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山東戰“疫”好新聞展播:日虧兩萬 堅持為戰疫團隊送餐

【同心抗疫】山東戰“疫”好新聞展播:日虧兩萬 堅持為戰疫團隊送餐

3月6日,餐飲業逐步放開堂食,韓震(右)正抓緊準備。


【同心抗疫】山東戰“疫”好新聞展播:日虧兩萬 堅持為戰疫團隊送餐


【同心抗疫】山東戰“疫”好新聞展播:日虧兩萬 堅持為戰疫團隊送餐

員工紛紛表態要與企業共進退。


疫情使餐飲業受到嚴重衝擊,鼎好集團也不例外,光春節期間損失就上千萬。在這樣艱難的日子裡,鼎好董事長韓震依然接下一份特殊的訂單——每天為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一萬份盒飯。15元一盒,每盒至少虧2元!  

這樣一個深具社會責任感和愛心的老闆,激勵著員工出面幫企業分擔壓力,最近該企業員工紛紛主動提出降薪、免薪甚至抵押房產,讓不少局外人大為震驚。人們紛紛發問:這人到底憑什麼讓員工拋家舍業地追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雲鶴

最忙的一天也是最開心的一天  

3月6日下午近4點,記者在建新路一辦公樓旁見到了韓震,這時離最初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  

他從車上下來,1米8多的大個子,皮膚黝黑,身材魁梧,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韓震曾是濟南體工大隊的田徑運動員,27年過去,經過歲月的磨礪,他已然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  

這天,濟南發佈通知,餐飲業逐步放開堂食,壓抑了這麼久的餐飲業終於開始復甦。  

從接到消息到下午4點,韓震已經開了四個會。餐飲業是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牽一髮而動全身。  

復工前要做許多細緻的準備,組織各門店的管理幹部和員工學習文件,對文件當中的要求進行逐項對比檢查,一項一項地落實,除了政府要求的事項,韓震一直在帶領團隊細化並增加更多的安全要求。  

對這個曾經歷過不少曲折的人來說,凡事考慮在前面,才不會顯得被動。  

1993年因為傷病的緣故,韓震離開了自己熱愛的體育事業,出來之後什麼都幹過,擺地攤、扛杆子、當門衛……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進入了一家合資企業,這家企業進軍酒店業後,韓震正式進入餐飲業。  

僅用一年的時間,他就從主管升任為酒店總經理,不過很快酒店就解散了。1999年,失業的他拿出積攢下的一百多萬元,自己創建了幾家餐飲企業,不過,三年時間就賠得血本無歸,還欠了幾十萬元的外債。再後來,韓震加盟了王記醬骨,從小門店逐漸發展成大公司,並在2008年成立山東鼎好集團。2015年,不甘於只做餐飲的韓震斥巨資打造了“JN150創意園”,扛起了打造濟南文創產業園區新標杆的重任。“別想拍照的事,先把事情做好”  

“韓總到了。”有人說了一句,辦公樓外等候的幾個人趕緊上前。他們都是餐飲企業的人。  

除了是鼎好集團的董事長,韓震還有一個身份——濟南市工商聯餐飲協會的會長。  

此前,韓震聯繫了一家愛心企業,對方要捐贈一噸消毒液,會在此舉行一個簡單的捐贈儀式。這些同行過來接貨並且商討如何分配。 

“我還會找能幫忙的企業,咱能挽回一點是一點。”韓震對幾個同行說道。  

當天早晨,一收到復工通知,韓震立馬將消息轉給了協會的會員和餐飲界的其他同行。“大家都很興奮,寒冬終於要過去了。”作為會長,得到復工的消息,韓震比任何人都興奮。  

捐贈儀式馬上開始,趁韓震掛斷電話的間隙,秘書趕緊跑上前去問,“韓總,需要找專人來拍照嗎?”  

“別想拍照的事,先把事情做好。”韓震說道。  

秘書並沒有對這個回答感到意外。這麼多年來,韓震一直都是低調、內斂、實幹。

降薪、免薪、抵押房產員工醞釀一場大動作  

疫情期間餐飲業遭受嚴重衝擊,據中國烹飪協會統計,春節年夜飯退訂量在94%-100%之間。鼎好自然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開始,我們一共取消了5000多桌訂餐,再加上房租、工資等各種開銷,整個春節期間損失在1000萬元以上。”韓震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對餐飲業來說,現金流是命門。山東鼎好餐飲集團副總經理劉洋算了一筆賬,如果再這樣下去,企業最多撐兩個來月。  

劉洋坦言,這個行業主要的營收來自春節,對於鼎好餐飲來說,正常情況下春節的營收能佔到全年營收的15%左右,而這次因為疫情幾乎歸零。  

此時,鼎好集團員工來了一場大動作——除了紛紛提出降薪、免薪之外,還有20名員工主動提出抵押房產,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人員流動性強是餐飲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不禁讓人好奇,這20名員工怎麼放心押上大半身家?  

這得從七年前韓震斥資千萬,獎勵優秀員工二十套房產說起。當時韓震說,很多員工都是從農村來的,擁有一個家,能讓他們在城市找到歸屬感,是一個企業應該做的。  

鼎好家常菜天橋店店長孟祥友是20人中的一人。他在鼎好待了十幾年,已經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十幾年前,孟祥友初中畢業隻身來到濟南打拼,換了兩份工作後才在鼎好安定下來。  

從一個底層員工一直幹到店長,他見證了公司一步步的成長。“除了房子,連媳婦也是公司‘給’的。”孟祥友笑著說,他和妻子是同事。  

拋卻情懷不說,包括孟祥友在內的不少人都是公司的股東。  

韓震是一個企業家,任何決策都是站在企業未來發展的高度上。一個小飯店發展為餐飲集團,與韓震設置的鼎好餐飲集團股權激勵分不開。當初韓震以內部創業的形式進行股權激勵,比如100萬元的店,店長自己認購30%。這樣下來,員工和企業一條心,共同為企業成長髮展努力。“企業難但員工更難,堅決不讓一個人掉隊”  

不過,這些請願都被韓震一一駁回。  

“每個人都難,企業難但員工更難,他們兩三個月沒有收入,你讓他們怎麼生活?”韓震說,“就算砸鍋賣鐵也不讓員工掉隊,更何況公司還有能力和信心解決難題。”  

韓震認為,這次疫情也提供了一個讓人停下來思考的機會。  

“對於個人來說這次損失非常大,但對整個中國餐飲業未必是件壞事,讓未來餐飲能夠在公共安全和公共衛生方面有所啟發和提升。”他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很多中小餐飲企業因為公共安全和衛生問題,在疫情期間紛紛被壓垮。做企業不能總想著錢他為疫情捐出財物100多萬  

“很難的時候還總願意去幫別人。”和韓震共事11年的劉洋感慨,以前很多人不能理解,現在都在受他的影響。比如即使在這段最難的時期,韓震依然選擇他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每天為濟南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一萬份盒飯。  

當然這個盒飯按15元一盒收費,不過每盒都在虧損。但韓震還是接了。  

劉洋介紹,每頓都有三四千份盒飯,一天下來就有一萬份左右,而每份虧損在2元以上。  

有人不理解,韓震笑稱,“有時候不能計較那麼多,現在是需要共患難的時候,這是一個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除此之外,韓震還捐款捐物資,向醫院等一線陸陸續續合計捐贈100多萬元財物。  

對於未來,韓震信心滿滿。用他的話說,餐飲業的春天來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