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危机、吹牛与务实的矛盾一体论

华为公司的成功励志故事在被某国打压之后得到完整、完美的验证。和华为同期发展的许多中国企业现在纷纷处于平台发展期、甚至处于衰落阶段,这其中的技术因素则是它们最直接的发展障碍,而华为就是在技术上的登顶实现脱颖而出的。那华为是怎么做到的呢?

华为:危机、吹牛与务实的矛盾一体论

危机意识——潜藏在创始人任正非的底层意识中

用填不饱肚子、吃不饱饭来描述自己创业的起始,这是任正非危机意识的来源。其实,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形成的,即使到了富可敌国的当代华为,任正非也是危机意识满满。先不说华为在技术上历经超过十年以上的储备得以发挥作用,就是任正非简单的行为也都在给其员工施加危机感:例如人们常常嘲讽和抱怨的任正非(也包括其家人)使用苹果手机而不使用华为自己手机的行为,当然余承东不是也在抱怨吗!其实,任正非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我使用苹果手机就是给你(余承东)压力,什么时候你把我也吸引过去了,那才算是初步的成功,手机成功的路上困难多多,我这而也算一个,顺便暗示一下:苹果手机就是比华为手机好!你还有太多的东西要学啊!

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一个民营企业的掌舵者,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关键在于其经历的苦难和形成的性格。前面提及的吃不饱饭,再加上生意的失败、思科的打压,甚至癌症、抑郁症,经历这些又站起来的任正非已经不是一般人,当然也不是神,但却是一个能够“高瞻远瞩”的有魄力、有定力的真正企业家。这就是任正非既有危机意识还能够砥砺前行的根本所在。

华为:危机、吹牛与务实的矛盾一体论

吹牛现象——华为制定目标的特殊方式

业界在评论华为的目标设定时,给了一个贬义的结论:“吹牛”。不过,这个词已经渐渐变成了“褒义”词,因为人家华为吹过的“牛”基本上都实现了!其实,华为之所以“吹牛”就是因为华为的任正非有着来自危机意识基础之上的客观认知,因为要想做成一件项目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项目的核心问题,例如通讯网络的核心芯片(5G)、例如手机的自主芯片,当然还有占领市场的目标,等等。

其实,许多普通企业的项目发展就是从最容易的方面入手,也许有人说这是不同企业选择的商业模式不同,当然,不同的商业模式有着不同的结果。华为把解决业务核心问题作为项目发展的目标(不受制于人),所以,这样的目标尤其是新的项目所制定的目标确实有着很大的难度,一开始看起来就变成了“吹牛”现象!但另一方面,它难道不是志向远大的“代名词”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华为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华为:危机、吹牛与务实的矛盾一体论

务实精神——华为业务发展的理工科基础

学生界有一个段子:清华的校长如果说地球是方(立方体)的,那么清华的学生就能够完美地证明地球就是方的!虽然,这句话的嘲讽意味很浓,但是以清华为代表的理工科学生的务实精神还是可以可见一斑的。

华为员工的来源是什么?他们就是那些来自理工科院校的“完美证明地球是方”的理工科学生。毕竟华为是一家技术型公司,只要能够在技术不断、不懈地积累,实现目标自然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华为的员工不在乎领导是否在“画大饼”、“吹牛”,你给定了目标,那做就是了!当社会上讽刺“996”的时候,华为的员工根本不在乎!有人抱怨“35岁”现象,也许华为员工为能够年轻有为、有机会发挥能力而欣喜,……。

自然,人家华为员工的务实精神也不是没有回报的,这个回报就是能够“多劳多得”:务实工作是有着公平报酬的。而这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正向激励循环!

领导负责吹牛、员工负责实现——超出逻辑的矛盾统一体

表面上,华为领导负责吹牛,也就是制定许多人包括一些员工不认可的“吹牛”目标,但是在落实的时候,员工们还是努力去一步步实现这些吹过的“牛”!当然,华为在“吹牛”目标和务实工作之间还有着一些至关重要的过程,那就是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业务运作中的风险度,以在吹牛和落实之间建立桥梁!如果再加上中层管理者的努力精神,那这个运作中对立矛盾也就变成了统一!这也算是不是诀窍的诀窍,因为许多企业都知道却做不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