痊愈,所以他只能拄着双拐工作。周边的人都劝他多休息,可他却干得比谁都来劲,家人提起他只能生气又无奈地说:“死倔,没法说他!”


这次的疫情来势汹汹,又正值春节,人员流动频繁,而本来正在热热闹闹准备年货的村民们不明所以也不以为意。为了阻止疫情的蔓延,引起村民们的重视,郑保荣火速召集村两委成员对疫情防控作了安排部署,成立了东冀庄防疫站,防疫站成员一人一巷,两人一街,排查、宣传、消杀,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同时间,郑保荣在村微信群组织号召党员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对全村1000余户、4000余人进行了地毯式摸排,对发现的200余户在外务工返回人员和5户经过武汉人员,做了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隔离,干脆利索地阻断了疫情传播的途径。

随着疫情的发展,形势越来越严峻,郑保荣又雷厉风行地把全村出入口全部封闭,只留紧邻临邺大道的一个主路口作为全村的民生通道,两委成员分组分批值守,24小时在岗在位。而郑保荣不顾双腿疼痛,也和大家一起冲锋在前,坚守在路卡看护一线,及时劝返无特殊情况外出人员,对外来人员、车辆严格测量体温、登记、消毒,为全村筑牢疫情防护屏障。


「防疫一线党旗红」临漳郑保荣:一双“拐”,走“疫”路

郑保荣一行人的努力渐渐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虽然依然紧张但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慌乱。但郑保荣心里还有牵挂。

“喂,存峰,德付叔那你有没有去?他这几天身体咋样?”郑保荣一边打电话一边拎着一大兜菜从家里往外走。他口中的德付叔就是冀德付,年事已高,患有长期慢性病,儿女不在身边。郑保荣从新闻上了解到老年人、体弱人是新冠肺炎易感染人群后就第一时间叮嘱村医郑存峰要时刻关注村里老人、尤其是长期患病老人的身体状况,做好他们的健康管理和体温监测。在得到郑存峰肯定的回答后,他舒了一口气,接着往另一户老人李伏如家里走去。

疫情发生以来,郑保荣除了做好防控工作外,还时刻惦记着村里老百姓的饮食起居。他组织人员为留守老人送去蔬菜、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为居家隔离户代买生活用品,为村民代缴燃气费,组织村医做好慢性病群众的健康监测,从点滴细微处守护一方群众平安。在郑保荣和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饭店老板李雷自发成立“炊事班”,为值守人员送爱心餐;学生、退役军人、普通群众主动组建起抗疫志愿者服务队不分昼夜加入疫情防控战斗中;还有更多的村民踊跃捐款捐物,为村庄抗疫奉献自己的点滴力量。


「防疫一线党旗红」临漳郑保荣:一双“拐”,走“疫”路

因为连日来的奔波,郑保荣的腿部疼痛加重,他就用两腋窝顶在拐杖上,身体向后弯曲站立,当有人告知他长时间依靠腋窝的力量站立会损伤臂丛神经和血管时,他尴尬的说这样站立腿部疼痛会减轻一些。守一方土,护一方人。这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疫情集结号吹响的时候挺身而出,不顾自身的伤痛,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初心,用一言一行担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守护百姓的安危。


「防疫一线党旗红」临漳郑保荣:一双“拐”,走“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